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案例设计-以人文课程.ppt
PBL 案例设计-以人文课程”医古文”为例 医古文教研室 孙文钟,课 程 定 位 医古文是研究古代医药文献语言文化现象的一门学科,是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也是对中医药从业人员进行终身教育的重要课程。,医古文系列课程本科,医古文(必修基础课)中医古汉语通论(限选专业基础课)中医古籍训诂(限选经典课)中医文献学(限选专业基础课)古代汉语(七年制必修基础课)古代文化名著赏析(任选课)诗经概要(任选课)古文观止精读(任选课)周易导读(任选课),培养拔尖学生的新开课程,四书导读论语导读大学导读中庸导读孟子导读,体 会,一、PBL 教学模式具有普遍意义,“问题导向学习”可以成为文化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性借鉴。二、学生的学习动力源是PBL 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也是教案设计的重要出发点。三、PBL 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医古文系列课程研究生,医古文中医古籍注释纲要中医文献学,医古文系列课程留学生,中医现代汉语医古文基础医古文中医文体写作沪语,主要成果介绍,3.转变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医古文教学以字、词的阐释为主,经过探讨、总结,改变了旧有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目前的教学方法以讲授文理为主,兼顾医理,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综合使用,既有传统的课堂串讲法,又有活泼的课下讨论法;既有中规中矩的板书,又有新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建立了医古文导读室,并率先增设了人文社会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开展发散思维,培养动手能力,并在网站上开设互动平台,留言簿师生问答等。,主要成果介绍,4.医古文课件制作取得突出成绩 凝聚了教研室教师心血的医古文课件制作精良,内容丰富而形象,在教学实践中效果非常好,引起医古文学界关注。在最近几年的全国性医古文学术年会上屡获好评。,主要成果介绍,5、学术成果引人注目 围绕着精品课程的建设发表了不少相关的教学与学术论文。就2001年以来取得的科研成果加以初步统计,本教研室教师独立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且多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主编及参与编写著作14种约50部(册)。主持或参加国家级、上海市级、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各级别课题共19项,其中署名第一负责人的课题12项。这些学术成果成为医古文教学发展与创新的有利支撑。,主要成果介绍,6打造了一支可信赖的医古文教学队伍 医古文教师队伍可说已达到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11名教师中教授3名,副教授1名,讲师5名,助教2名,博导2名,硕导2名,有博士学位的4名,硕士学位5名(其中在读博士1名)。其学历来源有复旦、华师大、浙大、东北师大、河北大学、新疆医大、河北医大、江西中医学院等。老中青三代,优势互补,团结奋斗。,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推广效益,2005年本教研室的“医古文”系列课程建设连续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和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的光荣称号。一年多来,医古文课程建设又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在中医语言、中医文化、中医文献三个方位全面发展,对提高医古文等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大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学术研究的兴趣与能力,促使一部分学生在中医药专业领域争取进一步的深造和发展。,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推广效益,最明显的是人文精神对课程教学的渗入与深化:中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医古文中的许多内容不仅讲述文理、医理,更讲述文化、医道。在医古文精品课程建设中,通过医古文等课程的讲授,不仅使学生得到了知识上的培育,还接受了人文精神的熏陶。这个新思路、新认识对于医古文系列课程的发展具有引领的作用。,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推广效益,2006年底获得中医现代汉语等新的课程建设项目,对中医语言文化的国际化教育有新的设想。准备以改革精神编写新的中医现代汉语、中医文体写作教材,为我校的留学生汉语教学注入新的动力。,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推广效益,医古文教学成果可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同行带来示范效果,已建立的医古文网站已经在为大家服务,所制作的课件及习题库等将在条件成熟时公开出版。,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