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课用).ppt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认识孟子,1.孟子(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儒家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亚圣”。,2.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1.初读感知,要求: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尽量读出气势和情感。,2.理解文意,提示: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词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1.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参考译文,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才干。3.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4.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文言知识卡,1、词类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使”,2、一词多义:,拂,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不顺 同“弼”,辅佐,3通假字。,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拂同“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4虚词。,于,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而死于安乐也,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兴起,被任用,从,给,在,表露,表现,3.读出感悟,提示:1.语言 2.思路结构 3.情感,列 举 六 位 名 人 事 例,第三段,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国无忧患易灭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第二段,第四段,(个别),(一般),(客观),(主观),(个人),(国家),(中心论点),(正面),(反面),第四段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正反(对比)论证,古为今用,学为所用,说说你对本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它对你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影响。,孟子名言,仁者无敌。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