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弹力弹簧测力计课件鲁教版.ppt
弹力 弹簧测力计,知识与技能:,知道弹性、塑性弹力;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力,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目标,【自学互助 合作探究】,一、形变1、形变的理解:形变是物体形状改变的简称。2、形变的检验:有些形变比较明显,能用眼直接看出来,如用手拉弹簧。有些形变不明显,需要用到物理中的转换法去检验。看课本P9第一题,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做法:_实验现象:_实验结论:_转换法:_,细管中水面上升,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通过看细管中水面是否上升来判断玻璃瓶是否发生形变,玻璃瓶中装满水,盖上插一根细管,用手挤压玻璃瓶,观察细管中水面的变化,二、弹力 预习课本P7弄清以下问题:,弹性是指:_塑性是指:_弹力是指:_,三、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_的工具。2、测力计的种类:弹簧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握力计、牵引测力计(日常生活中常用)3、弹簧测力计 原理: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公式:弹簧在F1作用下伸长的长度 弹簧在F2作用下伸长的长度,大小,返回2,返回1,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注意弹簧测力计的单位、分度值、量程使用前要调零用力方向要与测力计的轴线一致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使用时,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用,【交流展示 诠释疑难】,只有有弹性的物体,在发生形变时,才具有弹力。,【梳理归纳 强化训练】,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 生弹力的作用 B 平时所说的压力、拉力等,就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C 同一个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D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有弹力,D,2、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B 如果在使用之前指针并不指在零刻度,应进行调零 C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 D 使用时,指针、弹簧不能与外壳摩擦 E 在使用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3、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弹簧、橡皮筋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 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C,C,4、下列情况中产生弹力的是()A 弹簧 B 橡皮筋 C 拉弯的弓 D 皮球5、一根弹簧长10cm,在它的下端挂2N的物体时,长为11cm;如果在它的下端挂10N的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长度为()A 50cm B 15cm C 6cm D 16cm,C,B,公式,【课堂检测 评价反馈】,1、如图,某同学自制的弹簧测力计。他发现弹簧测力计下不挂物体时,指针指在A处,当弹簧测力计下挂2N的钩码时,指针指在B处,根据以上内容,给他的弹簧测力计标上刻度。要求:(1)每一大格表示1N,且标上数值(2)每一小格表示0.2N(3)标明弹簧测力计的单位。,A,B,N,0N,2N,1N,2、某同学在探究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时,记录数据如表:,当F=1N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_cm,如果弹簧原长8cm,此时弹簧长度是_cm,在下表中填上数据。,2cm,10cm,公式,根据以上数据画出图像。,根据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_,10,12,16,20,12,1N,3N,5N,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10,12,14,1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