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一、字词扫描,1、会读会写痴想(ch xing)隐秘(yn m)铁青(ti qng)凝成(nng chng)诱惑(yu hu)喧腾(xun tng)一瞬间(y shn jin)大事渲染(d sh xun rn)宣泄(xun xi)寒暄(hn xun)水泄不通(shu xi b tng)一泻千里(y xi qin l)训诫(xn ji)耸立(sng l)迂回(y hu)凝视(nng sh)啜泣(chu q)啜茗(chu mng)笔耕不辍(b gng b chu)点缀(din zhu)纳罕(n hn)瘦骨嶙峋(shu g ln xn)心惊肉跳(xn jng ru tio)头晕目眩(tu yn m xun)故弄玄虚(g nng xun x)小心翼翼(xio xn y y)零落(lng lu)断续(dun x),2.会译会用(1)隐秘:隐蔽,不外露。(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3)纳罕:惊奇,诧异。(4)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5)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心烦(6)宽恕:宽容饶恕(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8)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文句采撷,课内积累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3、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 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4、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5、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课外拓展吟咏花木的诗句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B.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E.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F.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G.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H.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I.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J.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三、文学资讯,1、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本文记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文章却蕴含着一个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 的胜利。,3、短文两篇(蝉)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贝壳)作者席慕蓉。4、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的驻足观赏,使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5、童趣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闲情记趣”一章,本文的主旨是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第二讲:文言文,一、词语积累余我。童稚(zh)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 身。私暗自,暗暗的。拟作比作。拟,比,比拟。向接近。昂首抬头。昂,抬。项颈,脖颈。素帐未染色的帐子。徐慢慢地。,怡(y)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定神使精神安定。以为把当作。砾(l)碎石、碎瓦。壑(h)坑谷、深沟。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兴兴趣。盖有“原来”的意思。为(wi)被。方正。鞭用鞭子打。数十几十。驱赶,驱逐。(二)、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三)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 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 洞察事理。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 的样子。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三、阅读探究,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物外之趣.,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一)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二)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三)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1、有强烈的好奇心。2、有细致的观察力。3、有丰富的想像力。,1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2 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3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4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5 怀有一颗童心,6 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有一点儿“阿Q精神”等。,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学习积累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2.梳理记叙文的有关知识。3.复习文言文的有关知识。,1、看拼音写汉字Shn间 nng聚 ch想 lnxn宽sh 收lin仙露qing浆 盘qi卧龙,瞬,凝,痴,敛,琼,虬,恕,嶙峋,2、给汉字注音。,痴想 啜泣 纳罕 迸溅 绽开 训诫 枯干 屡次 伫立,ch,Chu q,Hn,bng,zhn,ji,k,l,zh,3、解释词语。,(1)一丝不苟(2)小心翼翼(3)忍俊不禁(4)怡然自得(5)庞然大物(6)明察秋毫,4、文学常识填空。,(1)童趣选自,作者()是 代 家。(2)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原名()。(3)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清,文学,浮生六记,沈复,女,宗璞,冯钟璞,莫顿亨特,美,合作探究一,本单元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我们主要学习了象征手法和借物抒情。,1.什么是象征手法?2.本单元哪些课文使用了象征手法?分别用什么事物象征了什么?,合作探究二,记叙文是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你对它了解多少呢?,1.什么是记叙文?2.记叙的六要素是什么?3.记叙的顺序有几种?4.记叙文的主旨如何概括?5.记叙的详略有何要求?6.记叙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运用 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分析这篇记叙文的“记叙的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趣,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大快人心,仔细观察,富于想象,点击”童趣”,直面文言:,掌握词义:,明察秋毫观之,兴正浓定神细视果然鹤也果如鹤唳云端怡然自得,(观察),(观看),(看,观看),(“果然”),(果真),(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常蹲其身,使与台齐。神游其中,恰然自得。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研读课文,揣摩翻译:,心里这样想着,那么,眼前就果真出现了成百上千只鹤。,常常蹲下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我)在这种境界中神游,感到愉快而满足。,待到神情镇定下来,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训练反馈,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绽开()眩目()凹凸()嶙峋()伫立()酒ning()笼zho()tio()逗 鹤l()云端 mio()视,2、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5分)(1)形容树干弯曲粗大。()()形容蜜蜂蝴蝶很多。()()头脑晕旋,眼睛昏花。()()比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填空。(5分)()在山的那边通过写童年时的_和成年后的感悟和信任,启示人们,翻越无数座山。()美国作家_的走一步,再走一步,通过写我小时候 的故事,告诉我们:,()、女作家 写的紫藤萝瀑布,通过写花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遭遇,告诉我们:,向往、困惑,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不懈努力,要战胜困难,必须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并一直走下去,莫顿亨特,冒险脱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豁达、乐观、奋发进取。,宗璞,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由此体会作者充溢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所揭示的整体意义。,记叙的详略:所谓详略指文章的取材、组材的详细与简略的问题。记叙的详略由文章的主题而定,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来具体叙述,即“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即“略写”,记叙文的主旨:包含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方面,一般用“通过表现”的格式概括表达。,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写景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 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 文体。,象征手法:用具体的东西表现事物的某种意义。,在山的那边:“山”象征着实现理想途中的困难,“无数座山”说明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海”象征着理想境界。紫藤萝瀑布:“紫藤萝的命运”象征着十几年来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命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文学常识,1.春作者。2.济南的冬天作者,原名_,字_,北京人,著名作家。3.秋天的作者是_,现代_、_,选自。4.观沧海选自,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字_,沛国谯郡(现在安徽毫州)人,_末年的_、_、_。他的诗以_见称。5.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_代诗人_。“次”,这里是_的意思。,6.钱塘湖春行选自_。作者是_代大诗人_,字_,晚年又叫_。太原(现在属山西)人。7.西江月选自_。作者是_代著名爱国词人_字_,号_,西江月是_名。8.天净沙秋思作者是_代著名_作家_。“天净沙”是_名。,重点背诵语句,1.观沧海中体现了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_,_;_,_。2.次北固山下中被后人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并引发思考生活真理的一联是_,_。描写作者在船上所见景色的一联是_,_。作者是_(朝)的_。3.钱塘湖春行中体现春天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表达了作者主观感受的诗句是_,_。本诗作者是_(朝)的_。,4.西江月中表现诗人想象丰收喜悦的诗句,_,_。旧时茅店社林边,_。作者是_(朝)的_。5.天净沙中_ _能体现江南水乡的地理特点。夕阳西下,作者是_(朝)的,一、积累与运用1.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捉迷藏A.B.()眨呀眨的A.B.()披着蓑A.B.()水涨起来A.B.()散在草丛里A.B.()卖弄A.B.(),春,A,B,A,B,B,A,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加以解释。():():():():3.阅读全文后将文章分为三部分(把第二部分再分为5层),给各层次加一个小标题。(一)盼春(二)_ _ _ _ _ 万家迎春图(三)_,4.这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方面的特点?5.这三个比喻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谈谈这一部分给你怎样的鼓舞和力量。7.课文描绘了春草等多幅画面,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新(或新生、生机勃勃);美(或娇美、千姿百态);健(或健壮、活力无穷)。,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鼓舞人们对光明的未来满怀向往和希望,并决心为此而奋斗。,二、阅读,8.(1)指出下面描写春花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2)上面的句子,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了春花繁茂、的特点,描绘了花朵多,花色,花味,从数量、情态几方面创造了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繁花闹春图。9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味道,艳丽,艳,甜,色彩,(1)写出了春山的光泽。(2)“偷偷”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觉察中不声不响地生长的状态。“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满山遍野地生长出来,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10.描写春雨细密轻盈的句子是:;文章赞美春天“美”的特点的句子是:。11.课文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是写春雨、春风的。请你再写出一、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句。,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12.文段抓住了春雨、的特点来写。1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中,用“一层薄烟”来比喻 的情状;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一个“全”字把 展现得非常开阔。14.文段含蓄地写了春风,从下面哪一句话可以看出?()A.雨是最寻常的B.密密地斜织着C.笼着一层薄烟D.稀稀疏疏的15.文段描写的景物给人的感觉是()A.春雨绵绵,令人喜爱 B.春雨寻常,忧伤烦恼C.清亮温馨,宁静和平 D.凄神寒骨,撩人思绪16.文段描写雨中景物的正确顺序是从 到,从 到,从 到。(每个方框填写一个字),多 细密 轻盈,细雨濛濛,高度,意境,B,C,远,静景,动景,物,人,近,济南的冬天,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厚薄()薄雪()澄清的河水()把水澄清()着落()睡着了()2.根据句意,在下面各题的括号里,用横线标出你认为恰当的词。他性格很(坚定、坚实、坚强、坚固)。青少年要有(崇敬、崇高、雄伟、宏伟)的理想,不能虚度年华。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靠山、主意、着落),有了依靠。天刚放亮,天上还有(稠密、疏落、凌乱、飘落)的星星。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戴、罩、顶、镶)着一髻儿白花。,坚强 崇高 着落 疏落 顶,3.细读下面几句话,揣摩句中加点的词,回答问题。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毒”的意思是()A.毒辣B.强烈C.危害D.凶狠“响亮”的意思是()A.十分明亮B.声音洪大C.有声响,有光亮D.晴朗4.选词填空。备选答案:A.狭窄B.狭隘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这里山路()崎岖,极难行走。他十分热爱自己的集体,只是有时显得眼界比较()。长期生活在山沟里,他的见闻很()。,B,A,B,B,A,A,B,5.解释加点词在本文句子中的意义。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6.为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注释。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A.空白灵巧B.灵活而不可捉摸C.空缺灵活D.雕空的 灵透的,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形容济南的冬天气候暖和。,B,7.第一句话“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8.把这两段景物描写具体表示空间的词语依次写出。山上()()()();()()()。9.加点部分把景物当成“人”来写,赋予了人的感情,谈谈你对这一处的理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0.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树尖 山尖山坡山腰城内城外山坡上,.“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写出了山坡薄雪的视觉形象与山坡薄雪的感觉形象,而且写出了“情”热爱冬天的济南,赞美济南的冬天。,雪后的山的美丽景色,承上启下过渡句,总起全段。,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1.找出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A.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B.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C.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D.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2.对本段文字判断有错的两项是()A.这段文字描写的是雪后山景的秀美。B.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整个小山都积满了雪。C.这段文字是按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顺序写的。D.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把树尖比作“日本看护妇”,说薄雪“害了羞”。3.“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是从侧面写出了_。4.“山”后面加“们”,是表示()A.表示复数B.把山拟人化了C.是北方口语的习惯,D,.BD,雪不大,有的地方根本没积住雪,B,5.“带水纹的花衣”是写出了()A.下了点小雪后的山上的景色。B.下了点小雪后山上有水了,流来流去像带水纹的花衣。6.本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里小雪的“妙”处是()A.小雪可以给小山穿上“花衣”。B.小雪可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C.小雪可以点缀得那些小山更加秀美。D.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7.雪本来是白色的,文中却说它“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是因为_8.给这段话选出一个标题()A.雪后的景色B.冬天群山美C.雪后图D.雪后山更秀,A,C,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D,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十六、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选自,作者,“吟”这里是 的意思。十七看云识天气本文是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体裁是。十八、绿色蝈蝈选自,作者是 国近代杰出的昆虫学家,著有被称为“昆虫的史诗”科普作品。十九、月亮上的足迹作者,体裁是。,科学24小时 张锋 赞颂,朱泳燚,说明文,昆虫的故事,法,法布尔,昆虫记,朱长超,通讯,二十、山市选自,作者 字,世称,代文学家。该书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以谈狐说鬼的形式,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郭沫若在作者故居题联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你还知道其中的故事吗?写出两则。,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聊斋先生”,清,婴宁 促织 狼 席方平 画皮,积 累 字 词,(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意。奇hun()gu()藏cng lng()zhu yu()骸()骨 潜()行躯壳()档()案 猛犸()悄()然,幻,裹,葱茏,卓越,hi,qin,k,dng,m,qi o,积 累 字 词,(2)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称赞而且佩服。()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草木)青翠茂盛。()奇异而虚幻。(),奇幻,幽雅,悄然,叹服,海枯石烂,葱茏,积 累 字 词,(3)在下列横线上选填恰当的修饰词语。,的神话 的真理 的骸骨 的密码 的魔法师 的雕刻家,奇幻,平凡,冰冷,珍贵,高明,卓越,注音或填汉字:,燚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Y lun sh zho yng,虹 崩塌,Hng 或 jing,t,千z万态 均yn,千姿万态 均匀,注音,蝈蝈 喑哑 静谧 螽斯 莴苣 软颚 嗉囊 鸟喙 篡夺,gu yny m zhng wj,snng hu cun,注释:,观测 指令 畅谈 里程碑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识记下列字词:邑 青冥 禅院 碧瓦飞甍 连亘 尘气莽莽然 霄汉 窗扉 黯然缥缈 往来屑屑 逾时 倏忽 市肆 指数高垣睥睨,y,mng,chn,mng,gn,mng,xio,fi,n piomio,xi,y,sh,s,yun pn,zhsh,数,sh 查点、计算 数不胜数,sh 几、数目 数以万计,shu 屡次 数见不鲜,坊,fng 街巷名 牌坊,fng 小手工业的工作场所 作坊,舍,sh 舍弃、施舍,sh 房屋、宿舍,遂,su 半身不遂,su 于是、就、,如意、成功,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 数年恒不一见。,的,但是,几,常常,孙公子禹年与同人 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朋友同业,喝酒,孤零零,耸立,高插青冥,相 顾 惊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奇,疑惑,回头看,青天,念 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心想,近处,佛寺,不久,几,sh,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碧绿,飞檐,才,是,未几,没多久,高垣 睥睨,墙,高高低低的城墙,连亘六七里,居然 城郭矣。,连绵不断,竟然,城,矮墙,中有楼 若 者,堂若者,坊若者,(城),象,楼阁,厅堂,街巷,的,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广大,约约隐隐,清晰的出现在眼前,用,计算,不久,一切乌有,惟 危楼一座,直接 霄汉。,同,“无”,只有,高,云霄,连接,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每层),间,窗户,大开,一排有五处明亮的地方,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那是楼外的天空,sh,亮点,天河,指着数,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 缥缈,不可计 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 凭或立,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不,sh,到,同“才”,(亮点),再往上,黯淡,若有若无,计算,它,忙碌的样子,有的,靠着,(栏杆),形状,它,(楼),y,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 行者,,见山上人烟 市 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平常,高高的平房,sh,突然,拳头,豆粒,终于,听见,早起,赶路的人,人家,集市,店铺,尘世,所以,称,思 考 1.作者描绘山市时,是以什么为序的?,是以时间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忽、无何、未几、忽、既儿、逾时、倏忽,1.忽 2.无何 3.未几 4.忽 5.既而 6.逾时 7.倏忽,孤塔耸起,高插青冥,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山市的变化过程,宫殿 城郭 城市依稀 危楼 常楼、高舍,思考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市的变化的?,明确:作者是以目击者的口气来描写山市的变化的,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具体变化如下:,宫殿,城郭,危楼,高舍,如拳如豆,不可见,孤塔,3.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结尾一段写山上的“鬼市”,这是补笔,有照应开头的作用。,4.结尾有什么作用?,思 考5.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夸张,比喻,数至八层,裁如星点。,排比,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使文章语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思 考 6.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描绘的是动景,抓住山市景象变幻莫测的特点来写,因而是 按照时间顺序来描绘景象的变化。,相顾惊疑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高垣睥睨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窗扉洞开 黯然缥缈 人烟市肆 与世无别,解释四字词语,通假字:,1.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2.数至八层,裁如星点。(“裁”通“才”),古今词义不同:,1.直接霄汉,古义:一直连接到,今义:不经过中间的事物,2.惟危楼一座,高,危险,词类活用:,窗扉皆洞开,洞,(像洞一样,名词做状语),一词多义:,数,见宫殿数十所,(几,几个,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至八层,(计数),然,然数年恒不一见,(但,表转折),居然城郭矣,(竟然,词尾),探 究 研 讨,(6)全诗七节的思路层次是怎样安排的,请简要概括。,诗歌共七节,可分为三层。其中1、2节是第一层,通过问句引发读者想像。3、4、5、6节是诗的主体部分,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回应1、2节,使全诗结构完整,有问有答。,板 书 设 计,化石吟张锋科学诗 吟:赞颂(12节)问句引发想像首尾圆合(36节)主体具体抒写遐思内容收放自如(7节)回应,一(1),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识天气可以看云。,二(26),怎样看云识天气。,三(7),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构:总说分说总说,内容要点:,二、语段精读,1.课文第一段是怎样的结构形式?从第一段,看本文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你可以举哪些例?,“总分总”的结构。“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2.第2段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默读课文第34、5、6段。,()用表格归纳各种云的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像羽毛像绫纱,最高,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像粼波,很高,它不会带来雨雪,像棉花团,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像羊群,2000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仿佛白色调幕,高,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像毛玻璃,低,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始下降,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马上就会下暴雨,4.举例说明这部分说明语言的生动、形象?,(1)运用贴切的比喻:,(2)运用拟人的手法:,(3)用描写的语句:,5.填表,下一页,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里红外紫,里紫外红,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环由小变大,转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东虹轰隆西虹雨,彩色圆弧,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写“绿色蝈蝈”,是 如何引出来的?你觉得这样写好么?2.文中介绍了“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 特点?重点是写哪一方面?,声音特征#,形体特征#,食性#,声音 特征:,窃窃自语、喑哑、连续不断尖锐、急促、清脆、柔和,浑身嫩绿淡白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大翼轻盈,形体特征:,非常漂亮,有力大颚锐利钳子,食性:,鲜肉、甜食、青菜,写作特点归纳:(1)抓住声音、形态、食性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细致地介绍;(2)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上,语言上,合作探究:绿色蝈蝈在本文中以哪些身份出现?,狂热的狩猎者、歌手、漂亮朋友、勇敢的斗士、笼中的囚犯、蝉的屠夫、英国绅士、,四个阶段,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第三级火箭再次启动,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宇航员登上月球后都做了哪些事情?,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5.插上美国国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各类仪器,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数字,这些数字起什么作用?,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小结:,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种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中考文言文复习,七年级上册,背诵默写,1.见贤思齐焉,_2.其恕乎!_,_。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_,_。4.海日生残夜,_。5._,清风半夜鸣蝉。6.夕阳西下,_。7.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己。8.我寄愁心与明月,_。9.何当共剪西窗烛,_。10._,似曾相识燕归来。,复习策略,重点篇章:童趣十则复习要点:1.重点字义2.重点句子翻译与理解3.课文内容思考4.写作方法与人物形象,加*号篇章:山市两则智了疑邻塞翁失马复习要点:1.重点字义2.重点语句背诵,1.文学常识:连线,童趣 刘安 春秋论语十则 韩非子 战国末山市 刘义庆 西汉智子疑邻 沈复 南朝宋 塞翁失马 蒲松龄 清世说新语两则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童趣,(一)文章围绕什么回忆了哪三件趣事?答:围绕着“物外之趣”三件事:1.事观蚊成鹤情怡然称快2.事神游山林情怡然自得3.事鞭逐虾蟆情大快人心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童趣,(二)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答:通过仔细的观察,丰富的想像,赋予自然景物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了“物外之趣”。(三)请从文中划出能表现作者观察仔细与想像丰富的语句。,童趣,(四)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点明文章的主旨(五)“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比喻、夸张;在内容上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童趣,(六)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情趣的人。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要善于观察事物 要富于联想和想象能力,论语十则,1.论语十则所阐述的道理可以分为哪几个方面?,(1)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学习态度:“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3)思想品德修养:1、2、5、6、7、8、9、10章;(4)关于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第8、10两章。,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7、喜迎来客,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8、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论语十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论语十则,9、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重”表现在“远”表现在10、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11、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1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论语2.孔子与儒家3.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4.世说新语 5.韩非子与法家,1.文学常识,2、通假字.项为之强(jing).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yu).诲女知之乎(r).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zh).一切乌有.裁如星点.尊君在不(fu),强僵 僵硬,说悦 高兴 喜悦,女汝 你,知智 聪明 智慧,乌无,裁才,不否,3、一词多义为(项为之强)(为人谋而不忠乎)(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以虫蚁为兽)(知之为知之)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其(必细察其纹理)(蹲其身)(神游其中)(其恕乎)之(故时有物外之趣)(昂首观之)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观(作青云白鹤观)(昂首观之),因为;替;,被,当作 看作,用,把,代词指所观察之物,代词 指自己,代词 指所想象的境界,也许,助词,相当于“的”,代词 指蚊子,景象,看,是,取独,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然数年恒不一见)(然后知松柏)(尘气莽莽然)(居然城郭矣)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了解,知道,明白,可是,的样子,守信,真诚,诚实,通“智”聪明智慧,这样,3、一词多义,竟然,,时,(逾时,楼渐低),(学而时习之),亡(暮而果大亡其财)(马无故亡而入胡),丢失,逃跑,时候,按时,3、一词多义,故,以前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故时有物外之趣),4.词类活用,名词当动词,鞭打。,时间名词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有道德才能的人。,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形容词作动词,降低。,形容词作动词,以为耻。,指着,名词活用为动词,鞭数十传不习乎学而时习之见贤思齐焉窗扉皆洞开楼渐低 层层指数不耻下问,5、古今异义词君子 古义:今义:可以 古义:今义:是 古义:今义:已 古义:今义:,道德上有修养的 人(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