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的化学资源.ppt
第12课时海洋中的化学资源,考点1海水制镁,被称为“国防元素”的金属_,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可以利用海水中的_来制取。,镁,镁盐,上述工艺流程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1)煅烧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_。(2)生成石灰乳:_。(3)产生沉淀:_。(4)酸碱中和:_。(5)通电分解:_。,考点3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过程:,注意 海水“晒盐”的过程属于蒸发结晶,是结晶的途径之一。,考点4氨碱法制纯碱,2制取流程,NaHCO3,Na2CO3,吸氨,碳酸化,拓展 1926年,我国化学家_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即向滤出的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_,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食盐,侯德榜,考点5海底矿物,1天然气水合物海底的资源非常丰富,不仅含有常规的化石燃料,还含有新发现的新型矿产资源和多种金属的矿物。,可燃冰,21世纪能源,未来能源,2.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消除污染,矿产,生物,化学,动力,自然保护区,类型一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命题角度:这一类问题主要考查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如从海水中提取镁、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制碱”等。,例12011烟台 21世纪是海洋开发与利用的世纪。烟台的“十二五”规划确立了“蓝色经济”发展战略,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之一。(1)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不同分离出淡水;高压反渗透膜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_不同分离出淡水。,沸点,颗粒大小,蒸发结晶,bdace(过滤可重复使用),NH3,CO2,加热(或热解),第12课时 归类示例,(4)制镁:工业上一般用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制金属镁,若以卤水(含有硫酸镁、氯化钠和氯化钙)为起始原料来制取金属镁,请画出制镁的流程图。,第12课时 归类示例,第12课时 归类示例,方法点拨 了解海水制镁、海水淡化、海水制碱、海水“晒盐”等的原理及操作流程是答题的关键。,类型二氨碱法制纯碱,命题角度:从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原理和产品及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考查。,例22013南京“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反应生成的一种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从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下列相关认识中,正确的是()A.在加压的条件下向饱和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更有利于反应的发生B.析出晶体后溶液为NaHCO3的不饱和溶液C.该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D.析出晶体后剩余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AC,解析 加压的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增大,有利于反应的发生,A正确;晶体析出后,剩余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B错误;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容易结晶析出,C正确;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仍为多种溶质的混合溶液,D错误。,方法点拨 熟悉制碱的原理,明确反应物的特点及生成物的溶解性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纯碱的性质,命题角度:考查碳酸钠的性质。,例32012咸宁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124),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碳酸钠。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 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交流讨论 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填字母代号)。A酸B碱C盐查阅资料 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作出猜想(1)可能是_溶液;(2)可能是Na2CO3溶液;(3)可能是NaCl溶液。,A,NaOH(或氢氧化钠),设计并实验,NaCl(或氯化钠),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和相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若观察到_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解析 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再根据老师的提示,则该瓶试剂可能是碱,如氢氧化钠;也可能是盐,氯化钠、碳酸钠;由于常见酸中一般不含有金属元素,所以该物质不可能为酸;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老师提示,不需另取样,只要在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红色不褪去现象,即可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方法点拨 掌握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从本质上讲就是碳酸根离子的性质,碳酸钠与酸、碱、盐、指示剂的反应也就是碳酸根离子与这四类物质的反应。同时要熟记反应的现象,明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