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效益评价(信息经济学).ppt
第十章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1 信息经济效益的内容与评价方法1.1 信息经济效益的评价内容 信息经济效益:指信息产品或信息服务被利用之后所创造的净收益,亦即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被利用之后所带来的货币成果与获得和利用这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所付出的耗费之差,1.1 信息经济效益的评价内容信息经济效益表达式 B=A C 或 E=A/C B、E 信息经济效益 A 信息利用带来的总收益 C 信息利用的总消耗 一般表达式:B=F(C)费用效益函数,1.1 信息经济效益的评价内容 宏观信息经济效益 指信息产业或信息活动全局的经济效益,或是从信息产业内部有机联系的整体、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整体上来考察的经济效益 微观信息经济效益 指信息企业、信息机构或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1.2 信息经济评价原则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 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 相统一的原则 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统一的原则 相关性原则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1)比较评价法 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统计报表、文献资料,对一个时期的信息部门、信息企业、信息系统或信息服务活动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经济效益水平,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1)比较评价法 几种方案 a.单位产品的投资和成本比较 b.使用效果比较 K=E1/E2 K-使用效果系数,E1,E2-新(原)方案使用效果 c.经营费用比较 C=C j C 经营费用总差额 C j-经营费用中某项费用与原来比超出部分,n,j=1,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2)差额评价法 以绝对量的差额形式来评价效益 a.用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或产出与投入的差额表示 B=A C B=O I b.用年度节约额来表示 E=(E1-E2)A2=(C1+e I1)-(C2-e I2)A2 E 年度节约额,A2 新方案产量,e 标准投资效果系数 E1,E2 新(原)方案产量折算费用 C1,C2 新(原)方案的单位成本 I1,I2 新(原)方案的投资额,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2)差额评价法 c.以资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表示 NPV=I O=I t(1+d)-t-Ot(1+d)-t NPV-净现值,I 项目寿命期内的资金流入量,O 项目寿命期内的资金流出量 I t t 年资金流入量,O t t 年资金流出量 d 贴现率,n 产品或项目寿命周期,t=1,n,t=0,n-1,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3)费用效益评价方法 a.净现值法 B1 O1 B2 O2 Bn On 1+d(1+d)2(1+d)n 1 令(1+d)n 可简化为 B=(Bi-Oi)Di-I,I,B=,=Di(i=1,2,n),i=1,n,+,+,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3)费用效益评价方法 b.内在报酬率法 实际是一个贴现率,用它来计算费用总额和效益总额所得到的费用总额现值和效益现值刚好相等 c.费用效益比率法 NPV(B)NPV(C)NPV(B)-效益现值总额 NPV(C)-费用现值总额,BCR=,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4)信息贡献度分离法 a.替代变量法 成本减免:如信息系统的引入似的增加人员的 成本得到减免,则信息系统的效益=减免的成本 影子收益:指由于未利用信息或信息系统给用 户客体造成的损失之和 b.相关系数法 信息或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总效益 信息的贡献度,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4)信息贡献度分离法 c.生产函数法 Cobb Douglas生产函数:Y=e K L 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水平,资本和劳动力分别增加K 和L,则信息系统的技术进步因子m及其贡献度m为:Y K L Y K L m=m/(Y/Y),m=,-1-,-,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5)投资评价法 找到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指 标:a.投资回收期(回收一次投资所需的时间)T=C/Ry C 投资总额 Ry-年资金回流量 b.投资效果系数(单位投资取得的利润总额)PC=P/C P 利润总额 C 投资总额,1.3 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一般方法(6)其它方法 a.评分评价法 b.设备更新或增加评价 模型法、面值法、折现法 c.信息机构的质量管理评价,2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 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与日本经济学家宫泽共同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与选择问题,共同创立了信息系统的一般选择理论微观信息经济学八大基础理论之一,2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的评价2.1 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 指信息系统所带来的货币成果同为此所付出的资 源费用的比值(或差值),该系统被售出所得的货币收入与系统开发费用之比,信息系统开发部门,信息系统用 户,应用该系统所带来的货币成果与为使用该系统所付出的费用之比,2.2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类型(1)事前评价 信息系统方案在系统开发前的预评价,系统规 划阶段中的可行性研究(2)事中评价 实施过程中因环境变化对项目方案的重新评价 阶段评价(3)事后评价 系统投入运行后,为了解其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进行的评价,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 专家法、经济模型法 以经济模型法为例(1)价值工程模型 V=F/C V 价值 F 功能(产品的用途及对用户提供的效用)C 成本(产品在寿命周期内的生产/使用成本),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1)价值工程模型 原理:要获得信息系统的最佳经济效益,须使F/C 达到最佳配合比例 a.F/C=V b.F/C=V c.F/C=V d.F/C=V e.F/C=V,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1)价值工程模型 评价程序,新方案的价值,原方案的价值,生产方利益,使用方利益,价值,功能售价使用费,成本销量售价,提 高 价 值的 途 径,期望与评定,期望与评定,信息系统投入产出明细表(以货币价值形式),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2)投入产出模型 a.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产出结果用途可列出方程组,x11+x12+x1n+Y1=X1,xn1+xn2+xnn+Yn=Xn,.,可简化为,Xij+Yi=Xi(i=1,2,n)(1),j=1,n,(2)投入产出模型 a.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系统各项目对各种要素的投入情况可用方程表示,x11+x21+xn1+e11+en1+o1+v1+m1=X1,x1n+x2n+xnn+e1n+enm+on+vn+mn=Xn,.,可简化为,(Xij+eij)+oj+vj+mj=Xj,i=1,n,(2)投入产出模型 a.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令 a ij=xij/Xj(i,j=1,2,n)代入方程(1)有,a ij Xij+Yi=Xi(i=1,2,n)(2),n,j=1,矩阵表示为,X=,X1X2.Xn,A=,a11 a12 a1n.an1 an1 ann,Y=,Y1Y2.Yn,(2)投入产出模型 a.静态投入产出分析 方程(2)可简化为 AX+Y=X X=(I A)-1 Y 各项目除直接费用外,还存在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加上间接费用即得出系统产出结果i对系统内部资源、外购资源j的全部需求量.公式表达为,b ij=a ij+b ik a kj(i,j=1,2,n)(3),n,j=1,(2)投入产出模型 a.静态投入产出分析,令 B=,b11 b12 b1n.bn1 bn1 bnn,(3)式可简化为,B=A+BA B=A(I-A)-1,(2)投入产出模型 b.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设 xij(t)为时刻 t纵列项目j对横行项目 i 的消费量,是时间 t 的函数,因系统最终输出数量不变,故略去Yi,仅考虑,Xi(t)=xij(t)(i=1,2,n),n,j=1,式中xij(t)表示某一时间内纵列项目对横向项目的消费量,这样就可以得出时刻t 信息系统的直接费用,称为边际直接费用,即,aij(t)=,xij(t),Xj(t),(2)投入产出模型 b.动态投入产出分析 同理,可求出边际间接费用和边际全部费用,bij(t)=aij(t)+b ik(t)a kj(t),n,j=1,(i,j,k=1,2,n),按静态分析的方法,可得到动态方程,X=(I A)-1 YB=A(I-A)-1,.,.,.,.,.,(2)投入产出模型 b.动态投入产出分析,A=,a11(t)a12(t)a1n(t).an1(t)an1(t)ann(t),b11(t)b12(t)b1n(t).bn1(t)bn1(t)bnn(t),B=,X1(t).Xn(t),X=,Y=,Y1.Yn,.,.,.,.,.,.,.,.,.,.,.,.,.,.,.,.,.,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3)边际模型 在 B=A C 中因如中间变量 x,即 B(x)=A(x)C(x)求微分,dB(x)=dA(x)dC(x)dx dx dx,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3)边际模型 令 dB(x)dx dA(x)dx dC(x)dx 则 MB(x)=MA(x)MC(x),=M B(x),,=M A(x),,=M C(x),,表示边际收益函数,表示边际总收益,表示边际成本,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3)边际模型 MB(x)=MA(x)MC(x)(信息经济效益评价的边际模型)令 dB(x)则dA(x)dA(x)dx dx dx 即 MA(x)=MC(x)当边际总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信息系统经济效 益最大,=0,,=,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3)边际模型 系统效益最大的宏观模型和条件 定义变量:服务量 x,用户费用 S(x),系统费用C(x)则系统效益的宏观模型为 B(x)=S(x)-C(x)当 MS(x)=MC(x)时,信息系统效益最大,2.3 信息系统经济效益评价的方法(3)边际模型 系统效益最大的微观模型和条件 定义变量:服务量 xi,用户费用 si(xi),系统费用c(x i)则系统效益的微观模型为 B(x)=x i si(xi)-c(x i)当dc dsi dxi dxi,i=1,n,n,n,i=1,i=1,Xi+si(xi)时,系统效益最大,=,3 信息产品经济效益评价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 资源型信息产品:主要指技术信息(1)利润指标测度 a.利用信息后获得的利润总额 B=(A 1 A 0)-(C 1-C 0)n T A 1,A 0-信息利用之后(前)的总产出 C 1,C 0-信息利用之后(前)的总成本 n 同一信息推广使用数量 T 信息产品的寿命周期或使用期,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利润指标测度 b.利润增长额 B=P=A+C A 利用信息改进原有工艺后的利润增长量 C 利用信息改进技术后的成本减少量 c.使用价值替代与利润增长 信息产品的使用 生产出新的替代产品,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利润指标测度 c.使用价值替代与利润增长 新产品使用价值当量为 E=V2/V1 V2,V1 新产品(所替代产品)的使用价值 V=k(T 使用寿命,E 能耗)则 E=V2/V1=E=V2/V1=W2/W1(W为产品价格)W2=E W1,而 C2=C1,T,E,T2E1,T1E2,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利润指标测度 c.使用价值替代与利润增长 如按原有规模生产,则 P1=Qp1=Q(W1 C1)P2=Qp2=Q(W2 C2)=Q(EW1 C1)P1,P2 原来(现在)利润 p1,p2 原来(现在)单位产品利润 信息效益 B=P=P2 P1=(E-1)W1+(1-)C1 Q,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综合指标评价 a.信息经济效益对比系数k 在年收益中,信息收益(信息贡献的份额)所占的比例 k=100%BI 信息效益,BY 信息利用后的年经济效益 b.信息的时间节约效益B t Bt=B Y t 利用信息后缩短的时间,B I,B Y,t,12,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综合指标评价 c.信息的潜在效益BP BP=Fi BYYi Fi 第i个企业的修正系数 Yi-第i个企业应用改信息的年数 d.信息消耗标准GS GS=g i,i=1,n,i=1,n,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综合指标评价 e.信息系数i i=100%B r 信息利用之后获得的实际收益 B e 信息经济效益的期望值 f.信息消耗 CI CI=i GS,B r,B e,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综合指标评价 g.信息效益(信息贡献的份额)BI BI=h.信息的经济效果EI EI=BI/CI I.信息总体效果系数Ec Ec=BI(Y)/CI(Y)BI(Y)-年度信息效益 CI(Y)-年度信息消耗,kBY,100,3.1 资源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综合指标评价 计算程序 确定信息消耗指标 信息系数i,信息消耗CI 确定信息效益指标 信息效果对比系数k,信息效益B r,信息活动时间效益B t,信息潜在经济效益Bp 确定信息的经济效果指标 信息经济效果指标E I,信息总体效果系数E c,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 管理型信息:通过作用于人们的决策与选择行为,优化决策 与选择效果来创造经济效益 通过决策树计算信息创造的收益 例商人运送货物的路线选择,好天气(0.75),坏天气(0.25),水 路,陆 路,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 决策树,商 人,水 路,陆 路,A1,A2,好天气0.75,坏天气0.25,好天气0.75,坏天气0.25,-7,000,-16,000,-10,000,-10,000,备选方案,事 件,结 果,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商人运输货物 选择A1的期望值为-7000 0.75-16000 0.25=-9250 选择A2的期望值为-10000 0.75-10000 0.25=-10000 因为A1 A2,所以商人选择A1,即水路,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若已有信息使商人获得天气好坏出现的情况,则 天气好时,选择A1 天气坏时,选择A2 此时期望值为-7000 0.75-10000 0.25=-7650 期望值=-7650-(-9250)=1600 1600即为信息的价值量,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 决策树评价信息商品效益,关键是确定随机点上的概率和选择得到的结果数据 两种方法(1)贝叶斯方法 假定某企业决定是否生产一种新产品,具体盈 亏见下表(单位:1000元),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 据以往经验,新产品成功的情况是60%,失败是40%,但该结论在实际中不一定完全符合。又,统计资料显 示,市场研究预测的正确率是80%设 S:新产品投产成功 P:市场研究预测成功 即 P(S)=0.6,P(S)=0.4 因 P(P)=0.8 是建立在 S 基础上的,故 P(P S)=0.8,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 P(P S)=1-P(P S)=1 0.8=0.2 P(P S)=1-P(P S)=1 0.8=0.2 P(P S)=1-P(P S)=1 0.2=0.8 根据贝叶斯公式:P(P S)P(S)P(P S)P(S)+P(P S)P(S)0.8 0.6 0.8 0.6+0.2 0.4 P(S P)=1-P(S P)=1-0.8571=0.1429,P(S P)=,=,=0.8571,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 P(P S)P(S)P(P S)P(S)+P(P S)P(S),P(S P)=,0.2 0.6,0.2 0.6+0.8 0.4,=,=0.2727,P(S P)=1-P(S P)=1 0.2727=0.7273,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不做市调,做市调,引入产品,不引入产品,P1=0.6,P2=0.4,100000,-50000,预测成功,预测失败,引入产品,不引入产品,不引入,引 入,P1=0.8571,P2=0.1429,P1=0.2727,P2=0.7273,100000,-50000,-50000,100000,PA,PB,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 决策树简化为,40000,0,78426,0,-9095,0,PA,PB,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 要作出最终决策,需要求出PA和PB,PA=,P(PS),P(S P),P(P S)P(S),P(P S)P(S),P(P S)P(S)+P(P S)P(S),=,=0.8 0.6+0.2 0.4=0.56,PB=1 PA=1 0.56=0.44,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1)贝叶斯方法 最终简化的决策树为,40000,78426,-9095,PA=0.56,PB=0.44,40000,43919,不做市调,不做市调,做市调,做市调,预先做市场调查,且成功,则比不做市场调查多获得 3919 元的预期利润,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效果比较分析法 设两台机器,在一般情况下,运行费用、生产产 品的数量和质量完全相同,但在购价、折卖价和维 修费用上,随年代的不同有所差异,见下表,M/CA,M/CB,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效果比较分析法 计算出两种机器达到最佳代换方案,M/CA 的更换数据计算,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效果比较分析法,M/CB 的更换数据计算,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效果比较分析法,1,2,3,4,5,6,7,A、B 的年平均费用决策树,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效果比较分析法 可知,如选 A,则第6年末取代时,平均年费用最低(2137元)如选 B,也在第6年末更换,平均年费用最低(1970元)而决策者会选择 B,且在第6年更换时,最经济,这是最佳选择,3.2 管理型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评价(2)效果比较分析法 如果没有采取该比较分析法,即没有这种信息,则本例有14中可选方案,且概率一致 A 和 B 的期望值为 E(A)=(0.14 3300)+(0.14 2750)+(0.14 2517)+(0.14 2333)+(0.14 2164)+(0.14 2137)+(0.14 2174)=2482.4(元)同理,E(B)=2765.4(元)E(M)=(0.5 2482.4)+(0.5 2765.4)=2623.64(元)E(M)-B最佳=2623.64 1970=653.64(元),3.3 信息经济效益中的成本分析(1)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成本类型 a.从信息生产/利用角度划分:生产成本、用户成本、外在性成本 b.按成本的性质划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c.按成本变化情况划分:可变成本、半可变成本、固定成本,3.3 信息经济效益中的成本分析(1)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成本类型 d.按成本功能划分:开发成本、初始成本、操作成本、维修成本等 e.按成本的变化周期划分:重复性成本、非重复性成本,3.3 信息经济效益中的成本分析(2)成本的测度 a.时间成本的测度 根据J 内克拉斯(Joel A.Nachlas)A 皮斯(Anton R.Piece)提出的工作时间模型,生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C=Cj tj+Sj(1+r)+d+e,t j,Tj-Sj,t j,Tj-Sj,3.3 信息经济效益中的成本分析(2)成本的测度 b.用户成本测度 菲尔德斯坦的信息利用理论模型 E(G)=P(F)U(F)-C(B)P(F)-P t E(G)-用户希望从信息中得到的利益 P(F)U(F)-信息利用总收益 C(B)P(F)-货币成本 P-个人时间的机会成本或工资率 t 信息利用消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