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第二讲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ppt
安徽工程大学馨雨苑心理咨询人员值班白班(16:3017:30)周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五孙从远 马晓琼 马晓琼 孙从远 晚班(19:0021:00)周 一 周 二 周 三 周 四 周 日单周 杜松涛 迟传德 汪 隽 陈 静 陈云霞双周 杜松涛 迟传德 汪 隽 陈 静 金艾裙,心理学咨询室预约时间周一二四五下午16:3017:30周日至周四晚上19:0021:00预约电话:2871497心理咨询邮箱,第二讲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教学目的 使同学们了解自我意识的含义、结构、功能及其发展的阶段、特点、过程和规律,掌握自我意识完善的基本要领。,关于斯芬克斯的谜语希腊 奥林匹斯山 西方主神宙斯 斯芬克斯 忒拜城堡 神对人的忠告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国王拉伊俄斯 俄狄浦斯:“人,认识你自己”,一、大学生自我意识概述,1、自我意识概念,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知。这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自我意识的结构(三种概念),自我意识概念之一: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认知方面(自我认知):自我的感觉、观察、概念、分析、印象、评价等,即“自我认知”,情绪方面(自我体验):,自我的感受、自尊、自爱、自卑、自恃、自傲、责任感、优越感等,即“自我体验”,意志方面(自我控制):,自主、自立、自强、自卫、自信、自律等,即“自我控制”,自我意识概念之二:包括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物质自我 对自己生理、物质等属性的反映(身体、外貌、体能所有物等的意识,如占有感、支配感、认同感等),社会自我指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反映(如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心理自我,对自己心理属性的反映(如对个人感知、思维、智力、性格、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等的意识),自我意识概念之三:包括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 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实在的我”的看法,投射自我,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外貌、能力、在其心目中的形象)的看法,理想自我,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自己将来的我的希冀(个人想有的完美的形象和追求的目标),2、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约需20年时间),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三个时期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自我中心期:3岁前,初生一两年没有自我意识;周岁左右开始意识到自身的感觉,会用名词称呼自身;三岁左右基本成熟;尔后发展有羞耻、疑虑感,出现占有欲、嫉妒心,多用“我”,总用自己想法和感情解释、投射外部世界。,客观化时期:3-14岁 开始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角色知觉(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团体角色、学校中的角色等),开始形成社会自我;青春期前个体目光对外,几乎无视内心世界;自己还不会认识外部世界。,主观化时期:14-25岁 在约十年间自我观念渐趋成熟,生理成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及情绪的剧烈变化等都为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我意识特点为:分裂为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两个“我”,能从自己的观点认识自己心理活动和客观世界,开始形成个人价值体系,强调自己个性特点和追求的目标,要求独立,想摆脱成人的束缚。,3、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独立性,独立性水平比较表,高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2.375 2.384 2.426 2.428 2.447,(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反省性,大学生完全能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的各年级统计表,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10%16.25%28.75%46.25%,大学生能自我反省但需要帮助的各年级统计表,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83.75%91.25%62.5%50%,大学生自我反省与自我发展愿望很小的约占2.256.25%,大学生当中,属于不能自我反省的只占各年级的1.252.25%,(3)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矛盾性,包括“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的矛盾,(4)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统一性,自我意识的统一即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主要指主体我和客观我的统一,自我与客观环境的统一,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督的和谐统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统一的途径有,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修正理想自我中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任何途径,只要统一后的自我是完整的、协调的、充实的、有力的,就是积极和健康的统一,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大学生自我意识统一的结果,积极的统一自我肯定型(在大学生中占绝大多数),消极的统一,自我否定或自我扩张型(在大学生中占极少数),自我否定型,对现实我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和自我驾驭能力,不但不肯定自己的价值、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不是通过积极地改变现实自我去实现理想自我,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理想自我,趋同现实自我,以求得自我意识统一,结果更为自卑。,自我扩张型,属于“我错认我”,过度超估对现实我的认识和评价,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认为理想自我容易实现,导致理想我和现实我虚伪统一。常以幻想的我、理想的我代替真实的我,易自不量力地追求学业、事业、友谊和爱情,失败的几率比较大。这样的人喜欢盲目自尊、爱慕虚荣、心理防卫意识强,容易产生心理变态和行为障碍;有的还可能用不当或犯罪的手段来谋求自我意识的统一。,难以统一,自我萎缩(缺乏理想自我,不满现实自我)或自我矛盾(我不知我)。二者都只占极少数。,自我萎缩型,极度丧失或缺乏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深感不满又觉得无法改变,消极放任、得过且过,自卑感极强,从对自己不满开始到自轻、自怨、自恨到孤独沮丧、自暴自弃。,自我矛盾型,理想我和现实我难以统一,缺乏我是我的统合感觉,而产生“我非我”“我不知我”的分离倾向,自我意识矛盾大,延续时间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缺乏确定性和稳定性,内心失衡,充满矛盾和冲突,新的自我无从统一。大学生都要经历自我矛盾阶段,但自我统一的最终结果是自我矛盾型的占极少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到统一的过程并非一致,由于各自身心发育的水平和经历不同,自我分化的早晚、倾向、特点和统一的早迟、模式都有差别,因人而异。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终生的。青年期以后的发展是比较稳定和平缓的。,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偏差及其调适,1、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自我接受是指自己认可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才能和局限、长处和短处都能客观评价、坦然接受。对自我的接受程度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过度的自我接受是有点自我扩张的人。容易把自己的缺点也视为长处,相反,却容易放大他人的缺点。这样的人往往盲目乐观、自以为是,不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而自我评价过高又容易滋生骄傲情绪,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终因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导致失败。,自我拒绝是指不喜欢自己、不容忍自己的缺点、错误,否定、抱怨、指责自己。(大学生适度的自我拒绝可以促其清醒,不断地修正自己)。过度的自我拒绝是严重的、经常的、多方面的自我否定,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夸大自己的不足,感到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自我否定、自我厌恶,甚至于走向自我毁灭。,过度的自我拒绝会压抑自己积极性、限制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容易引起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不能很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和应有的社会作用,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调整方法,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培养独立和健康的人格品质,2、过分自负与极端自卑(二者相通),过度自负导致犯罪案例 2002年初,上海某著名高校计算机大四学生陈某,因在寝室盗窃而获刑。他坦言作案是为了使自己失败得更彻底(中学以来一直很顺,形成了盲目乐观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曾认为自己能“当领导”“做伟人”,;当大学学业不理想和竞选班长受挫时,便自我放弃,经常逃课,成了全系最差的学生。在无法正常毕业时,他把失败完全归咎于外因,以犯罪的方式来宣泄胸中的苦闷。),因过度自卑而悲观失望案例 一位女大学生干部因作弊受到了通报批评。她在“思想汇报中”写道:“从我违反校纪的哪天起,我就没有怨天尤人,错误是自己犯下的,一切责任在自己。我恨自己太虚荣!从此,我感到为人之难;看到老师同学,头也不敢抬,甚至于认为自己连说话的权力也不应该有了这半年多以来,我不得不在自卑中度过。要不是只怕我早就不在学校了”,自卑感可能发展成为个人稳定的个性品质。在大学生中,具有自卑感的人约占总人数的30%。自卑感如果不能克服,成为习惯化、巩固化,就会构成性格上的重大缺陷。,自卑感严重的大学生的特点是自我形象不稳定,喜欢封闭自己、展示虚假的自我来掩饰所谓的弱点;特别敏感,易受挫折,不能正确地看待批评、取笑和责备;易生幻想,少积极性,多孤独感;缺乏竞争意识。,要改变过分自负与极端自卑的不良心态,必须:认清危害 客观自评正确表现 调整期望直面得失 适度容忍*,3、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萌芽(儿童三岁时即有表现)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阶段 强烈地关注自我,往往好从自我的角度、标准去认识、评价和行动,容易出现自我中心倾向。当这种倾向与不健康的思想意识(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和心理特征(过于自我接受或自尊)相结合时,就会表现出过分的、扭曲的自我中心。,自我中心导致个体只从本位或自我欲望去看待事物,而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去分析问题,不能意识到社会规范对自己行为的评价,以致无法约束自己。自我中心者的突出特点是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有好处上,有困难让,有错误推,有时盛气凌人,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要克服自我中心必须走出小我,摆正自己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他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学会移情、换位思考、尊重并关心他人。,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任何人都不可能凡事独立、为所欲为)过强的从众心理实为依赖的反应,表现为缺乏主见和独立意向,自己不思考或懒于思考,常人云亦云或遇事束手无策,结果导致自主性被阻碍,创造力受抑制。,大学生在求学、就业、交友、婚姻等方面虽不能随心所欲,但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的自由。勇于独立思考、坚持正确观念排除其它干扰,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个性,是克服从众心理的基本途径。,4、过分的独立意向与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具有双重性),独立意向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独立意向过度的大学生常常把独立理解成“万事不求人”,独来独往,我行我素,活得很累;真正成熟的个体是独立的,他对自己负责任但不排除接受他人的帮助。,逆反心理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其实质是寻求独立,肯定、保护还比较脆弱的“自我”,抵抗、排斥“压抑自己”的“外在力量”。这是青年阶段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故“青年期”又称“第二反抗期”。,逆反心理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表明青年人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意识(尽管其批判精神有时显得极不成熟),另一方面常常有人不能把握“反抗度”,过分逆反,表现为非理性的反应方式:,内容上不加区别一概排斥;手段上情绪化地简单的拒绝和对抗;目的上为了反抗而反抗。逆反的对象多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权威”人物或观念。,盲目过度逆反的结果会阻碍这些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既要发挥独立性本身的积极作用,又要消除过度逆反心理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正确理解独立的真正含义,又要掌握好自我的独立性与外界权威规范的关系,使自我既能积极适应外界的要求,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5、自我分裂化倾向自戴面具,找不着自我。其原因主要在于自我同一性的混乱,美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社会心理危机理论”的“个体发展八阶段”说 个体的发展是个连续有序的过程,它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定发展任务若能顺利完成,个体将会健康成长;否则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每个阶段都有一对需要解决的心理冲突。这个阶段的心理冲突能否顺利解决,决定个体能否健康地成长和顺利进入下一个时期。每个阶段危急的处理方式和结果都会对下一阶段乃至于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大学阶段需要处理的主要危机是“自我同一性”(生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整合统一)。这个危机消除了,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才能协调一致,否则将会出现自我分裂、引起人格障碍。,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体的自我意识必然受其所处的时代大环境的影响),文化环境的影响 价值观明确和规范的严密文化有利于形成个人的集体自我和社会自我;多元价值和很少规范的松散文化有利于个人自我的形成。,个人人际环境(自我的形成和固化是一个不断接受个人人际环境影响的过程),(2)主观因素,1)自我价值取向不同的自我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个体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水平。,2)理想我和现实我的差距,3)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主体我”是个体独特体验到的“个体我”;“客体我”是自我感受的作为社会客体的自我表现和社会认可,即“集体我”“社会我”。,二者谐调,个体会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较高的自我同一性;否则会出现自我的分离和认同感、归属感的缺乏,产生失落感。,4)成败认识、体验水平和归因方式差异,经常受挫和失败的人,会将受挫和失败泛化、和严重化,影响自尊和自我接纳;缺乏成功的体验,会损伤自信、影响投入;,不同归因也会影响自我意识:将个人失败归于不可控的外在客观因素,会趋于自我保护和防御,不利于自我认识和反省;将个人失败归于能力、水平等自身内在因素,易于丧失自信、自尊,导致自我萎缩性行为。,5)心理和人格弱点 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认识水平有限,以及性格上的某些缺陷等等,都是影响其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完善,(1)建立理性的自我认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矛盾普遍存在、对立统一的观点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通过多种途径认识自我,尼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我(个体的自我认识要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态度的影响,来自他人的客观的评价有助于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个体的自我认识也需要同他人进行正确的比较),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将“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和“将来的我”进行比较,确立自我位置)詹姆士“促进自尊感形成的公式”自尊=成就/追求,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来认识自己 积极参加活动,扬长避短,有效展示自己,客观自评。,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己认识自己20问法,第一步:自问自答“我是谁”?20次,(怎么想的就怎么回答)请你把头脑中浮现的所有答案都写出来。例如:我是XX(姓名),我是XX学校的学生,等等。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是20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第二步:对自己答案 进行分析,A.答案的数量和质量一共写出几个答案(910个,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7个或更少的,可以认为是过分地压抑自己,在回答时,会以感到害羞、无聊、时间不够等为借口,不能回答更多的问题)。,B.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符合客观情况,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大学生”等;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如果评价主观和客观的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在主观评价中,最好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令人满意的特征),也说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令人满意的特征)。如果只说到好的,会使人觉得自满;只作不好的评价,又令人感到没有信心。,C.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 未来 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的工程师”),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现实生活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2)客观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自我包括积极悦自我和有效控制自我,1)积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知道自己“独一无二”,有价值感、自豪感、愉快感和满足感;开朗、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能平静、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短”和“得”“失”;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的空虚,也不消极回避现实,更不自怨自艾、自我否定。有远大的理想,并能激励自己不断地克服消极情绪,勇往直前。,2)有效控制自我有效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概念、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应该建立合乎自我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面对现实,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把远大的理想分解成远近高低不同的子目标,循序渐进,逐步实现。每个子目标都应适当、合理,即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否则会丧失信心)。,增强自尊和自信要有为实现理想自我而努力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奋进;培养顽强的意志、品格,发展坚持性和自制力,增强挫折耐受力;认清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能直面成功与失败,努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勇往直前。,(3)实践自我完善 走向完善的自我是保证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众多心理学家都将维护个体的健康自我意识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促进个体的自我走向成熟的途径,首先要自我分析 如实地给自己打分,看自我意识处于怎样的水平,是否已经具备了“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三种成分并达到了统一,自我感觉怎样,是否有能力改变自己。,其次要自我规划 自己设定“理想我”,同样要以“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三个层面去设定,而且是三者的整合。,最后是勇敢地按“自我规划”去实践 相信自己并发挥自己的能力,作出最适合自我发展的选择并踏踏实实地付诸实践。,总之,自我完善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过程。只有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辩证地看待社会、分析自我、把握自我,才能最终超越自我。,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