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市场信息学).ppt
第四章 信息技术,I T计算机、通讯和自动化的统称。本章介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包括:1.信息技术概述 2.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3.计算机硬件设备 4.计算机软件 5.信息组织与数据处理 6.网络与通信,4.1 信息技术概述,一、现代信息技术 硬技术工具设备 软技术方法技能 1.信息技术分为四大类:信息获取技术信息采集技术 信息传送技术通信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 信息存取技术A.信息记载技术 B.微缩技术 C.数据库技术 D.信息检索技术,4.1 信息技术概述,2.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卫星技术 信息高速公路 多媒体技术 虚拟现实 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二、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和特点 1.功能:算术运算功能 逻辑判断功能 具有“记忆”功能 2.特点: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高度自动化,4.1 信息技术概述,三、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分析,确定算法,编码,检验,试验结果,结束,算法有错,编码有错,否,否,否,是,是,是,4.1 信息技术概述,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1)问题分析明确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A 可行性分析 B.用户需求分析(2)确定算法确定解决问题的计算机处理方案 A.数据转换 B.功能转换(3)编程与调试实现所设计的算法,源程序,目标程序,执行结果,4.1 信息技术概述,2.计算机程序的特征 程序是用以解决某一问题的(任何程序都有特定的任务和功能)程序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步骤(程序必须按照算法所规定的语法格式和步骤)程序是供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必须符合计算机的逻辑及处理方式)程序是由人提供的(实质是用计算机能接受和执行的语言描述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程序可以连续自动运行 程序是由语言编写的,4.1 信息技术概述,3.计算机使用的语言 按照对机器的依赖程度和与人类语言的习惯划分(1)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2)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3)第三代语言面向过程的语言(如:C)(4)第四代语言面向应用的语言(如:C+、VF)(5)第五代语言智能化语言 低级语言:第一、第二代语言 高级语言:第三代以上的语言,4.1 信息技术概述,四、计算机数据处理原理 任何数据,无论数值、文字、声音还是图像,其在计算机内部都表现为二进制数字形式,用0、1两个代码组成,并以这种形式存储、运算和传递。1.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运算形式 位(Bit):二进制的一个数位,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字节(Byte):由八个二进制位组成,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基本单位,不可分割的存储单元。字符(Character):用字母、数字和符号表示,是数据可拆分的最小单位。,4.1 信息技术概述,人必须把声音、文字、图片、图像等通过某种方式转换为二进制数传送给计算机,让它识别和处理,再将处理结果转换为人所能识别的各种媒体信息输送出来。数值 西文 汉字 西文键盘 声音、图像,计算机,十二进制转换,ASC码,机外 码,机内 码,模/数转换,二十进制转换,西文字型码,汉字字型码,数/模 转换,4.1 信息技术概述,2.信息编码:编码:就是对各种信息的原形式到“码”之间进行的某种变换操作。编码的目的:提高传输和存储的有效性。(1)文字转换处理分三个步骤:.输入编码 西文信息编码 汉字信息编码.文字信息运算.输出编码,机外码(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交换码),4.1 信息技术概述,(2)音频信息的处理.声波采样与数字化,振幅,采点模/数 数/模 转换 指标:A.振幅表示声音音量的大小 B.采样频率每秒钟的采样数,4.1 信息技术概述,.音频的处理与存放 A.波形音频(对外部音源进行录制和重放)B.CD音频(进行CD唱片重放)C.MIDI音频(利用MIDI作音乐合成)(3)视频图形图像的处理 帧是视频信息构成的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指标:A.采样频率 B.采样深度 压缩标准:A.JPEG静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 B.MPEG动态图像压缩编码标准,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硬件(Hard Ware)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实体。J.V-Neuman(冯诺伊曼)对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来分,无论大型机还是微型机,其硬件均可划分为:.运算器:进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发布控制指令、指挥各部分协调运作。.存储器:临时或长期存放各种数据、程序及运算结果。.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至计算机内部并转换为可处理的信号。.输出设备:把计算机所处理过的信息和相应输送出来。,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以微型机为例:计算机 各个部件通过系统板(主板)相联系。,主机,外设,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RAM、ROM、Cache),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存储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投影仪等),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一、主板(系统板)是微机硬件系统集中管理的核心载体,性能直接影响微机各部件的相互配合。控制着各部分之间的指令流和数据流。,扩展槽,总线,内存条,CPU芯片,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二、中央处理器(CPU)把计算机的主要部件运算器、控制器以及寄存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便形成了CPU。CPU是微型机的心脏,决定微型机的档次和主要性能。CPU的主要性能指标:1.主频:CPU内部时钟晶体振荡频率,是协调同步各部件行动的基准,主频越高,CPU运算速度越快。2.总线性能:是CPU连接各部件的枢纽和CPU传送数据的通道。总线上传输三种信号:A.数据信号 B.地址信号 C.控制信号 微机的性能优劣直接依赖于总线的宽度、质量及传输速度。,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三、内存储器主存 内存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内存大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和程序的运行。主要分为:1.随机存储器(RAM):是内存的主要部分,是仅次于CPU的宝贵资源,是程序和数据的临时存放地和中转站,可随时读写,断电后内容消失。2.只读存储器(ROM):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的存储器,断电后,内容仍存在。3.高速缓存(Cache):逻辑上介于CPU和内存之间,作用是加快CPU与RAM之间的数据交换速率,被集成在CPU芯片中。,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四、功能插卡和扩展槽 系统主板上有一系列的扩展槽,用来连接各种插卡(接口板),用户可选择使用。功能在于扩展微机功能,并减少软件占用内存空间。1.显示卡显示器适配卡 连接显示器和主机、体现显示效果;加速图形数据处理、加速图形显示。2.声卡:增加播放效果;A/D和D/A转换功能;把数字信号记录到硬盘和读取重放。3.视频卡:把视频信号数字化,并压缩和解压缩;机外动态图像以数字形式捕获、编辑、播放。,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五、输入/输出接口设备控制器 输入/输出接口(I/O)就是CPU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电路,通过总线与CPU相连。现代微机上也称为“多功能适配卡”。六、系统BIOS及CMOS BIOS软件固化在主板上,负责对基本I/O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CMOS存储存储口令、启动信息。用户可利用CMOS对微机的基本参数进行修改。此外还有连接其他设备的串并行通信接口。,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七、外存储器 1.软盘存储器 包括软盘驱动器、软盘及软盘适配器。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便宜,但传输速率低容量小。2.硬盘存储器 硬盘存储器是微机最主要的外存储器。磁盘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存储成本低。3.光盘存储器利用激光照射技术记录信息 A.只读型(CD-ROM)B.只写一次型(WROM)C.可擦写型(EOD)如:MO,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八、输入设备 1.键盘:键盘内的控制电路根据该键位置,把该字符信号转换为二进制码并送入主机。2.鼠标:利用平面移动控制显示屏幕光标移动位置,并向主机输送用户所选信号的输入设备。常用的有:机械式和光电式。其他输入设备有:数码照相机、扫描仪、麦克风、录音机、语音手笔识别系统等。,4.2.1 信息处理的硬件设备,九、输出设备 1.显示器:利用电子屏幕显示输出结果的输出设备。.CRT显示器以阴极射线管为核心.LCD显示器用液晶显示材料制成 2.打印机:击打式(已淘汰)和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其他输出设备有:投影仪、绘图仪、音箱、VCD等。,4.2.2 计算机软件,软件是计算机的精神和灵魂。包括指挥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并能完成各种功能的程序和各种数据。计算机软件基本上分为两大类:.系统软件:为计算机硬件和当前正在运行的应用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其作用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应用软件的需要。如:WINDOWS98等。.应用软件:帮助人们完成特定任务的软件。如:字处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等。,4.2.2 计算机软件,一、系统软件 通常分为三大类:操作系统、语言处理软件、实用管理服务程序。1.操作系统(OS):”总管家”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是系统软件的核心,任何其它软件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的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以及帮助用户使用、管理计算机的一组程序。,4.2.2 计算机软件,(1)操作系统的主要作用:.合理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提供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友好界面;为用户提供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环境。从资源管理角度看,OS主要有五种功能:.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4.2.2 计算机软件,(2)操作系统的分类:A.按运行环境分:.实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 B.按管理用户数量分:.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C.按同时管理的作业数:.单任务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 D.按与用户交互界面分:.字符命令界面操作系统.视窗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E.按使用范围:.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4.2.2 计算机软件,常用微机操作系统 A.CP/M操作系统:字符界面、多用户实(分)时网络操作系统;用于商业和事务管理。B.MS-DOS操作系统:单用户单任务字符界面。C.UNIX操作系统:多用户多任务;易于移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D.Windows操作系统:单用户多任务视窗操作系统。E.Linux操作系统:运行在个人机上的UNIX,开放的源代码,配置灵活、开发自由。F.网络操作系统:通常包含服务器部分和客户部分。,4.2.2 计算机软件,2.语言处理程序 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计算机不能识别和执行。首先要通过语言处理程序翻译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机器指令,然后供计算机执行。源程序:指用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目标程序:已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翻译有两种方式:编译和解释。,源程序,目标程序,翻译,4.2.2 计算机软件,A.编译方式:是通过相应的语言编译程序将源程序一次全部翻译成目标程序,再经过连接程序的连接,最终处理成可执行程序。,源程序,目标程序,可执行程序,编译,链接,执行结果,编译程序,连接程序,4.2.2 计算机软件,B.解释方式:是通过相应的解释程序将源程序逐句读入,边解释边执行。,源程序(高级语言),执行结果,解释程序,解释并执行,大部分高级语言只有编译方式,小部分高级语言有两种方式,如:BASIC、Visual FoxPro等。,4.2.2 计算机软件,3.实用管理服务程序 指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方便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维护。大致有:A.编辑程序 如:Windows中的“写字板”B.联结装配程序 C.测试、诊断程序 D.网络管理程序 E.文件格式转换程序 F.磁盘压缩程序 G.备份程序,4.2.2 计算机软件,二、应用软件 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专业和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软件。A.字处理软件(如:WPS、Word、PageMaker等)B.电子制表软件(如:Execel、Lotus等)C.数据库管理软件(如:Corel Paradox、Acess等)D.多媒体制作软件(如:WaveStudio、3DS、PowerPoint、FrontPage等)E.其他应用事务软件(如:建筑装潢设计、服装设计软件等等),4.3 数据组织与管理,一、数据组织与管理的发展 自由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阶段 1.自由管理阶段(50年代)没有磁盘,没有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特点如下:A.数据不保存;B.数据与程序合在一起;C.程序必须与物理设备打交道,效率低;D.数据面向应用,多个程序用到相同数据需各自定义。缺陷:高度冗余且不能共享。,4.3 数据组织与管理,2.文件系统阶段(60年代)有了磁盘直接存取设备,有操作系统。特点如下:A.数据可保存在磁盘;B.数据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有了区别;C.文件系统提供了数据存取方法;D.数据不再属于特定程序,一定程度共享。本质是把数据组织成文件形式存储在磁盘上。缺陷:A.文件面向特定用途;B.数据冗余大;C.数据可能发生矛盾,不支持并发访问;D.数据联系弱。,4.3 数据组织与管理,3.数据库系统阶段(60年代后)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员(DBA)和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组成。,数据库,DBMS,应用程序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DBA,4.3 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库:是按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在一起的、为特定应用服务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专门用于数据管理的软件,帮助用户实现对DB的访问、操作及安全控制,提供DB与用户或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特点:A.数据结构化;B.数据共享,并发访问;C.减少了数据冗余;D.较高的数据独立性(物理、逻辑独立);E.用户接口。,4.3 数据组织与管理,二、数据库建模 把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就需要相应的方法或模型来组织、存储数据。数据模型是用来描述数据的一组概念和定义。数据的描述包括三个方面:A.静态特性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 B.动态特性对数据操作上的定义和规则 C.完整性约束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 数据模型既要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又要面向实现、面向计算机。于是,就需要抽象和转化。,4.3 数据组织与管理,现实世界,信息世界,机器世界DBMS支持的数据,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用数据模型抽取数据示意图,4.3 数据组织与管理,1.概念数据模型 是面向用户、面向现实世界的数据模型;通常包括了解具体业务问题并对解决方案所需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与具体的DBMS无关。描述的方法:实体关系图(EntityRelationship图)实体间的联系形式:一对一的联系(如:夫妻)一对多的联系(如:班级学生)多对多的联系(如:学生课程),4.3 数据组织与管理,2.逻辑数据模型 是数据库的逻辑抽象,描述数据间逻辑关系的工具。主要任务是对数据库进行构架和组织,以满足企业的信息需求;包括明确各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并有序地对它们进行分组。逻辑模型决定DBMS的类型。逻辑数据模型既要面向用户,也要面向实现。数据库通常采用三种逻辑模型来组织数据: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4.3 数据组织与管理,3.物理数据模型 是反映数据存储结构的数据模型。主要任务是选择存储结构、存取方法、存取路径,以及确定数据存放介质。物理模型DBMS、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物理数据模型面向实现。概念数据模型只用于数据库的设计,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用于DBMS的实现。,4.3 数据组织与管理,三、数据模式 数据模式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描述数据的手段;而数据模式是用给定数据模型对具体数据的描述。数据模式是对型(type)的描述。数据有型(type)和值(value)之分 例:型“商品名”、“价格”值“皮鞋”、“258”数据模式是相对稳定的,而实例是相对变动的。,4.3 数据组织与管理,在DBMS中,用多级数据模型,相应有多级数据模式。世界上大量的数据库的类型和规模差别很大,但采用大体相同的模式SPARC三级模式 SPARC三级模式为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I)于1975年公布,从内到外分为三个层次: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三级模式之间存在两种映射(DBMS提供)内模式/模式 模式/外模式,4.3 数据组织与管理,SPARC三级模式结构,应用A,应用B,应用n,应用,外模式2,外模式1,外模式n,模式,内模式,DBMS,映射,映射,4.3 数据组织与管理,(1)概念模式(简称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对数据库的整体逻辑描述 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故DBA视图 概念级数据库 体现了数据库的总体观(2)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是对用户所用到的局部数据库的描述 是用户眼中的数据库,用户视图 部分逻辑描述 体现了数据库的应用观,4.3 数据组织与管理,(3)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 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物理级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存储观 系统程序员视图 模式是内模式的逻辑表示;内模式是模式的物理实现;外模式是模式的部分抽取。总体观和存储观只有一个,而用户观可能有多个,一个用户一个应用。,4.3 数据组织与管理,三个模式之间的映射:三级模式只有内模式才能真正存储数据,而模式和外模式仅是一种逻辑表示,用户却可以大胆地使用,靠的是DBMS提供的映射。采用映射技术的好处是:A.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B.保证了数据共享;C.方便了用户使用数据库;D.有利于数据的安全和保密。,4.3 数据组织与管理,四、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的组成 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组成的数据集合,以二维表格的形式组织数据,并确定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几个术语:A.元组(记录):关系表中的每一行称为元组或纪录,是某个实体(对象)的相关事实(属性)的集合。B.属性:表中的各列称为属性,表示所描述实体(对象)的各种特征,每个属性有属性名。C.域:属性或列的取值范围,表明对象的共同特征、类型和取值范围。D.码(键):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属性组)。,4.3 数据组织与管理,术语对应关系 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组织的层次:A.数据项:数据组织的最基本单位。B.记录:逻辑相关的数据项的集合。C.文件:逻辑相关的记录的集合。D.数据库:逻辑相关文件的集合,数据组织的最高层次。,4.3 数据组织与管理,关系举例:学生关系实际中各DBMS叫法不同。如FoxPro中关系也称“表”或“数据库文件”,属性名(字段名),元组(记录),域,4.3 数据组织与管理,五、数据库的管理 数据库的管理工具DBMS DBMS是一组程序,用作数据库与应用程序间或数据库与用户间的接口。DBMS具有以下数据管理功能:(1)存储及检索数据(2)提供用户视图(3)创建及修改数据库(DDL数据定义语言)(4)操纵数据和生成报表(DML数据操纵语言),4.3 数据组织与管理,六、数据库技术的新趋势 A.分布式数据库(Distribution Database)通过通讯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场所的小数据库联结起来。B.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专为DSS设计的关系型的非常庞大的数据库。C.数据集市(Data Market)为某特定领域提供数据的数据仓库。D.面向对象的数据库(Object Oriented Database)数据以对象进行存储。,4.4 网络与通信,一、信息处理与数据通信 1.当一个组织使用两个或多个计算机时,会用到以下三种基本数据处理策略:A.集中式处理所有的处理均发生在单个位置。集中式处理提供了最高程度的控制。B.分散式处理处理设备被放在各远程位置,且计算机系统间是独立的、不通信的。适用于具有独立业务部门的公司。C.分布式处理计算机分布在远程位置,相互之间通过远程通信设备连结起来。适合于各部门业务紧密联系的大公司。,4.4 网络与通信,二、通信的媒体 A.双绞线:廉价、但信号易衰减、安全性可靠性差。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均可传输。B.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强、高带宽,成本高、安装麻烦。用于高速数字信号传输(如有线电视、小区内网络)C.光纤:高速度、高质量、高准确度,抗干扰能力强;成本太高、设备费用惊人。,4.4 网络与通信,D.微波:通过空气来传输电磁信号。速度高、质量高,成本高。易受太阳和磁暴影响。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E.电话线:是几类信道的有机结合。廉价、但传输速率低。常称为“拨号线路”或“交换线路”。,4.4 网络与通信,三、局域网(LAN)将同一地理区域内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联接成一个网络,就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1.LAN的类型:A.终端主机: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驻留在同一主机上,用户使用一个“哑”终端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交互作用。即所有的数据处理、数据访问和格式化、数据的显示等均有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来完成。B.文件服务器: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驻留在同一台主机(文件服务器)上;DBMS运行在终端用户的个人计算机(工作站)上。,4.4 网络与通信,C.客户机/服务器:服务器用于特定的功能,如数据库管理、打印、通信等;每台服务器可接受网上所有计算机的访问。客户机是任意一台计算机,常常是终端用户的计算机;它发送信息给网上的服务器,请求提供服务。客户机/服务器与终端主机和文件服务器相比,存在优越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安全性。,4.4 网络与通信,2.LAN采用的协议(标准)与结构(1)轮询法(Polling):轮询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主计算机轮流监测每个设备,开是否有信息正等待着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通信。适用于星型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4.4 网络与通信,(2)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令牌传递是一种技术,将一个电子“令牌”从一个设备传递至另一设备,得到“令牌”的设备,可进行信息传输。用于环形网络。,环形拓扑结构,4.4 网络与通信,(3)争用(Contention):争用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设备进行检测,看当前是否有信息正在传输;如无信息在传输,则执行信息发送;如两个或多个设备同时开始发送,则都停止操作,各等待一个时间间隔,各时间间隔不相同。用于总线型网络。,总线型拓扑结构,4.4 网络与通信,3.连结LAN的结点 单独的节点(如:微机和外设)、通信信道(如:电缆和连接器,或者无线通信中的收发器)、网络接口卡。网络接口卡:是一块可插入计算机扩充槽的卡或板,作用是使计算机与网络进行通信4.LAN拓扑:代表网络的设计和布局,是一种网络体系。常见的网络拓扑:A.星形 B.环形 C.总线形,4.4 网络与通信,四、广域网(WAN)广域网(Wide Area Net)广域网是将地理范围较大的区域连结起来的网络,使用微波、卫星或电话线等进行数据传输。局域网可用路由器(Router)转接入广域网。因特网(Internet)是超大型WAN的典型。五、网络通信的应用 A.电子邮件 B.电子资料的分发 C.远程办公 E.电子数据交换 F.公共网络服务 G.专业化和地区性信息服务,第四章 小结,一、信息技术概论:1、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基本分类(4类:获取技术、传送技术、处理技术、存取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等。2、计算机的功能(算术运算、逻辑判断、记忆)和特点(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以及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路:问题分析确定算法编程调试。3、计算机使用的语言分类(五代语言及其特点)。4、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原理:存储编码转换处理;以及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的处理。,第四章 小结,二、信息处理硬件系统 1、冯诺伊曼对计算机硬件的划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2、CPU及其性能指标。3、内存储器及其类型(RAM、ROM、Cache)。4、功能插卡和扩展槽(显卡、声卡、视频卡);以及I/O接口、系统BIOS及CMOS等。5、外存储器及其类型(软盘、硬盘和光盘存储器)。6、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第四章 小结,三、计算机软件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实用管理服务程序。(1)重点介绍了操作系统的作用(合理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提供用户接口,提供开发环境。)和资源管理功能(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分类:按环境(实时OS、分时OS和批处理OS)、按用户数量(单用户OS、多用户OS)、同时管理作业数(单任务和多任务OS)使用范围(个人计算机OS和网络OS);以及常见的OS。,第四章 小结,(2)介绍语言处理程序及将源程序翻译为目标程序的两种翻译方式: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3)介绍了常见的实用管理服务程序:编辑程序、连结装配程序、测试诊断程序、网络管理程序、文件格式转换程序、磁盘管理程序、备份程序等等。3、应用软件 介绍了常见的应用软件:字处理软件(WPS、Word)、电子制表软件(Execel、Lotus)、数据库管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等等。,第四章 小结,四、数据组织与数据管理 1、介绍了数据管理的发展(自由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阶段),重点介绍了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系统的组成。2、重点介绍了数据库建模的过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3、重点介绍了SPARC三级数据库模式,及DBMS映射提供的映射技术的优点。,第四章 小结,4、重点介绍了关系型数据库的组成:关系的概念 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5、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存储及检索;提供数据视图;创建及修改数据库;操纵数据和生成报表等。6、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A.数据仓库;B.分布式数据库;C.数据集市;D.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等。,第四章 小结,五、网络与通信 1、介绍了数据处理的三种基本策略:集中式处理、分散式处理和分布式处理。2、介绍了常见通讯媒体及其特点。3、重点介绍了局域网(LAN)的类型:终端主机;文件服务器;客户机/服务器(C/S)。4、重点介绍了LAN采用的通信协议:轮询法;令牌传递;争用。以及LAN拓扑:星形、环形和总线形。5、介绍了广域网的典型商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