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解读.ppt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解读,安桂清 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一、综合实践活动及其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一)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不同实际上是德性之知(或体知)与闻见之知的不同,对直接经验的强调意味着综合实践活动要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知”(embody-knowing)概念。,生活世界,在生活中由于生活为了生活,知识的综合运用,只是停留于事实的探究,没有个体的知识经验去同构和建构他所发现的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只能是肤浅的。,实践性课程,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I experience,I understand.I do,I learn.From Chinese proverb资料来源: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二)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新课程的基本结构 单学科 学科课程 综合学科 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 非指定领域,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二者共同致力于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成为“实现学习的课程”,因此二者的不同并不在学习形态方面。二者的区别在于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方法不同。综合实践活动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而学科课程则以学科的“内容(题材)”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走出“二元论”的怪圈,妥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可和某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2.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1)校本课程开发的双重含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的课程开发。(2)从课程生成的角度讲,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校本的课程开发范畴。结论:国家管理,地方指导 学校开发,儿童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一)怎样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二)小学阶段的目标是什么?,1.指定领域A.研究性学习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C.信息技术教育D.劳动与技术教育2.非指定领域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二)怎样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应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上述三者的均衡与整合,最终指向于学生个性健全发展。,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三)怎样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一)综合实践活动遵循怎样的课程开发模式?阶梯型:目标成就评价(一元化、划一化)例如:泰勒原理、斯金纳的“程序学习”、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登山型:主题探究表达(多元化、个性化)例如:项目学习、问题学习、服务学习等,(二)对学生而言,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1.自己的想法在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探究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尝试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想法。2.真实的体验在反思和探究生活中,融入生活,最终形成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三)教师该怎样指导综合实践活动?,1.指导的艺术(1)与学生一同投入现象“在活动中,我自己也象着迷似地感到十分愉快。”。(佐藤学)“综合学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和儿童一起共同愉快地学习,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佐藤学),(2)倾听学习者解释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因此,教师在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首先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倾听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倾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倾听他们对自己所选择的问题的探究过程和结果的解释。在倾听学生的基础上,运用教育智慧,创设深入探究的情境、条件和契机,帮助学生在探究中诞生新的、更精彩的观念。,2.指导的方式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宜采用“团体指导、协同教学”的方式。班主任或其他教师可充当导师小组的协调人。学校核心课题组的老师可承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规划、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四)怎样整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整体设计小学5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横向看,注重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的均衡与整合;从纵向看,不同学期或年级之间宜采用螺旋式课程的组织方式。2考察校内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为创设问题情境、整体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奠定基础。,例:,四、五年级,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无主题活动,探究物质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季节,生长,节日,环保,了解自己,提高自己,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美丽的 春天 认识 认识 迎接“六一”我爱 环保和 我是小学 我的 我的 我要 上 秋天 来了 植物 动物 新年 儿童节 我的家 我们的生活 生了 身体 收获 二年级了,(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应如何安排?,转变“周课时数”的思路,宜采取弹性课时制,在实践中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六)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预设的目的不是限制生成,而是提高生成的效率。不断诞生新的研究主题与研究目标是综合实践活动持续发展、迈向成功的标志。,(七)怎样处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事实研究与价值研究的关系问题?,以事实研究为基础,以价值研究为导向,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八)为什么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对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乃至学校文化建设作整体关注,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视为重建学校文化的重要契机。,五、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一)遵循何种评价理念?整体观: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多元化: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 过程性: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二)采用何种评价方式?,1对学生的课题研究宜采用“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在每一个学生的档案袋中,主要包括3项内容:第一,在本课题中,我的“作品”(我的发现和创造)是什么?第二,对这个问题(课题),我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第三,对这个问题(课题),我自己的真实体验是什么?2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以及课题结束后,宜及时结合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会话和共同探究、学生的“作品”,进行“描述性研究”。由此形成一个个课题研究案例。这些饱蘸学生声音、教师声音的案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六、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一)机构设置校长室 教科研室 教导处 德育室 大队部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小组年级组 班级,(二)制度建设,师资配备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师教研制度家长联系制度外出考察登记制度课程档案建设制度,(三)资源开发,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开放专用教室 建立宣传阵地 全力开发校外资源 建立校外活动基地 聘请校外辅导员,七、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误区,(一)精英主义1.表现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生无法实施;等等。2.出路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具体性,确立“多元主义”价值观。,(二)活动主义1.表现仅有活动形式而没有活动内容,更缺乏活动反思2.出路将行动与反思相结合,让儿童活动而不是活动儿童,(二)学科主义1.表现采用固定的教材文本教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上通过讲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2.出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师生在探究过程中共同创生的,不能将现有的学习资源包视为系统化的教材。,(四)唯科学主义1.表现“研究性学习”=“科学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科技类活动课程”2.出路 融合自然、社会与自我融合科学、艺术与道德,结 语,当你发现力量是外在于你的时候,总有很多事情阻碍你思考;而当你发现力量是内在于你的时候,你会发现机会无处不在。,思考题,请您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何联系,其独特之处是什么?请您思考综合实践活动与过去的活动课或兴趣课之间有何关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