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斯勒茨基(Slutsky)方程.ppt
,中级经济学第一讲 消费者行为理论(7)斯勒茨基(Slutsky)方程,这一章主要用数学方法对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进行讨论。某种商品价格的下降可能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使该商品相对于其替代商品而言变得更便宜了,这会导致消费者增加对该商品的消费量,而减少对该商品替代品的消费量;另一方面,使得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购买力)上升,这也会导致该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前一种影响即为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而后一种影响即为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一、价格变化的影响,当收入固定而商品1的价格发生变动时,预算线绕纵轴转动。我们把这种调整看作是分两阶段发生的:首先是转动,即预算线绕原来选择的商品束转动,然后是移动,即这条转动后的线向外移动到新的需求束上。,x2,x1,初始选择,替代效应(补偿的需求变动):在保持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仅由于两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变化。收入效应:在新的相对价格水平下,仅仅由于由于货币购买力变化而引起的需求变化。,价格降低,替代效应?,二、价格变动效应的符号分析,x2,(x1,x2),初始选择,价格降低,替代效应一定是非负的。,x1,价格提高,替代效应一定是非正的。,替代效应总是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称替代效应是负的。,(x1,x2),收入降低,x1的需求量如何变?,收入效应的符号取决于商品的属性:,低档商品的收入效应为正,x2,x1,x2,x2,x1,x1,(x1,x2),初始选择,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为负(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比),三、货币收入为m时替代、收入效应的计算,(1)调整货币收入以保持实际购买力不变 初始均衡点:价格水平为(p1,p2),均衡商品束为(x1,x2),支付的货币为:p1x1+p2x2=m价格变动后:价格水平为(p1,p2),均衡商品束为(x1”,x2”),要使消费者购买力保持不变,则货币收入应该调整为:m=p1x1+p2x2则在价格变动后要保持消费者购买力不变,货币收入的调整量应为:,(2)计算替代效应,(3)计算收入效应,四、价格变动的总效应(需求的总变动),斯勒茨基(Slutsky)方程(斯勒茨基恒等式),该方程表明需求的总变动等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和。,需求法则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上升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反映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变化率的斯勒茨基方程:,即为用变化率表示的斯勒茨基方程,其中:用变化率表示的替代效应为:,用变化率表示的收入效应为:,案例:价格变动的效应分析,例1:设消费者每天对牛奶的需求函数为:,(1)调整货币收入以保持实际购买力不变 初始均衡点:价格水平为(3,p2),均衡商品束为(14,x2),支付的货币为:m=120=3x14+p2x2价格变动后:价格水平为(2,p2),均衡商品束为(16,x2)要使消费者购买力保持不变,则货币收入应该调整为:m=2x14+p2x2则在价格变动后要保持消费者购买力不变,货币收入的调整量应为:,m=m-14=120-14=106,案例:价格变动的效应分析,(2)计算替代效应,=10+m/p1-(10+m/p1)=10+106/20-(10+120/30)=1.3,(3)计算收入效应,=10+m/p1-(10+m/p1)=10+120/20-(10+106/20)=0.7,总效应,练习,给定效用函数,px=3,py=4,m=60,求(1)当py降为3时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y 的价格变化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并求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给定需求函数Q=0.02M-2P,M=6500,pA=20,求当PA升为40时价格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五、特定偏好情形下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完全互补品价格变动的SE和IE,x1,x2,TEIE,(二)完全替代品价格变动的SE和IE,无差异曲线,TESE,x1,x2,初始选择,最终选择,初始预算线,(三)拟线性偏好品价格变动的SE和IE(p1降低),TESE,x1,x2,六、替代效用与收入效应的应用:汽油税,税前预算约束,Y,X,m,m+tx*,x*,初始状态与选择汽油价格为p,其他商品价格为1。消费者最优选择为(x*,y*),预算线为px+y=m对汽油征收从量税t,汽油的税后价格为p+t,征税和退税预算线为(p+t)x+y=m+tx*,征税后预算约束,消费者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