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20课社会生活.ppt
口头完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图表,1、辛亥革命的作用;2、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3、国货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1、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卷土重来;2、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3、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洋务运动到清末,温故知新 整体把握: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包含的层面:经济上的近代化(军事器物)-政治上的近代化(政治制度)-思想上的近代化(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上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第20课,1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_2近代中国第一艘自己建造的轮船是_3近代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是_4近代中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有声电影是_5近代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_6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_7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黄鹄”号轮船,淞沪铁路,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申报,商务印书馆,细读课文找一找:,导学提纲:,交通通讯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变化特征:,表现:,作用:,表现:,作用:,表现:,作用:,轮船、火车、电报、电话,方便了人们生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照相、电影、报纸、出版业,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剪发辫、易服饰、废缠足、变礼仪、改称呼,改变陋习,促进社会的进步,变化有限,发展不平衡,变化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辛亥革命对中国封建习俗的改造。,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讯,文化生活变迁,社会习俗变化,在我国古代,水、陆交通中出现过哪些交通工具?,坐轿子,乘马车,骑马,乘舟,走路,古人出行方式,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中国人对火车的反应,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参加淞沪铁路通车典礼的一位记者在申报上写文章说:“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大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 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中国铁路的几个第一?,你是否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876年,英国商人建造的淞沪铁路。,1881年,唐胥铁路,1909年建成的京张铁路 詹天佑,汽车出现及发展,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冯如和他设计的飞机,1909年9月,即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后不到6年的时间,冯如终于完成了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从而挤身于早期世界航空之林。,飞机,冯如,想一想,“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结合上述现代谚语,分析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大大提高了出行速度;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夫地方之有铁路,譬如人身血脉流通,手足灵捷,其未建铁路者,则如风痹之人,半体不遂,举动不灵,横逆之来,无可相助,亦惟任其侮辱而莫之御。郑观应盛世危言,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趣事一二,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现,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喇叭、击鼓传声、烽火台、驿站、信鸽、灯塔、信号旗,你知道吗?,2、近代通讯的变化,时间:19世纪70年代,1835年莫尔斯,A、有线电报,电报、电话的积极作用:,能够让亲友之间联系更方便、商人和记者能用它及时的来传递消息。,二、文化生活方面又出现了什么新的变化呢?,(1)照相、电影的传入,(2)报纸的出现,(3)文化出版机构的出现,照相,慈禧太后照片,日本偷袭珍珠港照片,1895、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出现,1931年歌女红牡丹,普及相关电影知识:,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1935年在莫斯科电影节上,电影出现在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呢?标志是?,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说一说:你认为照相和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保存成长过程中美好的记忆,是珍贵的人类历史资料,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是?,你知道吗?,申报自1872年创办到1949年停办,历时78年,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是其他报纸难以企及的。因为申报见证、记录了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2)、报纸的出现,上海,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各个时期的报刊,近代通信、报业、出版业对传播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创办与1897年的上海,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3)、文化出版机构,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吗?这些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男子留辫,女子缠足,行跪拜之礼,称呼“老爷、大人”,婚姻包办,废止 缠足,A、装束的变化,读图说史,清朝官服,孙中山和中山装,你 知 道 吗?,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B、社交礼节上:,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跪拜,C、在称谓上:,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读图说史,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结果。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被动,主动,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淞沪铁路,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申报,商务印书馆,练一练:,火车、轮船、有线电报、电话,照相、电影、报纸、出版机构,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礼节、改称谓,课堂小结,原因,1、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2、辛亥革命的冲击。,评价,1、变化是有限的且不平衡;2、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1、中国第一部电影是()A、歌女红牡丹 B、风云儿女 C、渔光曲 D、定军山2、19世纪70年代以后,记者从外地发回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可以使用通讯工具是()A、电话 B、有线电报 C、书信 D、移动电话,D,B,知识巩固:,1、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九铁路 D 京广铁路,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A,定军山,商务印书馆,5、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定军山B渔光曲C歌女红牡丹D 神话,6、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A定军山B渔光曲C歌女红牡丹D 神话,7、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A新华日报 B民报 C申报 D万国公报,C,B,C,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进步着,我们必须自觉地与时俱进!,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从中我们可能得出什么启示?,小男孩和小女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却都不完全。中国近代科学的落后有封建制度统治的原因,在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下,统治者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乃至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技术没能拓展自己发展的空间。从教育制度上看,八股取士的科举在鼓励士人在考举人、考进士、考状元,埋头故纸堆,死记硬背四书五经,不注意发明制造,缺乏对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把自然科学与生产技术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是农业文明发展先进的国家,其科技发明属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而近代的科技发明以近代科学理论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