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ppt
地图与地球 笔记整理,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学,一、地球仪,在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约等于当地纬度;,二、纬线与纬度,1、俯视图:同心圆,2、侧视图:平行线,第一节地球仪,一、地球仪,在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约等于当地纬度;,二、纬线与纬度,3、特点:圆圈;不等长,越往高纬长度越短指示东西,二、纬线与纬度,3、特点:圆圈;不等长,越往高纬长度越短指示东西纬度的划分:低中高纬与五带,三、经线(子午线)与经度:,3、特点:连接南北两极点;半圆;长度相等 指示南北;地球上任意两条相差180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例如:45W与135E;东西半球的划分:160E与20W,1、俯视图:放射状,2、侧视图:圆弧,四、地球上两点间的距离和最短距离的走向及距离计算(一)两点间的距离:1、赤道和经线1弧长约为111千米2、任一纬线上1弧长约是:111kmcos(该地纬度)(二)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球体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经过这两点的“大圆”所夹的劣弧;两点位于同一经线圈,;,图5,两点不位于同一经线圈:可以借助晨昏线,第二节地图三要素,2、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3、两图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表示内容越简单,一比例尺,1、定义:,第二节地图三要素,三方向1、一般情况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指北;3、纬线指示东西:地球自西向东转(劣弧)经线指示南北:靠近北极为北;靠近南极为南,A位于B的西南方,第三节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是投影图,二、等高线(等值线)的特征:1、同线等高(值);2、等高(值)距全图一致 3、等高(值)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数值变化的大小)4、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三、地形部位的判断,四、高度的判读和高差计算,1、高度的判读,Q的高度为860m-870mP的高度为810m-820m,2、高差计算,(1)任意两点间相对高差计算:小的减大的,大的减小的例如:Q点与P点的相对高度差(H)为 大于40米 小于60米,(2)陡崖高度计算方法:(n-1)hH(n+1)h(n为条数,h为等高距,H为断崖高度)。如下图:陡崖高度为200m H400m,五、判断坡面形态与坡度大小,(一)判断坡面形态,凹坡等高线下稀疏上密集;而凸坡则下密上疏。,1.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二)判断坡度大小,五、判断坡面形态与坡度大小,(一)判断坡面形态,同一幅图中,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二)判断坡度大小,坡度最大:B最小:A,六、局部小地形的判读,闭合等高(值)线内数值计算:“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图,b的高程应小于300m大于200m a的高程应小于500m大于400m,-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深线,七、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判读,-300m,-300m,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根据水平比例尺在横坐标上标出剖面线水平距离;根据等高距确定垂直比例尺;描点:用圆规将所描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注意经过河谷及山顶处的高程),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1)验证起点和终点的高程;(2)验证山脊、山谷、鞍部是否画对(3)山脊、山谷、鞍部最高点、最低点,八、等到高线地形图的运用1、气象站:海拔高度适中,地面开阔,以保征气流畅通2、引水线路:引水口位于高处,以保证水能够自流。3、工业区和居民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水源充足。4、交通线:选择有利自然条件:A、坡度 B、河流沼泽、断崖、沙漠、永久性冻土 C、线路长度5、水库选址:A、库区:盆地或洼地有较大的库容 B:坝址:狭谷处工程量小。C、足够大的汇水区,八、等到高线地形图的运用6、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7、盆地常为夏季热中心,冬季暖中心;8、山脊常为河流分水岭,山谷常为河流发育处。9、缓坡可开发梯田,陡坡不宜开发,应做好护坡工程。10、凹坡视野好,凸坡视野不好。11、地形特征描述常用的方法:(1)明确描述的范围大小。(2)描述出组成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状况(3)描述出该地区地形类型的空间排列组合,九、各种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形态:(1)平原:海拔低于200M,区域内等高分布稀疏。(2)山地:海拔500M以上,区内高差大,等高线分布密集。A、5001000M,低山B、10002000M,中山C、2000以上,高山(3)丘陵:海拔500M以下200M以上,区内高差相对较小。(4)高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大,区内高差小,边缘等高线密集(5)盆地: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闭合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