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管理第十一章.ppt
非营利组织管理,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 责任与监督,学习要求:公共责任是非营利组织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课题,被认为是非营利组织面临的核心困境,同时也是中国非营利组织研究的薄弱环节。本章从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出发,通过比较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和保障机制,探讨了转型时期我国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和监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问题。,一、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二、非营利组织的他律和自律,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与管理,概念,第十一章 非营利组织的 责任与监督,(一)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二)维持非营利组织 公共责任的困境,一、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公共责任就是让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机关及行政官员对其行为负责。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概念。从层次上看,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四个维度:财务责任;过程责任;项目责任;优先项设置方面的责任。公共责任受重视的原因:(1)公益活动的性质。(2)经济环境的变化。(3)资源汲取面临的约束。(4)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变化。,(一)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1、志愿失灵和公共责任困境:慈善不足;慈善活动的狭隘性;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慈善组织业余性和专业性的困惑。2、契约失灵与公共责任困境:契约失灵的主要原因有: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量度;服务的间接性;监督主体和监督机制方面的缺陷;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3、公共责任的两难困境:首先表现为利益相关者多样化与“众口难调”;其次,过度强化非营利组织外部公共责任和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之间的矛 盾。,(二)维持非营利组织 公共责任的困境,(一)非营利组织的他律 来自于非营利组织外部的监督制约,二、非营利组织的他律和自律,(二)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监督,1、政府监督,(一)非营利组织的他律 来自于非营利组织外部的监督制约,2、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3、社会监督与环境约束,4、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性,(1)政府的立法限制。立法机关颁布的相关法律构成了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环境,它既是对非营利组织行为的系统约束,又是判断其行为正当性的基本标准。(2)政府规制。政府规制的领域和主要内容有:非营利组织注册登记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优惠、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规制、对非营利组织投资活动的规制、对非营利组织不公平竞争的规制。,1、政府监督,由于政府监督的能力有限,而且当政府管制力度过大时容易限制遵纪守法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因此,为弥补政府监督机制的不足,一种替代的形式就是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这种方式的监督往往比政府的监督有效得多。而且,与政府监督相比,它的另一优势在于,它不仅不会限制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相反,这种评估机制还会淘汰不良的非营利组织,同时促进健康的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发展。,2、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制度,(1)舆论监督机制。(2)捐款者监督机制。(3)客户监督机制。(4)竞争的环境约束。,3、社会监督与环境约束,(1)监督起着筛选和纯化队伍的作用。(2)监督可以发挥防范的作用。(3)监督具有激励功能。,4、外部监督机制的重要性,1、来自于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二)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非营利组织的自我监督,2、非营利组织的自律,同行互律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行业认可制。行业认可制即行业协会承认某公益机构为其成员,从而在公众中获得某种合法性。(2)行业赞许制。行业赞许即行业协会根据行业特点和特定的标准对成员组织进行评估、排序逼供对成就卓越者进行表彰。(3)行业规则。行业规则又称私下规则,指的是行业协会对成员组织制定的可操作工作标准和要求。,1、来自于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一种是通过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对董事、执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一种是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预防违规行为;另外就是通过组织的信念、使命促进成员的自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建立一个强有力和积极进取的理事会来进行监管。(2)评估和监督非营利组织的使命与战略规划。(3)非营利组织的项目评估与监管。(4)非营利组织的能力监控。,2、非营利组织的自律,(一)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制度的现状,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的 监督与管理,(三)完善中国非营利组织 监督体系的措施,(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中 存在的问题分析,1、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 外部法律环境和政府规制的几个特点,(一)中国非营利组织 监督制度的现状,2、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持续性监督,3、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监督,4、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优惠,(1)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2)分级管理体制。(3)限制竞争原则。(4)业务主管单位享有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管理的直接且全面的权力。,1、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 外部法律环境和政府规制的几个特点,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持续性监督主要指有关登记管理机关利业务主管部门对非营利组织的日常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非营利组织日常管理的法规建设。(2)非营利组织的年度检查制度。,2、政府对非营利组织 的持续性监督,我国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监督体现在捐赠法、审计法、会计法、事业单位的财务规范等相关的法规中。具体有:(1)非营利性的约束。(2)受赠财产支出比例约束。(3)财务公开制度。,3、对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监督,(1)公司和其他企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2)自然人和个体工商户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可享受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惠。(3)境外向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的用于公益事业的物资,可依法减征或者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4)对于捐赠的工程项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和优惠。,4、对非营利组织的财政优惠,2、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不力,1、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关于 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3、社会监督环节薄弱,4、非营利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二)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中 存在的问题分析,(1)公益机构单行法的缺失。(2)立法权威的缺失。(3)实体法的缺失。(4)立法内容的缺失。,1、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关于 非营利组织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1)监督主体多元化与监督不力。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主体比较庞杂,监督主体的多元化造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造成此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各监督主体实施监督的程序和手段,现有法规缺乏可操作性的界定。各监督主体职能的多样化和社团管理力量的不足使其无力应付众多的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和管理。(2)政府人为地限制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削弱了非营利组织实现公共责任的外部约 束。,2、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 监督管理不力,(1)社会腐败对非营利组织的侵蚀。(2)整个社会道德滑坡对非营利组织造成不良影响。(3)媒体、公众监督与民间评估组织严重缺位。主要表现:公众监督意识薄弱;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力;缺乏独立的第三方评估组织。,3、社会监督环节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少数非营利组织未经批准擅自成立并开展活动。(2)一些非营利组织内部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章程履行制度、工作人员录用与考核奖惩制度,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问题同时存在。,4、非营利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1、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提高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法制化水平。2、加强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3、建立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加强非营利组织的自律管理。,(三)完善中国非营利组织 监督体系的措施,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 公共责任困境 非营利组织的他律 非营利组织的政府监督 第三方评估制度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 非营利组织的自律 非营利组织的同行互律 行业认可制 行业赞许制 行业规则 非营利组织的能力监控,本章主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