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ppt
导言,请思考:1、你认为需要“备课”吗?2、你印象中,中学老师是如何“备课”的?3、你认为应该如何准备教学?,思考,第五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工作,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批改作业课外活动成绩考核与评定,第一节概述,一、几个基本概念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内容,预先制定工作方案,创造教学活动模式或观念结构的过程。化学教学设计化学教师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化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包括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等),运用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对化学教学方案做出的一种规划。设计:整体和局部,化学教学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结合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教学结构和相应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要素:人师、生 物课本、仪器、教具 理论知识、方法、观念结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总和功能功效、作用,二、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要素,1、教学理念 先进的、现代的 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同学生得到全面发展(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2)化学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案例),案例:师生在实验中亲历挫折和体验成功的喜悦,张老师和同学一起按下列方案对铁锈蚀进行实验探究活动:(1)将第1支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烘干,放入少量干燥剂,再放置一枚铁钉,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2)在第2支试管里放入一枚铁钉,注入自来水使1/2铁钉侵在自来水中。(3)在第3支试管中放入一枚铁钉,加入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自来水(以赶走水中溶解的空气)至接近管口处,立即用塞子塞紧试管。,(4)在第4支试管中方锐意枚铁钉,注入食盐水使1/2铁钉侵在食盐水中。(5)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与同学交流讨论你的探究结果和结论 实验现象观察记录表试管 1 2 3 4立即观察1天后观察3天后观察1周后观察,在探究活动中,张老师和同学都发现,第3支试管中3天后也观察到铁钉生锈。这出乎张老师的意料,探究活动陷入困境,张老师就和同学分析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假设:水中氧气没有赶尽试管上的橡皮塞没有塞紧自来水中有促进铁生锈的物质.张老师和同学商定课后再做实验探究,经过共同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次由失败到成功的实验探究,给张老师和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更多的感受,(3)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scientific inquiry 八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现代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自主式 探究式 合作式,(4)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案例:食盐氯化钠(NaCl)1、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报道。重庆晨报2002年4月1日讯:昨日上午9时许,重庆市长寿区罗围乡寿山村发生一起严重的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当场造成吃婚宴的81人中毒,其中8人生命垂危。这起罕见的群体中毒事件其主要原因是,帮忙做饭打杂的村民误将一瓶写有亚硝酸钠的化学品当食盐用了。读了这份报道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2、在日常生活中你都知道哪些盐?它们有什么样的用途?,(5)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纸笔测验/活动过程评价/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案例:学生家长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评价 我这孩子放学后总爱往厨房跑,不是去找吃的东西,也不是去做饭。又一次我看他那蜡烛点了又吹,吹了又点,还拿杯子把蜡烛罩住。问他在干什么,说是在做作业,老师布置的化学作业。还有一次看他拿鸡蛋往醋里放,他还把铁钉子往盐水里放、往油里放。他说化学这门课最有意思,他催我赶快给他买电脑上网,我说你都上初三了,那有时间玩啊?他说要查什么资料。不过,我还是没有买,不是舍不得钱,怕他上网聊天,(6)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能 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 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2、化学教学目标体系,总教学目标 素质教育 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提高科学素养 学年或学期教学目标 单元 或主题教学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3、化学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理解: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介与桥梁。多种方法的综合教学模式的类型:教师中心模式 学生中心模式 双主体模式,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4、教学策略的含义,概括性,指向性,操作性,整体综合性,调控性,灵活性,层次性,教学策略的含义,教学策略的分类,1、化学用语的内涵 化学用语是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套简明、严密、国际通用的符号系统。化学用语是化学工作者学习化学、表述工作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2、化学用语的分类(1)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符号或图式(2)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式(3)表示物质变化的式子,1、化学用语教学策略,表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符号或图式,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式,表示物质变化的式子,表示物质变化的式子,3、化学用语教学的要求(1)理解涵义,“名”“实”结合(2)分散难点,合理安排(3)加强练习,达到“三会”(4)书写规范,符合习惯,“会写、会读、会用”,X,案例:元素符号各位置的含义,2.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策略,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概念的质的方面,即概念的含义,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是概念的量的方面,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是哪些事物。,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1.物质组成 2.物质结构 3.物质性质4.物质变化 5.化学量 6.化学用语7.化学实验技术 8.化学计算,概念形成途径,概念原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两条途径:概念形成:从感性知识入手,经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形成新概念。概念同化:利用已有的概念,通过下定义的方式形成新概念。,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1概念的形成 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对已有知识的回忆 学生感知实验、事实或回忆已有知识。思维加工 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或演绎等 揭示概念的内涵下定义 给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精炼、准确、简明的文字将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2理解概念阶段 分析定义关键字词如:电解质的概念 例证分析、转换解释,3应用掌握概念阶段 应用练习 概念的系统化,化学概念教学的过程,1.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 2.催化能改变反应速度,本身一般参与反应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3.歧化同一种物质中同一种元素且为同一价态原子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4.酸化向某物质中加入稀酸使之呈酸性的过程5.钝化铝、铁致密氧化膜阻止内层金属与酸继续反应6.硬水软化通过物理、化学方法除去硬水中较多的Ca 2、Mg2的过程7.水化烯、炔与H2O发生加成生成新的有机物如乙烯乙醇,8.氢化(硬化)液态油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脂肪的过程9.皂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10.老化橡胶、塑料等制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受空气氧化、日光照射而使之变硬发脆的过程11.硫化向橡胶中加硫,以改变其结构(双键变单键)来改善橡胶的性能,减缓其老化速度的过程12.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13.酯化醇与酸生成酯和水的过程14.硝化(磺化)苯环上的H被NO2或SO3取代的过程,讲授化学概念要力求准确严格分析关键字词,揭示概念本质充分利用演示实验,从实践中引出概念要注意概念的具体化、系统化,形成概念图要注意概念的发展要注意日常概念对化学科学概念的影响不要死抠概念,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要求,案例:摩尔概念的教学,化学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讲好这部分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具体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是化学知识整体结构中的主干有利于学生掌握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有助于知识系统化,使之便于记忆和检索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3.化学基础理论教学策略,化学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要准确掌握理论的深广度要尽可能使基础理论的讲解具有形象性要使学生认识化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案例:盐类的水解,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构成的基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4.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元素化合物知识分为理论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 理论后元素化合物知识两大类别。“律前”元素化合物。位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律后”元素化合物。即位于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基本理论知识穿插编排。元素化合物与STS的关系。,1.单个物质的知识结构,组成、结构、位置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应用,2.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单质、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及其类别转化关系,不同价态的代表物及其氧化还原转化关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STS线索,自然现象,化学,生活问题,生产问题,科技动态,化学史,实验探索,搞好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必须充分认识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特点和要求。1、运用基础理论,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系统化2、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和其内在联系3、知识点教学既要全面,又要抓好内在联系确定重点4、形成知识网络5、重视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4.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案例:二氧化硫,一、有机化合物的体系(1)烃(2)烃的衍生物(3)糖类 蛋白质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求(1)要以碳原子结构的特点为中心,以官能团为主线 如”=”、“OH”等(2)结合有机物的特点,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3)要重视模型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4)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5)要使概念明晰,知识系统化,5.有机化合物教学策略,5.有机化合物教学策略,一、化学习题的类型1、按题型分: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含简答题)计算题2、也可以按内容分:即常说的“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元素化合物 有机化学 化学实验 化学计算二、化学习题的教学要求1、精选例题和习题2、重视习题的针对性、多样性、综合性、和灵活性3、重视解题思路指导和方法、技巧和训练4、利用习题教学,注意培养能力5、重视习题的总结评价6、不搞“题海战术”,6.化学习题教学策略,三、教学设计的层次,教学设计宏观设计与微观设计宏观设计微观设计导言设计、结尾设计、板书设计、实验设计、习题设计,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学科课程设计学期(学年)教学设计单元(主题)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1、学科课程设计,目的解决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制订课程教学的蓝图和宏观方法内容:制定课标,确定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构思课程教学的总策略和方法系统,选择、编排教学内容 确定课程教学评价的目的、标准、模式和 方法等。,2、学期(学年)教学设计,对一学期(学年)教学工作的阶段性规划目的:明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内容、措施、方针 编排教学进度依据: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 通读和初步研究教材 了解学生 了解教学物质条件、资源 本计划与前后的联系形式:表格式 文字叙述式 两者兼有,内容学期化学教学设计方案,3、单元(章)教学设计,作用承上启下:以学期设计为基础 又是课时设计的基础目的:确定单元目标、任务、重点、难点 以课时为单位安排内容、进度形式表格式、文字叙述式,内容,教材分析单元地位、内容、体系、结构教学目标、要求单元重点、难点能力培养课时划分重要的教学方法选用演示实验和直观教具确定单元评价方案,4、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课时教学设计的工作: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构思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方法 选择和设计教学媒体 准备课时教学评价和调控方案 编制课时教学方案写教案,一个完整教案所包含的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型教学方法教学用品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案的形式:综合式、纲要式、图解式、讲稿式,案例,案例3:教材综合式,5、教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切忌照搬教科书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 要符合“三序”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认知顺序、心理发展顺序要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二节 化学课时教学设计,化学课时教学设计:,以课时为单位具体构思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操作性更强,一、课时教学设计的意义,1、使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要求转化为教师的教学的指导思想2、教材中的知识结构、科学方法、蕴含的情感被教师吸收3、教师具备的知识结构、科学方法、情感被学生接受,问题,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与同学讨论化学课时教学设计应包括哪些环节?,二、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环节及其基本要求,设计准备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巩固、应用和反馈环节,1、设计准备,设计准备,教师自我分析,课标和教材的准备,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条件的准备,教师的自我分析和准备,自我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知识水平和能力,教学手段的使用技能,对学生的了解程度,课标和教材的准备,研读,掌握教学理念、要求,分析教材知识类型,把握教材逻辑顺序,知识价值,教材体系特点,钻研,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同水平层次,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 定律 物质的性质、制法 化学用语,教师难以处理、讲解,学生难以理解接受的知识点,分析造成难点的原因,知识本身客观存在的难点,主观因素和设备条件造成的难点,问题:难点和重点的一致性?,案例1“溶质的质量分数”重、难点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难点: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案例2“常见的酸和碱”重点和难点:学会用归纳分析的方法认识什么是酸、碱、盐,了解,插图、表格、作业,相关课程资源,调查、研究学习主体学生,研究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方式,思维发展水平认识方式,个性心理特征,生活经验和背景,学习兴趣、动机、志向,调查研究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实验设施、条件,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网络,图书、音像资料,社区资源,2、设计教学目标,化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设计应做到:,(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分析课程标准中对有关教学内容的目标陈述,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地确定具体课时目标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准确陈述,不同目标的陈述用词,对知识与技能目标:常用可观测的、指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来说明。对认知学习目标常用:说出、识别、举例、描述、区分、解释、设计、解决等来描述;对技能目标常用:模仿、学会、完成、改进、掌握等来描述,对过程与方法目标:常用与方法应用或过程体验有关的行为动词来说明。如经历、尝试、讨论、表述、归纳、概括、分析、推出、认同、表达、解释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常用与学生的经历、认同、领悟等体验相联系的动词来说明。如经历、感受、体验、承认、认同、欣赏、尊重、珍惜、形成、养成、具有、热爱、坚持、追求等。,(2)目标的陈述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行为的变化,而不应陈述教师做什么。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 学习目标如“指导学生利用校园网查阅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合适的目标陈述,(3)目标行为的动词要明确、具体描述主体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层次水平,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例如:知道、说出、列举、看懂等都是行为动词,(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教学目标 陈述时通常只明确提出学生应参加的活动,而不具体规定学生应从这些活动中获得什么或表现如何 如“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体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5)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较高层次教学目标一般要由低到高、分阶段、有计划地实现教学目标要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行性,案例:“化学变化”目标的层次,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需要经历以下一系列的学习阶段:(以人教版教科书为例)观察蜡烛燃烧(感受化学变化的现象)实验探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类型)自然界的水(初步从原子、分子层次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燃烧与新能源(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金属和金属矿物、酸、碱、盐(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与生活(感受并赞赏化学变化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6)三维目标的融合统一,转变观念理解内涵理清关系以知识为本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倾向明确三维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的价值取向,而不单纯是一种教学评价要求在教学设计,要对各方面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教与学的发展,确立恰当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依据课程标准重新界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概念,要把握好课程所处位置及其与前后内容的关系,重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经历过程强化体验促进三维目标的融合化学课程中的体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或社会实践,观看教师演示实验或观看录像资料,过去储存积淀的经历的唤醒和激活,改变评价方式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档案袋评定”、“成长记录评定”、纸笔测验,教师点评、学生的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评价体系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有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案例,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在我们实验室为完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需要收集2集气瓶二氧化碳(瓶体积250mL,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cm3)。根据题意,请完成下列问题:(1)理论上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2)若使用纯度为90%的石灰石则需要这种石灰石是多少,(3)在实验中若用计算出的石灰石质量,是否能收集到2 瓶二氧化碳气体?原因是什么?(4)你能否对这道题进行改编?要求:10min 完成此题,5min 交流,交流后按下 列标准评分。完成第(1)问为基本合格,完成第(2)问为合格,完成第(3)问为良好,完成第(4)问为优秀。,案例“水的净化”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水资源的宝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案例“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过程与方法: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3、确定课型,设计教学策略与方法,按教学任务分:绪言课 新知识课 实验探究课 练习课 复习课 考察课 综合课,按教学内容分,绪言课基本概念课基础理论课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化学用语课实验探究课随堂探究/学生自主探究 不同课型体现不同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策略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教学策略教学思路如何教 教学策略设计:教与学的方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和学的方法 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情境的设计 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策略设计注意的问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观念、角色的变化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过程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4、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教学过程:认知、情感、行为设计突出双主体,注意三条线,凸现教学内容主线,教师活动主线,学生活动主线,活动线,思想线,教学内容设计,知识和技能,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研究客观事物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塑造学生意志、品质、陶冶情操,案例 NH3的性质,氨的颜色、状态、气味、易溶于水(学生实验)NH3的喷泉试验(教师演示)NH3的分子结构、极性分子、NH3为什么易溶水(教师讲)NH3与酸反应(学生实验)NH3为什么能与酸反应(学生讨论)NH3与氯气反应(师演示)NH3与氯气反应的产物(生讨论并总结NH3的具有还原性)NH3的与氧气反应(师课件演示,生观察、讨论、写反应式),新课程教学设计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给学生创设探究空间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给学生提供多维互动的交流的机会,5、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媒体:化学教学过程中用于负载化学教育信息、传递化学教育信息的手段和工具,教学媒体,传统的,现代的,模型、挂图、教科书、板书,幻灯、投影、多媒体,设计教学媒体的原则,目的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 精选方便经济原则 与讲解相配合 讨论: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缺点?什么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技术更有效,6、精心设计习题、作业、考评方式,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的,与社会热点相联系,小实验小 制作,作业的多样化、新颖性,7、组织材料,编写教案,注意:新旧联系 新内容如何讲解论证 教学中提出哪些问题,估计学生可能的回答 如何指导学生自学 做什么实验,如何与讲解穿插进行,8、认真准备实验和教具9、试讲修改教案,课标 教材 教案,人教版教材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2)了解乳化现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及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3)使学生加深对分类、实验探究等科研方法的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明白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化学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2)通过“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社会”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3)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渗透亲情教育,“物质的溶解”教案,教学过程,录像观摩,作业,任选一课时内容,编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