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ppt
语文综合性学习专题 东北师大文学院 宋祥 2009.12,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2001年6月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概念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代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课程形态。课标共提到了13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学习方式)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设计思路)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学建议),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教学建议),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及时发现差异。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评价建议),1.课程的综合化趋势,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语文课程的守正创新,古代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当代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语文活动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80年代,“课外活动”开展得很活跃,许多人称之为“第二课堂”。80年代中后期是“课外活动”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并使之课程化的实践时期。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中小学要实施“活动课”,即“课外活动”转入了“课内活动”,九十年代的小学课程表里也就出现了语文“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卢梭,启蒙运动,把人的精神从蒙昧、迷信、盲从中解放出来,让理性的光辉照亮人的心灵。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杜威等,进步主义、改造主义,工业化和民主化需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欧美及日韩等国,布鲁纳等,推动课程改革运动,适应科技、军事与空间竞争的需要,培养智力的卓越性,培养社会精英。,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鲜明地体现语文课程理念促进语文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领域促进了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学习手段的更新和多样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全面推进,三、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综合课程。活动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活动。方式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领、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和实践探究过程,是语文学科的一种课程表现形式。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成性开放性语文性相关性(非独立性)主题性(问题性)探究性,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人教版综合性学习内容,三年级上册:课余生活(第一组);中国传统文化(第五组)三年级下册:家乡的环境(第二组);感恩父母(第五组)四年级上册:中外童话(第三组);成长的故事(第七组)四年级下册:走进大自然(第三组);走进田园(第六组),五年级上册:感受读书的快乐(第一组);遨游汉字王国(第六组)五年级下册:语言的艺术(第三组);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六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中(第二组);轻扣诗歌的大门(第六组)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第六组),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总目标:“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目标解读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这是学习语文的心理基础。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对周围事物和课本知识充满着好奇和疑问,语文教学不仅要保护好这一可贵的心理品质,还要通过综合性学习来发展它。2、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这既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方式,也是实现课堂学习与语文活动相结合的途径。小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主要表现为对动物、花草及自然景物、生命现象的好奇,1-2年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又常常从这些常用的词语、有趣的故事入手,所以通过综合学习可以把语文学习与对大自然观察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3、让学生通过参加校园、社区活动。来扩大语文学习实践的范围,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口头和图文表达能力。,第二学段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目标解读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学习、探究、发展思维的先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提出问题,便是学习的开始。2、在第一学段“观察大自然”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对自然和社会的留心观察应是学习语文的基础。3、组织开展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语文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在第二学段可以多开展一些诸如“讲有趣见闻”、“讲童话故事”、“语言游戏”等活动,给学生多提供学习与锻炼的机会。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家庭和校园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家庭中,诸如会礼貌待客、打(接)电话、留便条等都涉及到语文的学习与运用;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谈、请假、陈述、表达愿望等也涉及语文学习与运用。这些都可以纳入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中,或以此为内容模拟情境开展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完成这一目标,不仅要能提出问题,而且要能围绕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还能用语文表达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这既是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也是在培养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2、这是对第二学段“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要求的提升和拓展,要求学生更加自主地有选择开展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既是用“语文”的形式来呈现活动安排和活动效果,也是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能力。3、开展专题讨论和演讲,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辨析,提高思维的清晰性、深刻性和语言表达的正确性。所选择的“专题”应是学生自己身边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抑或是影视中的故事和形象,通过讨论和演讲,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初步的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项目标是对学习方法的要求,学习方法也是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这一重要的“学习内容”,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关注不够,在综合性学习中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方法往往比知识更重要。,第四学段(79年级)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目标定位,第一,培养和保持学生独立探究的兴趣,获得亲历参与探究的积极体验。第二,强调实践,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第三,强调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提高文化品位,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第六,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1确定探究主题(1)依据教材(2)自主开发A.“我”与文化:这个系列是让学生与人类文化进行“对话”,在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中,弘扬人文,继承传统。例如:“我喜欢的歌曲”、“读讲诗歌”、“文学人物赏析”等学习主题。,B.“我”与社会:这个系列是要沟通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走进社会,关注生活,进行一些社会调查、角色体验等活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例如:“关注环境与健康”、“争当家乡小导游”、“广告,你好!”等主题的综合性学习。,C.“我”与自然:这个系列是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对自然界的探索中,关注自然环境,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精神,同时将语文学习渗透其中。例如:“植物与成语”、“动物与人”、“家乡的美丽风光”等主题的综合性学习。,D.“我”与自己:这个系列是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以及同龄人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或总结,或反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例如:“认识自我”、“父母眼中的我”、“畅想未来”等,2制订学习方案3开展探究活动4交流与分享探究成果,八、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一)评价目标由注重语文能力转变为强调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二)评价着眼点由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三)评价主体由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为主。(四)评价方式由单一的“定量评价”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价。,九、问题与反思,误区之一:重综合,轻语文误区之二:重读写,轻综合误区之三:重教材,轻资源误区之四:重自主,轻指导误区之五:重结果,轻过程误区之六:重预设,轻生成误区之七:重科学,轻人文误区之八:重课堂,轻课外误区之九:重资料,轻实践误区之十:重活动,轻研究,更多资源,高一语文 高一英语 高一数学 高一物理 高一化学 高一政治 高一历史 高一地理 高一生物,十、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第一、处理好综合与单一的关系。第二、处理好语文本源与科际合作的关系。第三,处理好课本教材与资源开发的关系。第四、处理好群体合作与自主探究的关系。第五、处理好静态成果与动态过程的关系。第六、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再见!,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