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六地理图表与计算.ppt
考情深度解读主干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标新题借鉴,专题16,地理图表与计算,考情深度解读,考点分布,专题16,命题趋向,1.等值线图的判读:等值线图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在地理学科的应用极为广泛。其中又以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的利用最为普遍。等高线地形图: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识读地形部位、地形类型,判定坡度坡向高差及可能对河流发育、气温、降水差异的直接影响;根据等高距,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注记)运用等高线地形图找出河谷,适宜建水库的坝址,最佳的登山线路、测量线路、距离、估算气温的差值,推算山地走向等;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山地资源条件(包括河流、生物、气候、土地),分析如何开发山地经济,如发展旅游业、交通、疗养、农业类型、加工工业的选择等。,考情深度解读,专题16,考情深度解读,专题16,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等温线分布的常见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查,并延伸到气候类型分布,季节性天气特征或气象灾害等领域;通过对某一地区(特别是我国的山地、盆地)的等温线图进行分析,判定该地的地形分布状况,该地主要山脉的坡向、该地气候资源的优缺点,进行解答分析,并延伸到农业开发、生态建设等领域。等压线与天气系统图:利用海平面等压线图,判定季风、海陆分布与季节,并延伸到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气候特征以及航海活动;利用气旋和反气旋天气系统,判定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并延伸到地面生态破坏,城市环境污染,农业资源利用等领域。,专题16,2.统计资料图表的应用:数据、图表在地理学科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数据、图表能清楚地表达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或整体特征以及某些社会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地理应用题多用丰富的图表资料、各种数据资料等来表现地理事实、概念、规律。资料来源十分广泛,并不拘泥于教材,而是密切联系现实,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掌握的方法、形成的理念来阐释、分析、判断、评价某一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分析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3.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科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中的规定,也是高考地理考查的基本技能之一。近几年的高考中,每年都有分值不等的地理计算类题目出现。尤其2005、2006年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因而成为全国及各地高考地理试题的一大亮点。关于地理计算最常见的考查有:,考情深度解读,专题16,(1)比例尺计算:比例尺方式的转化、利用经纬间距计算、利用海拔高度计算等方式;(2)高度计算:利用等高线计算、利用温差计算等;(3)时间计算:区时计算、地方时计算等;(4)距离计算:利用经纬间距计算、利用比例尺计算;(5)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计算;(6)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考情深度解读,一、图像类型,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二、各种地理计算的基本原理1.与地球、地图有关的计算,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2.与地球运动有关的计算,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3.人文地理有关计算,专题16,主干知识整合,4.其他计算,专题16,重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等炕线图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高度计算(一般计算、陡崖高度计算)。2.坡度大小判断等高线的疏密。3.温度变化计算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百米计算温度差。4.判断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5.判断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为河流分水岭。6.判断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大小有关。7.水坝建设条件、坝高、集水区域、淹没区域。8.农业规划平地、缓坡、陡坡或山地。9.城市布局形态与地形平原适宜集中紧凑型,山区适宜分散疏松型。,专题16,重点探点探究,例读某石灰岩分布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1.写出该地貌类型的名称,并分别描述该图中部和四周的地貌特征。2.简述该地貌的形成原因及在我国主要分布的地形区。3.该地貌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4.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应注意什么问题?,【解析】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以及喀斯特地貌特征。根据等高线形态可知,该区域中部地势较平坦,四周多山丘,且山丘呈圆锥形,坡度较大,而此地石灰岩广布,因此属于喀斯特地貌区;这种地貌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分布广泛,其形成与高温多雨的气候以及可溶性岩石等条件有关,由于地形崎岖不平、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加之交通不便,所以该地貌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多峰林、溶洞等地貌景观,因此可以发展旅游业。,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答案】1.喀斯特地貌。该地形区中部为山间小盆地,底部平坦,海拔约在200米以下;四周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山丘,高度一般在300米以下,山丘呈圆锥形,坡度陡峻,山丘间分布有小形洼地,说明属峰林和洼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地貌的形成,首先是石灰岩的广泛分布,其次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便于溶解侵蚀,因而形成峰林、溶洞、洼地等。在我国主要分布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3.喀斯特地貌多奇峰异洞等奇特的自然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但该地形区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土壤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4.发展农业生产时应注意保护水源,合理利用地下水;开发旅游资源时应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水源和破坏溶洞与植被;兴修水利和拦水建坝时要注意防止渗漏;开采矿产和修筑道路时要注意认真勘探,防止坍塌。,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探究点二等温线图,等温线图的读图要求与综合应用1.读图要求。(1)分析延伸方向,判断形成的主要因素。与纬线相一致纬度因素;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相一致地形因素。(2)分析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温度变化及形成的主要因素“高高低低”。向高纬弯曲(凸)温度比同纬偏高夏大陆、冬海洋、暖流、低地;向低纬弯曲(凸)温度比同纬偏低冬大陆、夏海洋、寒流、高地。,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3)疏密: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闭合陡坡密,缓坡稀;锋面处密集。2.综合应用。(1)南北半球判断;(2)季节、海陆性质判断;(3)洋流流向和性质判断;(4)山脉走向判断;(5)判断锋面;(6)海拔高度计算。,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例读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完成12题。,重点热点探究,专题16,1.依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判断,此时是()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等温线在甲处形成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湾B.山脉C.湿地D.河流,【解析】主要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处于亚欧大陆北部地区,根据等温线数值即北极圈附近气温达12 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等温线在甲处向较低纬度地区弯曲,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再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地处于乌拉尔山脉地区。,【答案】1.C 2.B,探究点三坐标图的判读,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1.类型:两维、三维、四维等坐标图,2.分析注意事项。认清图名及纵横坐标所表示的要素及图注的内容。对有多项Y轴坐标的两维坐标图要认真阅读图中曲线对应的Y轴。看清图中纵坐标的单位数值。分析图中地理事物的多少、强弱、增减变化及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如从曲线或折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变化分析其变化趋势。,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例读沿经线所作的某山地地形剖面及其对应的1月、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1.就纬度而言,该山地属于半球,判断理由是。2.图中A、B两坡1月均温等于0 的地区,海拔分别是米和米。3.该山地中年降水量最高约为mm,出现在坡(A或B),海拔约为米。4.比较A、B两坡海拔2000米以下的气温年较差大小:坡较大。5.当此山地雪线位于海拔较高位置时,我国东部地区多盛行风。,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解析】主要考查多要素坐标图的读图技巧。根据题干可知该剖面图为南北走向的山脉剖面图,在此图上复合了海拔高度、1月与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多要素,解答此题关键是学会读出各个要素的数据值,从图中1月、7月平均气温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该山脉处于南半球;从纵坐标0 数值处作一平行线交1月均温线于两点,再从两点作垂线交地形剖面线即可读出海拔高度分别为3 600、3 500米;从降水量曲线最高峰处可以读出该山地最大降水量为800毫米左右,位于山脉A坡;从图中可以看出,2 000米以下山地1月与7月均温差最大出现在山脉A坡;雪线较高,说明此时为夏季,则北半球为冬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答案】1.南1月平均气温高于7月平均气温2.36003 5003.800810A2 5004.A5.偏北(西北),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探究点四地理计算,例下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3题。,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当地地方时)是()A.21时30分B.2时30分C.8时00分 D.3时30分2.下列哪座城市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图示情况最接近()A.大庆B.海口C.岳阳D.长春,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3.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A.2月28日13时40分B.2月29日13时40分C.3月2日14日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解析】主要考查时间计算问题。1.根据题意可以得出此地的昼长为19小时,因为D和A在同一纬度,所以日出时间是相等的,根据公式:日出时间=12-白昼长度/2,即可得出答案,故选B。2.根据上题的分析,此地的昼长可以达19小时,用排除法可以把B、C两个排除,而长春和大庆比较,长春的纬度大约为43度,日出时间不可能在2时30分,所以只有大庆可能,故选A。,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规律技巧提炼,一、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基本知识及判读技巧 等太阳高度线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等值线图。这种示意图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角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全球分布状况。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的判读、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与图示时间和季节相关的地理现象等。判读时掌握以下一些技巧有助于正确解答问题:1.如果没有特殊的数字标注,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为晨昏线;而图中其余部分各地的太阳高度角均大于0,因此也可以说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在这种图上,一般来说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但在有数字,标注的图上,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因此也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等太阳高度线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2.示意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所以通过该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2点正;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此日太阳直射的纬线,其太阳高度为90。根据该纬线可以推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及季节。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角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其他纬线,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4.由于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因此该经线上的纬度跨度也应该是180。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位于最北点以南,北极点与最北点的纬度差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极点位于最南点以北,南极点与最南点的纬度差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北极点。5.在判读时要注意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的区别;地方时、北京时间和世界时的区别等。,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二、常见图表解读方法,重点难点探究,专题16,课标新题借鉴,专题16,2007届广东省实验中学月考卷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课标新题借鉴,专题16,1.字母C表示的地形是。2.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3.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A.100 mH300 mB.100 mH200 mC.200 mH300 mD.100 mH300 m4.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山顶。5.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 支流。6.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课标新题借鉴,专题16,7.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中,比较合理的是,原因是。,【答案】1.鞍部2.南北走向3.A4.B5.乙6.画在100米等高线距离最小处的干流上。7.路线的水可以自流,【点评】该题综合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问题。C处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属于鞍部地形,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山脊E的走向属于南北走向;陡崖为等高线重合处,其相对高度H根据重合等高线条数为2条、等高距为100米,可以推算出其取值范围为100 mH300 m.根据等高线形态可知,山顶A山坡为凸坡,故不能看见山脚河流上D处小船;河流发育于山谷处;水库修建在“口袋”型洼地处,坝址选在峡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