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ppt

    • 资源ID:6538032       资源大小:338.15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ppt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第三讲 亚里士多德 的形而上学导读,一、生平与著作 二、形而上学的主题 三、形而上学的结构 四、形而上学的内容,一、生平与著作,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城镇斯塔吉拉的一个特权家族。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阿敏塔斯二世(亚历山大大帝的祖父)的御医。亚里士多德获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1 7岁时,他被送去雅典,师从柏拉图。作为柏拉图学园的一员,他在雅典生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公元前347年前后柏拉图去世为止。此后,亚里士多德花了几年时间进行旅行和研究,他穿过爱琴海,来到小亚细亚(现在的土耳其)及其沿岸诸岛。在此期间,他开展了生物学研究,并且在回到马其顿担任年轻的亚历山大(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公元前335年,雅典沦于马其顿的统治之下,亚里士多德回到该城并在吕克昂(Lyceum)从事教学。直到公元前322年逝世前不久,他一直生活在那里,并建立了一个非正式的学派。,在长期的学习和教学生涯中,亚里士多德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他那个时代的主要哲学问题。他写了不止150篇论文,其中大约有30篇流传了下来。其中主要的有:工具论、物理学、论灵魂、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论诗。幸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是一些讲课笔记,或并未打算广为流传的未完成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是针对高级的学生或其他哲学家的。它们的现代译本可以摆满半个书架,而且,它们包含了一个在影响和范围上都令人无法抗拒的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从经验开始,借助“质料和形式”、“潜能和现实”的概念,构建了一个自身融贯的目的论宇宙体系。世界以其自身的动力(追求自身的完善)不断向上运动变化,最终达到“至善”(神),与神同在。,二、形而上学的主题 1、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 2、从“本原”的探讨到“原因”的探讨,1、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亚里士多德根据学科的性质和用途将各门知识分为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制造知识三个部分。实践的和制造的知识的本原(原因)在外在于知识的认识主体之中,也就是说,这些知识对象的原因是实践者和制造者的意志、选择、理性、技艺或能力;而理论知识的本原(原因)则在知识自身。前两者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善恶问题,而后者涉及的是真假问题。实践知识主要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制造的知识主要包括诗学和技艺;而理论的知识则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哲学、神学)。,在理论知识中,自然哲学的根本任务,是认识自然本体的原理、原因和元素,也就是说,它研究那些具有内在运动和变化本原的事物。所谓“自然”(physics)就是一切自然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内有一个运动和静止(有的是空间方面的,有的是量的增减方面的,有的是性质变化方面的)的根源。偶然性和自发性的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围,它应研究“必然”的东西。数学不是研究具备内在运动根源的本体,而是割取(抽取)事物的某种性质(即事物的数量关系)来研究,所以不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研究天体的运动也属于数学范围。而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则是研究惟一的永恒不动的本体。,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乃是一回事,而且以脱离实用技艺,从事纯理论的探求为荣,因而他心目中自然学科同当代的自然科学与科技和工艺是不同的两回事。那么,自然哲学与技艺的关系如何?亚里士多德说:“根据自然而生成的东西追求自然赋予的某种目的,因此它的构造总是好于技艺制品。因为自然并不模仿技艺。而技艺却模拟自然。技艺的存在有助于自然,充实了自然未曾完成的事业,因为有些自然的东西似乎完全能够依靠自己达到目的,而无需技艺的帮助;而有的却有困难,甚至完全不可能。”,关于自然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定:自然哲学的终点就是实践哲学的起点,人与城邦则是两个学科的接合部。自然赋予人类以logos(理性和语言)。理性用于追问“为什么”,就产生理论学科,相应的理性功能叫沉思理性。理性用于指导行动就是实践(practice),实践智慧叫“思虑”(phronesis),它的功能是两个:其一是策划,其二是“选择”。凭借自然赋予的实践智慧,思虑如何处理家庭中主奴、夫妻、父子三种不同关系,弄清什么是正当的财产收入和使用,并在行动中一以贯之,这就是理财学(最早的经济学)的任务。比较和考查各种政治学说、伦理学说、城邦政制,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行之,这就是政治学、伦理学的任务。因此,一旦思虑、选择介入,就意味着进入实践学科的领域了。在哲学史上,正是里士多德最早明确提出“实践智慧”,强调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目的不在于知道“是什么”,而在于“怎么做”。,2、从“本原”的探讨到“原因”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思想研究的主题是本体。从开始有哲学以来,哲学家都在探讨万物的本原。所谓本原(arche),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最初似乎就是指:万物从它产生出来,最终又复归到它那里去的那个东西。其本意是beginning(时间上的开始、本初)和origin(时间上的起源、起始)的意思。早期自然哲学家大多是采取“本原加生成原理”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来源与变化。,后来,巴门尼德提出了“不变的”问题,并提出“存在”、“一”这样抽象的概念来论证世界的不变性。巴门尼德的问题在于:抽象的“一”如何演变为万物?这里必然涉及到一个“动力”问题。“本原加生成原理”经巴门尼德的冲击之后便动摇了。在巴门尼德之后,主流的是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和原子论所代表的思维模式“元素加组成与分解”,即用基本成分的组合与分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变化。正因为要用元素的结合与分解来解释万物的生灭,所以需要为元素的分合注入某种动力爱与恨、努斯等。,这就意味着,“本原”除了是时间上的第一、起始、根源这一原本的意义之外,还进一步有了原因(动因)的意思。谈及动因,又必然涉及一个目的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从苏格拉底寻求“定义的方法”和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目的论中受到启发:爱与恨、努斯作为动力,作用于质料,所追求的目的是把质料变成某种“是什么”,即用定义或公式所表述的形式。当且仅当质料具有形式的时候,它才能称其为“是什么”。这个形式就是事物之所是的“是”。不仅如此,这个形式还是被动的质料之所以运动变化的动力、原因、原理。这样一来,最初只具有物质形态意义的“本原”就被亚里士德进一步引申为原因、原理。“是什么”正是动因作用于质料所要达到的目的。亚里士多德将早期自然哲学家们的物质形态的“本原”概念发展为更具哲学意谓的原因、原理范畴在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原因既然是事物存在、生成和认知的开端,由于它,才回答了事物的存在、生成和认识的“为什么”,所以,“所有的原因也是本原(原理)”。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哲学的使命就是用智慧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因而他将哲学规定为关于第一因的学说。亚里士多德进而提出“四因说”。正因为将“是什么”、“为什么”、“为了什么”三者明确区别开来,它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哲学家们以及柏拉图对“本原”问题的探讨的局限。正因为他不断追问“是什么”,所以使他有可能对“是”(存在)作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是”论(存在论)和本体论。又正因为他将“为什么”作为一个哲学的最高问题,所以探求原因成了他的哲学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他结合“是什么”、“为什么”来追究“为了什么”,因此,他关于目的的见解远远超越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关于合目的性的研究,无疑推动了他关于动植物的构造和效用的研究以及关于选择、思虑与目的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研究。此外,“为了什么”的探求,对他在神学方面的建树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形而上学全书的结构,亚里士多德自己并没有写过一本叫作形而上学的著作,这个书名是后人加的。根据历史记载,后来编纂亚里士多德著作的人,将他写的关于自然事物,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运动变化的事物的那部分著作编在一起,定名为物理学。他们又将亚里士多德写的另外一部著作,即讨论比较抽象的东西的著作编在一起,摆在物理学的后面。无以名之,就将它叫作“在物理学以后”(Meta-physics)。亚里士多德自己将他的这部分思想叫作“第一哲学”,表示它是高于其它研究具体事物的各门科学的。中国的易经系辞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也是说: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是物质性的东西,而超于有形的物质之上的,则是抽象的道。自从亚里士多德这本书这样定名以后,西方哲学史上凡是讲到纯哲学的这部分思想,都叫作“形而上学”。可以简单地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特别是指本体论思想。,形而上学共有十四卷。这十四卷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第一卷:历史的回顾,重点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第二卷:一般地讨论研究哲学的问题,相当于是介绍学习哲学的导言,提出哲学是求“真”的学问。第三卷:提出必须研究的十几个问题。第四卷:“作为存在的存在”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并指出这样的研究的学问是第一哲学。第五卷:分析了三十个哲学术语,被后人称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辞典”。第六卷:分析不同的学科和存在。第七卷:讨论本体。第八卷:讨论质料和形式。第九卷:讨论潜能和现实。第十卷:讨论“一”和“多”等范畴。十一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三、四、六卷的节要;第二部分是物理学第二、三、四卷的选录。十二卷:前五章讨论可感觉的本体,后五章讨论不朽的本体。十三卷:讨论数学对象和“理念”是不是本体。十四卷:继续第十三卷的讨论。在整本书中,核心的是讨论什么是“本体”,主要集中在第七、八、九三章中,第十二章则讨论永恒不变的本体,即神。所以我们的分析也主要集中在这几章。,四、形而上学的内容 1、什么是本体 2、形式与质料的学说 3、潜能与现实的学说 4、“神学目的论”,1、什么是本体,(1)概述“ousia”(substance),亚里士多德的ousia(本体)是他的“第一哲学”所要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他的“形而上学”不同于“物理学”和“数学”的基本概念,因为以ousia为主要研究问题,第一哲学才成为“第一”,“元(原)物理学”(形而上学)才成为“元”(原,meta)。然而,ousia却是一个非常费解的概念,理解这个词的困难,一方面是语言上的,另一方面则是理论上的。,柏拉图的世界是一个“设计师”的世界,它以“理念”(模型,eidos)为基础,一切都要以“理念”为归依,所以柏拉图的思想和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是完全对立的。所谓“自然哲学”乃是“生长哲学”,万物(世界)是按自己的方式自行“生长”出来的,而柏拉图认为万物(世界)有一个最初的“设计者”,所以是按照“理念”建构起来的。从柏拉图的眼光来看,“物理学”研究的是变幻的东西,是不断生灭的东西,而哲学的智慧,则要求达到一种可靠的、不变的知识,这是柏拉图的理想,“知识”自身不生不灭,所以到了柏拉图晚年,“哲学”的“智慧”回到了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因为在古代,人们以为只有“数学”的知识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在否定“自然哲学”的方法时,向毕达哥拉斯靠拢,在他的心目中,“理念”结构的最后根据,或许只在于“数”的关系,而此种关系又支配着“自然生长”的生、灭变化,于是掌握了“理念”的“数”的结构,则可执一而御万,以不变应万变,就是得到了可靠的知识。,柏拉图的宇宙“设计师”不仅是理性的工匠,而且也是一位数学家,他按照几何原理构造了宇宙。柏拉图认为可感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元素构成。但受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他将它们还原为更基本的东西三角形。他构建了一个“几何原子论”。他用二维的三角形构造 三维的正多面体,并将之对应于每一种元素:火=四面体 气=八面体 水=二十面体,土=立方体。最后,柏拉图把十二面体等同于整个宇宙。,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柏拉图的分离的“理念”缺乏现实性,而且“数”实际上也离不开具体的事物而单独出来;“数学”之所以不能为第一哲学正在于“数”要依附于具体事物,而不能成为第一。从根本上来说,“理念”和“数”一样,是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可“分”出来独立的东西。亚里土多德虽然不同意柏拉图把本不能“分立”的东西当作“分立”的东西来研究,但有一点他们是一致的,即“第一哲学”要研究那“不变”的东西,只是柏拉图认为那“不变的东西”不从“物理(自然、生长)学”来,相反,“自然的生长”要按照不变的、最完善的“理念”来实现自己;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那“不变”的东西仍与“物理学”(自然、生长)有关。“第一哲学”之所以为“第一”,正在于它所研究的那不变的、但又独立、分立的东西,乃是在“物理学”“后面”(背后)的“第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亚里士多德叫它为“ousia”,后来一般被译成“本体”。在某种意义上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做了两件事:一方面把柏拉图的“理念”拉回到“现实”中来;另一方面又把“自然哲学”的“本原”提高到“常驻不变”的知识层面。,如何理解作为独立、完整名词的ousia?在亚里士多德看来,ousia既是普遍性,又是具体的。也就是说,它不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所以是“本体”,是“这一个”。本体是具体的,所以是可感的。一般认为“本体”既是“不变的”,则不可能为“感觉的”,似乎只有“概念的”才是不变的。实际上,“概念的”东西固然维持着自身的同一性,但却不能“分立”而独立存在,因而柏拉图的“理念”并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的原则,而ousia正是形而上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所以它不仅是“不变的”,而且也是可以分离、独立的。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ousia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所以它并不排斥“感性”,但它又不是纯粹感性的存在物,它是那个“物”之所以成为那个“物”的根据(是其所是)。,看起来很费解的、深奥的“本体”(ousia)实际上是最普遍的、最基础的现象。借用胡塞尔的意思,我们可以说,不但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可以成为对象,普遍的、一般的东西都可以成为“对象”。比如我们说我看到了“杯子”,“杯子”原本可以是概念,但我们说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我们看到了“杯子”的概念,而是指,我们确实“看到”、感觉到那个“杯子”。同时,我们所谓“看到”、“感觉”到,也不是指我们接受到杯子的光波射线,所以即使我们日常所说的“看到”,也不仅仅是物理、生理的现象,我们日常所说的“杯子”也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在的东西。这就是西芳哲学里常说的的“本质直观”、“直观本质”。Ousia就是这个“本质直观”、“直观本质”。,(2)亚里士多德论“ousia”,亚里士多德认为,要了解一个事物,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它“怎样”。“怎样”(如有“几个”、在“何处”、大小如何、颜色如何等等)是依附于“什么”才能得到了解的。所以这个“什么”,即“本体”应当是“第一存在”。从外延上讲,本体包括诸如各种物质元素(水火土气等)以及它们所构成的个别事物(如地上的动物和天上的星体)和组成它们的各个部分。从内涵上讲,本体就是一个东西中使它成为这个东西的最内在、最本质的东西。这有两层含义:第一,“别的每一事物都表述它,而它本身不表述别的任何事物”;第二,“那些既然成为一个这个,也就可以分离而独立的。”根据第一层意思,本体就是“质料”,但根据第二层意思,本体最确切的意义乃是那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例如某一个别的人或某匹马。亚里士多德在寻求“本体”的过程中,他的思想是发生了重大变化的。下面我们循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轨迹分析之。,亚里士多德关于“ousia”的论述按照他的思想逻辑大体上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1、在其早期著作范畴篇中 提出第一个界定“ousia”的标准。2、在形而上学被称之为“哲学辞典”的第五卷中,亚里士多德对“ousia”的分类。3、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前五章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质料”的范畴。4、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最终确定有关“本体”的思想。他主张,只有“形式”、“种的属”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体。,A、在其早期著作范畴篇中 提出第一个界定“ousia”的标准。,在其早期著作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界定本体的第一个标准:“本体,就其最真正的、第一性的、最确切的意义而言,乃是那既不可以用来表述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里面的东西。”所谓“表述主体”,这是从逻辑上说的。在“甲是乙”这个判断中,甲是主词,乙是宾词,宾词是表述主词的。而“不可以表述一个主体”就是说,它永远是主词,而不能作宾词。凡是能够用来表述主体的东西,必然都是普遍的、一般的东西。这个标准表明,越是普遍的东西越不能成为本体,因为定义事物就是用更为普遍的东西来表述较不普遍的东西,也就是用“属差”来限制、裁剪某个更为普遍的载体,缩小这个载体的范围。而所谓“存在于主体中”“不是指像部分存在于整体中那样的存在,而是指离开了主体便不能存在。”例如,“白”的颜色是不能离开一个主体的。我们不能仅仅说“白的”,而必须说某个“白的”东西。所以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所说的“存在于主体中”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指的本体以外的、依存于本体而存在的各种属性,而他所说的“不存在于主体中”的东西就是“本体”。,根据以上关于“本体”的标准,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只有个别的事物(个别的人、个别的马)才是第一本体,而包含个别事物的种和属则是第二本体。”例如,个别的人是被包含在“人”这个属里面的,而动物又是这个属所隶属的种,因此这些东西就是说人这个属和动物这个种就被称为第二本体。何以具体的“这一个”才能称之为第一本体?,首先,宾词的名称及其定义两者必须都能可以用来述说其主体。例如,用动物来定义抽象的人,用抽象的人来定义具体的人,那么,抽象的人的名称和它的定义即两足动物都可以定义具体的人,因为具体的人既是抽象的人也是两足动物。另一方面,那些存在于一个主体中的东西大多数都不能用其名称和定义来述说他们存在于其中的那个主体。例如“白”这类事物的偶然属性就只能依存于并述说主体,我们说“白色的”总是说某物是白色的。像这类范畴本身可以述说主体,但它的定义不能,如我们说这个人是白色的,但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是颜色。可见除第一性本体之外,任何其他的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性本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性本体之中。因而,如果没有第一性本体存在,就不可能有其他的东西存在。在第二性本体中,属比种更是本体,因为属与第一性本体更为接近。这说明,越是具体的东西就越可能成为本体。因此,只有具体的“这一个”才是第一性本体。第二性本体种和属作为述说主词的宾词,是包含在被述说的主词之中的。如具体的人就包含了人的属抽象的人,也包括了人的种动物。,其次,第一性本体之所以是最得当地被称为本体,是由于这个事实,即它们乃是其他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他的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他们,或者是存在于他们之中。属和种在较弱的程度上也是如此。这个规定是从本体的一般逻辑规定“不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主体”这一部分直接得出来的,“基础”可以同时理解为事物存在的基础和逻辑层次的底层。一个第二性的本体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具有某一性质的一类东西。因为一个第二性本体并不像一个第一性本体一样是单一的、个别的,“人”和“动物”都可以用来述说一个以上的主体。而在第二性的本体中,属比种更接近于第一本体。比如,我们说“苏格拉底是人”和说“苏格拉底是动物”,虽然都是说明了本体,但前者比后者更中肯,更能说明苏格拉底的特征,而后者则更为一般化。在此,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想说,越是一般性大,越是普遍性的东西,它的本体性也就越小;而越是个别的东西,它的本体性也就越大。所以,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第一本体。,最后,本体最突出的标志似乎是:在保持自身的同一性的同时却可以容许有相反者的性质。这一点旨在强调本体作为“载体”的性质。一个人可以从没有教养变成有教养,就是在人这个“载体”上的性质的变化,但人本身没有变,张三还是张三,但加在他身上的东西却变化了。这也说明,本体作为主词是被述说的对象,它自身不表述任何东西。第二性本体之所以可以用来述说主词,就在于它还可以被再分,还可以对它加以限制和分割,而第一性本体则不可再分。这一点就是本体的“离存性”。所谓“离存性”就是变化之中存在不变的东西的这种状态。张三原来没有教养,现在有了。这里所变化的是加载在张三身上的偶然性质,而不变的则是作为载体的张三本人。本体是离去偶然性质自身存有的,然而它并非不具有任何一个偶然性质赤裸裸的存在,乃是偶然性质的变化并不影响它的存在。,2、在形而上学被称之为“哲学辞典”的第五卷中,亚里士多德对“ousia”的分类。,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亚里士多德把本体分为如下几类:(1)单纯的物体,包括水、气、土、火等元素、以及一般的物体和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事物,包括动物和神圣的存在以及这些事物的部分,因为它们不是表述一个主体的,而是别的每一个东西表述它们。(2)那呈现于那样的事物中而不是作为表述一个主词的,是它们存在的原因。这里主要是指一个事物的“内伏的是因”,即形式。(3)出现于那样的事物中的部分,即限制它们并使得它们成为个体,而且由于它们的消失,整体也被摧毁。这主要是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等人主张的“线”“面”“数”。(4)本质(它的公式就是定义),也就是“种和属,”也被称作每个事物的本体。由此,他进一步概括得出本体有两种意义:1、终极基质,它不再是表述别的任何东西的;2、那个作为一个“这个”,是可以分离存在的。每一个个别事物就最能被称为本体。,在此,亚里士多德不仅将“个体性”和“离存性”赋予了具体事物,即他在范畴篇中称之为的第一性本体,而且他也赋予了第二性本体中的“属”。例如,他说灵魂(一般被认为是动物的属差)是动物的存在的原因。“属”在此相当于他所说的“形式”。这是和范畴篇中关于“本体”的论述的不同之处。但亚里士多德在此并没有将“这一个和离存性”赋予“种”,这说明他还没有真正的将“质料”看作是本体。按照我国著名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陈康的说法,此时亚里士多德还没有提出“质料”这一重要的概念。但我们也应看到,他在这里所说的“终极基质”虽然是从逻辑上讲的,但它已经完全具备作为“质料”的特征了。,3、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前五章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质料”的范畴。,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前五章中,亚里士多德对于“本体”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变化。核心的是,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质料。在此处,他从是否“生灭变化”这个标准将本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可感觉的事物。它们或者是永恒的(如永远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类天体),或者是可生灭的(如动物和植物,也就是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第三类就是不运动的东西(如数学所研究的对象,但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指永恒不动的,作为世界秩序和动力之源的“不动的推动者”,即“神”)。他说:“可感的本体都是可变化的。任何变化都是从对立进行,那么必定有某种东西支掌在那变为对立的东西的下面。再者,有些东西持续着,而对立并未持续存在。因此,在对立之外,有某个第三种东西,即质料。”在此,亚里士多德引入了“变化”这个范畴,并且通过这个范畴进一步来论述“本体”的学说。,什么是“变化”?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变化总是从相反的变为相反的,比如由白的变为非白的。但他强调,由白变为非白,并不是这相反的东西发生了变化。“白”作为白是不会变的,而是在它们的背后有个东西变了。是这个东西由这个状态变为相反的状态。在变化中,那相反的东西(白)不再存在了,但有某个东西还继续存在,这个东西就是在这一对相反者(白和非白)之外的第三者,亚里士多德称之为“质料”。质料就是事物变化中不变的东西。,关于“变化”以及变化背后不变的第三者的存在,亚里士多德也从逻辑上进行论证。在他看来,变化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变成B,如无教养的变成有教养的,黑的变成白的,或是AX变成BX,如无教养的人变成有教养的人,黑脸变成白脸。这里的X表示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基础、基质。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单一的A变成B,还是组合的AX变成BX,当B形成时,A也就消失了。第二种情况是,X变成AX,如人变成有教养的,铜变成铜像,用公式表示就是AX变成AX。在第一种情况下,A变成B,是某种性质、数量、处所、状态的变化,它必须有一个主词,即基础,这就是本体。只有本体才是绝对意义上的生成,本体以外的变化,无论是性质、数量、关系、时间还是地点的变化,都必须有一个变化的基础,即变化者。这些变化是某一主词的变化,因为只有本体不是用来说明什么主词的宾词,倒是别的一切都是说明本体的宾词。在第二种情况下,AX是由AX生成的。在这里,X是基础,X取得了A这一形式,如一个人变成了有教养的人,一块铜获得了铜像的形式。因此,显然有三种东西:X、A、A。X是支掌变化的基质,A是变成了的东西,即形式,A是形式的缺失。形式和形式的缺失是对立的两个原理。,何以质料就是在背后的不变的东西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因为质料是具有这相反的两种状态的能力的。它既能从生存到毁灭,又能在性质、数量、位置方面从这一个变为和它相反的,它是承载变化的基质。而“变化”的是什么呢?变化的是形式。由白的东西变为非白的东西,东西本身即质料仍然存在,但形式发生变化。所以,质料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它是一种可能,它可能是这样,如白色的,也可能是那样,如非白的。但纯粹的质料,却还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它要成为某个事物,必有形式(或形式的缺失)加于其中。所以,质料是一种“潜能”,是潜在的能力和可能。亚里士多德说:既然“存在”的一个意义是潜能和现实,所以每一个变化都是由潜能的变为现实的,由此也可以说万物都是由潜在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通过上面对“变化”的分析,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任何变化者都是合成的。变化者或者是指基础形式的缺失(变化前),或者是指基础形式(变化后)。在全部变化中,都必定涉及三个本原:质料(它是变化的基础)、形式以及形式的缺失。,对于事物的变化,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论述:“我们要知道质料和形式都不是生成的,我说的是终极的质料和形式。因为一个变化的事物都是某个事物被另一事物作用使之变化,并变为某个事物。由于其作用而事物得以变化的东西是第一的推动者,而那变化的东西是质料。而(通过变化)所变成的东西是形式。”也就是说,所有变化都包含有三个因素:是某个东西发生变化,即质料;被某个东西所变化,即动因;变成了某个东西,即形式。并且,作为单纯的质料和形式,它们本身是不会变化的。单纯的质料作为载体是不依存于任何事物的,而是任何其它的事物(主要是指事物的属性、属差)要依存于它,质料的变化主要是指由外在的因素或形式,或形式的缺失、或一般偶然性质加与其上,使得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的质料变为现实的具体事物,并从一个具体事物变为另一个具体事物。但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质料始终没有变化。纯粹的形式也不会发生变化,“有教养的”作为人的形式本身不会变为“没有教养的”,这种变化是一种形式替换另一种形式的变化,并且这种替换还必须有一个承担变化的载体即质料。,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中,变化(主要是指性质的变化)是“运动”的一种方式。为了进一步理解“变化”以及“本体”的真实含义,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运动”这一重要范畴。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运动变化问题。他说“事物有三类:(1)仅是现实的;(2)仅是潜能的;(3)既是潜能的也是现实的本质、本体、数量、性质,以及存在的别的范畴都是如此。“仅是现实的”的东西是指纯形式,只有神才是如此。神是永恒不动的推动者,是纯粹的活动性,是那自在自为的东西,它永远以自身为对象,神不需要任何质料,它是绝对的善,是万物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正因此,它也是世界运动变化之源,也是世界秩序之源。“仅是潜能的”东西是指纯质料,它只具有纯粹的潜在性,是构成万物的基质,是支掌运动变化的载体,它没有任何规定性。以上两者都是永远不会运动变化的,是不生不灭,是第一哲学所研究的对象。第三类东西就是处于纯质料和纯形式之间的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具体事物,他们是可生可灭的,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接着亚里士多德说,离开了事物就没有运动。在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是性质的变化,都是在载体(质料)之上的性质(形式与形式的缺失)的相互转化。都是从潜在的存在到现实的存在的过程。所以,运动不能单单被归入事物的潜能,也不能单单被归入事物之实现。运动被认为是一种实现(过程),但尚未完成。完全的潜在状态,比如纯质料,和完全的现实状态,比如纯形式,都不会运动,运动只可能是那些由质料和形式组合而成的自然事物的动变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运动,是指“能运动的事物作为能运动者的实现。但运动的发生必须要有推动者。推动者总是形式,在它起作用时它是运动的本源或起因,例如现实的人使可能成为人的东西(潜能的人)变成人。也就是说,形式是自然事物运动的动因,形式即是处于潜能状态的事物为之运动的目标,自然运动没有外在的推动者使之运动,它是依靠其内在的欲使其实现自己的目的的精神性动力而运动的。,4、在形而上学第七卷中,亚里士多德最终确定有关“本体”的思想。他主张,只有“形式”、“种的属”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体。,经过以上三个不同阶段思想的演进,到形而上学第七卷时,亚里士多德有关“本体”的思想才最终确定下来。他主张,只有“形式”、“种的属”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体。首先,他说,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它是“什么”,这就是指的本体。因为,当我们说一个事物的性质是什么时,我们回答说,它是好的或坏的。而当我们问它是什么时,则回答“他是一个人”或“他是一个神”。所以,只有说明这种“什么”的,才是主要的本体,是“第一本体”。别的存在都不过是它的性质,都是受本体规定的。比如,像“走路”、“健康”、“坐下”这样的词,都不是本体。因为它们都不能自我存在,都不能和本体分离而单独存在。我们只能说,那个走路的人,健康的人,坐着的人是存在的。所以,正确地说,应该是:在这些走路、健康等的后面,还有某个确定的东西,这就是本体。,接着他说,可以在多重意义上使用“本体”:本质、一般、种、基质。亚里士多德主要讨论了“基质”。“基质”这个词在希腊文中原本的意思是指“在后面”或“在底下”的东西。从逻辑上讲,它是主词;从本体上讲,它是基础、基质。所以,所谓“基质”就是别的东西都是表述它的,而它是不表述任何其他东西的。因为那原初的支撑着一个事物的东西被认为是在最真实的意义上的它的本体。他说,有三种东西是被认为具有这样的基质的特征的,即:质料;形状;前两者的结合。在这里,所谓“质料”,是指比如制造雕像的铜,而雕像的形状就是他的形式,这两者的结合就是雕像,即那个具体的事物。,那么,在这三种具有基质特征的本体中,哪一种是第一本体呢?他说,如果形式是先于质料的,而且是比质料更为真实的,那么,由于同样的理由,它也是先于两者的组合物的。本来,在范畴篇中,亚里士多德就明确表示,具体的事物是“第一本体”,而他的属(形式)则是第二本体。但在此,他完全颠倒过来了。他说,如果说本体的特征仅仅在于它不表述别的东西,而是别的东西表述它,这种说法是不充分的,它可能会引起误解。以为只有质料才是本体。因为,任何事物,如果我们将一切东西从他那里剥掉,最后留下的就只能是质料。那些别的东西,就是事物的偶然属性。所以,所谓“质料”,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自身不是一种特殊的事物,也没有一定的量,也不表示有任何范畴的规定性。所以,这个最后的基质本身,既不是特殊的事物,也没有特殊的量的规定性,也没有任何肯定的规定性,甚至连任何否定的规定性也没有,这才是最后的质料。,但亚里士多德也说,如果采取以上的观点,必然会得出质料是第一本体的结论。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本体的特征除了“别的东西都表述它,而它不表述任何其它的东西”这一标准外,还有另外两个标准:即分离性和个体性。所谓个体性,就是它所有的性质都是已经规定了的,它是“这一个”,与别的任何一个“这一个”不同。所以它可以和别的分离开,独立存在的,这就是它的分离性。质料当然不能有这两个特征,因为,质料就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东西,他不能是“这一个”,不能和其他的东西分离存在。因此,从后两个标准来看,质料不是本体,形式和具体事物才是本体。而且在形式和具体事物之间,形式更是本体。因为具体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组成的,既然质料不具有个体性和分离性,具体事物的这两种性质就只能来自形式。所以,只有形式是第一本体。,

    注意事项

    本文(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