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的兴起(课件).ppt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人类社会的前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哪两个阶段?,时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从14世纪开始西欧人类进入另一个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Einstein,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手工工场,商业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诞生,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转变,两个内容,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的准备阶段,意义:了解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西欧出现,工商业的兴起是其重要表现。,本课结构:,新课讲授:,一、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1、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的转变,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比一比,手工作坊主自己纺线织布,家里人帮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会收一名学徒,或者请两名妇女来帮忙。,手工工场阶段,买了200架织机,雇佣1000多名工人,按日付给工人工资,自己不再亲自参加生产,集中精力管理生产和销售产品。,结合图5-1、5-2与材料说说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相比有哪些区别?,图5-1,图5-2,比一比,结合图5-1、5-2与材料说说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相比有哪些区别?,图5-1,图5-2,规模小,产量小;,规模大,产量高;,组织形式以家庭为主;,组织形式以工场为主;,生产人员少,没有分工;,工人多,分工合作;,所有者是作坊主;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所有者是手工工场主;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劳动者是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学徒;,劳动者是手工工场工人;,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工资。,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家),作坊主,手工工场主,作坊主与家人或帮工,手工工场工人,作坊主进行全程工作,工人之间分工合作,课本p9,找一找:,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上百人,排列成长行。,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纱绩辛且勤户外又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捡细毛。,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从这首歌谣中,找一找这家呢绒工场有哪几类工种?你能发现手工工场哪些特点?,2、手工工场的特点,工人多,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 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工人是被雇佣者,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说一说:,假如你是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制作工场的一个工人,请你向大家介绍瓷器制作的过程。,生产工人多、分工具体、场地较大。,3、同时期中国的手工工场:明清时期,时钟的历程 有谁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始有时钟的?钟表又是什么时候有的?,现场提问:,4、手工工场出现的作用,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促了贸易的发展,3、促使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变化,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欧洲的手工工场最早于14世纪的。16世纪时英国出现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简要说明两国的海陆位置,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大西洋)的岛国,意大利是三面环海(地中海)的半岛国家,现场辨论:,你认为,14-16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了吗?为什么?,小结:,一、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1、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的转变,2、手工工场的特点,3、同时期中国的手工工场,4、手工工场出现的作用,5、西欧还是农业社会,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不再进行全过程的生产,工人是被雇佣者,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促了贸易的发展 3、促使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等发生了变化 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西欧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明清时期,上册讲到,当欧洲人还生活在闭塞的封建庄园中,头脑被神学禁锢时,中国却是一番生机盎然的景象。在农业文明时期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与满足人的需求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工业文明没有首先在中国发生呢?”为什么1500年前是先进东方,落后西方,而在1500年后却是先进西方,落后东方?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外诸多学者,至今没人能给出满意答案,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中,让我们细心查找资料,努力发现,看谁能解答其中的一二,学生活动:,生产力变化:,4、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2、从 开始西欧人类进入另一个文明时代 时代手工工场最早出现。,1、人类社会前两个阶段它们分别是阶段?,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14世纪,工业文明,3、16世纪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在 出现,的兴起是其重要表现。,西欧,工商业,意大利,5、手工工场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工人多,分工合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出现了雇佣劳动,,6、手工工场出现的作用,1、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3、促使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等发生了变化 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7、同时期中国的手工工场.,明清时期,8、中世纪晚期,西欧的手工工场集中在、造船等行业,、等国发展迅速,但西欧还处在 中。,纺织,采矿,冶金,英国,法国,农业社会,德国,二、商人的地位变了,新的社会阶层诞生,3、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手工工场主(早期资产阶级),手工工场工人(早期工人阶级),商人的变化,贵族的变化:,农民的变化:,开始走向没落;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失去土地成为手工工场的工人,经营方式:,政治地位:,1、社会阶层的变化(三变),经济地位:,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经济实力超过王公贵族,可以担任政府部门要职,2、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取消国内关卡,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来英国工场工作;任命商人但任自己的财政顾问,商人担任伦敦市长,从富格尔的信中你读出了什么?,商人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地位显赫。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商人变了,贵族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取消国内关卡,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来英国工场工作;任命商人但任自己的财政顾问,商人担任伦敦市长,女王重视工商业的政策对商人地位有什么影响?政府对商业和商人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使商人经济实力增强,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你觉得你们地位的改变对社会发展有作用吗?(促进整个社会对商业的重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工人说:我的活儿和职业,就是悲哀的源泉。它使我诅咒我的出生,并希望自己宁可未出生。,商人说:我等显赫又富有,只因穷人勤劳作。一旦他们不尽力,我等末日就来临。,从这个民谣中,你能感受到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商人地位高,经济实力强;工人创财富,生活苦不堪;早晚有一日,要把身来翻!,小结:,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生产力变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作坊主富商(资产阶级)失地农民雇佣工人(工人阶级)新的生产关系产生,商人的地位变了:,生产关系变化,1、14世纪时,英国的钟表、呢绒等手工业品大多是由()A、农民业余生产的 B手工作坊生产的C手工工场生产的 D机器工业生产的,2、欧洲的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A、13世纪的法国 B13世纪的奥地利C14世纪的德国 D14世纪的意大利,3、16世纪时,越来越多的人穿上了丝绸衣服,睡觉时用木板床,窗户上的蜡布或纸换上了玻璃,这说明当时()A、手工工场发展改善了人们生活 B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基本消灭C机器工业使社会产品日益丰富 D近代的人们开始变得贪图享受,5、中国开始出现手工工场是在 时期。,明清,6、欧洲某人家藏有一只老式的比较小巧、也比较廉价的家用钟表。这种钟表最早可能是在:A、5世纪生产的 B、9世纪生产的 C、13世纪生产的 D、17世纪生产的,7、手工工场时期,西欧的主要产业是:A、手工业 B、农业C、商业 D、运输业,8、欧洲早期的手工工场时期,众多的雇佣工人原来大多是:A、教堂的传教士 B、破产的作坊主C、先富起来的商人 D、失去土地的农民,9、伊丽莎白女王采取的促进商品生产的做法有:A、下令取消国内关卡B、接纳有技术的外国工匠C、废除贵族的政治特权D、任命商人充当财政顾问,10、手工工场主要是靠什么来提高生产效率的?A、工场主集中精力加强管理B、工场比以前的手工作坊规模大C、工场广泛使用机器进行生产D、手工工场中工人们分工协作,11、16世纪时一个英国人买了200架织机,按日付给工人工资,集中精力管理生产和销售产品。这个英国人属于:A、手工工场主 B、一般的手工工匠C、末落的贵族 D、早期的资产阶级,12、手工工场出现后,如果你考察西欧的某些城市,你能发现新的社会阶层有:A、商人 B、学徒 C、雇佣工人 D、早期的资产阶级,14、施复是我国明代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请回答:(1)施复的织绸生产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先是和农业结合在一起的家庭副业,然后是家庭的手工作坊,最后发展为手工工场,(2)“机户”中出现了哪两大新的社会阶层?,早期的资产阶级和雇佣工人,3)当时“机户”的出现有什么积极意义?,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生活的改善。提示:本题的难点在第三问,课文中肯定没有现成的答案。正确解答这一设问,关键是学会正确迁移课本相关知识。既然机户是手工工场,所以机户产生的意义也就是手工工场产生的意义。,13、16世纪时英国商人富格尔在给国王的信中写-置:你应该记住没有我的帮助你是不可能登位的,对此我可以向你出示你在宫廷所立下的一切文字证据。现在希望你弥补我的损失,把借款连带利息立即付还。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商人的地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2)试探寻当时商人地位如此变化的原因,至少举出三条。,商人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商业的发展;西欧各国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商人经济实力的增强;贵族的没落及其经济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