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浮力专题.ppt
物理总复习,浮力专题,(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b),(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b),(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b),(4)知道物体浮沉条件。(b),内容及要求,浮力,浮力的概念,方向:,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内容,公式:,实验方法,物体浮沉的判定:,受力分析法:,密度比较法:,求浮力的方法:,浮力的利用:,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图:,竖直向上,F浮=F向上 F向下,F浮=G排,比较F浮、G物,比较液、物,称重法、压力差法、公式法、状态法;,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一、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基础知识再现1,一,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浮力存在吗?,受力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法:,F向上,基础知识再现1,一,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G,受力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存在吗?,G,如图甲所示: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图乙所示: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 N;对比两图可以说明:,浮力的方向是。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N。,石块的重力为_;,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竖直向上,G物F,4N 3N,1,3,基础知识再现2,一,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4N,浮力存在吗?是多少?,基础知识再现3,一,通过受力分析,认识浮力,一定有拉力吗?,基础知识再现小结,一,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中考链接(武汉市2010,),中考第22题,1,0.8103,0,0.16,分析:,(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b),(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b),(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b),(4)知道物体浮沉条件。(b),内容及要求,二、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基础知识再现2 选用什么实验器材来证明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方法是什么?,比较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比较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 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比较可知,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无关。,F浮=0.4N,F浮=1N,F浮=1N,F浮=1.2N,物体排开液体的 体积,液体的 密度,浸没在液体中的 深度(物体完全浸在液体中),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小军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l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N、4.5N和5N,然后进行了图中所示的实验。,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比较图中序号为、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浮力大小与质量无关,a,d,e,(2)猜想3(浮力大小可能与深度有关)是小民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3)小民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图12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物体A:底面积20cm2、高5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用手把空饮料罐按入水中,越深,浮力越大,浸没在水中的物体的浮力与深度无关,中考链接:,如图所示将一铁块用弹簧秤悬挂起来,并逐渐浸人水中,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块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关系的是(),A,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实心圆柱体逐渐浸入装有水的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表面浸入的深度h变化如图乙所示(g=10N/kg),当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深度h为1.5cm时,其下表面所受的压强为 Pa。圆柱体的质量为 kg。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150,0.3,5103,(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b),(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b),(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b),(4)知道物体浮沉条件。(b),内容及要求,三、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依据右图说出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小等于,实验的结果是:。大量实验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如何找出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的定量关系,F1F3,F4F2,F浮=G排,重力,等于,基础知识再现3,三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一长方体铁块的1/2体积浸入水中时,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N,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4,变式: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后的情况如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A,中考链接:,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合金块的密度是_。,丁甲乙丙(甲丁乙丙),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不变,4103kg/m3(4g/cm3),(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b),(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b),(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b),(4)知道物体浮沉条件。(b),内容及要求,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G物,G物,F浮,F浮,G物,F浮,G物,F浮,F支,上浮,静止,漂浮,F浮=G物,下沉,沉底,静止,G物,F浮,F浮+F支=G物,F浮=液gV排V 排=V物,F浮=液gV排 V排V物,悬浮,热身练习,1.鸡蛋放在清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 _ 它的重力;在清水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鸡蛋就会上浮,这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 _ _它的重力;当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鸡蛋就会处于 _ _状态或_状态.,漂浮,悬浮,退休职工李师傅设计制造的水上自行车在武昌曾家巷码头长江边试水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在水面“行走”的自行车底部安装了8个体积均为0.02m3的密闭纯净水筒,并在后轮安装了塑料叶片提供前进的动力。,(1)塑料叶片向后运动时,水上自行车就能向前行驶,这是由于。(2)假设某位体重为550N的网友骑着水上自行车在水中匀速行驶时,平均每个水桶有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该水上自行车大约有多重?计算时我们不计哪些因素?(g=10N/kg)。,力的作用是相互的,G,中考链接:,退休职工李师傅设计制造的水上自行车在武昌曾家巷码头长江边试水的消息引起了网友热议。在水面“行走”的自行车底部安装了8个体积均为0.02m3的密闭纯净水筒,并在后轮安装了塑料叶片提供前进的动力。,解答:(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分)(2)(3分)(3)(2分)计算时不计车轮和塑料叶片等受到的浮力(或排开水的体积)(1分),中考链接:,中考链接:,(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b),(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b),(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b),(4)知道物体浮沉条件。(b),回顾与小结,考点小结,本课时涉及的考点有:浮力的概念,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及应用.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主要以填空、选择、计算和实验题型出现.其中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应用可以用实验题型出现.在计算题中,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浮沉条件和物体的漂浮条件常常紧密联系,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小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里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是由于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或气体所受的重力.可用公式表示为:F浮=G排=液gV排.从公式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所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运动状态、深度等因素均 无关.若F浮G,物体就会上浮,最终漂浮;F浮G,物体就会下沉,最终沉底;F浮G,物体可悬浮在液体内部任何深度的地方.对于实心物体,也可根据密度判断物体浮沉:当液物,物体上浮;液物,物体下沉;液=物,物体悬浮.求浮力的方法有:称重法:F浮=G-F;阿基米德原理(排液法):F浮=G排=液gV排;压力差法:F 浮=F向上-F向下;平衡法:F浮=G(适用漂浮或悬浮).中考题中,求浮力的四种方法常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巩固基础,1.液体或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_的托力,这个托力叫浮力.一块石头在水中搬运时比较省力,就是因为石头在水中受_力的作用.2.浮力就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_的压力和_的压力之差.它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_ _,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3.鸡蛋放在清水中会下沉,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_它的重力;在清水中倒入适量的浓盐水,鸡蛋就会上浮,这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浮力_它的重力;当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鸡蛋就会处于_状态或_状态.,竖直向上,浮,竖直向上,竖直向下,液体,所受的重力,漂浮,悬浮,巩固基础,4.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物体,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浸在水中时,弹簧测 力计的示数为3 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 N.5.将重2 N的金属块用线悬挂,使其全部浸入盛满酒精的容器内,测得溢出的酒精重为0.32 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 N,金属块的体积为_m3.(g=10 N/kg)6.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下表面距水面20 cm,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 强差是_ Pa,物体受到的压力差是_ N,物体受到的 浮力为_ N.,2,0.32,410-5,980,9.8,9.8,巩固基础,7.质量为250 g的物体静止在水中,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这个物体的体积是_ m3,它的密度是_ kg/m3.8.密度计是测量_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_条件的应用.如图5-4-1所示,有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在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密度计在A液体中所受的浮力_在B液体 中所受的浮力,A液体的密度_B液体的密度(填“”、“”或“=”).,图5-4-1,510-4,0.5103,液体密度,漂浮,=,9.关于物体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液体里才会受到浮力B.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随着深度增加,浮力将会变大C.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 重力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的体积 有关10.三个体积相同、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球体,放入同一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5-4-2所示.则,巩固基础,C,图5-4-2,(1)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2)它们自重大小关系是()A.G甲=G乙=G丙B.G甲G乙G丙C.G甲G乙=G丙D.G甲=G乙G丙(3)它们的密度跟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是()A.甲乙丙液B.甲乙=液丙C.甲=液乙丙D.甲=乙=丙=液,巩固基础,C,B,B,11.把质量为2.7 kg的实心铝球分别放入水银和水中,铝球所受的浮力各为多大?(g=1 0N/kg)【答案】27 N,10 N12.质量为89 g的铜球浸没在密度为1.2103 kg/m3的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为0.79 N(g=10N/kg).求:(1)铜球的体积为多少?(2)若浸没在密度为0.8103 kg/m3的酒精中称,则弹簧测力计读数为多少?【答案】(1)110-5 m3(2)0.81 N,巩固基础,典型例题解析,【例1】用手把一正方体石蜡压在盛有水的容器底上,使石蜡块下表面与容 器底密合,放手后,对石蜡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重力、压力、支持力 B.重力、浮力、支持力C.浮力、压力、支持力 D.重力、浮力、压力,【例2】如图5-4-3所示,甲、乙两球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两球刚好悬 浮在水中.如果细线断开后,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甲球下沉,乙球上浮B.甲球上浮,乙球下沉C.两球都不沉D.两球仍悬浮在水中,图5-4-3,A,B,典型例题解析,【例3】有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4.7 N,将它一 半浸入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 N.已知该金属的密度是2.7103 kg/m3,问 这金属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答案】金属球是空心的.【例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53,将甲放入水 中,乙放入密度为0.9103kg/m3的液体中静止时,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之比为4 5,求(1)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2)甲物体的密度.【答案】(1)35(2)1.25103kg/m3,典型例题解析,【例5】给你刻度尺一把,一个内含木块足够大的正方体冰块,一个足够大 的盛水容器.若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冰的密度为冰,冰块中木块的体积为V 木.用它们如何测出冰块中木块的密度木?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和计算木块密度的公式.(假定实验中冰不溶化,冰和木都小于水)【答案】实验步骤:用刻度尺测出冰块的边长为a,把冰块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冰块在水中时露出水 面上的高度为b.计算木块的密度公式:F浮=G总=G冰+G木水gV排=冰gV冰+木gV木水g(a3-a2b)=冰g(a3-V木)+木gV 木,典型例题解析,【例6】小明用实验测量粗细均匀木棍的横截面积,他用短细线在竹棍的下端系一小石块,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竹棍竖直立在水中,水面距竹棍上端16.8 cm;再将系石块的竹棍放到煤油中,竹棍竖直立在煤油中,煤油的液面距竹棍上端9.8 cm,两次实验中石块都不跟容器底接触.已知竹棍长40 cm,质量是24 g,石块的质量是18 g,煤油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4/5.由上述所给条件求:(1)细竹棍的横截面积;(2)石块的密度.答案:(1)1.5cm2(2)2.5g/cm3,【例6】2001年,俄罗斯建造两艘巨型趸船打捞沉没在巴伦之海海底深处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该核潜艇残骸约12700吨,巨大的艇身在趸船钢缆的拉力作用下将被逐渐从海底拉起,在上拉至水面的过程中,潜艇所受浮力如何变化?答案:未出海面前,浮力不变,吊出海面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减小,拓展训练,1.将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为0.1 kg,则铁块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是_对_的作用,浮力的大小为_ N,方向是_.2.一个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9.8 N,那么水对这个物体向上的压力和 向下的压力之差为_ N.3.浸没在水中的铜球重5 N,体积是0.610-3m3,则它所受的浮力是_N,它在水中将会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酒精,铁块,0.98,竖直向上,9.8,5.88,上浮,拓展训练,4.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船所受的浮力大小将会_,排开液体的体积将会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一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示数为5 N,将此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 N,此时物体处于_状态,液体的密度是 _(物=1.2103 kg/m3).6.重为1 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 N,若向水中加入一 些 食盐,使液体密度变大,那么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 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不变,变小,5,平衡(或悬浮),1.2103 kg/m3,1,变大,拓展训练,7.水上浮着一个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为23,则此物体的密度为_kg/m3;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体内的体 积之比为13,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8.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B.不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A和B,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 力一样大C.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和空心球,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不 同D.当物体在上浮的过程中,浮力逐渐增大,B,0.6103,0.8103,拓展训练,9.形状不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不同深处,如果受到的浮力相等,则可以判定()A.它们的质量相等 B.它们的体积相等C.它们的密度相等 D.它们的重力相等10.将重为2 N的物体,放入盛有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0.5 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A.一定为2.5 N B.一定为0.5 NC.可能为0.4 N D.可能为0.5 N11.质量为0.5 kg的小球,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小球静止后,溢出了2N的水,则小球在 水中将会()A.漂浮 B.悬浮C.沉在容器底 D.无法判断,B,D,C,12.一空心金属球的质量是0.5 kg,体积是600 cm3,把它投入水中平衡时,金 属球()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C.沉入水底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3.用重为15 N的水桶从井中提水,在桶未露出水面时,提起这桶水所用的力是()A.等于15 N B.大于15 NC.小于15 N D.无法确定14.一密度均匀的物体恰能悬浮在水中,如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A.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上浮B.两块都上浮C.两块仍悬浮D.两块都下沉,拓展训练,C,A,C,15.一个金属块在密度为1的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1,在密度为 2的液体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2,则金属块的体积是()A.B.C.D.16.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拴好后浸没在水中,则()A.拴铁球的线所受的拉力最大B.拴铝球的线所受的拉力最大C.拴铜球的线所受的拉力最大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拓展训练,D,C,17.如图5-4-4所示,一个浸没在食盐溶液中的实心小球正在匀速上浮,在小球露出液面之 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所受的浮力逐渐减小B.小球的机械能总是保持不变C.小球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D.液体对小球向上的压力逐渐减小,拓展训练,图5-4-4,D,拓展训练,18.用如图5-4-5所示的密度计去测量某一池盐水的密度,结果是准确的;如果不慎在它顶 端粘了一橡皮泥,再去测同一池盐水,则此时测得的密度值()A.仍是准确的B.不准确,比原来偏小C.不准确,比原来偏大D.不准确,但无法判定比原来偏大还是偏小,图5-4-5,B,拓展训练,19.给你一杯待测液体和一杯水,一个大量筒,一个密度比水的密度和待测液体密度都小的 实心物体,该物体可放入量筒中.利用所给器材,设计一个测液体密度的实验.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的主要步骤有:A.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记下液面所示的刻度值V1;B.将实心物体放入量筒中液体里,待其静止时记下液面上升的刻度值V2;C._;D._ _.推导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所示的刻度值V3,将实心物体放入量筒中水里,待其静止时记下水面上升,的刻度值V 4,拓展训练,20.如图5-4-6,将一空玻璃小试管放入盛有60 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升至73 mL处,再将其压入水中,水面下降至66 mL处.(量筒中水的质量不变.g=10N/kg)求:(1)小试管的质量;(2)小试管玻璃的密度.【答案】(1)0.013 kg(2)2.2103 kg/m3,图5-4-6,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