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支路道路及配套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五支路道路及配套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 项目区位本次设计D区五支路位于中央公园东南恻,起点接正在设计的D区十支路,由南往北延伸,与正在施工建设的D区横一路平交后,终点与现状甘悦大道平交。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道路全长419.107u1.2 工程规模及设计范围D区五支路起点接D区十支路平交口,由南往北延伸,与D区横一路平交后,终点止于与甘悦大道平交口,道路全长419.107m,道路新建范围长度约322.83m,改造范围长度约4.04Im0标准路幅宽度为16m,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30kmh,双向两车道。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及红线与初设保持一致。其中与D区十支路平交口纳入D区十支路设计范围;与D区横一路交叉口纳入D区横一路设计范围;因与甘悦大道交叉处与现状公交停车港冲突,本次设计考虑对其进行改造处理,公交站台迁改至D区五支路与D区六支路之间的位置。车行路面类型为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道路设计年限为15年,设计标准轴载为BZZ-IO0。道路全线挖方总量为44812立方米,填方总量为54立方米。共需弃±41778立方米。1.3 主要设计内容本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综合管网、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以及交通工程等的设计工作,共分二册。其中第一册: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管网工程、照明工程,第二册:交通工程,本说明为第一册中道路工程施工设计说明。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本项目设计合同;(2)重庆市主城区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整合北部新区C标准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两江新区范围道路设计总体控制文件(1.0版)【重庆市渝地北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021年9月】;(4)翠云D区五支路工程1:500地形管线图【重庆市勘测院,2021年3月】;(5)军云D区五支路工程综合地下管线测量成果表【重庆市勘测院,2021年3月1(6)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12月】;(7)翠云片区D区十支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I52-201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版)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D32-2012)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栅第1部分:钢塑格栅(JTJ925.1-2014)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80-2009)(8)两江新区翠云片区D区横一路道路工程施工图【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9年5月】;(9)重庆市北部新区翠云片区甘悦大道市政工程一期施工图【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8月】:(10)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道路及配套工程高边坡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达士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2022年03月06日);(Il)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管理局关于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道路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渝两江建审【2023】19号):(12)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翠云D区六支路等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初步设计对轨道交通安全保护技术审查的意见(渝建轨建控审2023168号);(13)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1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令第37号);(15)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建发(2014)16号;(16)重庆市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17)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的通知(渝建发(2019)25号)。2.2采用标准规范处于准备开发状态,边坡防护均按临时边坡考虑;因地块内建筑布局未确定,后期开口由地块来适应道路。2)纵断面设计应考虑相交高等级道路的横坡。回复:执行专家意见。与高等级的横一路、甘悦大道平交均考虑了其道路横坡。3)优化终点处停车港改造方案。回复:因甘悦大道现状停车港与本道路冲突,本次设计考虑将该停车港往甘悦大道东侧迁移(D区五支路与D区六支路之间),迁移后,D区五支路与D区六支路之间为整体拓宽1个车道,能够满足公交车停靠需求。4)补充终点交叉口竖向设计图。回复:执行专家意见。补充终点交叉口竖向设计图。5)优化路基换填处置方式(人行道应同步换填,开挖时应预留足够的开挖放坡范围)。回复:因考虑人行道下埋设市政管网需进行反开挖,为避免工程浪费,本次设计不考虑人行道换填。6)补充管线过街路面加固图,并统计相关工程数量。回复:大样图及相关工程量已由排水工程统计,为避免重复,道路工程未包含此项。7)补充路面上检查井位置处路面加固图,并统计相关工程数量。回复:大样图及相关工程量已由排水工程统计,为避免重复,道路工程未包含此项。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排水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50-3-2020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海绵城市建设系列)15MR1052.3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设计项目无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3、对上阶段论证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3.1设计过程简述1)2020年7月,我院通告公开招投标的方式中标本项目的设计工作。2)2020年8月,我院取得本项目的中标通知书,随即成立项目小组,组织踏勘现场,开展相关设计工作。3)2021年11月,我院完成本项目的方案设计。4) 2022年1月,我院完成本项目的初步设计。3.2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3.2.1 初设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目前初设正在报送中,后续取得意见后补充。以下为初设评审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补充道路周边地块建设情况,核实边坡处置方式注意远近结合,考虑周边地块的开口处置方式(含既有道路的衔接)。回复:执行专家意见。道路所在场地为预留空地,周边环境较简单;地块4)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细化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执行情况:同意审查意见,说明中已要求采用逆作法施工等内容。已强调“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原则,同时要求施工过程中,加强对现状边坡的监测,并及时反馈。4、建设条件4.1场地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本次设计道路东西两侧分别为道路两恻主要为文化设施用地和商业用地。现目前,已发件地块为康田地块,地块处于待开发状态,用地内建筑布局未确定。交通现状项目区域内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其中甘悦大道、公园东路均已建成,D区横一路、D区横二路正在进行施工建设,现状交通条件较好。4.2气象水文4.2.1 气象工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海拔高程30O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C之间。气候特点: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多伏旱、无霜期长、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日照少、湿度大、雾多、风速小等特点。8)核实防护人行栏杆的工程数量。回复:经核实,本道路不需要设置人行栏杆。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核实弃渣场地和运距,方便准确核实工程数量和投资。回复:执行专家意见。已核实弃渣场和运距。2)补充路基换填和强夯的比较方案。回复:执行专家意见。补充特殊路基处理的方案比选。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考虑道路挖方边坡坡脚临时排水设施,并考虑与永久排水设施的衔接。回复:执行专家意见。下阶段细化排水设施的设置。2)注意核实与相交道路施工边界的工程数量划分边界避免漏项和重复计算工程数量。回复:执行专家意见。核实了与相交道路施工边界的划分。3.2.2高边坡专篇意见及执行情况1)核实道路及边坡周边管网分布及迁改情况。执行情况:已核实周边管网分布情况。2)充分考虑填土路基和边坡后期沉降影响,可考虑强夯处理。执行情况:本次设计考虑翻挖回填的处理方式对路基进行处理。3)完善场地边坡截、排水系数和安全防护设计。执行情况:同意审查意见,边坡已在坡顶、坡底设置截排水沟进行排水。并在坡顶设置临时防护栏杆。4.3.2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龙王洞背斜西翼,无活动断裂构造通过,岩层产状275°/14°左右,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体结构面结合一般,未见断层通过。层面结合状况分离,层面光滑局部略有起伏,张开度小于3mm,层面间大部分无充填,仅局部偶见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很差,层面为软弱结构面。根据地面调查,区内岩体有两组构造裂隙存在,为共短“X”裂隙;其特征如下:J1:产状为50650/7277:优势产状55°/75。,该组裂隙总体上较发育不发育,裂隙间距是Im5m,延伸长度4m6m,裂隙结合状况主要为分离状,裂隙面平面光滑,结构面张开度小于3mm,裂隙间无充填或局部附泥膜,结合差,裂隙面为硬性结构面。J2:产状为140160°/7580°,优势产状150°/78°,该组裂隙总体上较发育不发育,裂隙间距是Im6m,延伸长度Im4m,裂隙结合状况主要为分离状,裂隙面平面光滑,结构面张开度小于3mm,裂隙间无充填或局部附泥膜,结合差,裂隙面为硬性结构面。4.3.3地层岩性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层和下伏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各地层岩性特征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QQ(1)素填土(Q4ml)素填土:杂色,由砂岩、砂质泥岩碎块石、粘性土等组成,碎块石粒径一气温:年平均气温约18.3°C,年极端最高气温43.0°C(2006.8.15),年极端最低气温-1.8°C(1955.01.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C,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降雨量:雨季平均起讫日期为5月2日9月2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一日最大降雨量216.6mm(2007.7.17)o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2.6mm,降雨量最高为1518.7mm,降雨量最低为644.3mmo风:年平均风速为1.3ms,最大风速为26.7ms°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7.7hPa,阴天年平均有200多天。4.2.2水文(1)地表水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大型地表水水体,总体来说场地水文条件为简单。(2)地下水勘察期间钻孔暂未揭露稳定地下水水位,仅在土层中和岩层裂隙中存在孔隙水和裂隙水,总体来说场地水文条件为简单。4.3 工程地质条件(以下摘录于地勘报告)4.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均已被人类活动改造,地势整体较平缓。场地整体地形宏观坡角约170。,钻孔最大高程为335.48m(5-ZK08),最小高程为322.01m(5-ZK10),相对高差为13.47m。强度9.24MPa,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IV级。4.3.4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层由素填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砂质泥岩、砂岩、页岩组成,素填土层属于相对含(透)水层、粉质粘土、砂质泥岩为相对隔水层,砂岩属于微弱含水层,基岩内的裂隙(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属于含水空间。工程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带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4.3.5 水、土腐蚀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12章第2节:场地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结合周边工程及重庆市地区经验判断:环境类型II类,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环境类型11类,场地素填土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4.3.6 岩、土体设计参数推荐取值拟建项目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一览表岩土参数填土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砂岩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中等风化页岩裂隙面岩层面岩土界面天然岩土界面饱和天然重度KNm320.0*24.9*25.0*25.7*饱和重度KNm321.0*25.2*25.5*26.5*内聚力kPa天然:5*1.380.670.6250*25*24*18*饱和:3*内摩擦角(°)天然:28*37.1833.833.718»15*11*8*饱和:24*岩体破裂角(°)63.561.961.8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MPa525633943354般20mm-200mm,最大粒径超过500mm,骨架颗粒含量30%50%,结构松散稍密,填龄约5-8年。钻探揭露厚度SOOm40.00m(对应钻孔编号5-ZK10),场地广泛分布。(2)侏罗系中统新FlI沟组。?x)砂质泥岩:紫红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为主,局部夹有薄层砂岩或团块,中厚厚层状,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块状;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裂隙微发育;局部较发育,岩芯破碎层块状。岩质极软软,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少量块状、厚片状,岩芯一般节长530cm,最长岩芯超过40cm。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9.35MPa,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IV级。砂岩:青灰色、灰白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中细粒结构,钙质胶结为主,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质较软,局部泥质含量较高,夹有泥质条带或泥质团块,胶结程度一般,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块状,少量呈饼状、短柱状,质极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长柱状,岩芯一般节长635cm,最长岩芯40cm,强风化岩芯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岩芯呈柱状、中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局部裂隙发育较发育,波浪断口,无填充,岩芯局部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2S53MPa,属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IV级。页岩:灰黑色深灰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页理发育。表层强风化带厚度一般较大,为2.03.0m,强风化岩心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中风化岩心呈短柱状,饼状,局部呈片状。岩石单轴天然抗压该段线路现地面标高322.(Hm335.47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层厚度0.4OIn40.OO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夹薄层砂岩,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属龙王洞背斜西翼。根据设计方案,本段为填方路基段,线路长度约320m,线路走向约0°,与构造线走向(5°)呈5°相交,该段线路设计标高321.44On)334.283m,设计纵坡-7.000%o按照设计方案开挖后,左侧将形成高。10.3Oln的挖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面线较平缓,挖方边坡不易沿岩土界面、现行地面线发生滑塌,若直立开挖,上部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同时场地具有放坡条件,建议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自上往下第一级采用1:1.5坡率放坡、第二级采用1:1.75坡率放坡,每一级之间设2m宽马道。以压实填土作为持力层,压实填土应分层碾压夯实,填料、粒径、级配、压实度、压实系数等参数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路基填筑前清除地表富含植物根系层、松散土体层及局部建筑垃圾,建议清表厚度0.5OmLoOn1,建筑垃圾全部清除;清表后该段将出露素填土层。素填土层主要为自然抛填而成,结构松散稍密,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施工时对该填土进一步实测,若密实度、承载力等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建议对其进行夯实或分层碾压等处理方可作为路基持力层。按照设计方案开挖后,右侧将形成高010.3OIn的挖方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面线较平缓,岩土界面埋深较深,挖方边坡不易沿岩土界面、现行地面线发生滑塌,若直立开挖,上部土体易沿内部发生圆弧滑动破坏,同时场地具有放坡条件,建议采用坡率法分级放坡,自上往下第一级采用1:1.5坡率放坡、第二级采用1:1.75坡率放坡,每一级之间设2m宽马道。以压实填土作为持力层,压实填土应分层碾压夯实,填料、粒径、级配、压实度、压实系岩土参数填土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砂岩中等风化砂质泥岩中等风化页岩裂隙面岩层面岩土界面天然岩土界面饱和地基承载特征值kPa实测300*159281028510164天然抗压强度GlPa)20.539.359.24饱和抗压强度(MPa)14.485.965.95天然抗拉强度(MPa)0.840.240.20饱和抗拉强度(MPa)0.660.M0.14岩石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900*400*400*岩体水平抗力系数(MNm3)300*100100*土体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10*土体压缩模量(MPa)土体压缩系数(MPa-I)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标准值(土层及强风化)(kPa)20*150*基底摩擦系数U0.30*0.35*0.50*0.45»填土负摩阻力系数0.20*临时边坡坡率1:1.51:0.751:0.51:0.5永久边坡坡率1:1.5-1:1.751:1.01:0.751:0.754.3.7 道路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建议1)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分析拟建项目场地岩土条件复杂,宏观上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构造上隶属龙王洞背斜西翼,场地内地层层序正常,无滑坡、软弱夹层、危岩、地面塌陷、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岩土体总体稳定性好。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场地与地基稳定性问题主要为人工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在合理的设计下都可保证其稳定。因此本场地适宜兴建两江新区翠云片区D区五支路。2)道路分段工程地质评价4.3.8 K0+000K0+320挖方路基段4)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工程场地地层分别为素填土、粉质粘土、砂质泥岩及砂岩。各层岩体的均匀性特点如下:(1)素填土:结构松散,级配差,碎块大小不一,物理力学性质离散性大,土质不均,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2)强风化基岩:厚度薄,层位起伏大,层厚不均,承载力一般能满足工程要求,可作为路基持力层,当位于路堑边坡体时,若易发生风化剥落掉块现象,可清除。(3)中等风化基岩:层位稳定、连续,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均很好,是良好的路基持力层。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工程场地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杂乱无序,间距小于0.3m,将岩石分割为散体结构,岩体破碎极破碎,岩芯呈块状、碎屑状,岩质软极软,属于极软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中风化岩体发育两组构造裂隙,间距为1.05.0,结合性一般差,与层面将岩石切割为块体结构或厚层结构,岩体属较完整;中风化砂质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7.48MPa,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拟建项目场地内砂岩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26.32MPa,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级。6)路基干湿类型评价工程场地素填土以稍湿为主,强、中风化基岩含水量很少,属干燥土,通过本次勘察钻孔揭露,拟建道路沿线未见地下水,根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判定,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类路基。7)地表水、地下水作用评价场地第四系覆盖层为填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层为隔水层,填土层结构松散稍密,透水性好,赋水性较好。地下水水量大小受地貌和覆盖层范围、数等参数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规定。路基填筑前清除地表富含植物根系层、松散土体层及局部建筑垃圾,建议清表厚度O.50mLOOm,建筑垃圾全部清除;清表后该段将出露素填土层。素填土层主要为自然抛填而成,结构松散稍密,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施工时对该填土进一步实测,若密实度、承载力等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建议对其进行夯实或分层碾压等处理方可作为路基持力层。4.3.9 K0+320K0+392.245挖方路基段该段线路现地面标高323.040m325.730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整体较平整,上覆土层为素填土,素填土层厚度0.00m0.6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夹薄层砂岩,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质构造属龙王洞背斜西翼。根据设计方案,本段为挖方路基段,线路长度约70m,线路走向约0°,与构造线走向(5°)呈5°相交,该段线路设计标高321.440m321.754m,设计纵坡-0.500%。左侧挖方边坡坡向90°,坡长约70m,坡高04.20u主要为岩质边坡,上部土层较薄(一般厚度小于2.0m),建议直接清除或按1:1.50坡率放坡,岩质边坡岩性主要为页岩。右侧挖方边坡坡向270°,坡长约70m,坡高05.20m。主要为岩质边坡,上部土层较薄(一般厚度小于2.0m),建议直接清除或按1:1.50坡率放坡,岩质边坡岩性主要为页岩。3)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场地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场地内无饱和砂土地震液化问题。的工程风险主要有:(I)路基沉降本项目沿线土层厚度变化较大,重点在里程K0+000K0+300内主要为素填土且深度较深,拟建场地填土尚未完成自重固结,沿线土层较厚地段可能会产生不均匀沉降。4.3.10 勘主要结论与建议1)结论(1)拟建项目场地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构造部位位于龙王洞背斜西翼,区内无断层,地质构造简单。拟建项目场地岩土层序正常,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项目场地岩土体及斜边坡现状稳定,适宜本项目施工程项目建设。(2)拟建项目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拟建项目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碎体有微腐蚀性。(4)拟建项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O.05go2)建议(1)路基填筑前应清除地表富含植物根系层、松散土体层及局部建筑垃圾,建议清表厚度0.50mLOonb建筑垃圾全部清除;清表后该段将主要出露素填土层,局部出露基岩。基岩层可作路基持力层,素填土层主要为自然抛填,结构松散稍密,未经处理不能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建议施工时对该填土进一步实测,若密实度、承载力等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建议对其进行夯实或分层碾压等处理方可作为路基持力层。(2)对于道路两侧的挖方边坡,建议土质边坡按1:1.501:1.75坡率放厚度、透水性制约,受季节、气候影响大,水量大小不一,不稳定,枯雨季水量及地下水埋深相差较大。场地填土层中的松散层孔隙水接受降雨补给后向下入渗,主要赋存于岩土界面及填土与粉质粘土的分界面附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工程水质分析试验成果,地下水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2)在桩基施工时,地下水对桩基施工带来不利影响;(3)受地下水的影响,土体及岩体各个参数会降低,在受地下水影响的区域建议采用饱和值。8)相邻建(构)筑物的影响据据现场调查,拟建线路周边为荒废空地,场地内部及周边有少量管线,在里程K0+000K0+200段左侧为重庆地产集团项目部,施工时应注意保护。综上所述,本次拟建项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9)特殊土评价工程场地特殊岩土分别素填土和强风化基岩。素填土,结构松散,由砂岩、砂质泥岩、页岩碎块、碎屑及粘性土组成为主,局部含少量植物根系或建筑垃圾,由于级配差、碎块粒径大小不一,采用强夯等地基处理后,其力学性质离散性还是较大,但经众多的道路工程经验表明,采用强夯或碾压处理之后,可作为填方路堤,从承载力及变形方面可基本满足。残积土及强风化基岩,层位起伏大,且连续性差、厚度薄,遇水易崩解软化,以该层作为路基时,应避免长期暴露和泡水,造成残积土和风化岩软化,降低路基承载力。10)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风险分析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岩土工程条件可能造成状地形进行修测与补测工作。(9)施工开挖过程中若遇报告未述及的地质问题,请及时通知我院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槽处理。4.4 建设场地地物条件4.4.1 沿线现状及规划高压线分布情况项目区域内现状存在IOKV高压线缆,本次设计考虑对其进行迁改;远期无规划高压线。4.4.2 沿线现状及规划道路分布情况项目区域内骨架路网基本形成,其中甘悦大道、公园东路均已建成,D区横一路、D区横二路正在进行施工建设,现状交通条件较好。4.4.3 沿线现状及规划建筑分布情况本工程周边紧邻中央公园南侧,道路所在场地为预留空地,里程K0+000K0+200段左侧为重庆地产集团项目部,道路全线均被人类活动改造,邻近周边无建构筑物,周边环境较简单。根据片区用地规划,道路两侧主要为文化设施用地和商业用地。现目前,已发件地块为康田地块,地块处于待开发状态,用地内建筑布局未确定。4.4.4 材料来源(或供应)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砂、砂砾石、卵石、土料、钢材、水泥以及沥青等。石料:道路局部地段范围开挖,均以抛填土为主,可采用其作为回填料,但是回填料应根据相关规定进行选取,强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水泥:工程水泥可以采用附近生产的水泥,交通方便。水:本项目紧邻有现状甘悦大道、现状公园东路,D区横一路、D区横二路坡,岩质边坡无外倾结构面及其组合交线控制时,建议以1:0.75坡率放坡;岩质边坡有外倾结构面及其组合交线控制时,建议边坡按外倾结构面与1:0.75(53°)二者之间小值进行放坡,若无放坡条件,设置支挡结构进行支挡,边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信息法施工,施工中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边坡,建议做好坡面防护,采取至上而下、分阶施工、跳槽开挖、及时支护,做好截排水工作,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4)路线应设置有效的截、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对路基产生危害及影响线路稳定性,局部覆土层厚度较大,素填土层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可能性大,施工前应对地表水进行有效排放旦施工时对该填土进一步实测,若密实度、承载力等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时,建议对其进行夯实或分层碾压等处理,清除有机质土层。(5)施工过程中注意开挖产生的弃渣、生活垃圾、污水等污染物不能随意抛填,对斜坡切坡开挖地带应注意保护现有斜坡的稳定,避免产生次生灾害;加强对周围环境保护。(6)在拟建道路及其影响范围内,局部有现状管线,在施工前应先对线路范围内相关设施进行迁移、改线。(7)本场地基岩为陆相碎屑沉积层,岩石强度存在一定的变异性,报告所提岩土参数值系概率统计的标准值,在工程施工采样检测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测值与报告建议值之间存在差异。本报告所列岩层及裂隙产状为地表调查的优势产状数据,局部可能存在变化,与实际开挖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应加强层面、裂隙面的量测和观察分析工作,并加强验槽及采样检测工作,及时反馈,作到信息法施工,动态设计,以便及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作出合理调整。(8)现状地形地貌经后期人类活动改造有一定变化,建议后期施工时对现计算行车速度(km/h)3030标准路幅m)16m路线长度(m)419.107m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150-平曲线最小长度(m)80(股值)圆曲线最小长度(m)2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最大纵坡()7(般值)7最小纵坡()0.50.7最小坡长(In)85156.338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曲线2501250凹曲线25096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极限值)50停车视距5)30>30设计荷载汽车荷教:城B级;人群荷载:5KNm,:路面设计轴载:BZZ-100.抗震设防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构造设防。(注:以上规范技术指标均采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X9S37-2(H2)(2016版)6、道路设计6.1 道路平面设计D区五支路呈南北走向,起点与正在设计的D区十支路平交,由南往北延伸,与现状D区横一路平交后,止于与现状甘悦大道平交口,道路全长419.107m,道路新建范围长度约322.83,改造范围长度约4.041m。全线为一直线。道路平面设计参数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且不需要进行超高加宽设计。6.2 道路纵断面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建设,施工用水可直接与当地给水部门协商接用。电:本项目紧邻有现状甘悦大道、现状公园东路,D区横一路、D区横二路正在进行施工建设,施工用电可直接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接用,必要时可采用工程自发电。砂料:重庆长江沿线细砂、特细砂及混合砂均可使用,运输方便。钢材、水泥、木材、沥青:重庆本地有大型水泥厂、钢铁厂,就近解决,价格合理,木材、沥青从市内市场购买。管材:重庆市场管材品种齐全,可择优集中采购。5、技术标准本次设计D区五支路为支路,设计车速30kmh,双向2车道,道路标准路幅宽度16m。(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行车速度:30kmh三(3)最小停车视距:30m;(4)道路最小净高:机动车道:4.5m,人行道:2.5m;(5)路面设计轴载:BZZ-100;(6)结构设计荷载:城-B级;(7)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年,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0年设计技术指标与规范技术指标对比项目规范技术标准采用的设计指标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年)沥青路面10年沥青路面10年本项目在K0+419.107处与现状甘悦大道平交。因交叉口与甘悦大道现状公交站位置冲突,本次设计考虑对该交叉口进行改造设计,公交站台迁改至D区五支路与D区六支路之间的位置。6.5路基设计6.5.1 路基概况本次道路设计里程范围为K0+000K0+419.107(新建实施范围长度322.83m,改建实施范围长度4.041m),道路全线为挖方路基,挖方边坡最大高度为Ilnio起点至D区横一路段为南侧康田地块的临时项目部活动板房,本项目实施前其自行拆除,D区横一路至终点段两侧均为原始地貌,其中D区横一路、甘悦大道交叉口部分已完成实施。本项目现地面标高321.53336.70m,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上覆土层主要为人工填土,人工填土层厚度0.4Om40.OOm,素填土层主要为自然抛填而成,结构松散稍密。6.5.2 填方路基本次设计道路最大填方高度约04m,设计进行放坡填筑,坡率为1:1.5。6.5.3 挖方路基结合地勘资料,堆填土、土质和强风化岩质路段挖方边坡坡率采用1:2,因本项目中分化岩石路段相对较短且挖方高度小于6m,故设计均采用1:2的坡度。当挖方高度大于8m,两级间设置一道2m宽的碎落台,碎落台采用2%的排水缓坡。本项目严禁爆破开挖。6.5.4 清表及填方路基基底处理清表包括路基范围内所有垃圾、灌木、竹林及胸径小于15Omm的树木、石D区五支路起点接D区十支路设计标高H=334.283m,向北延伸,与D区横一路现状标高相接H=322.093,终点接甘悦大道现状标高H=322.165m和横坡度1.5%。本次设计纵断面共设置3个变坡点,其中最大纵坡7%,最小纵坡0.7%,最大坡长159.604m,最小坡长156.338m,最小凸曲线半径1250m,最小凹曲线半径960m。道路纵坡依次为3%、7%、-0.7%、1.5%。6.3 道路横断面设计D区五支路采用双向两车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6m,具体路幅分配为4m(人行道)+4m(车行道)+4m(车行道)+4m(人行道)=16n车行道横坡采用1.5%,人行道横坡采用2.0%,以利于排水,机动车道坡向外侧,人行道坡向内侧。6.4 道路交叉设计D交叉口类型本项目共包括3个平交口,无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口一览表交叉口编号相交道路名称相交道路等级交叉口形式交通控制分类是否属于本次设计范围TPlD区五支路一D区十支路支一支T字型无信号控制否TP2D区五支路一D区横路支一次十字型无信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