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一章 绪论.ppt

    • 资源ID:6558891       资源大小:312.15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一章 绪论.ppt

    土地管理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艳,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第三章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第四章 地籍管理第五章 土地权属管理第六章 土地利用管理第七章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第八章 土地信息管理第九章 中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简介第十章 土地管理案例分析、操作实务,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土地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根据现今世界土地、人口和环境的辩证关系探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性质、任务、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一、土地的涵义,土地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土地与土壤同义。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是由泥土和砂石所堆成的固定场所。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还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土地就是自然,土地的范围包括地球表面的水、陆、空气等自然物,及光、热引力等自然力。土地是立国的要素。一个国家的土地、人民和主权共同构成立国三要素。这里的土地是指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陆地水域和领海的海域。土地是指设置管辖权和所有权的地球陆地表层(含海岛和内陆水域)。,土地管理学所研究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土地是自然历史综合体,土壤、气候、地貌、水文、岩石、植被都是土地的组成部分,它们附着于地壳,构成土地整体。在土地这个自然历史综合体中,土地质量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影响,离开了整体,各个单独的组成要素都不能理解为土地。,二、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1、土地资源是将土地作为自然要素看待的 2、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 3、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其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三、土地的功能,(一)负载的功能(二)养育的功能(三)仓储的功能(四)提供景观的功能(五)储蓄和增殖的功能,(一)负载的功能 土地能将万物,包括生物与非生物负载其上,成为他们的安身之所。动物、植物等生物,各种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非生物所以能存在于地球上,是因为土地有负载的功能。没有土地,万物自无容身之地,正如古人所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二)养育的功能 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存在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从而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殖、世代相传,使地球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其他星球则不具备这种功能,就目前各国宇宙飞船及宇航员亲临其地探明:月球是一个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死寂星球。在太阳系中立我们最近的火星,由于星球表面气压太低(相当于地球上30km高空的大气密度),空气中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几乎没有氧气,温度常在-130,所以,也不具备养育生命的能力。距地球4420万km的金星,其表面大气稠密,大气压力比地球上的大100倍,几乎没有氧气,全部是二氧化碳气体。金星表面温度常常都在500,不断有狂风吹袭和硫酸雨降落,地球上的生物置身在这种条件下,将立即毁灭。水星没有空气,夜间温度-160,白天则300,也是一个没有生命存在的荒凉、死寂的星球。,(三)仓储的功能 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石油、煤、水力、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沙、石、土等建材资源。为人类从事生产、发展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四)提供景观的功能 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秀丽的群山,浩瀚的大海,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无垠的沃野,悬崖幽谷,奇峰怪石,清泉溶洞,千姿百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风景资源。(五)储蓄和增殖的功能 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于此,能获得储蓄和增值的功效。,四、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生产 非农业生产,五、土地的基本特性,(一)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三)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四)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五)土地利用的永续性,第二节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二、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三、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一、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二、人地比例关系的变化与环境问题,土地比人类早出现40多亿年,人类的历史仅二三百万年,进入文明社会才几千年,但人口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公元476年,以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标志的古代史结束时的世界人口仅4亿;经过1000多年,到1804年时,才达到10亿;到1930年,世界人口却达到了20亿;1960年增至30亿;1976年又猛增至40亿;1987年突破了50亿;1999年10月12日已达60亿。可见,自1804年起人口增长的速度在逐渐加快,每增加10亿人口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26年、30年、16年、11年。目前,世界人口仍在急剧增长,平均每分钟增加170多人,每天约增加25万人,每月增加700万人,每年增加8500万人。按此速度增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20亿,可称人口大爆炸。,我国人口增长情况与世界相类似:清朝初期1760年有2亿人口 1900年为4亿 1954年为6亿 1969年为8亿 1981年为10亿 1989年达11亿自1760年,每增加2亿人口的时间间隔分别为:140年、54年、15年、12年。在人口迅猛增加的同时,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据统计,1986年的耕地面积与1957年相比,减少了约1500万hm2,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左右。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已由1957年的0.17 hm2,下降到0.09 hm2(统计数)。,人口猛增,耕地锐减是造成粮食和环境两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我国属于人多耕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0.09 hm2(按土地详查数为0.106 hm2),粮食单产每公顷4500kg左右,人均占有粮食量1984年接近400kg,近年来达到440kg左右,但距公认的粮食基本解决的标准水平(即人均500kg)还相差甚远。,在我国的大河中,黄河在1972年夏天出现了断流,这是它在长达3000年悠久历史中首次断流,此后,断断续续出现断流情况。自1985年以后,黄河每年必定发生断流,而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1997年的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淮河在1997年也出现了90天的断流情况。据中国环境报2001年5月2日报导。自1996年开始,岷江也断流了。岷江冬、春季的断流,使成都平原每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3.33万hm2,江南植被和生态环境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恶化趋势。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86万km2,占国土面积1/6强;荒漠化面积达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国耕地2/3以上。,三、土地、人口、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为目标,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社会与自然所涉及的多个领域的协调发展,从一这目标出发,确定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发展的比例关系、制约关系、利益关系。,四、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努力做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1)要树立土地是一种稀缺自然资源的观念,如何支配、使用它,关系到人类当代和后代的生存、福利和幸福,保护土地是当代人的责任。(2)要树立土地、人口、环境、经济发展的系统观,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土地论土地,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倾向。将通过对土地、环境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现象,转变为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观。,(二)实现土地、人口、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土地、人口、环境、社会经发展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的发展均够不成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相互结合,相互协调,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选择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人口、环境组合运作模式,经济增长与恶化环境的土地投入脱钩实行以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将土地利用的外部性内在化对人口进行合理调控消除贫困,一、土地管理的涵义,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这一概念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1)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委派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土地。(2)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人全社会的人 地国家管辖的全部土地 人人同一系统不同层次之间的人人关系;不同系统同一层次之间的人人关系 人地人多地少、人少地多,(3)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4)土地管理的方法包括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5)土地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设定目标、决策、选择方案的连续过程;组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职权,协调各级人员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实现既定计划与目标;指挥对部署行动的领导与监督;协调建立纵向、横向之间良好关系,协同彼此间的步调,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控制通过修正执行状况与原计划之间的偏差,以保证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6)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例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土地制度上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土地管理除了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外,还要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从而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土地提供保证。,二、土地管理学的产生,(一)土地管理学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土地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理论和方法对它的指导(三)科学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为土地管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二、土地管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三、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的土地的利用和土地关系的管理,这一完整的、综合的、具体的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二、土地管理学的任务和内容,土地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土地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调整土地关系,监督、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达到平衡土地供需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土地管理学的内容是由该学科的客体和该学科的对象决定的。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土地管理学内容体系可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土地管理的原理 包括土地的概念和特性;现代管理原理;土地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土地管理的生态经济学原理。,2土地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基本内容由地籍管理、权属管理、利用管理、市场管理四大部分构成。地籍管理包括土地调查和土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的形成与确认,土地权属变更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处,依法查处有关侵犯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等方面的违法案件等。土地利用管理是通过编制和实施全国、省、地(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土地用途管制,采取地租、价、税等经济杠杆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保护进行组织、监督和调控。土地市场管理包括对土地市场供需、土地交易、土地价格、土地市场优化配置等进行管理。,从上述四大内容在土地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地籍管理是基础 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 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 因为土地管理的总目标是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这主要是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来实现的,而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市场管理的任务在于正确地调整土地关系,调动土地权属单位合理用地的积极性,并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为实现土地管理的总目标服务。,三、土地管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综合分析法(二)系统分析法(三)比较研究法(四)模拟研究法(五)定性定量法,

    注意事项

    本文(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一章 绪论.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