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ppt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战争后 辛亥革命后到一战期间 抗战前夕(19271936)国民党统治后期,在沿海地区出现;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较快发展;陷入困境;,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什么是近代民族工业?,中国人自己开办的机器大工业,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概况。2.知道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的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3.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主要表现。,(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材料一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商业、金融业和航运业等企业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表现,: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1.自然经济解体,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受沉重打击,2.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买办阶层出现,洋行大量增加,商品输出和早期资本输出。,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二)、民族工业兴起的主要途径,1.洋务派的官办企业。如江南制造总局等,2.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3.原来的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业企业。,为什么现在他们愿意把钱拿出来办厂呢?,英资耶松船厂,该厂由英商佛南于同治四年(1865)创办于上海虹口。它长期租用浦东的两个船坞,下设若干分厂其第一年度纯利润与资本的百分比为13.5%,第二年即升至21%。,外商企业的刺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的诱导作用,它们(洋务运动)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 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三)、知识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自然经济解体。,(2)洋务运动的诱导;,(3)外商企业的刺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四)、早期民族工业产生的概况,官僚、地主、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等,三条途径,贻来牟机器磨坊,发昌机器厂,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分布于 沿海地区呢?,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该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程度较高。,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3、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从甲午战争后到一战爆发),(一)原因,1、甲午战争后,列强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 济进一步解体,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成为“状元资本家”。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民族工业的著名实业家(1),张謇将纱厂取名大生,喻指易经中“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就是要使大多数老百姓能生活下去。到1922年张謇70岁时,大生集团四个纺织厂,资本已达900万两白银,有纱锭15.5万枚,占全国民族资本纱锭总数的7。新中国成立后,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毛泽东曾经说:“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大生纱厂股票,周学熙:创办了华新纺织公司、中国实业银行等企业。在当时,他与江苏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齐名,时称“南张北周”。,周学熙,民族工业的著名实业家(2),荣宗敬,荣德生,民族工业的著名实业家(3),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厂,荣 毅 仁,2000年美国福布斯“中国大陆50名首富名单”,其中前国家副主席、中国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荣毅仁以19亿美元的身价居排名的第一位。,荣智健 香港中信泰富公司董事局主席,荣氏家族创造了富过三代的神话。,荣德生,荣宗敬,爷爷“面粉大王”、“棉纱大王”,儿子“红色资本家”,孙子“红筹”大鳄,荣 毅 仁,荣智 健,“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二)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影响:,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起来,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救亡图存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练一练,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3.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渝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