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英语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ppt
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课题,舟山市教育教研中心 於藏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目标定位:,研究实践、反思实践、改进实践、指导实践、总结实践,一、怎样选择一项“好”的研究课题,“好”的研究课题标准:值得做;能够做;能做好。,选题的途径: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从与专业人员接触中发现问题;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如何在教育实际中选题,例1:关于中小学校本教研研究,问题:手段与目的错位;重心移位;“校本”失位。,趋势:回归本真(基于学生、基于教师、基于校本),形成:农村初中校本教研发展性策略研究农村初中项目化(专题化、课题化)校本教研实施策略研究基于“强势学科建设”(后20%、青年教师培养等)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个性化班级经营与“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研究课题引领下城乡协同教研的实践研究,例1:关于中小学校本教研研究,例2: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问题: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本课程=活动课程;校本课程=自由课程。,趋势:“四个”关注:关注学校传统继承、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校教育品牌形成、关注有特色地实施,形成:促成每位学生发展:以校为本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校本、班本、生本)以科技创新为本位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个性化(特色化)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创建学校特色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发展策略研究,例2:关于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例3:关于课堂教学研究,问题:课程理念=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应用”中缺“校本化研究”;“模式”,七拼八凑;策略,“教”与“学”相分离。,趋势: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学论教;心理学化。,例3:关于课堂教学研究,形成: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校本化”研究 基于中学生学习品质改善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农村初中“教学问题”的校本行动研究 基于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大班建制、小班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农村初中“开放自主”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例4:关于有效教学研究,问题:逻辑起点不明;包罗万象;缺失检验。,趋势:传统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由“共性”转向“个性”(类、个);由“有效教学”转向“有效学习”。,例4:关于有效教学研究,形成:改进常规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农村中学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改进的行动研究 基于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案研究 基于“问题解决”(或情境学习等)的有效教学设计与课堂观察研究 初中学生学习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有效课例的设计与实施,例5:关于德育实效性研究,问题:传统影响根深蒂固;目中无“人”;“知、情、意、行”分割。,趋势:生态化;中性化(人性、人品、人格);校本化,例5:关于德育实效性研究,形成:班级“生态德育”建设的行动研究 个性化班级经营策略研究 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性行动策略研究 初中感恩教育的系列创意设计与实施研究 品行缺陷学生的个案矫治策略研究 应对中学生“四大杀手”的行动策略研究 学生品行养成与校本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例6:关于小学体育的专题研究,1.体育游戏的创编与教学的实践研究2.小学体育片区有效研修模式的实践研究3.海岛小学民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4.农村小学班级足球俱乐部的构建与实施5.小学武术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6.小学“主题式”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践研究7.小学生体育行为表现水平的标准化测量研究8.农村小学引入传统特色体育游戏的实践与研究9.海岛小学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和利用研究10.小学生肥胖率升高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11.体育课运动负荷差异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例7:关于初中英语的专题研究,1.构建初中英语有效学习支持系统的研究2.构建初中英语生命化课堂的实验研究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4.初中英语主体性阅读策略指导的实践研究5.“多元式”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策略研究6.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及调治策略研究7.初中生英语阅读障碍现象的分析与对策研究8.“多元协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9.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研究10.义务教育英语同伴互助观课的实践研究1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12.初中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手册的研究与实施13.初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策略研究14.初中英语报刊阅读辅助教学实践研究15.提高英语视听说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中小学教师教科研选题之一,1.中小学体验式德育活动的设计与操作研究2.文学名著阅读(课外阅读)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3.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教育行动研究4.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5.中小学课堂新常规的构建与实施6.中小学生科技素养(媒介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7.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策略研究8.班级特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9.课间十分钟(午间活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0.“提前起步、顺便提示”中小学生超前学习策略研究,11.中小学生数学认知元与课堂教学设计研究12.中小学品德课程故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13.中小学品德课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14.基于合作的学困生教学策略研究15.中小学数学以“磨课”(小课题)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16.中小学科学项目学习的实践研究17.中小学生周末语文作业有效性的研究18.中小学“辅优补差”的有效性研究(第二次教学)19.中小学学科质量的“达标度监测”研究20.基于新课程实施问题的学科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在自身的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尤其是有价值的问题,并转化为课题研究的形态?,(1)要做有心人;(2)要有问题意识;(3)加强教育情报资料阅读;(4)“跳出教育看教育”。,二、怎样设计“好”一份课题研究方案,“好”的标准:能行动;值得行动。,方案基本内容:为什么研究?研究哪些内容?怎样研究?要达到怎样的研究结果?,应特别关注的8个问题,(1)关键概念的界定,例6:中小学后20%“差生群”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海岛小学“草根化”校本教研的范式 促成每个学生发展:以校为本特色课程设计与实施 幼儿孝心教育研究 小学生肥胖率升高的成因及干预对策研究“多元协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2)课题研究中的主导理论,例7:基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认知理论)基于学生差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差异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生活教育理论),(3)课题研究的实施原则,先“点”后“面”(生本课程)在继承中创新(课堂教学研究)适度超前(研究性学习)追求实效性,(4)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例8:小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研究 实验的目的:“非智力因素”实验,探讨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构成;研究适合和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教育条件;探索总结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例9:创新性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学生培养目标 以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宗旨,面向全体,培养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有效的学习策略、丰富的创造思维、和谐的个性品质、独立的动手及活动能力的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学生创新性学习目标“三有”: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有健康心理。“四会”:会观察、会思考、会动手、会交往。“五性”: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思考问题的变通性、表达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检验问题的周密性。,(5)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例10:教师修养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大)教师的个性品质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中)教师个性品质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小),例11:构建“和谐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和谐课堂”基本因素构成及理论模式探索;“和谐课堂”操作性教学策略研究(教学艺术:方法、手段、管理等)“和谐课堂”评价方案及实施研究,双轨运行、异步推进:实现城乡初中“减负提质”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1)“双轨运行、异步推进”的相关理论研究(2)“异步推进”的行动策略研究(3)“双轨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4)“双轨策略”构建与行动模式研究 作业改革与“减负提质”课堂教学改进与“减负提质”教学团队合作方式转变与“减负提质”课前预设质量监控与“减负提质”教师教学力提高与“减负提质”“辅优补差”新策略探索与“减负提质”学生“心理饱和”现象缓解与“减负提质”教学质量监测技术改进与“减负提质”学生学习内驱力培养与“减负提质”创新教学常规与“减负提质”11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与“减负提质”12小班化教学机制运用与“减负提质”,(6)课题研究的对象,例12:优质教研组创建与强势学科打造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学校特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7)课题研究的方法,相同的研究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一种方法为主,辅以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也有其不足。,(8)课题研究效果自测,书面检测或访谈异校或异班进行重复操作专家、领导、同行现场考察、点评查阅同类课题研究材料,三、怎样运用“好”研究方法,方法运用得“好”的标准:选用的方法合理、恰当;能获取足够多的事实材料和真实数据;能催生期望结果的出现;有创新。,研究的类型和具体的方法,三、怎样运用“好”研究方法,三、怎样运用“好”研究方法,怎样运用“好”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都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1.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操作步骤,【例13】:情境:某小学五年级科学王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两次月考后,发现其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实施步骤如下:发现问题王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月考下来,科学成绩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同年级其他科学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增进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有关的文献。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王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他想自编一套评量学生的“科学课堂兴趣量表”。,1.行动研究法的一般操作步骤,搜集资料王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最后将此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对科学科兴趣低落的原因,主要是上课缺乏实验、讨论、同时户外观察活动也太少。设立假设根据研究结果,王老师乃推出行动假设即每周进行两节实验,一节讨论,每二周有一次户外活动。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王老师便开始进行新的科学教学活动。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施的成效是否有增进。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2.行动研究的几种简易实验设计,(1)单组实验设计,AB(“A”,基线期;“B”,处置期),ABA,ABAB,例14:,某班有个学生经常打人,或扰乱别人的活动,使教师十分伤脑筋。于是,该教师决定进行一次行动研究,探讨降低该生打人频率的有效办法。她根据该生的情况特点,参照有关理论与文献,决定采用奖励守纪行为的办法进行正面教育。研究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周,观察该生行为共5天。每天在自由活动时间内请助手用时间抽样法隔10分钟观察记录该生打人的行为,作为行为基线录时912次。(A)第二周,施行实验处理:每小时内如无打人行为就发给一个奖品(该生喜欢小红花)。同时,依然按第一周的方法观察并记录打人频率,连接诸点,作频率曲线图,看处理是否有效。(B)第三周,停止处理,看有关的因变量是否回复到基线。(A)第四周,再次施行相同的处理,再测定因变量,如有改进,则有充分证据说明处理是有效的。本例记录显示:当重复处理时,打人频率又显著下降。(B),例14:,从以上4个星期的实际研究可见,奖励对降低该生打人行为频率有效果。然而,教师不可能永远用奖品的办法使其不打人。于是,教师逐渐加长给奖品的时间,从1小时内不打人就给奖品,增加到2小时、3小时,半天,1天,甚至1周。或不定时发奖,使他无法预知什么时候给。再后来,逐渐用言语奖励代替物质奖励,再逐渐加长言语奖励的间隔时间等等。这样,该生的打人行为就比较稳定地减少。,例14:,更多资源,初三语文 初三英语 初三数学 初三物理 初三化学 初三政治 初三历史 初三地理 初三生物,(2)等组实验设计(同实验法),谢谢!,更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