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形象课件.ppt
古代诗歌鉴赏 形象,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艺术形象。可以是小说中的,也可以是影视剧中的。,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的形象有“人物”(即: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这些寄托作者情思的具体物象也叫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形象的鉴赏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木兰辞中的木兰: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归园田居中的抒情主人公:声声慢中的抒情主人公:,替父从军,孝勇双全,坚守爱情,忠贞不渝,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孤独寂寞,郁闷愁苦,人物形象鉴赏方法,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试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背景:公元六九六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人物形象的特征(2)、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2、“抱膝”二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只有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3、作者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写想家。先写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象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思,使想家情绪更浓。,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做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答案: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语言清丽可诵。,方法四:注意细节描写,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2)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3)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4)注意细节描写,小结:,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1)明确诗中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歌运用到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手法。(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或观点态度)?,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例一,【例题】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寒冷、寂静(或:冷峭),(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表达了追求寂静,与众不同的精神境界。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例二,例三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全诗表达了作者郁郁不得志、不被重用的惆怅之情。最重要的是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分小组讨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在诗歌中获得有效的答题信息?并写到黑板上。,看注释看诗题看诗眼看 意象,看诗人(知人)看背景(论世)看典故(解文)看意境(缘景),常见人物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1、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答案】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这表现了她的天真、勇敢,和对封建礼教束缚的轻视的一面,迁移训练,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思考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答案】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的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总说)。诗的一、二两句重在写形,写一个头发蓬乱的山野孩子随意坐在那儿学钓鱼;三四两句重在写神,写孩子怕吓跑了鱼而不敢与问路的行人答话,显得真实可信。(具体说明)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油然纸上。(表达效果),3、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艺术形象?,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思妇。她“眼底”充满了“离恨”,明知视线已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仍要情不由己地、一次又一次地倚靠着楼上的阑干(栏干)远望,充分地表现了思妇的痴情。,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深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简析这首诗是如何描写读书人的形象的。,答:借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第一句写室内氛围,第三、四句写室外夜景。诗人独坐书床,灯下苦读,不知不觉已经深夜,更声都没有听见。门外,不知不觉中,雪已经停了,一弯残月挂着半山,一溪流水已经 成冰,暗示时间推移,诗人夜读之专心。描写出一个孜孜不倦的读书人形象。,教师寄语:“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方法与技巧固然是鉴赏诗歌形象的一根拐杖,但是只有读懂诗歌,手中的这根拐杖才能发挥其作用。只要我们平时广积博览,积极思考、勤加训练,解读古典诗歌的形象就不再是什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