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技能训练4提问技能、结束技能.ppt
四、提问技能,1、提问技能的概念,提问技能是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数学课是教师引导学生解答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教师提问时,学生要听清老师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主动把自己的注意集中在教师对问题的表述上;然后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分析教师的问题、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比较,找出答案;最后还要组织语言,把答案表述出来。既使是不回答问题的同学,也把别人的答案与自己的答案迅速进行比较,并且很快作出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并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思维领域的交流是十分充分的。,2、提问技能的功能,(1)引起注意,激发兴趣。(2)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3)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4)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例有理数的加法法则)。(5)及时反馈信息。,3、提问技能的类型,(1)、回忆提问要求学生再现或确认所学知识的提问。例如:何为方程的根?平方差公式是;,(2)、理解提问 此类提问要求学生对已知信息进行内化处理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例如:为什么 y=x是函数,而y2=x2 不是函数?为什么零作除数没有意义?对数的底为什么不能等于1?,(3)、运用提问 运用提问是建立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已知平方差公式,用简便方法计算5149,方程 x2 6x5=0 的根是什么?,(4)、综合提问 这种提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作出解释和回答。例如:为什么每一个函数都是一种关系?学习了二次根式后提出x27能不能分解?,(三)提问的程序和要求,提问的程序为:引入陈述介入评价,提问的要求1、问题的表述简明易懂。2、问题的难度要适中。3、要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4、要认真对待学生的回答。提问要适度、适时、适量。提问要问在当问之处,当问之时,问当问之人。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似懂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有疑之间。,问题设计举例正多边形的概念:各角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各边相等的圆内接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各角相等的圆外切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各边相等的圆外切多边形是正多边形;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是几位数?用对数计算.某人听到一则谣言后一小时内传给两个人,此两人在一小时又分别传给两个人,如此下去,一昼夜能传遍一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吗?,等比数列定义学习后设计如下问题:1、等比数列的公比可否为0?可否为1?2、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大于1,是否一定递增?公比小于1,是否一定递减?3、由等比数列各项的相反数、倒数、平方数分别组成的数列,是否仍为等比数列。4、b2=ac是a、b、c成等比数列的什么条件?,九、结束技能,(一)结束技能的概念 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行为方式。,良好的结束是一节优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产生画龙点睛、总结升华、系统巩固、引导探索、指导作业的作用。结束技能的作用:1、重申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应注意之点。2、概括知识结构,强调概念、定理、公式及解题的关键。3、引导学生总结思想方法。4、布置作业。,(二)结束技能的类型,1、概括式 把所学内容纲要式地概括一下,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重点,了解主要思想方法。例如:初中几何“三角形”一课P102。,2、比较式 把新学知识与原有的概念近似概念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和联系点。例如:同底幂乘法一课。,3、悬念式 把本节内容与下一节内容联系,留下悬念,“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例如:“相交弦定理”P103。,(三)结束技能的程序和要求 程序:简单回忆提示要点总结规律或拓展延伸。要求:1、及时巩固,强化记忆。2、语言精练,突出重点。3、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系统。4、形式多样,引导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