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福建省16次年会教学课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ppt.ppt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 伊丽梅,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经历了“提出问题构建假说验证假说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二、设计思想,开展探究式教学,还原孟德尔的研究场景,再现孟德尔的研究过程,让学生尝试提出假说,验证假说,从而领悟“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三、学情分析,对生物的遗传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一定的遗传分子生物学基础。缺乏遗传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思维活跃,具有一定创造性。,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提出假说,验证假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尝试提出假说,验证假说,领悟“假说演绎”法。教学难点:尝试解释分离现象,提出假说;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六、教学过程设计,尝试解释人类单、双眼皮性状的遗传,环节一:,单、双眼皮性状的遗传情况:,“以性状为研究对象”“相对性状”,3、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在子代细胞内相遇,保持独立,还是合二为一?,尝试解释:单眼皮双眼皮单眼皮,1、遗传物质在细胞内是怎样存在?,发现问题:,2、亲代的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呢?,19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遗传学问题,数学统计,环节二:,介绍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环节三:,尝试解释3:1的性状分离?,讨论1:用当时的主流观点能否解释?,“融合遗传”:由父本和母本提供的遗传物质在子代细胞中完全融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多重微粒”:每个细胞对应某一种性状存在无数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每一遗传物质的许多复制物可能同时传递给生殖细胞。最终子代性状由数量决定,而数量是随机的。,教学片断:“尝试提出假说”,讨论2、如何解释3:1的性状分离?,1、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遗传因子是独立的。控制显性性状的为显性因子(D),控制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因子(d),2、体细胞中应该有几个遗传因子?(1个,2个,3个,4个),3、生殖细胞中几个?(1个),孟德尔假说的主要内容,假说是否能成功解释原有的杂交实验呢?,成功解释原有的实验,但假说是否一定是成立的呢?,关键之处,环节四:,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假说,实验目的:验证假说是否成立?,实验原理:关键证明成对(Dd)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了两种配子(D和d),且比例为1:1;遗传因子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从子代性状及比例分析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实验材料:,1.什么样的植株可以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F1高茎(Dd),2.让F1高茎和谁杂交可以让子代性状和比例反应出配子的比例?(矮茎(dd),实验结果:高茎 30株,矮茎34株,比例接近1:1,结果预测:,实验结论:假说是成立的。,运用假说进行演绎,总结:孟德尔的分离定律,环节五:,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七、教学反思,学生领悟了“假说演绎”法,体会到孟德尔的艰难、伟大,感受到孟德尔的魅力!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学生的课堂表现超乎我的想像。只要我们教师有精心且巧妙的设问,充分的相信我们的学生,你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个个都是“孟德尔”!,给我的启发:做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师!给学生一个充满灵动、创造性的课堂!,谢 谢!,教学片断:“遗传因子在体细胞内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