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消费观》(新人教版必修1).ppt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第二框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温故知新,消费,收入(客观因素),物价(客观因素),消费心理(主观因素),情景一 A同学:周围有好多同学都买了自行车,虽然我家离学校不远,但我还是想买一辆。情景二 B同学:看着周围同学的自行车都可高档了,而我的车又破又旧,太没面子了,我要买一辆“豪车”,比他们的都要好!情景三 C同学:大家的自行车都差不多,多没个性呀,我要买辆限量版的,我的车绝不能跟别人的一样。情景四 D同学:我家离学校太远了,得有辆自行车才方便,买个几百块的质量好的就行。,自主探究,以上四位同学在消费中分别受到了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这些消费心理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评价这些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求异心理,求实心理,5,特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流行性。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一、消费心理面面观,特点:夸耀性、盲目性。弊:不实用,增加经济负担,对个人生活不利。评价:不健康心理,不值得提倡。,2.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巴西女子 伊莱恩戴维森她身体的各个部位一共穿了1900多个孔,都市另类,笑脸头,你会如何看待上图的两位“另类”人物?,3.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利: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和发展。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特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评价:有利的,理智的消费。态度:值得提倡。,.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树立求实的消费心理,做理智的消费者。,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一个产业 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有利:展示个性、也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态度: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有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有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有利态度:值得提倡,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心理的表现,评价,你听说过“负翁”“月光族”“卡奴”“守财奴”吗?,我们要怎样抵制不良消费行为,做理智的消费者?,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果戈里的小说中有个“守财奴”叫泼留希金,他攒了很多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柜子里,物品藏在仓库里,以致纸币一碰就化为灰,面粉硬得像石头。,思考:以上两类消费行为是合理的吗?正确的消费应该是什么样的?,当前收入+未来收入,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一,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不抑制消费,不超前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滞后消费也叫抑制消费:指远远低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适度消费:,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不由自主地买什么你有过凭一时冲动而购物的行为吗?在你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多少?精神消费占多少?,小调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苏轼,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二:,2.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做到“三个避免”,盲目跟风 要有主见,情绪化消费 理智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身心协调发展,“一坚持”:要求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一项调查表明,近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东西买回来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中国消费四大怪重腹轻脑;重幼轻老;重节轻闲;重娱轻健。,小儿麻痹症,物质,这些东西使用起来倒是很方便,但是,又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消费?,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什么是绿色消费?,为什么要绿色消费?,怎样做到绿色消费?,原则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p22),绿色消费指: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环境的消费模式。,“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保护人类健康,万物共存。,(1)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2)核心可持续性消费,“5R”:节约资源,减少污 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生活中如何做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你知道吗?,“塑料袋被国际人士评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天仅买菜就要用掉10亿只塑料袋,而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也在20亿只以上。其中 80%以上未经回收,被大量的散落在环境中。,据统计,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在我国全年消耗量超过100亿个,少用罐装食品、饮品,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倡议:绿色消费从小事做起,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回收废塑料,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使用布袋,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2003年1月6日,有这么12个人,在这里一餐吃掉了36万多元的满汉全席,其中一瓶酒的价格是3万2千多元。,启示?,中国人手机的更换频率高得惊人,特别是20岁至30岁的年轻人基本上几个月换一部。,?,“面子饭”变泔水 长沙每天浪费食物约120吨,我国人民生活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再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不是已经过时了?,这个孩子只有10岁,他身旁跟他差不多高的背篓,是他每天的劳动工具。他说他很想上学,可是家里没有钱交纳每年140元的学杂费。现在,他在一天天长大,他必须用这个背篓来证明自己活着的价值。他没有白活。,为了能上学,这双脚每天都要跋涉两个小时山路。冬天大雪封山也不例外。脚的主人说,他从来没有迟到过。,这样的鞋,我们别说穿,你见过吗?,孩子们每天只吃两顿这样的“饭”。这个孩子还没来得及吃完就上课了。记者特地闻了闻,“饭”已经发馊变味。下课后,这“饭”会被吃得一粒不剩。,从教育部下派贵州省挂职的贵阳市委副书记高文兵说:“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们能在六一儿童节每人吃两个鸡蛋”。沉默了好一会儿,他说:“可是现在还不行。”他这样说的时候,眼角沁出了泪水。,天地教室,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1)从历史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2)从国情来说,我 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3)从个人成长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条件,(4)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和合理消费的关系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但不抑制消费。,我们还需不需要节约?为什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温家宝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我们还需不需要节约?让我们来算一笔帐!,4.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新视野:都市“拼族”,以时尚带动节约,“现代人不拒绝精打细算,节约也可以很时尚”,你可以因“拼车”而节省50以上的车费,也可以因“拼饭”而多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课堂小结,消费心理,消费原则,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点、评价?,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世界杯赛上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发型引起广大球迷的关注,许多理发店利用球迷追星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汉姆发型”,大大发了一笔财。对广大球迷而言,这种“汉姆发型”消费主要属于()A.攀比心理消费 B.求异心理消费 C.求实心理消费 D.从众心理消费,D,2.某学校一美术生在炎热的夏天剃了光头,又戴了一顶较厚的帽子,引起其他同学异样的目光,学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这位美术生的做法属于哪种心理引发的消费()A.攀比心理消费 B.求异心理消费 C.求实心理消费 D.从众心理消费,B,3.“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这句公益广告倡导我们应坚持(),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C,4.人们在购物时,总是追求“物美价廉”。这种消费属于()A.攀比心理消费 B.求异心理消费 C.求实心理消费 D.从众心理消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