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件:第一章总论.ppt
2023/11/9,1,2023/11/9,第2页,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 第二节 会计职业与会计规范第三节 企业会计的对象和要素第四节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本章小结,内容提要本章介绍了会计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最重要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概念、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分类、会计的作用、会计职业与会计规范、企业会计的对象与要素、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2023/11/9,第3页,第一节 会计及其职能,一、会计的概念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三、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四、会计的职能五、会计的分类六、企业会计的目标七、企业会计的作用,2023/11/9,第4页,一、会计的概念(1),课堂讨论:谈谈对会计的认识。,2023/11/9,第5页,一、会计的概念(2),1、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2、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2023/11/9,第6页,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1、知识点:(1)会计最初是生产职能的附属部分,当剩余产品大量出现时,才成为一种独立的 职能;(2)会计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随之发展的。,2023/11/9,第7页,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2),3、思考题:“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你如何理解这句话?,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约从旧石器的中晚期到封建社会末期,1494年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至今,2、参考资料:,2023/11/9,第8页,三、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社会经济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经济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单位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的素质,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2023/11/9,第9页,四、会计的职能,(一)会计职能的概念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二)会计职能的层次 1、基本职能 2、具体职能,2023/11/9,第10页,1、基本职能(1),会计的基本职能,指会计的内在功能,反映职能,控制职能,概念,基本特点,又称核算职能,是指从数量上记录、计算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是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主要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2023/11/9,第11页,1、基本职能(2),两职能的关系:反映是最基本的,是控制的基础;监督又是反映的质量保证。课堂提问:你是如何理解会计基本职能的?课后讨论题:会计职能履行的好坏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何影响?,2023/11/9,第12页,2、具体职能,会计的具体职能是指会计基本职能的外在具体存在形式。包括:(1)对外进行能动反映的职能:会计确认、计量、分析、报告。(2)对内进行全面管理的职能:会计预测、决策、调节、考评。思考题: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的对内管理职能履行得如何?,2023/11/9,第13页,五、会计的分类,按应用范围分类,企业会计,非企业会计(又称预算会计),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按服务对象分类,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2023/11/9,第14页,六、企业会计的目标,(一)会计目标的概念是指会计行为主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会计工作希望得到的结果。(二)会计目标的意义是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三)会计目标的内容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 其决策的信息。,2023/11/9,第15页,七、企业会计的作用(1),课堂提问:你认为企业会计有何作用?,2023/11/9,第16页,七、企业会计的作用(2),参考答案:企业会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1)企业内部决策上;(2)企业以外的决策制定者;(3)社会。,2023/11/9,第17页,第二节 会计职业与会计规范,一、会计职业二、会计职业道德三、会计规范,2023/11/9,第18页,一、会计职业,单位会计单位会计是指在单位中直接从事的专职会计工作,可分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内部审计。,公共会计是指不从属于某个单位,超然独立的为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提供专业性服务的会计职业。,2023/11/9,第19页,二、会计职业道德,2023/11/9,第20页,三、会计规范,会计规范是指进行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标准和法规,其体系如下:,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部门会计规章,会计准则,统一会计制度,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会计法,2023/11/9,第21页,1、会计法律,会计法是会计工作中最高层次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属于基本法规和母法。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实施。1993年,第一次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补充资料:第2次修订后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主体。,2023/11/9,第22页,2、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1年1月1日施行)。,2023/11/9,第23页,3、会计部门规章(1),会计部门规章是指由财政部和其他相关部委制定的会计方面的法律规范。财政部是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会计部门规章主要有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2023/11/9,第24页,3、会计部门规章(2)企业会计准则,(1)会计准则的概念:又称会计标准,在我国是由财政部制定并颁布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就会计核算的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及程序所作的规定,是会计制度制定的依据。(2)企业会计准则的层次:基本准则,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会计核算的主要方面作出的原则性规定于1993年7月1日起实施。具体准则,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依据,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其程序所作的具体规定。1997年开始陆续发布。,2023/11/9,第25页,3、会计部门规章(3)统一会计核算制度,(1)会计制度的概念:是指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等统一制定的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具体体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2)会计制度的分类: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包括大中型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国会计制度由财政部统一制定。,2023/11/9,第26页,4、会计规范的总结,课堂提问:谈谈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基本准则、会计具体准则、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2023/11/9,第27页,第三节 企业会计的对象与要素,一、企业会计的对象二、企业会计要素三、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要求,2023/11/9,第28页,一、企业会计的对象,(一)会计对象的概念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二)会计对象的内容 会计对象是指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价值增值运动。财务会计的对象主要指过去的价值增值运动。管理会计的对象主要指预期的价值增值运动。,2023/11/9,第29页,二、企业会计要素,(一)概念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二)会计要素的内容1、资产 2、负债3、所有者权益 4、收入5、费用 6、利润,2023/11/9,第30页,工业企业经济活动与会计要素图示,投入,采购,生产,销售,退出,投入资本,借入款项,购置生产设备和生产资料,制造产品,产品完工,回收货币,纳税和返还利润,所有者权益,负债,资产,费用,收入,利润,2023/11/9,第31页,1、资产(1),(1)概念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特征(应同时具备)第一,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第二,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第三,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第四,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2023/11/9,第32页,1、资产(2),(3)分类资产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2023/11/9,第33页,1、资产(3),(4)主要内容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资产 应收票据 存货 待摊费用等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资产,2023/11/9,第34页,2、负债(1),(1)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特征负债是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负债将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负债的偿还方式,可以是转移资产,或者提供劳务,或同时转移资产和提供劳务,还可以是将债务转为所有者权益(如债转股)。,2023/11/9,第35页,2、负债(2),(3)分类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2023/11/9,第36页,2、负债(3),(4)主要内容 短期借款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票据 应付工资负债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预提费用等 长期应付款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2023/11/9,第37页,3、所有者权益,(1)概念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2)构成 投入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2023/11/9,第38页,4、收入(1),(1)概念 收入是指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课堂提问:处置固定资产收入、罚款收入是否属于收入范畴?(2)表现形式引起资产的增加,导致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有。,2023/11/9,第39页,4、收入(2),(3)收入与收益、利得的关系 收益=收入+利得,2023/11/9,第40页,5、费用(1),(1)概念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2)表现形式引起资产的减少,导致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有。,2023/11/9,第41页,5、费用(2),(3)项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定义的费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耗费,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期间费用、所得税。其中: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2023/11/9,第42页,6、利润(1),(1)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2)构成 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所得税等。,2023/11/9,第43页,6、利润(2),(3)分类利润按层次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其中: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 收支净额+补贴收入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2023/11/9,第44页,三、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要求,(一)会计确认的基本要求(二)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式,2023/11/9,第45页,1、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确认是指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将一个项目作为某个会计要素加以记录与披露的程序。,2、会计确认的步骤,(一)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1),2023/11/9,第46页,(一)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2),3、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应同时满足。,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可靠性,会计确认,2023/11/9,第47页,(二)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式,1、会计计量的概念是指对具体的会计核算内容进行量化的过程。2、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要素(1)计量对象:指被计量的客体。(2)计量属性:通常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3)计量尺度:有名义货币、等值货币等。3、确定会计计量模式的依据(1)具体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2)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要,2023/11/9,第48页,第四节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023/11/9,第49页,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概念也称为会计假设,是指对会计核算的范围、手段等所作的限定。(二)内容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2023/11/9,第50页,1、会计主体(1),(1)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2)意义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将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会计主体所有者,会计主体,投资,确认资产投出,确认收到投资,分红,确认利润分配,确认实现投资收益,2023/11/9,第51页,1、会计主体(2),(3)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一般法律主体都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课堂提问:下列属于会计主体但不属于法律主体的有()。A.个人独资企业 B.合伙企业 C.企业的分支机构 D.企业集团,2023/11/9,第52页,2、持续经营,(1)概念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继续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倒闭及进行清算。,(2)意义为正确地进行资产的计价、损益的确定等提供核算基础。,会计主体,持续经营,2023/11/9,第53页,3、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的概念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划分为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考核其经营活动的成果。,(2)会计期间的划分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3)会计分期的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为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一贯性原则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2023/11/9,第54页,4、货币计量,(1)货币计量的概念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假定价值不变的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2)记账本位币的选择 一般为人民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选择某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3)货币计量的意义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2023/11/9,第55页,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概念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范和标准。(二)分类在企业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原则有13项,可分为三类:1、会计信息质量原则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3、修正性原则,2023/11/9,第56页,1、会计信息质量原则(1),客观性原则真实、可靠、可验证。相关性原则又称为有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强调不同企业在同一会计期间的横向可比。一贯性原则强调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纵向可比。,2023/11/9,第57页,1、会计信息质量原则(2),课堂提问: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有何联系与区别?及时性原则包括及时记录和输送会计信息。明晰性原则指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应该便于理解和利用。,2023/11/9,第58页,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的一种计算基础。凡属于本期应确认的收入,无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凡属于本期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费用。,2023/11/9,第59页,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2),课堂练习:练习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应用。某企业2002年5月发生下列收支业务,要求按权责发生制计算5月份的收入和费用。(1)本月销售产品100000元,货款存入银行;(2)支付本月的水电费1500元;(3)销售产品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4)预付下半年的房屋租金12000元;(5)收到上月份应收的销货款30000元。,(3)预付712月的租金60000元;(4)本月计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2000元;(5)收到上月份应收的销货款40000元;(6)收到购货单位预付货款80000元,下月交货。,(1)支付本月的水电费900元。,2023/11/9,第60页,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3),答案:本月收入=100000+50000=150000(元)本月费用=1500(元),2023/11/9,第61页,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4),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包括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课堂提问:如何理解配比原则?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指各项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可信赖;手续简化;易于取得并可以验证。,2023/11/9,第62页,2、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为取得本期收入而发生的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受益期在1年以上的支出。,课堂提问:举例说明哪些属于收益性支出?哪些属于资本性支出?如购买设备的支出、本月水电费等支出分别属于收益性还是资本性支出?,2023/11/9,第63页,3、修正性原则(1),谨慎性原则概念:这也是重要原则之一,是指会计人员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在不影响合理反映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应用:此原则的运用贯穿于会计核算的整个过程。注意事项: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建立 秘密准备。,2023/11/9,第64页,3、修正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概念:是指对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对次要的经济业务,在遵循真实性原则的前提下,可采用简化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合并反映。意义: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能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注意:重要性是相对的。,2023/11/9,第65页,3、修正性原则(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概念:是指企业应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仅仅按其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应用:如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固定资产,就是遵循此原则的体现。领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此原则,要求会计人员需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判断等能力。,2023/11/9,第66页,本章小结(1),1、会计既是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也是一种管理活动。2、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3、现代会计的客观环境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4、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5、会计按其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会计和非企业会计。6、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7、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2023/11/9,第67页,本章小结(2),8、会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包括单位会计和公共会计。9、我国的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部门规章.。10、企业会计的对象是价值增值运动。11、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1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13、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计价、谨慎性、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重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