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汉语课本》课文分析.ppt
新实用汉语课本课文分析举例,一、实用性课文的话题注意到了从交际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了接近真实生活的语言环境,突破了以往以学校生活为主的的狭小圈子,跨出了校园,内容广泛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以及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例:以社会生活为例。在第二册第三十三课文讲“到医院看病”第三十四课文讲“如何写信”第三十五课讲“购买东西”三十八课讲“搭乘公交车”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掌握的语言材料,具有很强的使用性。,课文编写的优点,二、科学性循序渐进性原则:遵循从易到难,从旧到新的原则;难易适度,长短适中。例如:课文内容从简单的短对话向记叙文过渡。第一册生词量控制在没课6-12个左右。第二册生词量则控制在25个左右。第一册课文前面几课以简单的短对话为主,后面几个出现了难度相对大点的记叙文。,三、与文化知识的结合实用汉语课本在第一二册涉及到的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有:中国人的姓氏与称呼;中国文化名人(鲁迅,郭沫若);中国人文地理以及名胜古迹(长江,黄河,颐和园,香山);中国民间艺术(京剧,古典音乐)等;中国小吃(豌豆粥,油饼,元宵,杏仁豆腐);,四、趣味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材的设计应该体现兴趣原则。实用汉语课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在内容上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用一些活泼的语言,多样化的语体,以及穿插了一些故事提高课文的趣味性。在实用汉语课本里面有适当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历史传说等增加了课文的趣味性;例如在第二册第四十一课里面讲到北海白塔山时候没有直接讲出地而是由一个导游说“那是崇祯皇帝吊死的地方”这样穿插历史故事可以激发学生探求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欲望。,课文的缺点,1、口语和书面语分的不够清楚。不够实用,不符合日常的交际礼貌规则而且有说教以及政治化倾向。对话内容生硬。例:在第一册24课里有这样的对话“老师四月二十八好是我的生日。我今年二十”“是吗,祝贺你”不符合语言交际实际,一般人都是说祝你生日快乐。接下来是“我家有一个舞会,请您参加,好吗?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也显得太书面语话了,一般人都说“我们班的同学都要来呢。”,又如:第二册第三十一课里一个老华侨对外国学生说“我弟弟妹妹都在北京,她们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工作。我这次回国看看,希望能够为社会主义做点事儿”像这样的内容好像有点政治化倾向,而其有点口号的感觉,给人感觉不是很自然有点矫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再如:第一册第十七课里面帕兰卡说“你从哪儿来?”古波“我从食堂来,现在几点。”这样的对话生硬感觉像是在审判,对话内容不符合日常交际的礼貌性原则。,第二册的第三十二课:医生问古波“以前得过什么病?”医生建议古波检查眼睛鼻子和耳朵,古波说“我想这些都没有问题”大夫说“我也希望这样。大夫的问题给人感觉不是很礼貌。而且回答给人也感觉好像语气生硬没有爱心。这样的生硬的对话时间久了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且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这样也侵犯了个人隐私,会使得被这些问题问得很唐突。,2、词的选取依附 于课文内容,有时为体现语法点改写本来合乎真实交际的句子。这就使语言变得生硬、干瘪,课文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受到影响,无法引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例如第一册里面后边有一个小花园这边课文。帕兰卡请丁云到她们家玩,帕兰卡向丁云介绍家里的各个屋子,在讲到爸爸的书房是说道“桌子上的书都是爸爸的,他总不让我们整理”为副词“总”的教学加了一句他总不让我们整理感觉有点莫名其妙的。,3.课文的系统性连续性不够,生词重现率不高。上下两册很多课文与前面的课文联系不太大,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复习。第一册的生词重现率不高,第二册相对好点。,关于新实用汉语课本课文的分析,一、从话题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二、从语言的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三、从文体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四、从语音的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五、从词汇的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一、从话题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1.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话题比较广泛。话题涉及各个方面,如留学生在中国的衣食住行、中国社会文化、个人信息、中外差异、语言、世界性话题等。2.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话题具有比较强的实用性。话题和情景不限定在学校内,走出了学校的圈子。贴近留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3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话题具有连续性。同一课的两段对话或一段对话、一段短文之间在内容基本上都是有联系的。都围绕着一两个中心话题,如第一课两段对话都是关于问候的,第四课两段对话都是关于认识新朋友的;第四十课第一篇对话课文为“半边天”和“全职太太”,而第二篇短文谈谈中国妇女的地位,都是以妇女为话题,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此外,从四册教材整体来看,某些不同课文的话题也具有联系性,如第二十课过新年和第四十二课洋姑爷在农村过年,都涉及过年的话题。,4.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话题趣味性比较强。曾有调查分析标明留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中国社会文化。而教材中关于中国社会文化的话题非常多。如在第二册(从第十五课起)就提及上海、西安、兵马俑、游海南岛、登泰山、孔夫子、爬长城、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中国民乐、春江花月夜、越剧、红楼梦、中国旗袍、吃火锅等等。小结: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话题广泛实用,趣味性比较强。,二、从语言的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1.总体看来,新实用汉语课本基本上都能能用较为真实的语言展开话题,但是也有一些课文为了凸显某结构或功能项目,课文语言生硬、累赘,不符合交际规则。如第四课她是哪国人的对话:哥哥:力波,那是谁?丁立波:那是我们老师。(从口语对话角度来说,我们一 般会说“我们老师”)哥哥:她是哪国人?丁立波:她是中国人。我们老师都是中国人。(直接回答“中国人”),这段对话中有明显的让学习者运用“是”字句进行表达的痕迹。这固然可也锻炼学习者运用“是”字句进行表达的能力,但不太符合口语规范和交际规则,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误导,让学生以为口语对话也必须是完整的句子。2.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语言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多样化指课文的语言要有不同的语域风格(要存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差别)。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人物主要有学生、老师、记者、导游,同时还有经理、服务员、农民、售货员等,他们隶属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阶层,人物性格多样,每个人说的话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使得教材的语言有不同的语域风格,呈现多样化,且贴近生活。,小结:虽然新实用汉语课本的有些课文语言比较生硬、累赘,但总体上课文语言是比较真实的,且课文语言呈的多样特点比较明显。,三、从文体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新实用汉语课本为各课提供一定的话题和情景,第一、二、三册课文基本上用对话体(每课两段),以利于基础阶段在听说读写全面要求的基础上,加强听说的训练。第四册则一段为对话,一段为短文。第一、二册课文会话中出现了很多的句型和语法点,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说话的同时也接触到句型和语法点的最简式,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并获得感性认识。而第三、四册的课文则有利于基本句型的学习。小结:初级阶段的教材应以对话体为主,同时可以配合一些叙述性的课文。初级阶段的课文最好是一个完整的对话或短文,便于学生朗读和背诵。这点新实用汉语课本做得很好。,四、从语音的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课到第六课为全书的语音阶段。课本中的语音教学与课文的会话教学紧密结合,每课都有确定一些集中训练的的重点音素,每课的课文用语,都以已出过的音素为限,除个别情况外,基本上不提前出本课未学的新音素。如,第一课集中训练的重点音素是六个声母(b、p、m、n、l、h),六个单韵母(a、o、e、i、u、)和六个复韵母(ao、en、ie、in、ing、uo),课文对话中出现的每个字都是由这些重点音素拼读出来的。小结: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的会话与语音教学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语音知识的掌握和发音技能的训练。,五、从词汇的角度看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1.生词量的控制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三、四册平均每课生词都超过了50个,从数量上看是比较多的。但是我们深入到课文中去看就会发现,因为新实用汉语课本都采取了每课两段课文式编排,分散了生词数量,平均到每段课文的生词并不太多,这样就减轻了生词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2.生词在课文中的分布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分布比较均匀,课文中的每个句子一般都会出现一两个生词,而且每个句子不会出现两个以上的生词,这样的生词分布是比较合理的。,3.生词重现率 新实用汉语课本每一课都围绕一两个中心话题进行,因此生词的重现率并不高,很多生词只出现一次以后就再也不出现了。这不利于学生对生词的记忆和掌握,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生词进行复习和巩固。生词重现的最佳时机是在首次出现的下一课。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有的也有对前面课文生词的重复再现。如第一册第一课的生词“好”、“吗”在第二课课文中就分别出现了五次和四次。但这只是各别的字,从总体上来说,新实用汉语课本生词的重现率是比教低的。小结:新实用汉语课本比较好地处理了课文生词量的控制和生词在课文中的分布,不足之处是生词的重现率总体偏低。,最后结论:总体上来说,新实用汉语课本的课文是比较精彩的,其精彩在课文的话题、语言、文体、语音、词汇方面都有所体现。如能在课文语言的口语规范化及生词重现率方面进一步提高,就会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