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ppt
专题一中学化学常用计量物质的量,考纲考点扫描点击查看,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考点一物质的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0.012,6.021023 mol1,(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助学技巧】有关微粒数目比较的思维方法,2.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M,gmol1或g/mol,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助学技巧】计算气体摩尔质量的三种方法,【辨析正误】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2)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3)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4)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5)在18 g 18O2中含有NA个氧原子(),(6)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NA()(7)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8)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9)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10)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答案(1)(2)(3)(4)(5)(6)(7)(8)(9)(10),【思考应用】1.结合圆周率与的关系,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_答案不相同。6.021023是个纯数值没有任何物理意义,而阿伏加德罗常数(NA)是指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粒子数,它与0.012 kg 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数值上约为6.021023。,2.试比较标准状况下有0.112 L水0.5NA个HCl分子25.6 g SO2气体0.2 mol氨气2 mol氦气 6.021023个白磷分子,所含原子个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答案3.在一定条件下,m g NH4HCO3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所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 gL1,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_。答案22.4 gmol1,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陷阱一抓“两看”,突破气体与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HF、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3)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答案(1)(2)(3),陷阱二排“干扰”,突破质量(或物质的量)与状况无关陷阱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际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3)室温下,1 mol CH4中含有5NA原子()答案(1)(2)(3),陷阱三记“组成”,突破物质与结构陷阱1.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2.巧用成键电子数,突破共用电子对数的判断(共用电子对数)。(1)1 mol硅中含硅硅键2NA,1 mol SiO2中含硅氧键4NA,1 mol石墨中含碳碳键1.5NA。(2)1 mol CnH2n2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A其中(2n2)NA极性键,(n1)NA非极性键,1 mol CnH2n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NA,1 mol CnH2n2O中含共用电子对数为(3n2)NA。,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在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与18 g D2O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2)相同质量的CO与N2,所含分子数、原子数均相同()(3)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4)31 g白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1NA()答案(1)(2)(3)(4),陷阱四审“组成、体积”因素,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 陷阱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4.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O原子数目。,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1.0 L 2 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2NA()(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答案(1)(2)(3),陷阱五记“隐含反应”,突破陷阱1.2SO2O2 2SO32NO2 N2O4N23H2 2NH32.NH3H2O NH3H2O OH,5.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2)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答案(1)(2),陷阱六“分类”比较,突破电子转移数目陷阱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如(1)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l2和H2O的反应是可逆反应。(2)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作氧化剂。,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向含1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转移的电子数目应大于NA。,6.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2)0.1 mol Zn与含0.1 mol 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答案(1)(2)(3),考点二气体的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相等,不相同,相同,2.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体积,Vm,Lmol1,0,101 kPa,22.4 Lmol1,温度,压强,3.阿伏加德罗定律(1)决定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其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气体所处的_。(2)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总结为:“三同”定“一同”,即_。,温度和压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分子,【助学技巧】正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适用范围是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2)“三同定一同”:即温度、压强、气体体积、气体分子数四个量中其中三个量相同的任何气体,另一个量也相同。(3)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辨析正误】(1)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与1 mol SO3的体积相同()(2)22.4 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1 mol,在非标准状况下一定不是1 mol()(3)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答案(1)(2)(3),【思考应用】如图有三只气球,其中VAVB1.12 L。(1)A、B中气体的物质的量_是0.05 mol(填“一定”或“不一定”)。(2)标准状况下,A、B气球中的分子个数比为_。(3)相同温度和压强下,A、C气球中气体的质量相等,则VAVC_。答案(1)不一定(2)11(3)21,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7.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B.25 时,1 kg气体A与1 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n,解析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A、B的物质的量相等,得MAMBmn。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A、B的物质的量相等,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mn,A项正确;等质量的A、B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为nm,B项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mn,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B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为nm,D项错误。答案D,明晰气体摩尔体积应用的易失分问题,易失分点一忽视外界条件是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 mol H2的体积不是22.4 L。易失分点二忽视研究对象是气体,如标准状况下H2O、酒精、SO3等不是气体。易失分点三将1 mol气体的体积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混淆,前者单位为L,后者单位为Lmol1。易失分点四决定气体体积的因素是分子数目和分子间距,物质的量的多少影响分子的数目,温度和压强共同决定分子间距,所以不同温度、压强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可能不同。,1.辨识下列说法的正误(1)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A个HCl分子()(2)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3)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4)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5)标准状况下,2.24 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NA()答案(1)(2)(3)(4)(5),考点三物质的量浓度,1.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molL1,浓度,物质的量,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托盘天平:精确度为_ g,称量前先调节平衡,称量时_放物品,_放砝码。容量瓶a.构造及用途:,0.1,左盘,右盘,刻度线,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b.查漏操作:,c.其他仪器:量筒、烧杯、_等。,玻璃棒、胶头滴管,(2)配制过程示意图:,移液,定容,摇匀,【助学技巧】定容时仰视或俯视刻度线产生的误差分析图解:,(1)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2)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配制0.1 molL1的H2SO4溶液时,将量取的浓硫酸倒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定容()(4)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答案(1)(2)(3)(4),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一般方法,8.如下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为:,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产生2 g氢气C.配制2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0 mLD.该硫酸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 9.2 molL1,答案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方法一误差分析的思维过程,方法二具体分析判断的方法,9.实验室需要配制0.50 molL1 NaCl溶液480 mL。按下列操作步骤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以使整个操作完整。(1)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药匙、烧杯、玻璃棒、_、_以及等质量的几片滤纸。(2)计算。配制该溶液需称取NaCl晶体的质量为_。,(3)称量。天平调平之后,应将天平的游码调至某个位置,请在图中用一根竖线标出游码左边缘所处的位置:称量过程中NaCl晶体应放于天平的_(填“左盘”或“右盘”)。称量完毕,将药品倒入烧杯中。(4)溶解、冷却,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5)转移、洗涤。在转移时应使用_引流,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是为了_。(6)定容、摇匀。(7)在配制过程中,某学生观察定容时液面情况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解析配制480 mL 0.50 molL1的NaCl溶液,必须用500 mL的容量瓶。m(NaCl)0.50 molL10.5 L58.5 gmol114.6 g(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定容时仰视液面会造成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答案(1)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14.6 g(3)如图左盘(4)搅拌,加速溶解(5)玻璃棒保证溶质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7)偏低,突破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容量瓶使用易失分点,易失分点二容量瓶的使用应遵循两原则(1)“相匹配原则”,如配制250 mL溶液选择250 mL的容量瓶。(2)“大而近原则”,如需480 mL溶液,选择500 mL的容量瓶,然后再取出480 mL即可。,答案A,综合研判模板“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 计算中的应用,解题流程,模板构建,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