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件1绪论.ppt
古代汉语,张晓静,课程基本信息,第一章 绪论一、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六点)1、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是大专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游刃有余、从容自如地畅游书海,才能批判地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2、学好古代汉语,打好古文功底,是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体现,并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设良好的条件。,3、学习古代汉语,能够使我们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我们运用现代汉语的水平。,恩格斯:要了解本国语言,就必须追溯本国语言的形成和它的逐步发展。毛泽东:要向古人学习语言,吸收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阳,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学习古代汉语可以向古代作家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5、为了更好地胜任中小学文言文教学。,6、在日常生活中,古代汉语知识对我们也有很大的帮助。,据说有一位外宾在北京参观一家医院,看到墙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华佗再见”四个大字。他问翻译是什么意思。翻译朝匾上看了一眼,便不假思索地翻译说:“再见吧,华佗!”华佗死去一千多年了,怎么能和他再见呢?请问这则笑话是由什么引起来的?请你做个简要分析。,“见”在这里通“现”,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1、性质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专业课,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 一门基础课。作为一名文科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更要具备某些技能。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是文科学生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阅读现代作品,对一个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来说,大致不成问题,而阅读古代作品却有相当困难。特别是师范院校的中文系学生,毕业以后要承担讲授古代汉语的任务。这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古代汉语这门课原因,它是属于培养古书阅读能力的工具课。,2、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同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概括地说,古代汉语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具体地说,古代汉语是指“五四”运动以前的中国古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范围比较广泛,既包括远古、上古、近古等不同时期的汉语,又包括使用范围有广、狭之分的共同语和方言,还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语言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语言产生的时间,北京大学的叶蜚声教授有个形象的比喻:科学界一般公认生物已有36亿年的历史,叶教授把36亿年缩成一年。一年有360多天,所以:一天相当于一千万年 一天24小时,每小时相当于42万年 每分钟大约于7千年 按照这三个缩小的 尺度来回顾,那就是:1月1日开始出现生物 12月1日恐龙才出现和死亡 12月25日出现灵长目(哺乳动物)12月30日出现猿类 12月31日出现人类和语言 12月31日晚上11点,周口店猿人才开始用火,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原始文化遗迹和文字,就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分钟形成的。由此说来,语言的产生至今已有近一千万年的历史。文字是人类发展到一定的文明程度才产生的一种辅助性的交际工具。汉字的产生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甲骨文距今3300年。根据汉语史的分期:远古汉语 上古汉语 中古汉语 近代汉语 现代汉语原始汉语 公元三世纪以前 公元四至十二世纪 十三至十九世纪 二十世纪以后汉字产生以前 周秦两汉 魏晋至唐五代 宋元明清 五四以后,我们开设的古代汉语课,就时间范围来说,远古汉语、近古汉语不是我们主要讲解的范围,因为远古汉语指的是没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汉民族语,也就是商代以前的原始汉语,由于那时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没有留下具体的材料,我们无从知道它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也就无从讲起。近古汉语是指元明到“五四”之间的汉语。这个时期的文言文虽然在书面语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已出现了像“变文”、语录、话本这样一些古白话,由于它们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比较容易懂,所以我们也不拿它们作为学习或讲解的对象。就“古代汉语”这门课来说,它的内涵只是包括上、中古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且是书面语,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言文”。,这种书面语可以分为两大系统:文言、古白话。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书面语,以及后代文人仿照这种书面语形式所写的作品。如先秦的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后代的政论散文、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明清时期的仿作等。古白话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书面语。如六朝志人志怪小说、南北朝的乐府歌辞、唐朝变文、元杂剧、明清白话小说等。,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文言,古代汉语课程的内容有文选和常识两部分。文选部分,讲解古代的文学作品、历史著作、哲学著作。对这些作品的讲解,并非是为了传授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知识,而是把它们作为语言材料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讲解这些作品,来掌握古代汉语的常用词、组词造句的规律、古代文化常识等,其目的就是要丰富古代汉语的感性知识。常识部分,包括了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从理性的角度,来把握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古代汉语,文字,汉字的性质与演变汉字的形体构造古书中的用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词汇,词的构成和词义表达特点(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古今词义的异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语法,词类活用重要虚词特殊文言句式,诗律 平仄、对仗,训诂,古书的注解古书的标点古书的翻译,三、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四点)1、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坚持“古为今用”的辩证原则。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并不是为了写古文,而是为了吸收古代典籍中的精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由感性到理性。所谓感性知识,是指对文言文实际阅读时所获得的表面的浮浅的认识。获得感性认识的最好办法,就是反复诵读一定数量的文言作品,且须做到“字字敲响,句句落实”。前人学习古代汉语,重视感性认识,强调多读熟读,即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五四”以后,西方思想的输入,人们意识到还要从理性的方面加以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所谓理性认识,是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认识。获得理性认识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不断地积累和领悟。,为此,高校在古代汉语教学方面,分设了文字、音韵、训诂、语法等课程,比较重视理性认识。然而,这些课程理论性太强,如果没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很难收到实效。因此,经过专家们的努力,摸索到一些新的讲授、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即把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把文选的学习和常识的讲解结合起来。现在高校使用的古代汉语教材大都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我们的讲授,也贯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的精神,也就是既要重视文选的讲解,又要重视古代汉语常识讲解。在文选方面,我们首先做到透彻理解,做到字、词、句逐个落实,绝不囫囵吞枣。在常识方面,我们以通论的方式,着重讲解古代汉语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修辞方面的知识。以前有人认为学习古代汉语只须掌握一些虚词的用法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要学好古代汉语,无论是词汇、语法,还是语音、修辞都不可忽略。,3、要熟悉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和用法,学会运用工具书来提高古汉语水平。工具书的种类很多:解决古代汉语常用词用法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 专门解决古汉语虚词用法的经传释词专门解决古代文献索引、书目的四库全书总目,4、学习古代文化常识 洪诚训诂学:“语言属于历史范畴,经过长期演变,不但语言内部要素语音、词义、语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语言所反映的外部事物如生活习惯、文物制度等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郑樵通志:“古人之言,所以难明者,非为书之理意难明也,实为书之事物难明也;非为古人之文难明也,实为古人之文言有不同于今者之难明也。”,思考题1.通过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本课程的教学计划2.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古汉语学习计划。,讨论及作业1、什么是古代汉语?它的研究对象 是什么?2、怎样才能学好古代汉语?3、写出你对本课程的期待。,学生课外学习指导先秦尚书、诗经、楚辞、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左传、战国策、韩非子、吕氏春秋;两汉时期史记、论衡、乐府民歌以及出土的西汉帛书;魏晋南北朝抱朴子、世说新语、搜神记、搜神后记、百喻经以及东汉佛经译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