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管理03PPT课件讲义.ppt
第三、公共选择理论,1、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基本假设 公共选择就是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专门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由此出发,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类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建立起来了一个由“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人的经济学和交易政治学”三要素构成的新理论体系。,三、公共选择理论,1、公共选择理论及其基本假设 公共选择就是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过程。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专门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体。由此出发,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类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建立起来了一个由“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人的经济学和交易政治学”三要素构成的新理论体系。,2、西方国家的公共选择制度 西方国家的公共选择制度概括起来讲就是建立在代议制、普选制和政党制基础上的政治民主制。民主制就是人民自治的制度,民主一词源于希腊语,其希腊语的意思即为“人民治理”。亚里斯多德说:“允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而在西方最常为人引用的有关“民主制度”的名言就是美国总统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民主制主要有两种:立宪君主制和民主共和制。而其中民主共和制是最符合民主精神的政体。早在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就宣称: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3、西方国家的公共选择机制 西方国家的公共选择机制是一个建立在政治市场基础上的,通过复杂的政治交易来实现政治均衡的集体决策运行体系、方式及其过程。(1)政治市场。政治市场是由选民(投票者)、政治家(政党)、官僚以及特殊利益集团共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政治交易结构。各主体均遵循“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行动准则,但行为各有其特点。投票者只有在参加投票可获得净效益,或确信其投票可以对投票结果发生影响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参加投票;政治家(政党)的追求目标是选票极大化;政府机构的官僚们并不以赢利为目的,而以权力极大化作为追求目标;特殊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压力或影响,来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的支持。,(2)政治交易。政治交易是追求个人利益的选民以选票(代表他的成本贡献)交换他想要获得的集体决策(代表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政治交易与私人产品市场的交易很相似,它也要经过议会政治或者选择过程反复地讨价还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较量既困难又复杂。所不同的是,市场交易是以货币交换商品,而政治交易是以选票交换公共服务。,(3)政治均衡。政治均衡是指选民、政治家和官员的选择达到一致的政治稳定状态,它是政治市场供求双方力量与利益平衡的结果。此时,个人从政治交换中已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或公共选择规则不允许其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大家就形成了集体的偏好,并同意遵守集体达成的协议。在公共选择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社会的成员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我们就可以说取得了政治均衡。一般来讲,公共选择规则、公共产品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投票者获得有关信息的难易程度、税收份额和公共产品收益在投票人之间的分配状况,是决定政治均衡状况的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政治均衡都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集体选择不能确保制定的所有规则总能使所有的人境况变的更好。由于受政治体制、选举制度、政治信念等因素的限制,政治均衡也可能是低效率的,亦即失效的。所谓政治失效是政治市场机制运行背离社会效率的表现,指政治选择的结果偏离了政治可能效用界线,从而没有实现最优的社会福利,选民并未获得净利益的最大化。正是政治失衡的存在,才使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公共选择理论的目的就是设计出一套政治机制以把个人偏好推动到其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用界线上去,以达到增进社会福利,改善个人境况的目的。,4、公共选择的规则(1)一致同意规则,或一票否决制。一致同意规则指的是,在民主政治活动中,所有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公共选择规则。由于在公共选择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受损。(2)多数裁定规则,或简单多数、超多数、计点投票规则。多数裁定规则指的是,在民主政治活动中,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者中的多数认可,才可实施的一种公共选择规则。,多数裁定规则根据“多数”的不同含义又可分为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简单多数规则,需要1/2以上的赞成票。二是超多数规则,需要2/3、3/4、4/5、9/10等等以上的赞成票。三是计点投票规则,需要每位投票人按照一定规则给备选议案计点打分,获得“点”数最多的备选议案将成为获胜议案。在公共选择的规则中,由于一致同意规则只是一种较难达到的理想状态,适用范围较窄,通常适用于人数比较少,比较重要的表决。而多数裁定规则虽然只是公共选择的次优状态,但适用范围广,是民主社会运用最为普遍的公共选择规则。,5、公共选择的方式(1)直接民主制。直接民主制是指选民或投票人自己直接进行投票,参与政治决策或集体决策的最终选择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2)代议民主制。简称“代议制”,代议民主制是指选民或投票人并不直接对集体决策进行表决,而是选举出少数代表,由这些代表来决定所需采取的集体行动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因此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在公共选择的方式中,直接民主制是一种最能充分体现大多数人的偏好的一种公共选择决策方式,但它费时费力,成本过高,事事都举行公民投票是不经济的,所以直接民主制一般用于重大问题或若干重要公共选择方面。而代议民主制由于不必事事投票,只需要交给个别受委托的人民代表进行选择,所以它比直接民主制方式程序更简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因此,代议民主制是民主社会的最基本决策方式。,6、公共选择理论的几个重要成果(1)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和个人的价值中以序数的偏好关系为前提,将个人的价值标准加以总计去求得社会的价值标准,经过逻辑分析,结果他证明,这类总计的方法在逻辑上是不能存在的,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合成为表达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性的。”这即是所谓的关于社会选择的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证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不存在一套政治体制可以把个人偏好,完美地、有效率地推动到其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用界线上去,即它告诉人们,真正完美的民主选择是不存在的,绝对的民主选择也是不可能的,而人类只能追求相对之民主选择。,(2)投票悖论、投票之谜、投票窘境、循环投票。所谓投票悖论,即在多数规则下,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方案可供选择,且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时,很可能出现A击败B,B击败C,C却又击败了A,即循环击败,无一方案可获胜的困境。当投票之谜发生时,多数投票规则将无休止地循环下去,就象一只狗追逐它自己的尾巴,或人追逐自己的影子,永远没有尽头。,投票悖论最早在18世纪80年代由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发现,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其重要的理论意义。投票悖论的现代意义是:在公共选择中,议程或议事顺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可能出现投票窘境时,议程对结果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投票顺序实际上能够决定谁将获胜。它表明,主席和规则委员会在议会中的地位很重要,确定议程的权力常常就是决定结果的权力。,(3)单峰偏好定理 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之别。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而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因此多数规则下所取得的政治均衡,有时并不是唯一的。公共选择理论证明: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反过来,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是说,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个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或者说,在所有投票者中,只要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那么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有可能出现循环现象。这就是“单峰偏好定理”所揭示的规律。单峰偏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投票悖论如何可以避免。亦即在现实社会个人偏好绝大多数呈单峰形的情况下,相对的民主选择是可以实现的。,(4)中间投票者定理 所谓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一般来说,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公共选择理论发现: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即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也就是说,中间投票者的偏好结果与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具有一致性。这就是“中间投票者定理”所揭示的规律。,中间投票者定理实际上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中间投票者定理的政治哲学含义就是:凡事不能走极端。因为集体行动最终是按照中间投票者偏好的方向进行的。这和2000多年前中国第一圣人孔子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共和政体。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共和政体介于贫民为主的平民政体和富人为主的寡头政体之间,可以协调贫富之间的争端,较为稳定。“惟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政体,中产阶级(小康之家)比任何其他阶级都较为稳定。”“最好的政治团体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从公共选择的理论解释就是:中产阶级其实就相当于社会“财富”选择的中间投票者,他们是社会财富分布的均衡代表者。,(5)最小差别原理 指各个竞争的政党为了得到大多数选民的欢迎,赢得最大数量的选票,而使自己的竞选政策或纲领几乎相同的趋势或倾向,称为最小差别原理。它是中间投票者定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或运用结果。,7、公共选择面临的问题(1)民主规则存在的问题 少数人的暴政问题。少数人利用全体一致规则下的一票否决权敲众人的竹杠。多数人的暴政问题。多数人利用多数裁定规则下的多数优势损害少数人的利益。由于多数规则是民主社会的最基本规则,所以多数暴政是民主规则的主要问题。多数暴政问题早在18世纪末,就由美国开国政治家亚当斯、麦迪逊指出,19世纪又被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民主中进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