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消化和吸收(revise).ppt

    • 资源ID:6587787       资源大小:2.54M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化和吸收(revise).ppt

    掌握:1.胃酸、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的作用;2.胃运动的形式及其作用,胃的排空及其控制;3.胰液、胆汁的性质、成分和作用;4.小肠运动的形式和作用;5.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教学目标,熟悉:1.消化和吸收的概念;2.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3.主要的胃肠激素及作用;4.胃粘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5.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及途径;6.大肠内细菌的作用、排便反射。,了解: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和电生理特性;2.消化系统的神经支配;3.消化管的分泌功能;4.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概念;5.社会心理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6.口腔内消化;7.胃运动的调节、收集胃液的方法、胃液分泌的调节;8.大肠运动形式,集团运动;9.胰液、胆汁分泌的调节。,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消化: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可吸收的小 分子物质的过程。吸收:消化后的食物通过消化道粘 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意义: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营养物和能量,第一节 概 述,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一)一般特性1.舒缩迟缓2.富有伸展性3.具有紧张性4.节律性收缩5.对电刺激不敏感 化学、温度、牵张刺激敏感,(二)电生理特性1.静息电位 为-50-60mv K+外流 生电性钠泵活动2.慢波电位(基本电节律)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可自发地产生去极化和复极化,形成缓慢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由于其频率较慢,称为 幅度:515 mv的去极化波 频率:312次min 胃:3次/分 十二指肠:12次/分 回肠末端:89次/分 起源:胃体、胃窦、幽门部的环形肌和纵行肌交界处的Cajal细胞 调节:交感神经慢波活动 副交感神经 慢波活动 产生机制:生电性钠泵活动周期性减弱,3.动作电位 在慢波之上发生 由Ca+内流产生 幅度:6070 mv,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分泌量:68L/日。作用:1.含有消化酶,水解食物。2.改变消化道腔内pH,为消化酶提供适宜pH环境。3.粘液抗体:起保护消化道粘膜作用。4.大量水分,稀释食物利于消化与吸收。,三、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及作用,(一)内在神经系统分布于消化道壁内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网络系统神经元总数约为108个,相当于脊髓内神经元数。感觉神经元:感受机械、化学、温度等刺激运动神经元:支配消化道平滑肌、腺体和血管中间神经元:联络肌间神经丛:纵行肌和环形肌之间粘膜下神经丛:环形肌和粘膜层之间作用:完成局部反射。调节胃肠运动和分泌;调节胃肠血流。,(二)外来神经系统 1.交感神经起源:起自T5L2脊髓侧角。节前纤维在腹腔神经节、肠系膜神经节、腹下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去甲肾上腺素能)主要终止于壁内神经丛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抑制其兴奋性;少数节后纤维支配消化道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和消化道腺体。作用:消化道运动 腺体分泌 消化道血流量 消化道括约肌收缩,2.副交感神经包括:迷走神经 盆神经起源:节前纤维与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节后纤维(多为胆碱能)支配腺体、上皮细胞、血管和消化道平滑肌。作用:消化道运动 腺体分泌 消化道血流量 消化道括约肌舒张,四、消化道内分泌功能,概念:消化道粘膜内和胰腺内含有多种内分泌和旁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统称胃肠激素。作用:1.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2.调节其他激素分泌。3.具有营养作用。刺激消化道组织代谢,促进生长。,机械消化:消化道的运动,化学消化:消化腺的分泌,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一、唾液及其分泌 近中性(PH6.6-7.1)分泌量:日,最高4mlmin,唾液的成分:水占99%粘蛋白 粘多糖 唾液淀粉酶 溶菌酶 免疫球蛋白 血型物质 尿素、尿酸和游离氨基酸 无机盐,唾液的作用:,湿润口腔,利用吞咽和说话溶解食物,利于引起味觉清洁,保护口腔(溶菌酶)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麦芽糖排泄功能,唾液分泌的调节,基础分泌:在安静情况下,唾液腺不断分泌少量唾液,分泌量约为0.5mlmin,以湿润口腔,称为基础分泌。进食时的唾液分泌完全是神经反射性调节非条件反射:进食时,食物对口腔粘膜机械性、温热性、化学性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中枢:初级中枢在延髓;高级中枢在下丘脑和大脑皮层。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行走于脑神经、中,AChM受体IP3胞内Ca2+库释放分泌。交感神经也支配唾液腺。条件反射: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进食的环境及语言文字描述引起的唾液分泌,二、咀嚼和吞咽,(一)咀嚼 1.由咀嚼肌群顺序收缩所完成的复杂的节律性动作。2.作用:口腔内机械性消化作用;促进口腔内化学消化。食物与唾液混合成团,便于吞咽。反射性引起胃液、胰液、胆汁的分泌。,第一期:由口到咽,是随意动作。第二期:由咽到食管上端,快速反射活动第三期:由食道下行到胃,由食道蠕动完成,(二)吞咽(swallowing),食管下括约肌食管下端和为连接处有一宽约13cm高压区,比胃内压高510mmHg,成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的一道屏障,起到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称为受迷走神经抑制性纤维和兴奋性纤维的双重支配食管壁受到食团刺激时抑制性纤维释放VIP和NO LES舒张;迷走神经兴奋性纤维兴奋释放ACH LES收缩,LES若不能弛缓,将导致食管推送食团入胃受阻,引起吞咽困难,临床上称为贲门失弛缓症。LES张力减弱酸性胃液逆流入食管,损伤食管粘膜。,临床链接,一、胃液及其分泌(一)胃的分泌细胞1.外分泌细胞 贲门腺:碱性粘液 壁细胞-盐酸和内因子 泌酸腺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粘液颈细胞-粘液 幽门腺:碱性粘液 G细胞-胃泌素和ACTH样物质2.内分泌细胞 D细胞-生长抑素 肠嗜铬样细胞-组胺,第三节 胃 内 消 化,(二)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无色酸性液体:成分 1.盐酸: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 游离酸 结合酸 基础排出量:正常人空腹时,盐酸排出量为0-5mmol/h,称为基础排出量。最大分泌量可达20-25mmol/h 分泌机制:质子泵,质子泵-H+,K+-ATP酶每分解1分子ATP,分泌一个H+换回一个K+壁细胞分泌小管上的质子泵可被其选择性抑制剂奥美拉唑所阻断,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胃酸分泌过多诱发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餐后碱潮:在消化期间,因为胃酸的大量分泌,同时有大量的HCO3-进入血液,使血液PH值升高。,胃酸的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为其提供酸性环境使食物中蛋白变性,易于消化杀菌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促进钙、铁吸收,盐酸 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正反馈,2.胃蛋白酶原 主细胞分泌,蛋白质眎和胨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最适PH值:2.03.5,5失活,3.粘液和碳酸氢盐粘液的分泌:表面上皮细胞 粘液颈细胞 贲门腺 幽门腺粘液的作用:形成胃粘液屏障润滑保护胃粘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胃粘膜表面粘液形成一层厚的凝胶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组成抵抗胃酸侵蚀的屏障。,胃粘膜屏障:粘膜上皮细胞的腔面膜与细胞间紧密连接构成的生理屏障。酒精胆盐阿司匹林类药物肾上腺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破坏或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严重时损伤胃粘膜,胃炎和胃溃疡,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和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二人获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知识拓展: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追溯历史,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抑酸治疗。针对胃酸分泌增加这一溃疡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治疗。此为最早应用的治疗方法,迄今证明是有效的。强化胃粘膜防卫治疗。通过增强胃粘膜的防御及自我修复能力,取得与抗酸药相似的治疗效果;而且有可能比抗酸药药治疗更有效地减少复发。抗菌治疗。近年来研究证明,在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病例,幽门螺杆菌可能起重要的致病作用。鉴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传播,因此,希望用抗菌素永久性的杀灭之是不现实的;故幽门螺杆菌免疫预苗的研究或可给我们提供一条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的途径。,4.内因子来源:壁细胞分泌作用:内因子有两个活性部位一个与VitB12结合,保护其不被水解,另一个与回肠粘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其在回肠吸收。临床联系:缺乏内因子 VitB12缺乏恶性贫血,(三)胃液分泌的调节 空腹分泌很少。进食是胃液分泌的自然刺激 1.促进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ACh:迷走神经末梢释放ACh壁细胞膜M3型受体HCl分泌(阿托品可阻断)。胃泌素(促胃液素):胃窦部和上段小肠粘膜中G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蛋白消化产物氨基酸及胺类衍生物、迷走神经G细胞分泌胃泌素血液循环壁细胞HCl分泌。胃泌素分G34与G17。人工合成四肽(G4)和五肽(G5)胃泌素,具有天然的全部活性。,组胺:胃泌酸区粘膜中的肠嗜铬样细胞分泌的。具有很强的促胃酸分泌作用。通过局部扩散(旁分泌)组胺+H2受体促壁细胞分泌胃酸 甲氰咪呱为组胺受体阻断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常用抑酸剂。其它:Ca2+,乙醇,咖啡因及低血糖,2.抑制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生长抑素:由胃体和胃窦部D细胞分泌的一种14肽激素。促胰液素、前列腺素及上皮生长因子。,3.消化期胃液分泌的调节(1)头期胃液分泌:由进食引起,感受器均在头部。分泌机制:神经调节 条件反射:食物的颜色、气味、形象、声音等刺激眼、鼻、耳头部感受器而引起的胃液分泌。非条件反射:食物入口后,刺激口腔和咽部的化学和机械 感受器而引起的胃液分泌。共同传出神经为迷走神经ACh胃腺细胞分泌。切断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后,可完全消除头期的胃液分泌。神经-体液调节:迷走神经兴奋释放蛙皮素胃窦部粘膜G细胞胃泌素血液循环胃腺分泌。特点:量大占30%、酸度高、酶高消化力强,(2)胃期胃液分泌:食物入胃后继续引起的胃液分泌。机制: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胃底、胃体感受器迷走神经和壁内神经丛胃腺分泌 胃泌素胃腺分泌 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幽门部感受器壁内神经丛 G细胞胃泌素胃腺分泌 食物的化学成分氨基酸G细胞胃泌素胃腺分泌 特点:量大,占消化期60%,酸度高、消化能力比头期相对弱。,(3)肠期胃液分泌:食物进入小肠后,胃液分泌仍继续。机制:以体液调节为主。食物的机械扩张刺激和消化产物的化学性刺激 G细胞肠泌酸素和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 特点:量小,占总量的10。,4.消化期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胃酸:胃窦部pH1.21.5或十二指肠pH2.5抑制胃腺分泌胃脂肪高张溶液,二、胃 的 运 动,容受性舒张-接纳食物 咀嚼或吞咽食物时,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中的抑制性纤维,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胃容积扩大,这种舒张成为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维持胃的形态和位置蠕动-研磨固体食物 使食物与胃液混合 推进食物排入十二指肠,食物入胃后约5min开始从胃的中部开始,向幽门方向推进,且逐渐增强。在人,频率约3次/min,并需1 min 到幽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胃排空,概念: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动力:胃蠕动 排空速度:糖蛋白质脂肪 混合食物完全排空需46小时意义:胃排空是少量、间断进行的,与小肠消化、吸收速度相适应,胃内食物,机械扩张,蛋白质分解产物,迷走-迷走反射,壁内N丛局部反射,胃蠕动紧张性,胃内压十二指肠内压,胃排空,胃窦G.C,胃泌素,十二指肠食糜,高渗溶液,盐酸、脂肪,胃蠕动紧张性,胃内压 十二指肠内压,胃排空暂停,肠-胃反射,肠抑胃素,胃内压十二指肠内压,再次胃排空,胃蠕动紧张性,食糜在肠内吸收,抑制因素解除,影响胃排空的因素,呕吐:将胃及部分肠内容物经口腔 强力驱出的过程生理意义:排出胃内有害物质,保护机体临床意义:持续、剧烈的呕吐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呕吐性质诊断病变部位,胃粘膜屏障:胃粘膜上皮细胞和相邻细胞间紧密连接组织构成的生理屏障。意义:防止H+由胃腔扩散入胃粘膜,阻止Na+从粘膜扩散入胃腔。,第四节 小 肠 内 消 化,一、胰液 碱性(PH7.8-8.4)1-2L/日最重要的消化液,消化力最强缺乏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完全被消化和吸收脂肪泻。,成分 作用碳酸氢盐 中和胃酸,保护肠粘膜 为小肠多种酶提供适宜PH环境胰淀粉酶 淀粉 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胰脂肪酶(消化脂肪的主要酶)辅脂酶 共同作用甘油三酯 甘油、脂肪酸胆固醇酯水解酶胰蛋白酶(最多)单独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眎胨糜蛋白酶 协同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羧基肽酶 多肽氨基酸核酸水解酶 水解核酸单核甘酸,胰蛋白酶原 胰蛋白酶,肠激酶液,糜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可激活 羧基肽酶 核酸水解酶,蛋白水解酶无活性腺泡细胞分泌少量胰蛋白酶抑制物 胰管内压力 胰腺腺泡破裂 胰蛋白酶原渗入胰腺间质而被组织激活 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急性胰腺炎,胰腺导管阻塞胰腺导管痉挛饮食不当引起胰液分泌急剧增加,胰液分泌的调节,二、胆汁 无消化酶肝胆汁呈弱碱性(pH7.4)胆囊胆汁呈弱酸性(pH6.8)800-1000ml/日胆囊储存40-70ml胆汁,成分 作用胆盐 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而形成的钠盐或钾盐 肠肝循环:95%在回肠被吸收入血 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意义 乳化脂肪 帮助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 刺激肝细胞分泌胆汁胆固醇 4%体内脂肪代谢的产物胆色素 2%,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脂肪酸卵磷脂,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胆固醇维持溶解状态 胆固醇过多或胆盐减少(更主要的是卵磷脂)胆固醇析出形成胆固醇结晶,胆盐的乳化作用,胆囊的功能,1、储存和浓缩胆汁2、调节胆管内压和排放胆汁胆囊常见病:炎症,胆结石,癌变,三、小肠液的分泌 弱碱性(pH7.6)成分 作用 水 分泌量大稀释消化物渗透压 利于吸收 保护十二指肠粘膜免受胃酸侵蚀 肠激酶 激活胰蛋白酶原,促进蛋白质消化,四、小肠的运动1.紧张性收缩2.分节运动:小肠环形肌舒缩为主的节律性 运动。作用:将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利于吸收。挤压肠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利于吸收3.蠕动,临床链接1、胃下垂、胃酸过多、萎缩性胃炎 患者可能出现那些症状?2、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有 哪些症状?实验室检查有何异常变化?3、肝炎、胆囊炎患者为何厌油?4、严重呕吐、腹泻对机体有何危害?,轻度下垂者一般无症状 下垂明显者有上腹不适,饱胀,饭后明显,伴恶心、嗳气、厌食、便秘等,有时腹部有深部隐痛感,常于餐后,站立及劳累后加重。长期胃下垂者常有消瘦、乏力、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失眠、头痛等症状。,原因:长期酗酒、喜食辛辣、生活不规律、不定时用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外科手术、严重烧伤、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细菌感染。症状:胃灼烧感、反酸、胃疼、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萎缩性胃炎表现:心口疼痛、隐痛、胀痛,重者有剧痛或绞痛,有心口不适或胃难受,多数疼痛部位在两肋、后背、胸、腹部、有按压痛或深压不适、上腹胀满、胸闷、嗳气或心口堵塞、胸闷症状比上腹疼痛顽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症状除上述情况外,又因胰腺有出血、坏死和自溶,故又可出现休克、高烧、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等。血、尿淀粉酶增高(128或256温氏单位或500苏氏单位)或突然下降到正常值,但病情恶化。血性腹水,其中淀粉酶增高。,一、大肠内细菌的活动1.大肠内有大量的大肠杆菌,可对食物 残渣进行分解;2.细菌利用肠内物质合成维生素K和B族 维生素,被人体吸收3.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二、排便反射,临床常见的排便异常便潴留:排便反射不能进行.骶髓损伤,N损伤,N麻醉便失禁:排便反射不受大脑皮层控制.皮层损伤,脊髓横断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炎症,肿瘤便秘:排便次数减少.经常抑制排便,食物过细,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比健康时减少,粪质坚硬,并有不适的感觉。经过检查,肠道、肛门没有器质性病变。长期的便秘,会因体内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被吸收入血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口臭、易怒等自体中毒症状;除会使身体发胖,皮肤老化外,还会引起贫血、肛裂、痔疮、直肠溃疡,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一是由于进食过少,或食物过于精细,缺乏植物纤维素,使结肠得不到一定量的刺激,蠕动减弱而引起便秘。二是因为工作、生活和精神因素等情况不能及时排便,经常抑制便意,或排便场合、姿势不当,以及经常服用泻药或洗肠等,使直肠失去敏感性,反应迟钝,积粪过久而产生便秘。三是因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不良的生活习惯,睡眠不足,使结肠蠕动失常或痉挛而引起便秘。,习惯性便秘发病的原因:,一、吸收部位及途径,小肠是主要的吸收部位,第六节 吸 收,小肠是吸收主要部位的原因,吸收面积大(约200平方米)*食物已被充分消化食糜停留时间长小肠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形式:氨基酸途径:血液方式:继发性主动吸收,(一)糖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单糖途径:血液方式:继发性主动吸收,二、主要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二)脂肪和胆固醇的吸收,途径:血液和淋巴液,(三)无机盐的吸收,氯化钠:钠首先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再由细胞膜上 钠泵主动转运入血,负离子由于钠泵活动产生 的电位差而被吸收钙:离子形式才能被吸收,主动转运 影响因素:1)酸性环境利于吸收2)VitD促进吸收3)凡使钙沉淀的因素都阻止吸收铁:以亚铁的形式在小肠上部吸收,主动吸收 影响因素:VitC和盐酸均促进铁的吸收,(四)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维生素以扩散方式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与脂肪吸收相似,消化器官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交感神经:由脊髓胸腰段侧角发出 支配唾液腺、胃、肠、肝、胆、胰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发自延髓迷走神经背核 支配肝、胆、胰、食管下段、胃、小肠至结肠右2/3盆神经:发自脊髓骶段侧角 支配结肠左1/3、直肠壁内神经丛:消化管壁内,受自主神经调节,自主神经的作用,迷走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Ach 消化功能增强消化管平滑肌收缩消化腺分泌增加消化管括约肌舒张,交感神经兴奋 节后纤维NE 消化功能减弱消化管平滑肌舒张消化腺分泌减少消化管括约肌收缩,胃肠激素:由胃肠粘膜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其他体液因素的作用,组胺:促胃酸分泌.鉴别真假胃酸缺乏盐酸:抑制胃酸分泌.负反馈胆盐:促胆汁分泌.肠-肝循环,胰 液 的 分 泌,迷走神经兴奋胰液分泌促胰液素胰液分泌,量大、主要是H2O和HCO3-胆囊收缩素胰液分泌 主要是胰酶,量大、主要是胰酶,胃液的分泌分三期,头期:食物直接刺激头部感受器,引起 胃液分泌胃期:食物入胃后,刺激胃部感受器,引起胃液分泌肠期: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继续引起胃液轻度分泌,量多,酶多,酸多,酶较少,酸多,量少,酶也少,消 化口腔唾液解淀粉,胃消蛋白仅少量。小肠消化并吸收,肝胆胰酶来帮忙。大肠吸水贮粪渣,排便反射肛肌张。,根据所学知识描述一个肉夹馍在消化道内的旅行,1.青西红柿2.新鲜的黄花菜3.新鲜的木耳4.发芽的土豆5.久存的南瓜6.秋扁豆又叫四季豆、刀豆、菜豆,1青西红柿未成熟的青西红柿中含有一种叫做龙葵素的有毒物质,人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如果生吃未成熟的青西红柿,危害更大。2新鲜的黄花菜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做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被胃酸氧化成具有强烈毒性的二氧秋水仙碱,使人发生中毒现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口渴、胃烧灼感等症状。但秋水仙碱易溶于水,遇热易分解,所以要吃新鲜的黄花菜可以先用沸水焯一下,然后将其放在清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再烹调食用。晒干的黄花菜无毒,可以放心食用。,3新鲜的木耳 新鲜的木耳中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人食用鲜木耳后,这种物质会随血液分布到人体的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可引发日光性皮炎,使暴露处的皮肤出现瘙痒、水肿、疼痛,甚至是局部坏死等症状。这种光感物质还易被人的咽喉黏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晒干后的木耳无毒,可放心食用。4发芽的土豆当土豆发芽或表皮变绿的时候,它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龙葵素。这种毒素在土豆的芽、芽眼、芽根及变绿的地方含量最多。如果人吃了含有龙葵素的土豆,就会发生中毒,出现咽喉和口腔刺痒、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5久存的南瓜南瓜的瓜瓤含糖量较高,如果储存的时间过久,会发生无氧酵解,产生酒精,人食用后不利于身体健康。食用久存的南瓜时,要细心检查,如南瓜散发出酒精味或已腐烂,切勿食用。6秋扁豆扁豆又叫四季豆、刀豆、菜豆。扁豆,特别是经过霜打的秋扁豆中含有大量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人食用半生不熟的扁豆会发生中毒,出现头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秋扁豆一定要煮熟或炒熟后方可食用。,临床助理医师大纲,胃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胃的运动方式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小肠的运动方式小肠的吸收功能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消化活动的主要作用促胃液素对消化活动的主要作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胃肠激素及其作用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唾液分泌的调节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排便反射小肠的吸收功能,

    注意事项

    本文(消化和吸收(revise).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