科学技术社会规范与运行.ppt
第10章 科学社会的规范与运行,10.1 科学的权力维度,社会体制实质上是稳定权力结构的展现。,稳定的权力,展现权力的社会体制,体制化,什么是权力(power)?,过程论的定义:权力是预期效果的产生。(罗素:权力论)能力论的定义:“权力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美丹尼斯朗:权力论)什么是预期效果:让其他人做他们不想做而“我”相做的事情。,权力与知识有何关系?,F培根早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power)”。法国学者福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认为,知识既是力量的工具,又是力量的结果。力量的结果是指知识因力量而得以增长。这一点也正是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处于深度悲哀之中的原因(异化为异己的力量)。,科学社会中的权力,权力作为社会的基础关系,同样也出现在科学活动之中,主要来源于:思想传统(世界观与信念的约束力)权威(个人的影响力)行为规范(教育与科研规范规训权力)组织中的政治关系(学术委员会的权力),科学成为信息社会权力的主要来源,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提出,随着社会技术形态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顺序发展,社会权力基础的重点也从武力转移到财富,再迁移至知识。,10.2 科学家角色与科学组织,科学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于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组织或群体的基础。古代并没有出现科学家角色,当时主要有哲学家、医生和占星家等。科学家一词出现于1831年,由惠威尔创立。,科学组织形式正式组织:有正式的规章制度和按程序产生的权力机构。如学会、科学组织机构等学会是科学共同体诸种形式中人员最为广泛的社会外在组织形式。它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职业科学家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学会在历史上是从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成立后才开始形成的。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学术交流。在现代国家里,各种学会也是政府领导科学技术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是促进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有组织的力量。,科学正式组织的作用:,正式组织是当代多数国家科学社会建制的主要组成,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形式。正式组织是社会科学技术活动的主要载体。正式组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社会力量。随着科技正式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的提升,科学技术工作者通过正式组织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大,并成为主要的社会群体之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合法调序选出的领导机构。常见的两种非正式组织:学派无形学院,学派学派没有规章制度和权力机构学派是由一些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学术思想的人组成的,他们保持着密切的学术联系与科研合作关系,并有公认的学术权威为自己的带头人。学派具有内聚性、整体性、传统性和排它性等特征。,学派的作用:学派保护新思想,有助于它们的的生存和发展。学派有助于学术争鸣,开展学术批评,排除错误,发展真理。,无形学院“无形学院”一词是科学史家对英国皇家学会前身的活动形式的称呼。一批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其中包括教授、医生、神学家等,从1644年起定期聚会,讨论一些自然科学问题。他们自称它为无形学院。1648年因为伦敦战局不稳,活动的中心从伦敦转移到牛津。1660年,因政局趋于稳定,活动中心又转回到伦敦。随着无形学院的队伍扩大,在1660年的一次集会上,宣布正式成立一个促进物理数学实验知识的学院。不久经国王批准,这学院变成以促进自然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皇家学会。,无形学院的特点,(1)无形学院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学科,学术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都对某一研究感兴趣。(2)学科际的无形学院具有很强的创造性作用,是新学科的起点。(3)无形学院代表着复杂的和易变的研究与交流的 前沿。他们产生的知识在更大的共同体内检验。,10.3 科学家的精神气质,精神气质(ethos)按意思翻译为社会精神特质。社会精神特质指一种特定的人、民族、文化或社会活动所特有的性情、气质、个性或基本的价值。,学术科学的精神气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于1942年首先提出了一套学术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包括五条规范(CUDOS)。,公有性(Communism),这一规范要求研究者不占有和垄断科学成果。原则上科学成果属于全人类。因为科学成果是不同时代的智慧累积的结果,而且还是同时代不个体思想交流的结晶。,普遍性(Universalism),科学知识不存在特殊权益的根源。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发现成果和理论论证应该根据它们内在的价值来衡量,不管提出者的国籍、民族、宗教、阶级、年龄或科学上的地位是什么。,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家进行研究和提供成果时,除了促进知识以外,不应该有其它动机。他们在接受或排斥任何具体科学思想时,应该不计个人利益。,为科学而科学,科学就是解决问题,近代化,内圣,外王,哲学家传统,工匠传统,独立性(Originality),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发现,科学研究成果总应该是新颖的。一项科学研究没有给人类的科学知识大厦增添新内容,则无所谓贡献于科学。独立性或创造性理应成为一种习性或规范。但是,获得它的条件过于苛刻,它需要在漫长的历史中养成。相反的习性也可能受传统的庇护。有教养的模仿、优雅的转述和富有自豪感的引进,正在关于“创新”的天吼声中养成另一种文化品质。,怀疑主义(Scepticism),科学家们怀疑一切。对于科学知识,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都应该持续地仔细检查可能的事实错误或论证的矛盾。批判的精神:对已有的知识保持有条件的怀疑态度;宽容的精神:在批判他人的同时,同样需要平和地接受他人的批评;要容忍不同学术观点的存在。0,产业科学的规范(PLACE),所有者的(proprietary):归某些人所有局域的(local):局域 性的知识,而非总体认识的知识。权威的(authoritarian):为权力而研究,而非为自己做事。定向的(commissioned):研究总是有外在的实际目标,而不是academic那样的真理性目标。专门的(expert):研究者因为是求解问题专家而聘用,而非个人 创造力。,10.4 科学家的分层,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例如依据经济收入差异而划分出来的等级,依据 官阶不同而划分出来的等级。,科学共同体内有着特殊的分层结构,它是共同体成员由于职位和名望等因素的不同而形成的无形的等级体系。,这种等级体系本质上是一种权威结构,权威的行使和对权威的信仰、服从,完全是建立在受动者自愿基础之上的。,科学社会分层现象:马太效应,“马太效应”这一名词源于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借用该词描述科技奖励中的“马太效应”,意味着:“对于已有相当名望之科学家的特殊贡献,所给予的承认不断地大大增加,而对未成名的科学家所给予的承认却显得吝啬。”,科技奖励中的各种马态效应,A.累积优势效应“累积优势效应”反映了“马太效应”的实质,在科技评奖中,过去做出过优秀成果的人好象在将来更容易因工作良好而得到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大约仍然不会出名。,B.论文引证中的光环效应,科尔兄弟研究了美国大学物理学界发表论文的引证情况后指出: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著名科学家的论文。科尔兄弟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环效应”。,实际上,“光环效应”所说的是容易被别人引证的科学工作更容易被人引证,而不容易被别人引证的科学工作更不易被别人引证。这是“马太效应”在论文引证方面的表现形式。,C.论文引证的回朔效应,科尔兄弟研究发现,当一位科学家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这种现象被称为“回溯效应”。,该效应表明,对一位科学家早期工作引证数量的增加,是由于他目前在科学界分层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较高,而不是由于其早期工作质量有所改进。,D.社会承认中的波敦克效应,该效应用来解释科学家在分层体系中因地位不佳而造成对获得“承认”不利的现象。这种效应最严重的受害者是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远地区的机构里任职的科学家,他们很难获得适当的承认。,E.“努道普效应”与“韦泰梅效应”,有时在低声望机构里工作的科学家,当他们的成果显示出不应获得承认时而能获得承认,这种现象被称为“努道普效应”;在声望高的机构里工作的科学家也有得不到承认的情况,被称为“韦泰梅效应”。,F.普朗克效应,普朗克说:“一项重要的科学发明创造,很少是逐渐地争取和转变它的对手而获得成功的。而一般的情况是,对手们逐渐死去。”这种科技成果不是因为对手的承认而是因为对手的死去才得到承认的现象,叫作“普朗克效应”。,麦克斯韦曾这样回顾光的理论发展:“关于光的本质有两种学说,即微粒说及波动说。我们如今习于相信波动说了,那是因为所有相信微粒说的人都已经死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埋没了几十年才被重新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此点。普朗克效应表明,科学家之所以成为权威,并不在于作出贡献之际,而在于得到承认之日,其竞争对手死去之时。,G.科学分层中的棘轮效应,科学家一旦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获得某种承认与地位,就再也不会退回到原来的地位;就象有棘爪防止倒转的棘轮一样。“棘轮效应”表明科学界分层结构中的流动是单向的,只能升迁不可逆下。,这种效应在科学金字塔结构的越高层表现得越突出。朱克曼通过对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指出:“一旦成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不论是好是歹,都将稳固地居于科学界的精英行列。”,H.奖励的时间效应,这是“马太效应”在奖后所起作用中的表现,一个人获得奖励,尤其是高层次的奖励后,即使他以后不再有新的建树,也能够使他在很长的时间以至一生中反复地受到已获得奖励带来的有效影响,使其不断受益。科学家在其成果获得奖励之后的时间里,在成果享受上不断强化的现象称为“时间效应”。,10.5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指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条件和组织形式。由于科学技术的特殊性,社会组织本身无法提供科学技术的最高目标激励,只在社会性需求层面提供激励。,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两种模式,现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使得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传统的简单劳动组织形式,演变为一种企业化的组织形式。,以奖励为核心的模式,近代的科研主要是业余科学家为主的研究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以奖励为核心。,研究,成果,奖励,研究,研发为核心的运行模式,现代科研主要是体制化的职业行为占主导的研究活动,社会运行机制以研发(R&D)投入为核心。科学技术研究成为一种投入产出式的经济活动。,项目考评,投入,研究,成果,评价,科技体制的分类,科学技术体制化以科学技术的职业化为基础,随着科技发展的脚步不断拓展和丰富着其内涵。科技投入体制科技结构比例科技法律调整科研管理体制,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科学技术社会化科学技术业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保障,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技发展的决策机构战略制定政策法规引导产业升级调整研究开发投入区域示范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奖励专利制度科技中介,10.6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主要内容:两种发展模型与社会变革科学技术发展与知识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化,10.6.1 两种发展模式,在绪论中我们讲到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两种形态:即偏平与立体发展。,偏平发展,偏平发展是将同一种思想和结构复制到社会活动的其他领域,使得社会同质化的过程。它表现为技术科学化、社会科学技术化以及哲学贫困化,最终结果是思想、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偏平发展是创新的扩散,它以创新为前提。这种消费创新的发展也逐渐使累积的创新优势贫困化。偏平发展是理想化的思想向现实回归。,技术,社会,科学,技术,社会,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偏平发展是结构复制和同化的过程。,立体发展,立体发展是分化出新思想、新科学和新技术以及新生活的过程。它表现为一次次的革命、对现实的逃离和提升,以及哲学思想的丰收。哲学对常识的逃离;科学对现象的逃离;技术对天性的逃离。,哲学,哲学,哲学,科学,哲学,技术,科学,社会,技术,科学,理性革命使得哲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科学革命使得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技术革命使得技术从生产中分离出来,社会革命使得社会从暴力转向权威,立体发展是结构创生和异化的过程。,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立体发展中的创新或革命,扩展了发展空间,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偏平发展把某一思想、原理、技术复制到各个领域中,从而推进各个领域的发展。新科技革命创造的信息,通过信息复制,同化着社会,最终导致社会的变革。,10.6.2 走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把社会推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的新形态。信息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历史传统、动力来源以及依托的主要载体都有其特殊性。,知识社会是现代化的延续,近代社会发展起来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在今天正在进一步细化,并最终落实在社会组织形态上。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开始了“内圣外王”之道,即内求发现真理,外求造福人类。在当代,这种发展模式达到史上最高阶段社会科学技术化。,知识是信息社会的权力来源,知识成为最为重要的社会资源。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知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知识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知识也是权力的主要来源。托夫勒认为今天的知识,如同古代的武力和近代的财富一样,成为信息社会权力的主要来源。,媒介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领域,通讯与交通已成为今天社会的神经网络。知识的创新、交流与评价、制度化和物质化等,都要以传播与交通为载体。媒介的发展使得知识的实现方式更加丰富,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提供了条件,创造出最为强大的复制能力。今天的传播与交通也是知识权力得以实现的基础。,10.6.3 科技发展与全球化,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全球化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全球化的本质,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强大的科学技术力量迅速扩张和复制到全世界,从而达到现代化的最高境界。全球化的力量来源于知识。它不同于以往的统治力量,它对人类的控制是全方位的:价值观、制度和物质文明。人类无一幸免地服从于知识的权威。,全球化正在产生新型的结构,我们已经见证了经济和文化方面交流的不可抗拒、不可扭转的全球化。伴随着全球市场和生产的全球流水线的形成,全球化的秩序、一种新规则的逻辑与结构,即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帝国)正在出现。,帝国的特征,帝国(Empire)正在我们的眼前物质化。帝国是一个政治主体,它有效地控制着全球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与帝国主义相比,帝国不建立权力中心,不依赖固定的疆界和界限。它是一个无中心、无疆界的统治机器。(参见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江苏人民出版社),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发达国家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扮演着知识权力的积极执行者和受惠者的角色,而不是权力的拥有者。原则上看,知识权力并不属于某些人。它是创造出来的异己力量,并且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实质上是知识本身,知识的“内在逻辑”使得全球化成为最有利的发展方向。,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全球化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但是它并保证善待地球。全球化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并不比以往任何时代少。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有助于某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