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加减法(槟榔中学).ppt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安排:(共4课时)1.3.1 有理数的加法 2课时1.3.2 有理数的减法 1课时1.3.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时,二、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归纳得出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意义,体会分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能运用运算律简化 运算,合理、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在算法 优化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方法指导,在有理数加、减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 观察、比较、归纳及转化和运算能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有理数加、减法法则。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合理、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和”的符号的确定。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四、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分层教学。利用投影仪、课件,增加教学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五、例题和习题的主要类型,1计算:,目的是法则的正确应用。,五、例题和习题的主要类型,2计算:,目的是运算律的合理运用。,五、例题和习题的主要类型,3(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先向东走 3米,再向西走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走了 米。(2)某地一天的气温是-2C3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3)第一天营业赢利90元,第二天亏本80元,两天一共赢 利多少元?如果第二天亏本120元呢?(4)第一场比赛红队胜黄队52,第二场比赛黄队胜蓝队 31,两场比赛黄队净胜几个球?(5)检查3包洗衣粉的重量(单位:克),把其中超过标 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作负数,结果 如下:-3.5,+1.2,-2.7这3包洗衣粉的重量一共超过 标准重量多少?利用有理数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五、例题和习题的主要类型,4(1)两个加数的和会小于任何一个加数吗?(2)a-b会小于a吗?为什么?目的是加深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5已知,a=8,b=2(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分类思想的渗透。,五、例题和习题的主要类型,6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试举一例说明:(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2)两个数的和是0,这两个数都是0(3)若a0,b0,且ab,则 a+b=(a b)举反例的渗透。,六、学生易错点分析,1法则应用时出错(或不会用)。2确定“和”的符号时出错。3不能合理运用运算律,死算。4对实际问题审题出错或对题意不理解。5能力不足,对问题无从下手。,七、教学建议,1整体把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引入,重过程还是重实效,由学情而定。如:对于“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可以有两种 不同的设计方案。一类是较快地由教师给出法则,用较多的时间组织学生练习,以求熟练地掌握法则。另一类是适当加强法则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相应地适当压缩应用法则的练习。,两种方案的利与弊,第一种方案,教学的重点偏重于让学生通过练习,熟悉 法则的应用。这种教法近期效果较好,但削弱了得出结论的“过程”,失去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能力的一次机会,但能力也不是一、二节课就能形成的,特别是在教“有理数乘法”时,若用方案二,只怕费力不讨好。第二种方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探索、归纳有理数加法 法则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学懂 了法则,而且能感知到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这种方案减少了应用法则进行计算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可能稍差,这是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但是,在后续的教学中学生将大量反复地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所以这种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七、教学建议,2整体把握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学情不同,要求不同,但掌握基本运算的能力是最低 标准,要落实。3处理好笔算与使用计算器的尺度,避免繁、难的笔算。帮助学生归纳运算中的常用方法:(1)凑零凑整: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结合先加;和为整数的加数结合先加。(2)同号集中:按加数的正负分成两类分别结合相加,再求和。(3)同分母结合:把分母相同或容易通分的结合起来。(4)带分数拆开:计算含带分数的加法时,可将带分数的 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拆开,分别结合相加。注意带分数拆开后的两部分要保持原来分数的符号。,七、教学建议,总之,以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和学习 水平为起点,掌握基本运算技能为底线,熟练准确、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为目标,渗透思想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抓落实和过关 为手段,分层要求、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