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3修订).ppt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3),主讲:万家富,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第一单元 感觉叙述 P22一、感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皮肤感觉、内部感觉(运动、平衡、机体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P2324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的种类:绝对感觉阈限、差别阈限;、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P2426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平衡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痛觉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P3132一、知觉的定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P3336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上次课程回顾,第四节 记 忆,第四节 记 忆,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所谓经历过的事物,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事物,做过的事情,它们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并在一定条件下以经验的形式重现出来。,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二、记忆的种类: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2、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4、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5、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第四节 记 忆,介绍几种记忆策略(记忆需要策略,没有最好,只有适应自我的)1、串联记忆法历史朝代歌:夏代商代与西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2、归纳记忆法现代汉语修辞歌: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反语;设问反问反复,对照对偶排比。3、对比记忆法点戍(shu)横戌(xu)戊(wu)中空,边上十字念作戎(rong)4、口诀记忆法我国30个行政区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晋福吉安;四西二宁青陕甘,还有内台北上天。5、联想记忆法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6、谐音记忆法“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626)。”,第四节 记 忆,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三、记忆过程记忆从识记开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回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又叫再现;再认: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没有识记就不可能有保持,没有保持也就不可能有回忆或再认;记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的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记忆都不可能实现。,第四节 记 忆,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四、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指记过的信息在需要是却不能回忆或再认。对于遗忘的原因解释有四种不同的看法。1、衰退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2、干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3、提取失败理论:即某件事情明明知道,但就是回忆不起来。4、动机性遗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自己不想记,而将某些经历过的事情推出记忆之外。这是因为记忆某些内容会使自己感到痛苦。,第四节 记 忆,艾宾浩斯保持曲线,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四、遗忘及遗忘规律遗忘规律:从艾宾浩斯保持曲线来看,遗忘的速率越来越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启示:为了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做到及时的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不如还没遗忘或忘的较少的时候赶快复习,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节 记 忆,第二单元 表象一、表象定义1、表象: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2、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感性特点),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理性特点)。表象的直观形象性像知觉,表象的概括性像思维。3、表象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虽然表象的概括程度比思维低,但表象的这种概括特性使它发挥了从知觉到思维的桥梁作用。,第四节 记 忆,第二单元 表象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1、直观形象性。因为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记忆,所以,表象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他的表象的内容,也就是他的感性知识就比较丰富。2、表象的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我们的头脑中是可以被操作的,就像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手里摆弄一样,表象的形象也可以在我们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表象的这种特性叫做表象的可操作性。3、概括性:表象出来的形象已经是经过概括了的,它已经丢掉了这个事物的一些次要特征,具有了概括性。4、表象的作用。表象的直观形象性、概括性 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是心理发展过程中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第四节 记 忆,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一、什么三个记忆系统认知心理学将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第四节 记 忆,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二、三个记忆系统特点及相互联系(一)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美国心理学家斯波林的实验证明,向被试者呈现一组信息,刚看完时能记住的比较多,但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斯波林将刚看完卡片能保持很短时间的记忆叫瞬时记忆。图像记忆:把视觉的瞬时记忆叫图象记忆。声象记忆:把听觉的瞬时记忆叫声象记忆。瞬时记忆的特点:(1)鲜明的形象性。即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2)容量大,但保留时间很短。(3)信息如果被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否则信息就会消失。,第四节 记 忆,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二、三个记忆系统特点既相互联系(二)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特点:(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2)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形象。(3)信息通常可被意识到,因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4)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系统。,第四节 记 忆,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二、三个记忆系统特点既相互联系(三)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1)容量(信息的种类或数量)是无限的。(2)长时记忆的编码有两类。即语义编码(用语词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3)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只有当人们需要时,才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也才能被人们所意识到。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有意回忆,人们是意识不到的。(4)长时记忆的遗忘是因自然的衰退,或因为干扰(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所造成的。,第四节 记 忆,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系列位置效应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实验证明,让被试者记忆所提供的材料的时候,系列两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这就是系列位置效应(见图116)。系列开头的材料比系列中问的材料记得好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第四节 记 忆,单字位置图116 系列位置效应,正确率,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一)思维的定义:思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反映。(二)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是指通过其他事物为中介来认识某一事物。2、概括性:是指所概括的是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或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而不像感觉和知觉那样,只对个别事物发生反映。,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组成部分、方面、要素、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分析活动使人的认识从事物的表面开始逐步向事物的内部深入下去。综合:是指将头脑里事物的组成部分、属性、方面、要素、阶段,按照一定关系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来系统思考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既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的基本操作方法,比较、抽象、概括都是以分析综合为基础的。,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二)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里抽出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抽象的三个阶段。通过分析,找出具体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比较,可以找到许多事物之间的共同属性。通过抽象,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非本质属性。概括:是在头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形态,可以划分为三类:(1)动作思维(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2)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3)抽象思维(是利用概念进行的思维活动、也叫逻辑思维)如注重公众的需要。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按照探索问题答案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三、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的掌握(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所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例如,鸟这个概念的外延,即属于鸟这个概念的个体,包括所有的鸟。动物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所有动物,也包括鸟,因此要比鸟的外延广得多。但鸟的内涵比动物的内涵深,因为它不仅是动物,而且比其他动物来说,它还有羽毛、喙等特性。,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概念的掌握(二)概念的形成概念形成,或叫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概念有不同的层次,它们所概括的知识有浅有深。个体掌握概念是由浅到深的,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了他的思维发展水平。因而,通过对个体掌握概念的研究,就能了解思维活动的规律。,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产物,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结,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运动,概念就必须是辩证的,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特殊性与普遍性、抽象性与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概念还必须是灵活的、往返流动的和相互转化的,是富有具体内容的、有不同规定的、多样性的统一。概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中国国家标准:“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概念”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指对具有一切天然的、非人为的存在物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或思维单位(山川、河流等)。对掌握概念的研究,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观察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掌握概念的数量的差别,先掌握哪些概念后掌握哪些概念,通过什么方法掌握概念等等。但这种研究需要很长的时间,工作量很大。为缩短研究的进程,控制变量,认知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这种方法是赫尔(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人物,)于1920年首创。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即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制造出的一个概念,如:“一个边框的方块”就是。只要是方块图形有一个边框的图片都是属于这个人工概念的个体,都是这个人工概念的外延。(核武器、导弹、航天等)。,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一)问题解决的定义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的一个途径就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就是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他的思维活动的规律。,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正迁移和负迁移。例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学摩托车,就能把骑自行车掌握平衡的术运用到骑摩托车上,有助于骑摩托车,这叫正迁移。如果会骑自行车的人去骑三轮车,骑两个轮的交通工具的经验反而会影响掌握骑三轮车的技术,这叫负迁移。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受其启发发明了锯子。3、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一、语言与言语语言是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是在人类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从劳动中产生并和劳动一起发展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英语中用language和speech,分别表示语言和言语)。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二、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一)外部言语及其种类: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叫外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独白言语、对话言语)和书面言语。1对话言语。对话言语是交往中的言语,它是在一定环境下的言语。2独白言语。独自言语是一个人说的言语,它比较严谨、规范。如演讲、做报告。3书面言语。书面言语是用写出来的文字表达思想的言语。这种言语非常严谨、规范,甚至要讲究标点符号,做到字斟句酌。,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二、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二)内部言语及其特点: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其特点。1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在进行思考时,发音器官还是在活动着的,只是比较隐蔽,不出声而已。2言语的减缩性。内部言语不像外部言语那样需要表达,所以内部言语简缩且不完整,一个词可以代表一句话,一句话可以代表一个意思,是思想的轮廓,只要保证思维沿着正常的方向进行就行。3速度快。因为内部言语不需要表达,所以其速度就比较快。想一个问题很快,把想的表达出来,时间就要花得多。有时,自己觉得问题已经想明白了,但要说出来的时候又说不明白了。所以,要使内部言语转化成外部言语时比较顺利,就需要培养思维的严谨和深刻的品质。言语和语言密不可分,无论是谁要进行言语活动,就必须以一定的语言为工具。离开语言这个工具,人就无法进行言语。同时语言也是离不开言语的,任何语言,只有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体现出他的交际工具的职能。,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一)运动性言语中枢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叫言语运动中枢,因是法国医生布洛卡于1860年发现的,又叫布洛卡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病人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还能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二)听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叫言语听觉中枢,因是德国学者威尔尼克于1874年发现,也称威尔尼克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三)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叫视觉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四)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言语机能联合区,第五单元 想象一、想象的定义:人们以表象(指感知观察之后在头脑里留下的有关事物的形象)内容为素材,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叫做想像。二、想像的种类:想像按其是否有意识、有目的,可以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像。(一)无意想像:无意想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像。一个人正在教室里听讲,当老师讲到山脉和河流的时候,他想起了自己打算去旅游的事,不由得走了神,想着自己到了哪个名山秀水,在那里尽情地玩耍起来,这就是一种无意想像。梦是无意想像的一种极端的例子。,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五单元想像二、想像的种类(二)有意想像:有意想像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像。有意想像又分为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和幻想。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创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像。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像。所以幻想都是我们对未来的憧憬。科学幻想推动着人们去进行科学探索,发现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本次课程小结,第四节 记忆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P3739一、记忆的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二、记忆的种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三、记忆过程:记忆从识记开始;四、遗忘及遗忘规律。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第二单元 表象 P3940一、表象的定义: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回忆,所以表象的特征首先就是它的直观形象性;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回忆,所以表象的特征首先就是它的直观形象性;,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P4043一、什么是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二、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P4344一、思维的定义和特征: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一)分析与综合(二)抽象与概括 第二单元 思维种类 P4445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三、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P4547一、概念的掌握: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二、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三、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一)问题解决的定义(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原型启发、定势。(三)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P4749一、语言与言语二、言语活动的形式三、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一)言语运动中枢(二)言语听觉中(三)视觉性言语中枢(四)书写性言语中枢第五单元 想象一、想象的定义二、想像的种类有意想像又分为创造想像、再造想像和幻想。,本次课程小结,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