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务核查重点 (2).ppt
IPO财务核查要点,2013年1月,真实、恰当、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特别是财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为此:2012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及会计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发行监管函2012551号)。这是证监会继证监会公告201210号、201214号、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4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审计后又一次针对首发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公开发文。2013年1月8日,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企业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对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做出动员和部署,并就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在此次专项检查工作中具体的核查内容和方式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要求,551号文要求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所“对首发公司报告期财务会计信息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并提交自查报告,逐项具体说明对各项财务问题、执业中需关注问题的落实情况、核查过程和核查结论,核查过程应明示具体核查人员、核查时间、核查方式、获取证据等相关内容。”,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1、以自我交易的方式实现收入、利润的虚假增长。即首先通过虚构交易(例如,支付往来款项、购买原材料等)将大额资金转出,再将上述资金设法转入发行人客户,最终以销售交易的方式将资金转回。最恶劣的一种造假手段(如绿大地),在审计过程中要注重对存货、物流、交易对手方工商登记信息等的详细核查。,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1之参考程序:获得公司产能、产量、销售量、主要原材料采购量、材料耗用量、主要能源耗用量等信息,总体分析这些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逻辑矛盾(如,产量背离产能、销量背离产量产能、原材料、能源耗用量背离产量等情况)。获得主要客户/供应商的工商信息,尤其关注不知名的企业、小企业、新客户,交易量重大变动的客户,关注经营范围是否合理与发行人的业务范围是否关联度低等、公司规模与发行人交易规模明显不符,法人代表是否为公司员工或者公司相关人士、注册地址是否可疑等以核查主要客户的资质。获得报告期的销售明细,包含客户名称、收入总额、销售数量、销售单价、成本、毛利等信息;对总额、数量、单价、毛利率的波动进行分析;关注收入大幅变动、新增大客户、价格、毛利率明显异常于其他客户的项目。对于识别出的异常的客户,检查购货合同、购货发票、验收证明、入库单、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银行进账单等资料并留存复印件。检查主要交易情况、复核其真实性。对于主要的大客户采用抽样测试方法,抽取样本,复核交易是否真实、准确。对于价格异常的客户、注意到的价格异常的交易,抽查主要交易,列示交易相关信息,复核交易定价公允性。获得报告期按照月底汇总的收入情况,分析是否存在个别月份异常变动的情况。对于识别的异常变动月份,抽取当月大额收入项目进行检查,包括交易真实性、合理性、价格公允性。,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1之参考程序(续):必要的销售交易,采用实地走访等手段追查客户经销商、加盟商的销售情况。对于代理形式的,核查是否存在发行人发货即确认收入的情形(复核收入确认时点)。获得报告期后销售退回交易清单,检查主要项目,是否有需要冲回期前销售的情况。对于毛利异常的项目,分析毛利异常的原因,属于成本异常的,结合采购、生产情况继续追查。获得按照原材料种类汇总的采购明细表,分析采购总量、耗用量、期初期末存货钩稽关系合理性,分析采购价格、横向纵向比较、变动合理性,识别是否存在异常。获得按照供应商汇总的主要原材料、能源项目的采购列表(数量、金额、单价情况),横向纵向比较单价情况,分析波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异常项目。在核查重要供应商、客户的基础上,函证报告期其他重要供应商、客户与发行人之间的业务情况,关注交易真实性。结合对关联方、关联交易的审计,检查是否通过关联方(含隐蔽的关联方)实现“过桥交易”以虚构销售交易的情况。分析应收账款增长与收入增长的匹配程度、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的变动等指标。分析发行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是否与发行人销售收入变化情况相符,报告期内的销售收现比是否发生异常变化。,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2、发行人或关联方与其客户或供应商以私下利益交换等方法进行恶意串通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如直销模式下,与客户串通,通过期末集中发货提前确认收入,或放宽信用政策,以更长的信用周期换取收入增加。经销或加盟商模式下,加大经销商或加盟商铺货数量,提前确认收入等。要求审慎分析业务实质是否真实,必要时增加信息披露。,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2之参考程序:(1)检查公司信用政策情况,对于出现放宽信用政策的(放宽赊销比例、降低预付比例、延长付款期限、提高现金折扣、提高销售折扣等),以及加大促销政策(如提高销售返利比例)的,了解和记录政策改变的背景并评价改变的合理性。(2)对于延长信用期限的情形,关注信用期限的延长是否经过适当授权,是否对相关客户执行了信用调查等程序,期末有无证据表明该客户财务状况异常。(3)对于被放宽信用政策客户,检查放宽政策后的销售情况,对于存在明显放量增长的,要再次核实是否符合会计确认原则。(4)如果发行人虽然放宽信用政策,以更长的信用周期换取收入增加,但其所确认的商品销售收入确实完全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则会计上不能仅仅因此而否定确认销售收入的合理性,但需提请发行人在相关信息披露文件中作出特别提示,明确披露销售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对于提高销售返利后刺激的销售进行同样的核查。对通过上述其他程序识别出的月度、特定客户在销量、价格、毛利率异常变动项目,进行详细追查测试。经销商、加盟商模式下,根据收入月度分析,识别是否存在期末几个月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识别异常变动原因,新增客户、新增大额订单、原有客户异常波动的情况,进行追查,列示明细,抽样测试,分析是否符合会计确认标准,对于符合确认标准的,在招股说明书中补充披露该事实。尤其关注期后铺货情况,如果明显减少的,考虑是否是企业明显的透支行为,进行披露和风险揭示。,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2之参考程序(续):对于代理商、渠道商性质的客户,即使销售合同采用买断方式签订,也应当关注该客户的财务能力,关注其自身的财务实力是否足够强大,是否事实上只有在将发行人销售给其的商品出售后才有资金可用于向发行人支付货款。从关联方账户检查是否与发行人存在相同的供应商、客户;检查相同供应商、客户与关联方及发行人的交易价格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利益交换的情况。函证重要客户的付款期限。检查销售是否全部收到货款,是否期后收款,欠款是否在信用期内。要求发行人提供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与客户或供应商提供的完整协议,并就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作出声明,关注有无背后的补充协议对退货权等问题作出特殊安排(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对客户可能因此面临的更高风险作出补偿),必要时向供应商或客户函证确认或者结合核查程序予以核实。关注销售合同的条款,恰当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的时点。,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3、关联方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代发行人支付成本、费用或者采用无偿或不公允的交易价格向发行人提供经济资源。,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3之参考程序:获得关联方清单、并按照上市相关规定核查关联方清单(非会计准则口径)。获得关联方交易清单,包括价格信息,分析几年变动情况,以及与公司经营情况是否存在明显背离的迹象,比如交易量、交易性质与公司规模是否匹配。(1)对于重要的关联方交易,针对价格,获得可对比的第三方交易价格、市场价格、行业惯例、当地普遍情况、关联方成本等信息,印证交易价格公允性。(2)从关联方采购或向关联方销售商品的,在没有公开市场报价或交易价格可作为参考的情况下,由企业聘请中介机构核实转让定价的合理性,并结合历史经验、同行业平均水平等因素对交易的公允性予以评价。一般存在有同业竞争的企业,关注是否共用采购或销售渠道?是否办公场所很近、共用办公场所、低价使用?对成本、费用发生额的总体合理性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对毛利率、期间费用率进行纵向、横向比较,对与关联方的交易项目进行重点核查,分析有无异常指标。结合发行人占用关联方或其他利益相关方资源的情况,分析其应支付的交易价款或应分摊的共同成本的合理性。,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4、保荐机构及其关联方、PE投资机构及其关联方、PE投资机构的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控制或投资的其他企业在申报期内最后一年与发行人发生大额交易从而导致发行人在申报期内最后一年收入、利润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对于报告期最后一年业绩大幅增长的,重点核查报告期末是否存在新增的客户,特别是交易金额较大的新增客户,判断如果没有该等客户发行人的业绩是否会下降。,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4之参考程序:调查保荐机构/PE及其关联方清单。通过工商查询、保荐/PE财务报表中关联方披露、投资明细等手段对发行人提供的清单进行核查。获得发行人按照客户列示的收入明细,识别是否存在保荐机构/PE机构及其关联方的交易。核查与保荐机构/PE机构之关联方交易的可持续性、合理性、交易波动情况。在核查报告中充分披露。对于未来利润可能差生重大影响的,考虑在招股书中做充分披露和风险提示。,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5、利用体外资金支付货款,少计原材料采购数量及金额,虚减当期成本,虚构利润;应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判断交易的经济实质。,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5之参考程序:分析原材料采购耗用与产量的关系、毛利率变动、各年进行对比,识别是否存在异常。对于存在明显异常的,也可结合标准成本(如果有)测算原材料与产量间的关系,识别是否存在异常,如对应于产出,原材料的耗用数量明显较少的,应进一步识别异常的月份和原材料种类,询问原因,评价原因是否合理,并对原因进行追查以验证发行人的解释。还可以检查生产记录,获得从生产部门统计的耗用量,更进一步确定生产耗用量与财务账耗用量的差异,询问发行人,并对发行人的解释进行追查验证。对于确实存在重大造假的,考虑相应的处理。按供应商、按月度,分年获得公司采购信息,分析与市场价格对比、以及月度之间、同一种原材料不同供应商之间比较,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对于波动异常的供应商、原材料种类、月份,核查数量金额明细账,逐笔观察采购单价,识别价格异常的具体交易并追查。检查发行人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化,是否存在价格明显偏低的情况。测算毛利率、“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比在各年度之间是否发生重大波动,以及与同行业相比是否明显异常,如是应进一步追查原因。,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6、采用技术手段或其他方法指使关联方或其他法人、自然人冒充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客户与发行人(即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进行交易以实现收入、盈利的虚假增长等,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6之参考程序:检查发行人是否存在网络交易的情况,了解其业务模式、收入确认的具体流程和内部控制。将收入确认作为存在舞弊特别风险的领域实施有针对性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特别需要注意采取技术手段了解这些企业的真实情况(IT审计)。,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7、将本应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支出混入存货、在建工程等资产项目的归集和分配过程以达到少计当期成本费用的目的;期末存货余额较大是IPO审核被否的比较常见现象。如果期末存货余额较大,同时又存在毛利率异常增高现象,中介机构应警惕发行人可能存在少计成本费用的情况。,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7之参考程序:进行毛利率分析,分析异常波动。获得各项费用的各期明细表,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波动。获得存货明细,分析异常增长的原因,期末存货单价是否有异常,存货周转率是否异常等。获取在建工程明细、固定资产明细表,对本期新增项目,进行大额抽样测试,记录详细信息,检查存货、在建工程当期新增成本的真实性、必要性,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构成存货、固定资产等资产项目成本(初始计量金额)的条件,是否存在少计当期成本费用的情况。获得其他应收款分析重要明细交易背景、经济实质,排查是否存在费用资产化情况。获得预付帐款明细,分析重要明细交易背景、经济实质,账龄是否存在异常、排查是否存在费用资产化情况。核查是否存在利息资本化、研发费资本化的问题。对于可能存在该类事项的发行人,核查利息资本化、研发费资本化具体情况,核查会计处理是否适当,尤其关注该费用化而资本化的问题。,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8、压低员工薪金,阶段性降低人工成本粉饰业绩;要求中介机构按不同岗位(如管理层、研发、生产等)进行人工成本分析,并与同地区、相同行业的平均薪酬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重点核查劳务派遣情况,分析其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滥用劳务派遣规避一线工人支出的情形。,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8之参考程序:获得各期员工薪金总额以及按照员工类型、职务、月度划分的工资明细,对于薪金的变动详细记录变动原因并判断合理性,进行分析性复核。从人力资源部门获得员工人数、花名册等信息,分析员工规模、变动与公司经营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同行业的比较是否存在异常。按照员工类型计算平均工资,核查是否存在高管工资异常低,平均工资低于当地平均水平,普通工人人均工资明显低于市场行情的情况。对于公司大幅压缩薪金成本的,即使符合会计准则和经营情况,也要充分披露。了解公司劳务派遣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总人数、工资水平、派遣合同签署情况,派遣方情况等信息,记录、获得相应文件资料复印件,纵向比较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异常波动,以及与可比较的正式员工之间的工资水平是否存在重大差异,检查派遣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和工作性质等。与员工访谈以了解他们对当前被压低薪金的安排的看法;了解发行人或者控股股东是否承诺在日后补足现在少发的差额。,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9、推迟正常经营管理所需费用开支,通过延迟成本费用发生期间,增加利润,粉饰报表;重点核查不符合以前年度支出常态的费用支出,同时应结合经营环境、可比公司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9之参考程序:列示报告期内费用明细对比表,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对于大幅、大额波动项目询问、记录变动原因并评价合理性。抽样检查期后费用开支情况,并做详细记录,检查是否存在应计入期前的费用。水电费、租金、折旧、摊销等费用做必要纵向对比以及匡算,防止延迟支付而未予记帐的问题。根据对比分析,对于广告费等费用推迟支出或不符合往年常态的、可能导致以后年度费用暴增的问题,虽符合会计准则要求,但对于该种风险要充分披露。执行“搜索未入账的负债”相关审计。核查是否有大额、长期挂账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核查其原因。,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10、期末对欠款坏账、存货跌价等资产减值可能估计不足;2012年度国内经济形势不佳,出口类企业效益有明显下降趋势,房地产、汽车、钢铁、玻璃、水泥等行业也都受到了影响。应重点核查期末应收款项、存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特别是对某些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10之参考程序:了解公司的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政策。评价政策的合理性。列示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对于本年期末余额大幅增加的,尤其偏离业务增幅的,了解增长原因,分析合理性。进一步分析应收账框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对于放宽信用政策的、期末余额异常增长的客户、存货项目,个别分析坏账风险,评价原有政策是否仍能适用。对于重大应收类余额项目,账龄、余额异常的,核查客户的信用、还款能力情况。对于其他重大资产、商誉、固定资产、贷款、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包括正在执行的建造合同等项目,比照上述程序执行,检查资产减值情况,必要时获取评估报告等。,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11、推迟在建工程转固时间或外购固定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时间等,延迟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时间;对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要给予特别关注。,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问题11之参考程序:现场查看报告期末在建工程,尤其对时间较长的在建工程,详细了解和记录该资产情况,判断未予转固的合理性。对于报告期内已经转固的大金额的项目,取得工程由施工方移交使用方的移交清单,与相关人员沟通了解资产移交的准确时间;检查转固时间与生产产量信息等,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合逻辑的情形,判断是否存在推迟转固,增加当期利润的情况。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十三条相关规定判断是否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关注企业是否以“转固前试生产”的名义进行实际上的正常商业生产(如试生产期间的长度和产量明显超出测试、调试的必要限度)。,Ipo企业主要财务问题及相关审计程序,12、其他可能导致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失真、粉饰业绩或财务造假的情况。IT:研发成本真实性、完整性;影视:存货价值确认;工程:完工百分比法的百分比确定;金融行业:贷款风险核查;零售、连锁:IT审计情况;农业:现金交易;,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1、内部控制情况核查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财务会计核算系统、财务会计科目设置情况、财务人员岗位设置等)审计委员会(人员设置、工作情况、是否尽职)采购循环(了解内控制度、穿行测试、检查异常交易等)销售循环(了解内控制度、穿行测试、检查异常交易等)资金管理制度(了解内控制度、穿行测试、取得发行人的全部开户资料、打印报告期所有账户的银行流水账检查异常交易、借款还款情况、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占用资金情况、利用第三方账户进行支付等)内控制度缺陷,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2、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衔接产量与耗用水、电量关系验证销量与运费关系验证存货构成及产销率、存货与产能利用率的关系验证毛利率的波动与工艺改进、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关系验证调查行业趋势及市场其他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并与发行人情况对比分析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关系验证其他,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3、盈利能力的真实性重点核查“真实的报表数据、虚假的盈利能力”(1)收入、利润增长情况核查关注发行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申报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或申报期内营业毛利或净利润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情况,与行业背离等情况。对包括但不限于毛利率、期间费用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预收账款变动率、等财务指标进行多维度分析,对收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做截止性测试,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分析报告期最后一年收入、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其可持续性。分析申报期前1至2年的财务报表和申报期财务报表日后发行人的财务信息。,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3、盈利能力的真实性重点核查“真实的报表数据、虚假的盈利能力”(2)异常、偶发交易核查对报告期内特殊的交易类型、营业外收支所涉及的重要的交易,追查并记录交易情况。结合前述各种对比分析和核查,识别可能异常的交易,进行追查。结合前面供应商、客户检查,根据对方的经营范围、规模等信息,评价交易及交易对手的合理性。根据发行人的具体情况,利用其他可使用的方法识别不具备实物形态的、交易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市场价格、交易标的对交易对手而言不具有合理用途的交易。关注上述交易的真实性、公允性、可持续性及上述交易相关损益是否应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等。,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4、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1)关联方认定及关联方清单核查获得发行人关联方清单,按照14号文以及上市公司管理办法以及上市交易规则中规定的范围(非会计准则范围)核定关联方及关联关系。根据认定清单,采用现场核查、调取工商资料、核对工商、税务及银行资料等多种手段进行核实,并保留机票、火车票、住宿票据等证明材料。自查报告中要提供关联方的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注册时间、注册地址、股权结构、与发行人发生业务的起始时间等翔实的证据,不得人为遗漏。,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4、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2)发行人与主要供应商、客户关联关系核查甄别客户和供应商的实际控制人及关键经办人员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也要注意关注与发行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与发行人的客户、供应商(含外协厂商)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对于经销商,要关注其报告期的存续性、区域分布性、业务收入去向、终端销售情况等问题。如果经销商数量众多并且分散,中介机构应协商确定抽查范围及方法;取得报告期重大合同,核查最近一年的新增客户和大额交易的发生原因及真实性。调查该新增客户的股东背景,基本情况,对存在疑虑的重要客户及供应商进行实地走访、网络查询、并取得工商登记资料。,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4、关联方关系及关联方交易(3)发行人与主要供应商、客户、重要子公司少数股东关联关系核查(4)发行人报告期内关联方注销及非关联化情况(取得关联方转让、注销的相关资料,了解非关联化的原因、动机,核查转让前后相关资产、人员的去向安排,转让前后的交易合同金额、价格、数量。核查上述交易的有关情况并将关联方注销及非关联化之前的交易作为关联交易进行披露。)(5)关注交易资金流向、大额资金往来等情况,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5、收入确认和毛利率(1)收入确认了解发行人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和销售模式,分析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从盈利模式入手,对于特殊交易模式、创新交易模式需说明其特殊处理情况。关注赊销管理和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了解和评价公司定价政策及销售费用配比,分析收入波动合理性。抽样测试取得公司销售发票开具政策和开具的总体情况及报税情况,核查收入总额真实性、合理性。具体核查退换货情况,对于重大退换货检查交易详细信息,评价最初会计确认是否合理。,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5、收入确认和毛利率(2)会计政策和特殊会计处理事项对业绩影响获得发行人各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评价各项政策和会计政策的合理性。与同行业比较评价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于会计政策和特殊会计处理事项对发行人经营成果有重要影响的,发行人应在招股说明书中详细披露相关会计政策、重要会计估计和会计核算方法对发行人报告期业绩及未来经营成果可能产生的影响等。(3)毛利率分析紧密结合实际经营情况、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准确、恰当地通过毛利率分析描述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关注收入和成本的分析程序,包括考虑与营业收入相关的报表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收账款、经营性现金流量等)、成本的真实完整及与收入的配比、毛利率是否异常等,并与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6、主要客户和供应商(1)主要客户核查销售模式的环境因素(如行业特点影响销售模式、从生产商、销售商和终端客户关系分析客户、客户经营概况及客户的终端回款情况、发行人的销售模式是否符合行业规律等)。经销商及终端客户核查(总体交易情况;对于客户较为分散的,可根据重要性水平进行合理判断和核查;报告期内经销商数量变动及分布总体情况;主要经销商分省销售商情况;终端客户核查;关注发行人与主要客户交易的真实性,客户所购货物是否有合理用途、客户的付款能力和货款回收的及时性。),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6、主要客户和供应商(2)主要供应商核查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供应商情况 发行人与供应商的关联关系核查 采购价格核查(发行人主要原材料的定价机制;发行人采购价格与公开市场价格的对比情况;采购发票取得情况和相关税费缴纳及凭证取得情况)关注供应商的真实性和供货来源,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7、存货核查(1)存货盘点情况核查获得发行人的存货管理制度、存货盘点制度、存货盘点计划、了解和记录盘点执行情况以及盘点差异的处理情况。评价公司盘点制度、盘点组织情况(重点关注异地存放、盘点过程存在特殊困难或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的管理政策、盘点安排是否合适)。对异地存放和由第三方保管或控制的存货,应当针对发行人实际情况,执行异地盘点或向第三方发函等审计程序。对发行人第1年或第2年年末的存货余额(如因承接项目的时间问题无法实施监盘)实施有效替代程序(包括取得、使用并评估前任会计师的监盘结果),并考虑上述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对实施监盘程序有困难的特殊资产,应考虑能否实施有效替代程序(包括聘请专家进行监盘程序)。关注资产权属,关注重要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受到限制,确认是否存在权属纠纷或实质性障碍。关注盘点范围是否完整。,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7、存货核查(2)存货跌价准备核查了解公司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政策,并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评价政策合理性。获得公司报告期内各年存货跌价准备明细表,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进行复核。(3)发行人申报期末存货余额较大情况核查存货余额较大的情况下,应要求发行人出具关于存货期末余额较大的原因以及是否充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书面说明。结合发行人业务模式、存货周转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分析发行人上述书面说明的合理性。,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8、现金收付核查了解相关内部控制并抽取交易测试内控制性情况。核查发行人现金收银系统。分析评价现金交易形成背景、合理性。列示发行人报告期内各年现金交易总体情况,获得现金交易明细,分析报告期各期的波动情况合理性,识别异常项目。针对异常项目进行测试。关注现金退回情况。关注现金使用范围是否符合规定。收取现金是否确实由客户支付;必要时,向现金交易客户函证申报期内各期收入金额,以评估现金收入的发生和完整性认定是否恰当。了解公司现金交易改进情况。,Ipo企业主要财务与相关信息及审计程序,9、财务异常信息核查对比发行人与同行业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判断是否存在显著异常。识别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更情况了解变更原因并评价合理性,计算变更对报表尤其是损益表的影响,进行充分披露。核查是否存在人为改变正常经营活动情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