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ppt
第十三单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预测数据库,一、选择题 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科学的重要技术手段,同时在人类社会活动的诸多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回答12题。1(原创)截至9月7日,中国内地累计报告5592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已治愈3852例,没有因甲型H1N1流感所致的死亡病例。为了让大家即时了解甲型H1N1疫情的发展,某网站制作了“中国甲型H1N1疫情分布图”,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BGPSC3SDRS,【解析】该图主要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有关H1N1疫情分布的空间数据进行处理。【答案】A2京运高速公路客运的湘高速公司引进的一套EIGPS系统,其作用之一就是反超速,当司机行驶速度超过设定速度时,系统自动报警,司机的名字、车速、现在的位置全部都可以呈现。这是因为汽车上安装了()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解析】全球定位系统能够获取地理事物的三维坐标、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等信息。【答案】B,(2010年北京西城区模拟)下图中中阴影表示非洲北部萨赫勒地区(撒哈拉沙漠南部向热带草原过渡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当地牧民每年赶着大量牲畜于11月南迁,6月北移,近年来该地区植被退化严重。回答34题。,3与牧民南迁时间对应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长江流域河水补给湖水 B庐山风景区正值旅游旺季C.北京地区进入取暖季节D.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风【解析】由于该地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分干、湿季,牧民南迁说明该地进入到干季,北半球此时为冬半年,所以北京地区进入冬季取暖季节。【答案】C4能够实时反映这种植被破坏状况的技术手段是()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 C专题地图 D地理信息系统【解析】遥感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地面地物的信息,所以遥感能够实时反映这种植被破坏状况。【答案】B,(2009年济南模拟)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56题。,5.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低冬季风的影响强度水流速度纬度位置A B C D【解析】图中的M处为松嫩平原上的嫩江及其附近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坡,也是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附近地区,因此河流的封冻日数较短,加上河流中间流经洪积台地,坡陡流急,河水不易结冰;而P处位于松花江附近,地处三江平原,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受上游水库的修建和地势的影响,该河段的流速较慢,河流容易结冰,故B项正确;M、P两处大体位于同一纬线上,不能选;两地均处于平原上,不能选。【答案】B,6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解析】GPS是全球定位技术,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不能用来分析河流未来的封冻情况;GIS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RS,即遥感技术,是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它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的防御监测等领域,通过该地区的遥感影像,可以确定河流的封冻河段。【答案】C,GPS技术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回答79题。7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下列不属于GPS具有的优势是()A测量精度高 B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 C全天候操作 D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解析】GPS在测量上的巨大优势: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储存,减少了繁琐的中间处理环节。【答案】B,8下列对“精准农业耕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精准农业耕作”即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 B“精准农业耕作”因为引入了GPS技术,从而使农业生产成本大大提高 C“精准农业耕作”虽然避免了资源浪费,却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D目前,大部分国家都能进行精准农业生产【解析】当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引入农业生产。精准农业可在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答案】A9南极科考队测得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海拔是4093米,在测量过程中,队员们利用到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为()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测绘系统【解析】测得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海拔与测得我国珠峰海拔利用的现代化技术相同,即应用了全球定位系统。【答案】A,下图是某高中学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情况及预测的未来土地利用情况图。回答1011题。,10农业生产结构可能产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使用电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 D当地居民为了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解析】将1999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和预测的2050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比较,可发现1999年我国东部某地区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和栽培苹果为主,2050年以稻田和甘蔗园为主;通过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可发现本地区在1999年1月份均温在0 以下,2050年本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0 以上;由以上分析可知此地区在1999年时为温带季风气候,2050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气候变暖有关。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B,11根据预测,本区在2050年以后的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解析】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A,2009年9月中旬以来台风“凯萨娜”造成菲律宾40余年来最严重水灾。读台风气象卫星云图,回答第12题。,12台风“凯萨娜”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主要采用的是(),A航天遥感技术 B航空遥感技术C近地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技术【解析】目前对台风的监测与预报主要是通过气象卫星云图,而气象卫星云图的获取,主要采用的是航天遥感技术。【答案】A,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西五区)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预计遇难人数将达到20万人,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该国西北部的向风海峡为大西洋、美国东海岸通往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的重要航道之一。读图,回答1314题。,13海地地震发生时,北京时间为()A12日2时53分 B12日5时53分 C13日2时53分 D13日5时53分【解析】本题考查了时区计算,西五区为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根据所求时区等于已知时区时区差公式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为13日5时53分。【答案】D14为了迅速获取地震灾区情况,采用的技术手段是()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解析】遥感对地震灾害可动态监测。【答案】A,二、综合题15(2010年滁州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反映了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存在的交通拥堵现象。若应用GIS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其发挥出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哪些?(2)未来五年上海将计划形成“海、陆、空、铁、水五路并举的格局”,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五年以后,如果你要了解上海市近五年以来土地使用性质、地块轮廓的变化,在GIS系统中,你可直接进行对比分析的图层是_。(3)如果你想利用假期去上海复旦大学参观学习,但你对上海市又不熟悉,你将如何利用GIS进行路径查询?,【解析】第(1)题,应结合产生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进行分析回答。第(2)题,根据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在GIS的具体操作中往往涉及部分图层或个别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因此,要了解上海市近五年以来土地使用性质、地块轮廓的变化,应对近五年以来上海市每年的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对比分析。第(3)题,从GIS具有提供路况信息查询功能得到答案。【答案】(1)快速查询道路通行状况,迅速定位事故地点,提供交通疏散方案;为道路规划提供最佳路径分析;查询路况信息,为道路养护和应急抢修服务等。(2)近五年以来上海市每年的土地利用图层(3)利用网络GIS调出复旦大学所在地区的地图,查出车站到复旦大学最合理的公交路线。,162009年6月5日上午消息,谷歌今日宣布推出谷歌高考2009地图(,(1)google高考地图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它体现了此信息技术的 _功能,其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志是 _。(2)简要说出该信息系统的工作程序:信息源 _ _ _ 可视化表达。(3)请举一实例说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4)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分析是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如果将地理数据库中的道路层与水系层进行叠加分析,可()A计算城市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城市地表径流变化和洪涝灾害的发生C预测城市人口迁移的变化 D获得道路层原来没有的桥梁、渡口等重要信息,【答案】(1)地理信息系统(GIS)查询能模拟区域内的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2)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3)农业资源核算、清查、评估;农作物的估产、长势;病虫害预测、诊断及应急;进行农业资源动态监测;农业气象动态监测等。(4)D,17(原创)北京时间2009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目前建成的昆仑站主体建筑为钢结构,工程的建筑面积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区和科研区,可供15至20人进行夏季科考。根据规划,3至5年后,昆仑站将逐步升级扩建到558.56平方米,成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以昆仑站为依托,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学等领域的科学研究。(1)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选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考察队要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对“数字南极”利用,叙述错误的为()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B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C对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解析】本题以南极科考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题,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GPS和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答案】(1)GPSRS(2)C(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1“数字黄河”与“三条黄河”“数字黄河”,就是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对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在这一平台和环境中,以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系统与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简单地说,“数字黄河”就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即通过全数字化数据库平台的构建,建立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数字化(虚拟)研究环境,通过数学模拟系统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通俗地讲,“数字黄河”就是把黄河装进计算机,从而可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黄河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在新时期我们提出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整个科技治河体系中,“数字黄河”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新时期科技治河体系的核心是“三条黄河”建设,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和“模型黄河”。三者的相互关系见图。,“原型黄河”,是自然界中的黄河,是我们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对象,治理的最终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促进河流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实现“原型黄河”的治理目标,必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高科技手段,及时准确地掌握和预测黄河不断出现的新情况,通过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解决好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数字黄河”是“原型黄河”的虚拟对照体,可以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对“原型黄河”治理的决策支持。“模型黄河”是实验室中的黄河。“模型黄河”主要是通过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从而揭示“原型黄河”的内在规律。它的作用是直接为“原型黄河”提供治理开发方案,同时,“模型黄河”还应成为“数字黄河”通过模拟分析提出“原型黄河”治理开发方案的中试环节。,“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相互关联、互为作用,共同构成了支持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决策场。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原型黄河”的研究,提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需求;利用“数字黄河”对黄河治理开发方案进行计算机模拟,提出若干可能方案或预案;利用“模型黄河”对“数字黄河”提出的可能方案或预案进行试验,进行修改和完善,提出可行方案或预案;最后将所选方案或预案在“原型黄河”布置或实施,经过“原型黄河”实践,逐步调整、优化,以保障治理开发方案的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23S技术 3S技术是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3种技术集成的总称。“3S”技术集成,已列为我国“九五”科技发展重中之重攻关项目之一。在这种集成中,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地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及各种变化;GIS则是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平台。这种高技术的集成有多种方式:GPS与GIS的集成可用于环境动态监测、自动驾驶、环境管理等方面;GPS与RS的集成可用于自动定时数据采集环境监测、环境灾害预测等方面;RS与GIS的集成可用于全球环境变化监测、空间数据自动更新等。对地观测的“3S”集成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引入专家系统和现代通信技术。专家系统的引入将力求使数据采集、更新、分析和应用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3GPS在公共交通车辆导航中的作用 2002年广州市某交通集团,投资2 000多万元建立起华南地区最大的GPS平台,设计容量为1.5万辆车,通过GPS对车辆进行跟踪和调度管理等。城市数字化交通电台实时播发路况信息,车载GPS进行精确定位,并结合电子地图和交通实况,自动匹配最优行车路线。GPS在公共交通车辆导航中的作用:(1)合理配备事辆:GPS系统韵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2)及时进行事故救援: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3)监控司机不文明行为;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骗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及时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4)及时监测车辆位置: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线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