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宋明理学[07人教课标][课件7].ppt

    • 资源ID:6565056       资源大小:1.47M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宋明理学[07人教课标][课件7].ppt

    宋明理学,第3课 宋明理学,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江 南 春 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中国第一古刹”。,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三教合一”,1、表现魏晋南北朝:三教互融隋朝:儒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 尊道、礼佛、崇儒2、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受挑战,三教图清丁云鹏,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佛教盛行,渐趋本土化。道教在民间的传播,有了新发展。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思考: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有哪些?,(2012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A,(2007海南单科6)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 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D,二、程朱理学(两宋),1、理学含义:P12,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北宋.理学正式形成),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南宋.理学成熟),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程朱理学,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世界本源:“理”体现在社会观念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即是人性。,材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伦理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材料五: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怎么才能通达“理”?,认识论:“格物致知”推究事物道理,达到认识“理”的目的,二程(北宋)观点,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把握“理”,朱熹(南宋)观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程朱理学的观点,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道德观:,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认识论:,格物致知,(客观唯心主义),(道教),(佛教),(儒家),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二、程朱理学,1、含义:,2、代表人物及主张,3、影响,影响远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三、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张,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材料三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主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材料二 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小故事,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了“心即理”的思想。,材料四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材料六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心学的认识论-如何把握“理”?,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致良知,知行合一。,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小故事,致良知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陆王心学,陆九渊,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内心反省,王守仁(阳明心学)(明代),思想核心:“致良知”,“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依据教材归纳陆王心学的主张,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理是内在的“心”,格物致知,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理念)看做世界主宰和本原,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看作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商场着火了,程朱理学代表,陆王心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名校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日近有功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扇枕温衾 恣蚊饱血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二十四孝”郭巨埋儿,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鲁迅旧事重提,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贞节牌坊”,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美丽”的三寸金莲,重男轻女,“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清),重礼轻法,四、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理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2010广东文综1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c,(2010浙江文综17)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B,(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2008山东基能44)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鞠躬尽痒死而后巳位卑未敢忘忧国 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B.C.D.,B,C,

    注意事项

    本文(宋明理学[07人教课标][课件7].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