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绪论-雷.ppt
Lecture 1Experimental Psychology:Introduction,School of Psychology,Hubei Normal Universityleiyuju,本讲概要,课程提纲,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第三节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课程提纲,课程性质:心理学专业二年 级必修专业课。,我们的学习目的?,准备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课程安排:,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和研讨(理论课,多媒体)实践训练(文献阅读报告,实验设计训练)实验课(与理论课结合)学习方法:阅读教材(预习,复习,课后作业)重视实践训练,课程成绩:,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10分)阅读文献报告(书面口头)两次(10分)实验设计一次(分组,书面口头)(10分)实验课实验报告(6次)(10分),期末成绩:闭卷考试(60),参考书目和文献,参考书目和文献,郭秀艳,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节,实验心理学的由来,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前:心理学附属于哲学 主要是采用思辨的方法 康德:“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它不能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心理过程。”赫尔姆霍兹: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测定了青蛙的神经传导速率。开创了心理活动过程的测量和反应时经典研究的先河。,Helmholtz,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德国莱比锡大学的解剖学教授,他因两点阈和最小可觉差研究成为心理物理学的奠基者。使当时的生理学家们认识到,在实验室里探讨某些历来被忽视的纯心理学问题是可行的,也是很重要的。,Weber,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实验美学的创始人。,Fechner,舒尔茨:“1850 年 10 月 22 日早晨,心理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日子,费希纳忽然领悟到心身之间的联系法则可以用物质刺激与心理感觉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费希纳定律:S=Klg R(S为感觉到的刺激强度,R为实际刺激强度,K为 常数,lg 为取对数),1860 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该书标志着心理物理学的诞生,被誉为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科学的里程碑。,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德国心理学家,1836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转变成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独立科学。,Wilhelm Wundt,1832-1920,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德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187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67年在费希纳心理学纲要的启发下,决心像费希纳研究心理物理学那样,通过严格的系统测量来研究记忆。打破冯特的“不能用实验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宣言,以自己作被试进行了著名的记忆实验。开辟了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Ebbinghaus 1850-1909,实验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第二节,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实验心理学的含义:在实验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内容通常包括两个部分: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一般原理)阐述实验法在一些领域中的应用。(如何在具体领域中应用实验方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实验心理学的学科地位,与心理学其他学科的关系,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其他心理学分支,临床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为什么实验心理学是科学的?,心理实验: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有组织地逐次变化条件,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心理现象的变化,确定条件和心理现象的关系。,科学的前提假设基于世界的客观性、自然规律性,可以认识的前提假设。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客观实际。,心理学是科学吗?,成熟的范式?纯粹的科学?向物理学、生物学看齐?,实验心理学和科学方法,科学的方法Allport(1947):science has aims of“understanding,prediction,and control above the levels achieved by unaided common sense.”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回答有关心理和行为的问题(或建立知识和信念体系)。,实验心理学和科学方法,听信权威注意凝聚 人们不顾已知的相反事实,仍然固守自身已有的知识而拒绝改正。先验 人们不经过研究或者考证就相信那些看来似乎合理的预存信念。,科学方法的特点:,非科学方法的特点:,强调系统的客观观察自我校正,实验心理学和科学方法,科学心理学的动力外在动力:社会和个人需要内在动力:科学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工作的原始动力应该是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私利:奖金或权力。科学的方法要求我们具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对一切现象和知识(包括他人的实验结果),时刻保持警惕合理的怀疑。,科学心理学的动力,实验心理学研究举例,金钱or 美女的诱惑?,实验心理学研究举例,客观观察从现象到实验,一般观察:和尚与水?社会心理学家拉坦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决定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被试:72不知真相的参与者、癫痫病患者用对讲机通话。实验条件:双盲,参与者/癫痫病患者=1/1(4/1)用对讲机通话。,拉坦的研究形成理论,“责任扩散理论”社会浪费现象。,该理论认为:独立工作的人通常认为自己要对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然而集体工作时,这种责任感就扩散到其他人身上去了。,观察发现:人们不愿意在集体工作中倾尽全力,而是有所保留 深入研究 支持理论:美国“工作动力衰退”的社会问题 确定理论局限性:集体监控和个体监控双管齐下能有效地唤 起个体责任感;,自我验证,对实验心理学的认识误区,实验心理学万能吗?,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吗?,科学方法有限(行为学实验、ERP、fMRI)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实验室情境与真实情境科学研究通常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Applied research aims at solving a specific problem whereas basic research has no immediate practical goal.实验研究离现实生活有多远?,理论与实验的关系,实验设计,理论,客观世界,资料或数据,结论,预测,逻辑演绎,实验,实验抽象,理论抽象,实验心理学期刊介绍,实验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Applied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Cogniti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rception&Performance,国内心理学专业期刊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应用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 心理学探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学地位,第三节,一 观察法,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下对所研究对象进行预先确定的科学的观察。不同于生活中的偶然观察。能为随后进行的控制更严格的实验研究提供重要资料和奠定基础。确定观察范围。,被试对被观察的反应性。,预防被试反应性:无干扰观察和无干扰测量“单向观察室”。,优点:研究的早期阶段有用,了解感兴趣问题的广度和范围;限定问题的范围,为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提供有趣的课题。,自然观察法的优点和缺点,一 观察法,缺点:无法评估事件之间的关系;所提供的资料不充足,不能再现;经常出现对观察结果的解释;观察会容易受到人们期望的影响。,二 相关研究方法,对两个事物之间关联程度的研究。相关系数:表示两个变量或测量数据之间的关联程度。用r表示。r=-1.00+1.00。数字表示关联的程度,符号表示了关联的方向。如:“吸烟与患肺癌的关系”,存在适度的正相关。,二 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几种相关系数状态,二 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对相关系数的解释相关 因果。如头颅大小与IQ之间相关为+0.51。(无法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吸烟与患肺癌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是否可以说吸烟导致了肺癌?相关法只是揭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引导进一步的研究。,二 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导致低相关的因素 a.混淆因素 b.全距限制(restriction of range)变量内各个分数间不存在足够大的差异,或者数数之间没有显著的分布跨度或变异性。原因:被试数量有限,被试具有同质性特征。c.计算相关系数的前提假设没有满足,低相关,二 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对低相关要谨慎分析,易掩盖变量之间的真实关系,而不进行深入探讨。,低相关并不是不存在相关,仅仅是相关不显著。或者,反映了计算相关系数所依据的前提假设没有满足。如,计算Pearson 相关系数,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二 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有助于理解相关中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高相关可能说明一个因素可以预测另一个因素,但对这种预测力的解释,一定要谨慎。对因果关系的推测更要慎重。本质上不能说存在因果关系。,二 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Developing a Model of Adolescent Friendship 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ochen peter,2005),三 实验法,实验法,操纵一个变量,观察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从而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心理学实验的要素,实验假设和推论 实验变量 实验控制,三 实验法,实验法的逻辑,控制一个变量,看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如果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因为前者,而不是随机因素的作用,就说两者存在因果关系。,记忆自变量:记忆材料的性质 文字、图片、无意义文字因变量:记忆保持量,三 实验法,实验法结果的标准,标准:统计显著性。p值小于0.05或者0.01。,三 实验法,实验法的结果,天花板效应 也称“上限效应”、“高限效应”。一项任务或经验太简单时,许多被试轻易就能完成任务,获得的分数都很高,从而使测验的评价性和预测性降低的现象。,地板效应与之相反,三 实验法,采用控制方法,考察一个因素对另一 个因素的影响,为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提供最有力的证据。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经济。可以重复验证。,优点,三 实验法,局限性,离不开描述性方法(观察法、相关研究法)的支持。实验情境下得到的结果,其推广受到限制。,第四节,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outline,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知情同意与欺骗退出研究的自由免遭伤害的保护和信息咨询消除有害后果保密以动物为被试的道德准则科学研究的诚实原则,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知情同意与欺骗知情同意书(informed consent)在实验前与被试签订一个知情同意书。有些研究不能告知被试真实实验意图,但实验后要给与解释。在以儿童为被试的实验中,如果程序对儿童的认知或情绪等产生不利影响时,必须考虑到其可行性。,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案例讨论,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 华生等(1920).Conditioned emotional respons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理论假设及实验过程:假设一种刺激会自动的导致个体产生某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如果这种体验每次重复时都伴随另外一个事物,那么另外一个事物也会与这种特定的情绪反应建立联系。9个月大的孤儿,出生后就待在医院里。身心健康。,呈现白鼠、猴子、狗,有头发和没有头发的面具以及白色羊绒棉。愿意接近,没有恐惧感。无条件反射:对突然出现的巨大声音产生恐惧。11个月时开始实验。通过实验引起儿童恐惧反应。(?)白鼠突然的铁棒敲击声,重复3次;一周时间。配对7次。单独呈现白鼠,产生极度恐惧。,案例讨论,恐惧的泛化:一周后对白鼠仍有恐惧反应。呈现狗,白色皮毛大衣,一袋棉花和灰白头发,圣诞老人的面具,都有恐惧反应。地点的泛化:另外一个情境中,对白鼠和兔子仍然有恐惧,不太强烈。观察持续时间:终止实验31天后,小艾尔伯特仍对那些东西感到恐惧。,案例讨论,之后,小艾尔伯特离开医院。消除恐惧反应和矫正实验没有进行。设想5岁时小艾尔伯特对一只宠物兔子的反应。(伴随一生?)讨论:方法学上的严重缺陷:人类行为学研究中的伦理学原则,案例讨论,知情同意书(模板),称呼: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招募对象实验要求资料用途和保密承诺其他承诺联系方式:签名:,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退出研究的自由允许被试随时随地放弃或退出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应告诉被试,他们有权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而不会遭致任何不利之处。但为了研究需要,要防止被试的误解或说服被试放弃因为不了解研究带来的固执观念。在二者间寻求平衡。,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免遭伤害的保护和信息咨询给参加者提供免遭伤害的保护,在参与过程中要有至少一条途径与被试保持联系。出现任何问题,有责任向被试提供帮助和建议。研究者要向被试解释研究的目的,详尽的描述实验程序,以消除疑问或误解。被试有权得到实验的某些反馈信息,可以得到信息咨询,实验者有责任回答被试提出的所有问题。,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消除有害后果如果被试长期遭致的有害后果,可能是因为参加实验程序导致的,那么研究者有责任消除它。保密除非得到许可,被试在实验中所做的一切都应当保密。坚持道德原则必须建立在实效的基础上,要在最好的保护被试的同时,完成一项有意义的有效研究。,以人为被试的道德原则,当无法使用人类被试或道德不允许时,使用动物进行研究。两类对立观点:可以 vs 不可以动物心理学研究,必须以动物为被试进行研究。在保护动物和实验研究的潜在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对待动物要讲人道和道德。,科学研究的诚实原则,避免研究中的研究者偏差。不能为了得到预期的研究结果而有意制造结果倾向性。不能捏造、篡改甚至编造数据。诚实的报告结果,避免有意偏差。严禁抄袭或占有他人成果,或有意忽视他人的研究贡献和价值。科学欺骗导致巨大资源浪费,误导科研人员和公众,耗费科学家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不能一稿多投。,案例讨论,某研究者决定让一名罪犯出现在许多目击者面前,然后让这些目击者对罪犯进行描述。实验地点在一个快餐店,所有雇员都要认真地参与这次犯罪活动的排练。罪犯由演员扮演,他进入快餐店,拿出未装子弹的手枪,所要现金出纳机中所有的钱。他命令雇员不要报警,逃跑时喊道:“呆在那儿别动,否则开枪了”。,罪犯逃走后,研究者和助手快速进入快餐店,向顾客们发放问卷。其中涉及到的问题是罪犯身体上的特征,比如罪犯是否带有武器,以及他说了什么。然后给每位顾客呈现一系列照片,让其辨认罪犯。做完问卷调查后,每位顾客都要做全面的汇报,来讨论这个社会以及心理学方面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为大家提供了作进一步汇报和商议的机会,但是,被试们都不想再进一步介入该问题。,感觉剥夺实验,半小时就变得焦虑 8个小时出现妄想症状 24小时注意力涣散 40个小时后产生幻觉,一)确定课题1、选择课题(1)实际需要(2)理论需要(3)个人经验(4)前人研究与文献资料,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确定实验类型(1)因素型实验 探求规定行为的条件“是什么”的“什么型实验”,也即探明规定行为的要因的实验。(2)函数型实验 探求各种条件是“怎样”规定行为的“怎样型实验”,也即探明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实验。,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3、提出假设 因素型假设:如果a,那么b 函数型假设:b=f(a),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二)选择被试 课题性质人类还是非人类为被试?研究结果概括程度如何取样?随机抽样法 分层随机抽样法,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三)确定实验控制注意的问题:实验控制本身不可能有止境!,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四)数据整合 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等级资料 描述性资料,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自变量为计数资料,因变量为计量资料 t检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2、自变量、因变量都为计量资料(1)将计量资料的自变量降级为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2)回归分析,计数、计量资料不同组合,适用的数据处理方法,3、自变量为计量资料,因变量为计数资料 logisitic回归4、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为计数资料 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注意的要点:(1)研究者需要回顾与研究有关的前人工作,无论前人的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研究者本人的理论观点;(2)研究者应该清晰明确地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并报告实验所涉及的重要信息(3)实验报告应能做到使专业领域的同行可以据此重复研究者的工作,以便反复检验。(4)实验报告的客观描述和研究者本身的主观解释应该能清晰地区分开来,这将有助于阅读者理解报告中哪些部分属于实验结果,哪些是研究者对结果的解释,(五)撰写研究报告,The end,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