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信息学概论》第5章信息管理系统.ppt

    • 资源ID:6526302       资源大小:241.50KB        全文页数:1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学概论》第5章信息管理系统.ppt

    信息学概论第五章 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内容,本章内容提要系统与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5.1 系统与信息系统,5.1.1 系统科学回顾1.系统的定义系统论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著名生物学家 指出,“系统是许多组成要素的综合体。”ANSI 对系统的定义是:各种方法、过程或技术结合到一块,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描述性定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系统有一定的结构。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地,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5.1 系统与信息系统,2.系统的特征根据上述系统的含义可以得出系统具有以下特性。目的性(Purpose)整体性(Integrality)层次性(Hierarchy)相关性(Relationship)环境适应性(Environment Applicability),5.1 系统与信息系统,3.系统的分类系统有各种形态,可以从不同角度将系统分类。按系统的起源分类,可以分为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分为三类: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按系统功能来分类,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军事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等。按系统和外界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可以把系统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5.1 系统与信息系统,4.系统的基本观点系统的观点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在一些科学学科,尤其是在生物学、心理学和科学学科中,发现系统的一些固有性质与个别系统的特殊性无关,也就是说,若以传统的科学分类为基础研究,则无法发现和搞清楚系统的主要性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不久,Bartalanffy 提出了一般系统的概念和系统理论,系统才逐渐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1954年一般系统理论促进协会成立,1957年系统工程学(H.Goode&)一书出版。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有了充分实现的可能性。目前系统工程方法已渗入到一切领域。,5.1 系统与信息系统,系统的观点是:系统必须用于特定目标;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有明确的边界,并通过边界与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的。,5.1 系统与信息系统,5.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或系统方法论,System Approach,是研究系统工程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作为科学,它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以系统概念为主线,引用其他学科的一些理论、概念和思想而形成的多元目的科学;作为工程,它又具有和一般工程技术相同的特征。除此以外它还具有本身的特点。,5.1 系统与信息系统,系统方法的要点主要有系统的思想、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系统的思想就是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考虑系统的一般特性和被研究对象的个性。数学的方法就是用定量技术即数学方法来研究系统,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运行模型,将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再用到原来的系统中。计算机技术是指在计算机上用数学模型对现实系统进行模拟,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以系统方法为基础进行的。,5.1 系统与信息系统,6.系统分析的原则明确系统的目的,了解系所要完成的任务区分系统与环境掌握系统的处理流程把握系统的分与合自顶向下进行研究注意系统的应变性,5.1 系统与信息系统,7.系统论概览(百科全书)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系统思想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由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 创立。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1973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奠定了系统论的理论基础。1968年发表的专著 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Development,Applications(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被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5.1 系统与信息系统,一般系统论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论所具有的基本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明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也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System Approach 直译为系统方法,也可译成系统论,它既可代表概念、观点、模型,又可表示数学方法。Bertalanffy 认为,使用 Approach 这 样一个不太严格的词,正好表明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5.1 系统与信息系统,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工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 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 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5.1 系统与信息系统,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5.1 系统与信息系统,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的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在现代科学的整体化和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系统论连同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5.1 系统与信息系统,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多年致力于系统工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建立统一的系统科学体系的问题。他认为,系统科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并列的一大门类科学。系统科学象自然科学一样也区分为系统的工程技术(包括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系统的技术科学(包括运筹学、控制论、巨系统理论、信息论);系统的基础科学(即系统学);系统观(即系统的哲学和方法论部分,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连接的桥梁四个层次)。论系统工程钱学森、李国志、王寿云著,1982首版。,5.1 系统与信息系统,5.1.2 信息系统的概念1.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IS)是一个对组织内业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交换,以支持和改善组织的日常运作,满足管理人员解决问题而做出决策所需各种信息的系统。从技术角度看,信息系统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自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的信息,是一组通过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等基本活动以支持组织决策和经营管理的关联组件。从经营管理角度看,信息系统在组织和管理层次上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作出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信息系统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管理系统、社会系统,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组织和管理的手段。,5.1 系统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收集(输入)、操作和存储(处理)、传播(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以实现其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输入:捕获或收集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活动处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或变换成更具有意义、更易用的形式。输出: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有关人员或用于生产活动中。反馈:反馈是一种用来改变输入、处理的输出。概括地说,信息系统是一种接受数据资源作为输入并将其加工成信息产品作为输出的系统。,5.1 系统与信息系统,广义理解的信息系统:各种处理信息的系统。狭义理解的信息系统:仅指基于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系统。将信息系统定义为: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检索、传输,必要时能向有关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这个概念更接近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信息系统的存在,它可以是建立在手工基础上的(人基信息系统),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机基信息系统)。现代信息系统概念多指狭义的基于计算机、通讯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且服务于管理领域的信息系统,即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最终导致了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产生。,5.1 系统与信息系统,2.信息系统的功能从信息资源管理的角度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可以概括为6个基本方面: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维护和提供服务。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就是把分布在各部门、各处、各点的有关信息收集起来,即录下其数据,集中起来转化成信息系统所需的形式。数据的处理:即将数据加工转换为有用的信息。数据的存储,5.1 系统与信息系统,数据的管理:数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事先规定好应采集数据的种类、名称、代码、地点、所用设备、数据格式、采集时间、送到何处、规定好应存储数据的存储介质、逻辑组织方式、访问权限、规定好以何种方式将何种信息传输给何人,数据保存年限等等。数据的检索数据的传输:数据处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不一定是在同一个地点进行,所以,数据需要经过传输,送到指定的地方去。,5.1 系统与信息系统,3.计算机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某个目标为目的,由信息资源处理模型支持的,由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与网络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人员、规章制度等所组成的信息处理统一体。计算机硬件设备:用来进行输入、处理、输出活动的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软件:由程序和文档组成,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数据库:数据库是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对于数据库的操作需要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如 VFP、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5.1 系统与信息系统,远程通信与网络: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广域网结构、通信与服务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等。人员: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人员应包括系统分析员、企业领导、业务管理人员、程序员、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人员、数据录入人员和系统操作人员。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措施。包括日常运行保障制度、系统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等。,5.1 系统与信息系统,一个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应包括下列系统要素:输入:来自于组织内部或社会环境中的数据和信息被送入系统之中。处理:信息处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人员把数据和信息进行形式、内容上的转换。输出:按照系统设计目标形成输出。作业信息系统完成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办公室通信,管理信息系统生成管理报告,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存储:将数据、信息和分析与决策模型储存起来以便检索与处理。控制:使用信息资源管理职能监督并调节信息系统的性能,以便获得最佳效益与效率。,5.1 系统与信息系统,用于信息处理的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计算机仅仅是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只提供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功能。信息系统的许多工作,诸如输入数据或使用系统的输出结果等还需要作为计算机用户的人来完成。计算机用户和计算机共同构成了一个组合系统。所以,准确地说,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机系统。,5.1 系统与信息系统,4.诺兰模型美国哈佛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家 R.L.Nolan 通过对200多个公司、部门发展信息系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诺兰模型指出,信息系统的发展大体上经过6个阶段,它们分别是:初装:安装第一台计算机作为标志。扩展:由于第一台计算机取得应用效果,决定增加计算机,使应用扩展。控制:扩展的结果使机器越来越多,许多低水平信息系统重复开发。由于缺乏标准化、信息不能共享,使用上造成混乱等现象,于是对信息系统的增长开始控制。整体化:控制的结果是从全局出发,由分散到一体化。,5.1 系统与信息系统,数据管理:一体化的结果产生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数据库,各子系统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互相共享数据。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趋于成熟,信息成为资源,此时各部门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支持组织的目标,信息系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5.1 系统与信息系统,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前三个阶段可以称为计算机时代的信息系统,而后三个时代则可称为信息时代的信息系统。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应用的深入,许多组织的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转折点,面临着要从计算机(数据处理)时代转入信息(信息管理)时代的挑战。成功地实现这一转变关键就是要把重点或重心从技术转向管理。诺兰模型代表了典型的美国式研究风格,重视经验研究。它是第一个有世界影响的信息系统进展模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1 信息系统的层次因为组织内部有不同的部门和管理层次,各个层次关注的问题又有所不同,所以组织内部存在着不同的信息系统。一个单一的系统不可能为组织提供它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一个组织通常分为四个层次: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和战略层。不同层运行不同的系统。通常执行(支持)系统运行在战略层,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运行在管理层,知识工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在知识层,而事务处理系统运行在操作层,如表所示。,5.2 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层次,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2 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TPS)所谓事务是指所有与企业有关的交易,如对员工的报酬支付、对顾客的销售、向供应商付款等。所谓事务处理系统,是指使用计算机来输入、处理、输出企业的各种日常交易活动的集合。195060年代出现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是用计算机代替以往人工进行事务性数据处理的系统,所以也有人称其为事务处理系统(TPS)。TPS是信息系统最初级的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形式,面对的是高度结构化的管理问题。它是以提高效率为目的,为计算机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是企业其他类型信息系统的信息产生器。,5.2 计算机信息系统,TPS是面向数据的,对日常往来的数据进行常规的处理。系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例行事务工作的效率。TPS特点:与外界环境进行最直接的、最基本的信息交换,接受环境的输入,向外输出信息。TPS是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信息提供者,TPS可跟踪企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只有在TPS中既可得到企业运行的实时信息,又可得到企业过去长期的记录。,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3 知识工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Knowledge Work System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s,KWS&OAS)知识工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工作于企业的知识层。办公自动化是1970年代末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处理办公业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和自动化办公设备为主的系统。办公室是信息资源的主要形成地。办公自动化应该具备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声音处理和网络化等基本功能。OAS面向非结构化的管理问题。其目的是尽可能利用信息资源和现代设备,提高办公效率。,5.2 计算机信息系统,OAS分类:在办公室中工作的有三种人,即文书、专家和管理人员。根据支持对象的不同,办公室自动化系统中可使用两种支持系统:文书处理支持系统:支持文书工作的系统。用在文字处理、文件管理、文书传递等方面。知识工作支持系统:支持专家和管理人员的系统。知识工作系统主要用在辅助工程设计、图形设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4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IS)管理信息系统(MIS)是在事务处理系统的基础上于19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结构化问题的求解。MIS 是为实现整体管理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化综合处理,并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它输入与管理有关的信息,输出供管理人员使用的信息,用以辅助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其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价值。MIS 是一个服务于管理层的信息系统,具有规划、控制和决策功能,并提供所需的汇总和报表处理程序。,5.2 计算机信息系统,EDPS与MIS:如果说事务处理系统是面向数据,以数据处理为核心,那么管理信息系统则是面向信息,以生成有用信息为核心。如果说事务处理系统是针对某一种职能,那么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各个职能部门,涉及综合职能。MIS的特点是所处理的信息是面向企业内部、已发生的数据,信息的需求是稳定和已知的,但由于所使用的数学模型较为简单,分析能力不强。对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组织所面临的许多决策问题,MIS无法给予人们所期望的支持。,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5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决策(decision making)可以定义为一种评估和取舍执行方案的过程。决策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根本。“决策决定命运”决策的结构化程度:是指对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过程、决策环境和规律,能否用明确的语言(数学的或逻辑学的、形式的或非形式的、定量的或定性的)给予说明或描述的清晰程度或准确程度。按照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把决策问题分成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三种类型。,5.2 计算机信息系统,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问题的目标与决策元素的关系结构很确定,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尽管决策者可以选择决策规则与评估标准,但不需要个别决策者主观的判断。因此任何理性决策者在相同的情境下所做的最佳决策都应当相同。完全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可能有绝对客观的答案。例:应用运筹学方法等求解资源优化问题。,5.2 计算机信息系统,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问题的决策元素的关系结构因人因时而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规则与评估标准受到决策者主观因素(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的影响,通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够做真正的决定。例:产品广告方案选择。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是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的决策问题,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能完全确定。问题的结果相较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有客观的答案,一般情况下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例:招聘人员;经费预算。,5.2 计算机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SS)是1970年代初期在MIS基础上针对其对决策支持的缺陷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系统。它解决的问题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它的进步在于将信息系统的注意力转向高层管理决策者,并相应引入外部信息,以及强调人机交互和用户友好。它是辅助决策工作的一种信息系统,其特点是重点在“支持”而非决策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和决策的主体是人,计算机只是辅助设备。,5.2 计算机信息系统,广义地说,DSS是以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行为科学和控制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经济数学方法为手段,主要面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中高级决策活动的一种人机交互系统。狭义地说,DSS是帮助决策者利用数据、模型、知识推理等去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人机交互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以下的特征:面向决策者具备较强分析能力支持最优化、满意性和启发式的方法强调DSS支持的作用,是“支持”而不是代替,5.2 计算机信息系统,模型和用户共同驱动强调交互式的处理方式应用推理规则MIS与DSS的比较:MIS侧重于管理;DSS侧重于决策。MIS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而DSS的目标是追求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益。,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6 经理支持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EIS)经理支持系统是服务于组织的战略层,通过先进的图形技术和通讯技术帮助高层管理人员解决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并由高层管理人员亲自使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EIS除了需要从组织内部MIS和DSS中抽取概括性数据外,还必须使用大量的外部环境中的数据。,5.2 计算机信息系统,5.2.7 ES、IRM与SIS专家系统(ES)是用于处理那些通常需要经验和专门知识才能解决的问题的信息系统。它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专家知识及知识推理等技术来理解与求解问题的知识系统。现有的专家系统可以是专门针对一个领域的特定问题的专用系统,也可以是一种通用性的开发工具,供使用者自己开发特定的系统。1980年代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IRM),反映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变化。,5.2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和竞争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以增强竞争实力、获得竞争优势,一种体现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新一代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系统(SIS)迅速兴起。SIS是对组织内外信息资源的战略应用系统。各类信息系统的关系:组织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TPS直接与外界进行最基础的数据交换,是企业内基本运行数据的直接输入,TPS是组织中其他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EIS则是下层信息的接受者,其他类型的系统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的信息交换。服务于不同功能领域的信息系统之间也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换。,5.3 管理信息系统,5.3.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早在1970年,美国管理学学者 Walter T.Kennevan 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定义:“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很明显,这个定义是出自管理的,而不是出自计算机的。它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但没有强调应用模型。,5.3 管理信息系统,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 Gordon.B.Davis 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它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在于高、中、低三个层次(即决策层、管理层和运行层)上支持管理活动。,5.3 管理信息系统,国内学者指出,管理信息系统面向管理,它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一种工具。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竟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这个定义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这意味着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必须由人和机器协同来执行。人员包括高层决策人员、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各种办公机械及通讯设备。,5.3 管理信息系统,任何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只能部分代替人的工作,而不能代替人的创造性劳动。不能因为强调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而忽视大量存在的以人工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人、硬件、软件和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四种基本资源。简要地说,可以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5.3 管理信息系统,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 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19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日渐成熟,软件工程方法日趋改进,管理信息系统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类系统。,5.3 管理信息系统,网基信息系统 20世纪末以来,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基础网络的建设,使信息系统快速地朝网络化方向迈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对内通过企业内联网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对外通过企业外联网和国际互联网进行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这个阶段网络对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将这一阶段称为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简称网基信息系统。ISO的定义:MIS是一个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管理科学和人组成的综合性系统,它能为组织机构的运行、管理和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支持。,5.3 管理信息系统,5.3.2 管理信息系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的混合体。当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相互独立的时候,它们解决的是各自领域的问题,组织管理可以不用信息技术支持,而信息技术也可以不用在管理方面,这时它们的关系是分离的。但是当人们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将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后,就产生了管理信息系统这一新的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属于系统科学的范畴。因为管理信息系统是涉及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的人机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建设和管理。,5.3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从诞生到发展都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分不开,但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又区别于信息技术本身的计算机、通讯、电子等学科。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的确有关系,但是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则是管理科学的延伸而不是计算机科学的延伸。管理信息系统首先是一个系统,其次是一个信息系统,再次是一个用于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是:组织管理理论、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方法。(清华大学候炳辉)现代科学管理就是把管理过程数量化,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以达到系统的目的。这是现代化管理的标志。,5.3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复旦大学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些理论、方法和技术都是在实际研制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主要以单项业务子系统为主,其特点是单纯以减轻人的重复劳动,提高处理效率。从70年代初开始,管理信息系统从处理事务型子系统为主逐步转向处理控制型子系统为主,这时期主要采用的是计算机集中处理。进入8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进入成熟阶段,其特点是在大量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决策机制,应用数学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大量应用以微型机为主的计算机网络,采用数据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5.3 管理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日益深入。将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技术工程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系统建设的困难不仅来自技术方面,还来自企业内外环境。人们一个通常的误解是,把信息系统看作是计算机技术在某个组织的应用,认为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技术过程。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使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人文因素对信息系统建设的影响。,5.3 管理信息系统,5.3.3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平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功能上都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组织信息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利用一些新的信息技术平台,而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及其迅速发展为此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内联网 Intranet 技术出现,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Intranet 是一种新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与交换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是企业内部信息发布系统,而且是企业内部业务运转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变革的方向应该是开发基于内联网的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5.3 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机/服务器(C/S)流行的网络结构,成为MIS应用环境中体系结构的首选。客户机/服务器的体系结构,首先在逻辑上将应用工作划分为前端用户界面和后台数据库访问两部分。前者称为客户,后者称为服务器,两者之间相互通信。虽然两者都是连接在网络上,但各自承担并完成各自的功能。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要求应用程序分成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部分来书写,他们将分别安装并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但操作起来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应用一样。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比较容易扩充。但编写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处理功能分开的软件仍是一件困难的事。,5.3 管理信息系统,Intranet 是对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继承和发展。Intranet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中,把服务器分解为两个,一个是数据库服务器,另一个是Web(站点)服务器,把原来的两层结构客户机/服务器,发展为三层结构客户机(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这种结构在硬件软件环境发生变化时的适应能力比客户机/服务器的两层结构更强。B/S结构的快速发展。,5.3 管理信息系统,特点与优势:Intranet 深受企业的关注和青睐,其原因之一就是它与 Internet 有所不同,它只为一个组织内部专有,对网络的访问完全在企业的控制之下,外部用户不能通过Internet 对它进行访问。另外,Intranet 所有应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都已经在Internet的实际运行中经受了考验。Intranet 技术的应用为 MIS 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其 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之中。同时也带来一些令企业担忧的问题。其中的首要问题就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5.3 管理信息系统,防火墙及安全技术:随着 Intranet 技术的普及,出现在网络上的企业、公司数据遭窃或遭破坏现象日趋严重。防火墙就是针对 Intranet 网络特点而建立的对外部入侵者的防范措施。与 Internet 连接后,Intranet 通常利用防火墙技术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以保护内部信息,防止外部侵入。从发展趋势来看,Extranet 将逐渐成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框架的主流。Extranet 是以简单形式扩展 Intranet 的更安全、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法。它不限于企业内部成员,而是可以延伸到企业之外,特别是包括那些想与之建立联系的供应商和客户。Extranet 可以作为公用的 Internet 和专用的Intranet 之间的桥梁。,5.3 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应用的发展史上,Internet、Intranet 分别被喻为第一、第二次冲击波,而 Extranet 则被视为第三次冲击波。Internet 是面向非特定用户的开放的服务与商业网络。Intranet 则利用因特网技术实现企业内部各职能机构的功能整合,是企业内部的 Internet。Extranet 的出现,是对前二者功能上的补充。它的服务对象既不限于企业内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也不像 Internet 那样不加区分地对全社会所有成员开发,而是有选择地扩大到与本企业相关联的商家和顾客。Extranet 利用 Internet 技术,通过 Internet 或专线连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户而形成一个专用网。,5.3 管理信息系统,Intranet 主要实现企业内部间信息流的共享,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增强竞争优势。Extranet 则根据企业经营需要将信息网络延伸到了特定的厂家与客户之间,改善了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Internet 则是面向广阔的国内、国际市场,宣传企业形象,争取更多的商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WWW的信息系统大大扩展了信息系统收集、处理与提供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给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应用范围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因特网技术为主要支柱的内联网和外联网已经为许多企业信息系统提供了新的运行环境,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也将推动企业信息化以至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5.3 管理信息系统,5.3.4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管理信息系统是给从事管理活动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提供所需信息的系统。对管理信息进行管理,就是将传统的管理活动记录作为数据,经由管理信息系统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转变为指导管理活动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硬件结构与软件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是指单机设备(配置)和网络设备(方案)。其软件结构是指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和管理应用软件。,5.3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情报检索系统、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但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可以进行一些一般性讨论。以下是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功能。1.收集信息的子系统。这是信息系统进行业务活动的起点。任何信息系统,如果没有实际的信息,那么它的功能再强,也没有任何实际用处。通常可以把信息的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业务信息系统常涉及原始信息收集,而其他几种信息系统主要涉及二次信息收集。,5.3 管理信息系统,2.存储信息的子系统。通常体现为数据库管理子系统。信息系统的存储功能就是保证已得到的信息能够不丢失、不走样、不外泄,整理得当,随时可用。在各类信息系统中,存储的要求是不同的。业务信息系统中,要求存储的信息格式比较简单,存储时间比较短。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信息格式比较复杂,存储的时间也较长。,5.3 管理信息系统,3.加工信息的子系统。一般来说,系统总需要对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某种加工,以便得到某些更加符合需要或更加反映本质的信息。系统对数据的处理通常可分为数值运算和非数值数据处理两大类。在各类信息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要求处于较高水平,这是由于管理决策常常要用到一些相当复杂的加工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也要用到各种类型的算法,但是往往以比较固定的方式使用,因此处理起来比较容易。业务信息系统与办公信息系统所使用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频繁,对加工速度有较高要求。,5.3 管理信息系统,4.传递信息的子系统。信息传递是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能。实际上,信息传递与信息存储常常是密切相联的。它的功能在于完成对系统外的信息交流、系统内的上报和下达等传递工作。信息传递需求比较突出的是业务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情报检索系统。,5.3 管理信息系统,5.提供信息的子系统。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是用户。它的功能在于向信息的最终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服务。提供信息的手段是信息系统与管理者的接口或界面。从需要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来看,决策支持系统的复杂程度及灵活性要求比较高,而业务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一般倾向于提供固定的例行信息服务,对它们而言,信息提供方式的简明易用十分重要。,5.4 信息系统进展,1.战略信息系统 SIS,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普及,人们不仅注意组织内部的信息处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手段日益完善,组织所处的环境正在不断地变化,如何使用信息系统获得战略上的优势现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焦点。战略信息系统(SIS)就是为企业组织获得竞争优势这一目的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的前沿。概括地说,SIS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组织的竞争战略和计划,使企业组织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的系统。,5.4 信息系统进展,从字面上理解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学概论》第5章信息管理系统.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