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财政概念、职能、平衡、投资和政策.ppt

    • 资源ID:6489004       资源大小:2.23MB        全文页数:1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财政概念、职能、平衡、投资和政策.ppt

    课程目录,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第二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第三章 财政平衡第四章 财 政 政 策,第一节 财政概念(什么是财政?)第二节 政府和市场(为什么需要?)第三节 财政职能(财政能干什么?),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1.1 The concept of public finance 1.2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1.3 Functions of public finance,Chapter 1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s of public finance,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二、财政的基本特征(features of public finance)三、公共财政的特殊视角(special view of public finance),第一节 财政概念,一、财政的基本含义(一)“财政”一词的来源(二)财政的各种界说:1、国家分配说 2、公共需要说,第一节 财政概念,二、财政基本特征(一)属于分配范畴:收支活动(二)国家为主体:强制性(三)主要是剩余产品:再分配(四)目的是公共需要(国家需要):公共、公开、公平。,第一节 财政概念,财政现象:,生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第一节 财政概念,三、公共财政的特殊视角 整个国民经济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个部分组成,两者的相对比例关系体现了一个社会公与私的分工结构。各种不同观点的财政学家和政府理财人以不同的方式设计这一结构。,公共部门中的两个子部门,(一)政府部门 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总体又被称为广义政府部门(general government sector),(二)公共企业部门金融公共企业(public financial corporation)和非金融公共企业(public nonfinancial corporation),不仅研究分配,而且研究生产、消费、交换。属于部门经济学范畴,西方财政思想的演变,亚当斯密,1、守夜人,2、廉价政府,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政府应该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以及赤字预算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使经济实现稳定。,卡尔.马克思,彻底铲除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公共选择理论(布坎南、图洛克),限制政府职能范围,对公共决策过程通过宪法进行约束。,我国古代杰出的财政思想火花,1、周文王:勤政裕民、量入为出2、桑弘羊:平准法3、杨炎:凡百役之费,必先度其数,而后赋于人,量出以制入。4、魏源:善赋民者,譬植柳乎,薪其枝叶而培其本根;不善赋民者,譬剪韭乎,日剪一畦,不罄不止。,第二节政府和市场,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market:market efficiency and market failures)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government: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government failures)三、混合经济中的财政(public finance in mixed economy),第二节政府和市场,一、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1)每一个产品或服务市场都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2)每一项产品或服务是同质的3)所有产品的成本和效益都是内部化的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信息5)不存在交易成本,任何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无成本的,第二节政府和市场,(二)市场失灵、缺陷(market failure、巴托1956)第一类市场缺陷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第二类市场缺陷是指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本身的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或收入分配状态是不理想的。,第一类市场缺陷,1、垄断(monopoly)和寡头(oligopoly)2、公共产品(public goods)3、外部效应(externality):external benefit、negative externality4、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5、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第二类市场缺陷,1、宏观失衡(unbalance macro-economics)2、偏好不合理(reasonless preference)3、收入分配不公(unfair distribution),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一)政府的经济作用(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三)政府干预失效,第二节政府和市场,政府与家庭、企业之间的收支循环流程图,政府的经济作用,第二节政府和市场,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3.财政手段,第二节政府和市场,理想的政府:(一)政府必须具有充分信息。它必须事前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所有因素(各种资源的数量、所有不同产品的生产技术、所有不同个人的偏好)(二)政府的行为目标是谋求全社会的福利,满足人们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现实中的政府缺陷(government failure):(一)信息失灵(二)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三)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第二节政府和市场,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第二节政府和市场,三、混合经济中的财政 在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中,生产什么、怎么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部分由私人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部分由政府通过计划机制来决定,整个经济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各国经济运行机制的千差万别全部表现在计划与市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工的具体方式和结构上。,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approach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ing functions of public finance)二、资源配置职能(resource allocation)三、收入分配职能(income distribution)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economic stab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第三节 财政职能,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1、回答财政能干什么?2、和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政府的职能紧密联系。3、运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看待。4、联系我国实际来界定。,第三节 财政职能,Musgrave的三职能说: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第三节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resource allocation)a、含义 b、为什么财政具有该职能?c、怎样配置?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d、目标:效率(efficiency)Pareto optimal,第三节 财政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income distribution)a、含义 b、为什么财政具有该职能?c、怎样实现?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手段 d、目标:公平(equity),公平的含义,三种不同的对公平的理解和认识:规则公平、起点公平和结果公平。财政学以结果公平来定义公平,公平的衡量,对公平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式:1.贫困指数(poverty index)2.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收入比例,x,绝对公平分配线,y,洛仑兹曲线,人口比例,效率与公平的权衡,1.公平与效率的联系:1)一定程度的公平是实现效率的必要条件。2)收入分配会影响社会福利。2.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生产的成果如何分配会对产出成果的量有重要影响,让收入分配偏离交换规则会使劳动和积累的积极性受到抑制,从而使生产的总量减少。3.问题:公平到什么程度才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是社会福利水平与所有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明一个社会对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的偏好,它由社会无差异曲线构成。不同的伦理观念形成不同的社会福利函数和无差异曲线。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罗尔斯主义(Rulsianism)、折衷主义、无知的面纱(veil of ignorance)等。,第三节 财政职能,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economic stab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a、含义 b、为什么财政具有该职能?c、怎样实现?财政调节经济的手段 d、目标:均衡(equilibrium),第三节 财政职能,调节经济的分析范式:1、国民经济总量平衡 Y+S+T+Im=C+I+G+Ex 2、国民经济内部结构平衡 3、流通中货币的供给量或价格水平,本章小结,【关键词】市场失灵 外部效应 政府干预 财政职能 公平 效率,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2 什么是市场失灵?3 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4 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5财政的基本含义是什么?6财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7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8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9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10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含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 手段是什么?,下一章,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第二章财政投资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二,4.1 Analysi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general4.2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s 4.3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4.4 Fiscal investment and loan program(FILP),Chapter 2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 purchases of the government II,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增长(investment and economy growth)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features、scope and criteria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一、投资与经济增长,凯恩斯乘数理论,马克思投资理论,二、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范围和标准(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二)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我国基本建设支出增长率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第一节 财政投资支出的一般分析,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造标准,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the nature of infrastructures)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methods of infrastructures provision),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一、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一)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二)基础设施投资与一般投资的关系,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产出模型图,O,K L 2,K L 1,K G 2,K G 3,D,产出线,C,B,Q3,Q1,A,Q2,K L 3,一般产业投 资,基础设施投 资,I1,I2,I3,K G 1,欧美发达国家:Q1C Q2D Q3,日本、韩国:Q1A Q2B Q3,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特点 政府和市场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二)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 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委托方(政府)与被委托方(外商或私人企业)签订协议,规定委托方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基础设施项目移交给被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经营,委托方凭借所移交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未来若干年的收益(现金流量),一次性地从被委托方那里融到一笔资金,再将这笔资金用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ABS(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即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是指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证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二、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scope and emphasis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三、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资(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in China),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和财政投资的必要性,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二、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三、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一)财政支持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各项支出及其比例,第三节 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二)进一步完善财政的支农政策: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 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 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 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4.与WTO政策相协调,“三补贴”政策是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直补是指把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是指国家通过建立良种推广示范区,对农民选用良种并配套使用良法技术进行的资金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是指国家对农民个人、农场职工、农机专业户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购置和更新大型农机具给予的部分补贴。,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concept、significance and features of FILP)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government policy bank in China)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improvements in Chinese policy bank system),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一、财政投融资的概念、意义和特征(一)财政投融资概念20世纪40年代产生于日本。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也叫“政策性金融”。,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财政投融资体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 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 或公共物品。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 导机制。,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 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第二预算”,40年代,日本开发银行,日本进出口银行(日本输出入银行),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住宅金融公库、公营企业金融公库、北海道东北开发金融公库和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是以大藏省的资金运用部为中心,以财政储蓄、各种保险和年金等形式广泛吸收社会资金,通过有关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投资、贷款和认购债券等方式进行公共投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特点,二行,九库,背景资料: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系,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一)“三大”政策性银行概况(二)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背景资料:国外政策性银行的运营特点,以国家信用为背景,国家财政提供有力支持,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担风险,保持合理 盈利水平,运用新的金融手段,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我国政策性银行的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三、我国政策性银行体制 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主要思路是:1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2融资渠道多元化。3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4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促进投资环节的严谨高效。,本章小结,【关键词】财政投资性支出基础设施 BOT投资方式财政投融资,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是什么?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是什么?3.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是什么?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有哪些?5.为什么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投资?6.试述农业财政投资的范围和重点。7.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8.试述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和特点。,下一章,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 赤字的经济效应,第三章 财政平衡,11.1 The fiscal balance and the deficit 11.2 The relationship of fiscal defici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11.3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effect of fiscal deficit by IS-LM model,Chapter 3 The fiscal balance,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understanding fiscal balance)二、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specific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 of fiscal deficit(balance),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并非绝对的财政平衡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预算赤字、决算赤字和赤字政策 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二、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算口径和分类(一)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硬赤字、软赤字(二)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三)我国经济中的财政赤字,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硬赤字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软赤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计算财政赤字或结余的口径:财政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周期性赤字1、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区分 2、区分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的政策意义,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我国经济中的财政赤字:1、我国财政赤字的性质2、财政赤字的国际比较,我 国 财 政 赤 字 情 况,若干国家财政赤字情况,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 of fiscal deficit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aggregate supply and demand)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redeeming methods and economic effect of fiscal deficit),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一、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 运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简单的财政赤字与社会总量平衡的关系和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C+S+T+MC+I+G+X(1),GT(SI)+(MX)(2),封闭型经济:,MX0,有GT SI(3),即: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二、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及其经济效应(一)财政赤字的不同融资机制(二)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三)关于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问题,第二节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不同融资机制的不同经济效应 1、债务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 2、货币化融资对经济的影响,关于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问题:1、通货膨胀税 2、铸币税,通货膨胀,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一、IS-LM模型对分析财政赤字效应的运用(application of IS-LM model)二、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the crowding out effect of fiscal deficit)三、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the long-term effect of fiscal deficit),一、IS-LM模型对分析财政赤字效应的运用(一)IS-LM模型对分析财政赤字不同融资机制不 同经济效益的特殊作用(二)不同融资机制不同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分析,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Y1,IS1,Y,Y4,Y3,Y2,4,3,2,1,I1,I3,I2,I,IS2,LM1,LM2,O,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不同融资机制不同经济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1、财政赤字的债务化融资的经济效应 2、财政赤字的货币化融资的经济效应,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二、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1、完全“排挤”效应 2、不完全“排挤”效应 3、无“排挤”效应,第三节 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三、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一)分析财政赤字长期效应的意义(二)分析长期效应的IS-LM模型,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长期经济效应,Yn,IS1,Y,Y2,2,3,1,I1,I3,I2,I,IS2,LM2,LM1,O,本章小结,【关键词】财政赤字 预算赤字 决算赤字 赤字政策 结构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 铸币税 通货膨胀税 债务化融资 货币化融资 排挤效应,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如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2、阐述财政平衡与总量平衡的关系。3、试述财政赤字债务化的经济效应。4、试述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经济效应。5、运用IS-LM模型说明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6、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下一章,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 第五节 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实践,第四章 财 政 政 策,12.1 Introduction 12.2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fiscal policy and the effect 12.3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fiscal policy and monetary policy13.4 The coordination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in the context of open economies12.5 The coordination of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in practice,Chapter 4 Fiscal policy,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财政政策(the definition)二、财政政策主体(the subject)三、财政政策目标(the target)四、财政政策工具(the instrument)五、财政政策的类型(the types),第一节 概述,一、什么是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第一节 概述,政府干预经济方式的转变:(1)观念的转变(2)目标的转变(3)手段的转变,第一节 概述,二、财政政策主体 财政政策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政府,而且 主要是中央政府 三、财政政策目标 物价水平相对稳定 收入的合理分配 经济适度增长 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第一节 概述,四、财政政策工具1、税收 2、国债 3、公共支出 4、政府投资,政府投资在“基础瓶颈”条件下所产生的“乘数效应”,SW1,E1,SW2,E2,U1,U2,0,V1,V2,Y,X,第一节 概述,五、财政政策的类型(一)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第一节 概述,(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二、财政政策效应(the effect of fiscal policy)三、财政政策乘数(the multiplier of the policy),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一、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财政政策工具与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工具与货币供给 财政政策工具与价格的关系,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二、财政政策效应,政策的有效性,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时滞效应(time lag),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财政政策 认识时滞:短 决策时滞:长,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三、财政政策乘数 税收乘数、购买性支出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KG=1/1-KT=-/1-KG+KT=1,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简介(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onetary policy)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coordination)三、不同的政策组合(different kinds of combinations)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the two categories),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简介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 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存款准备金制度 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 性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三.怎样配合?,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0,Y,财政政策效力强,财政政策效力弱,LM,IS(平缓),i ii,0,Y,i,0,Y,LM,i,LM(平缓),IS,IS(陡峭),LM(陡峭),IS,I,0,财政政策效力弱,财政政策效力强,Y,货币政策的效力,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一、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 效性(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fiscalmonetary policies with floating exchange rates)二、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 效性(the relative efficacy of fiscalmonetary policies with fixed exchange rates)三、内外平衡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i,i1,i2,H,E,IS,IS,O,Y,Y0,Y1,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效力,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效力,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政策效力,内外平衡与财政-货币政策配合,g,O,i,B,E,H,萎缩且收支赤字,膨胀且收支赤字,萎缩且收支盈余,膨胀且收支盈余,H,B,实现内外平衡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Y,Y,第五节 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一、国外配合实践模式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配合实践,一、国外配合实践模式,1.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均不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过多的干预。2.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凯恩斯革命”推出了宏观经济干预政策。由于金融体系扩张乏力,遂把财政政策推崇到反危机政策的首位。,3.进入40年代,由于战时繁荣,应付巨额的预算赤字和严重的通货膨胀成为迫切的要求。在这一新形势下,凯恩斯主义者提出“补偿性财政货币政策”,即根据经济的冷热,交替实行紧缩或扩张。4.后凯恩斯学派推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所以需要配合,是由于它们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在经济疲软形势下,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意向与货币当局不必一致,而且也不听命于货币当局。至于财政扩大投资则可强力扩大投资支出并带动消费支出,对于扭转颓势能起关键作用。在经济过热形势下,中央银行对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是强而有力的。而财政,要立即紧缩,难度极大。,6.结论,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在用其积极有利一面时,总会伴随有不可避免的消极的副作用。相互搭配使用,有可能使副作用有所缓解。,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配合实践,1.自改革开放开始直到1997年,市场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背景之下。首先是借鉴西方经验,运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在同一阶段,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力求减小财政赤字。其中主要是控制基本建设投资支出。不过,就整个阶段的日常调控来看,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的参与较为微弱。,2.1997年中期开始,国内的有效需求不足同始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叠加到了一起,于是有拉动内需的决策。然而,面对有效需求不足,货币政策的作用极为有限。于是1998年上半年,支持财政扩张的主张很快地得到首肯;财政政策在调控宏观决策中首次摆在主导地位。,3.改革开放二十年之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比格局的演变,不仅是由于从膨胀转入紧缩,更为深刻的背景是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资金分配格局有关。,改革开放不久,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金融扩张速度突出。1979年,信贷增长额相当财政收入加债务收入的15.1%;而1994年,信贷增长额已超过财政岁入加债务收入之和。也正是财政与金融的这种对比格局,支持了1998年以前几乎是货币政策独挑大梁的局面。1996年出现了拐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停止下滑并开始回升。这就为1998年财政政策真正成为宏观调整政策的两大支柱之一提供了基础。,4、自2005年以来的“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2008年将变成一“稳”一“紧”相搭配。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考虑到改善民生、重点建设、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明年财政支出还会比较大,所以仍需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宜转为收缩。,三、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践,1、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简略回顾(二)积极财政政策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简略回顾1、1997年以前的财政政策2、1998年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2、积极财政政策的措施和成就(一)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二)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1、增发国债2、调整支出结构,加大科教兴国和文科卫投入3、调整税收政策4、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 会保障体系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向农村倾斜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成就:1、加大基本建设支出,推动经济增长2、加快基础实施建设,调整经济结构3、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增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5、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就业6、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3、稳健的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配合是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 必要前提(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其措施,货币政策的配合是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1、当时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的要求2、积极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及其措施:1、稳健的货币政策2、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套措施,4、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政策操作的成功经验刺激需求和改善供给相结合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相结合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结合没有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实行扩张政策必须减税的教条充分运用财政补贴和财政贴息手段松中有紧的财政政策与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准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本章小结,【关键词】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积极财政政策 稳健财政政策,本章小结,【复习与思考】1、财政政策的目标。2、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怎样认识与评价财政政策的效应?5、为什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6、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不同政策组合。7、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滞差别有什么意义?8、思考和总结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9、我国目前为什么选择一稳一紧的财政货币政策?,

    注意事项

    本文(财政概念、职能、平衡、投资和政策.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