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案例创造性讲课1资料.ppt
1,电学领域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 2005年9月,2,第一部分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 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第三部分 创造性的判断基准第四部分 现有技术启示第五部分 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第六部分 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判断第七部分 创造性判断的举证责任,3,第一部分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案例1:IC 卡背景技术 现在银行和邮局广泛使用的磁卡和IC卡,在某些场合,例如公共 食堂等,并不适用,原因是其物理强度较差,抗静电能力不强,携带 不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携带方便,抗静电能力强,物理强 度高的IC卡。,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予以实现的,它包括一片塑料 基卡,双面镀金电路板,集成电路及其外接电路,电路板封装在塑料基卡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抗静电能力强,物理强度高,携带方便,特别适于食堂管理以取代饭菜票等以及电表、煤气表、内部电话收费管理等。,5,6,权利要求书:1.一种卡,包括塑料基卡()和封装在塑料基卡()内的工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电路为集成电路,所述的集成电路IC24CXX引脚SDA、SCK、VCC上分别串有R1、R2、R3,所述的塑料基卡()上有个小圆孔()。,7,对比文件:对比文件1.智能卡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1月出版发行;对比文件1是涉及智能卡技术的教科书,其中在有关“智能卡基础知识”一节中所披露的“智能卡又称集成电路卡,即IC卡,它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的形式”对比文件2.I2C总线应用系统设计第58-62页、第115-120页复印件,何立民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于1995年2月出版发行对比文件2(第60页及附图3.13)在有关“I2C总线输入电平的噪声容限与尖脉冲防护”章节中披露了如下技术信息“当I2C总线应用系统中,出现高压尖峰脉冲时会损坏总线上的器件,这时可在各个节点的SDA、SCL上串联电阻Rs进行防护”,8,权利要求1限定的卡,包括如下技术特征:1)塑料基卡()和封装在塑料基卡()内的工作电路,2)所述的工作电路为集成电路,3)所述的集成电路IC24CXX引脚SDA、SCK、VCC上分别串有R1、R2、R3,4)所述的塑料基卡()上有个小圆孔()。,9,比较分析:对比文件1公开了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1),在对比文件1的“IC卡及其专用芯片”一节中(参见其第134页)公开的有关“以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AT24C01A/02/04/08/16存储器芯片为例进行说明”的技术内容已经披露了上述技术特征(2)所述的“工作电路为24C系列”的技术信息。虽然对比文件1未披露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上述特征(3)和(4),然而特征(4)是为方便携带IC卡而设置的一个圆孔,属于普通常识。对比文件2(第60页及附图3.13)在有关“I2C总线输入电平的噪声容限与尖脉冲防护”章节中披露了如下技术信息“当I2C总线应用系统中,出现高压尖峰脉冲时会损坏总线上的器件,这时可在各个节点的SDA、SCL上串联电阻Rs进行防护”。,10,本案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是:从对比文件2给出的“在各个节点上串联防护电阻”的相关技术启示,能否得到本专利权利要求1技术特征(3)所述的“在IC卡引脚上串联防护电阻”。,11,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2已经给出了足以启示本专利上述技术特征(3)的信息,理由如下。由于本专利IC卡内24系列芯片是一种I2C总线设备芯片,当IC卡使用时,把IC卡插入相应的IC卡读写设备中,就是把IC卡这一I2C总线节点联到了IC卡读写设备这一I2C总线应用系统中。当人体衣物上的静电作用于IC卡上时,就形成了一种外界瞬间高压脉冲,为了克服这一高压脉冲对卡内元件造成的损害,本领域技术人员自然会想到采取防护措施,减小静电对24系列芯片的冲击电流,例如根据对比文件2给出的I2C系统中利用电阻在电路中的分压和限流作用克服高压脉冲的的相关启示,技术人员能够在无需介入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采取本专利所述的在引脚上串联电阻以避免IC卡在非使用状态下的静电损害的技术手段。,12,至于被请求人和专家学者在意见陈述书中强调的本专利“防止非使用状态下的静电损害”和对比文件2“防止高压尖峰脉冲对器件的损害”之间的区别,合议组认为上述区别只能说明本专利具有新颖性,并不足以构成与对比文件2的实质性差别。合议组还注意到被请求方所请的专家学者关于“如果VCC上串联电阻,势必引起VCC的电压大幅度变化,这就要引起输入的阈值和输出的幅值变化,从而引起逻辑混乱,这是不允许的。.当电阻阻值不当时,影响电路正常工作”的论述,合议组认为这说明本专利对所使用的保护电阻的阻值是有一定要求的,否则就不能实现本发明目的,合议组也不否认本专利电阻取值与对比文件2电阻取值的差别,但是由于本专利权利要求并未限定电阻阻值,因此本专利的电阻取值并不能构成本专利创造性所在。,13,第一部分 创造性的基本概念,案例2:同轴型天馈电子避雷器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避雷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同轴型天馈电子避雷器。雷电被视为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保护贵重电子设备免遭雷击已引起了极大重视。目前传统的天馈电子避雷器是采用氧化锌压敏电阻,气体放电二极管,以及双向二极管设计,其工作频率上限、频带宽度、插入损耗,以及驻波等指标均较差。中国专利91214741.5公开了一种基础避雷器,它包括由三段彼此螺纹连接的筒体形外壳,中段内有由两个相同盒体和盖板构成的腔体,每个盒体内紧固了一块相同的微带电路板,其上有三条微带,下面一条微带接地,微带上焊有一个电容和电感。该避雷器结构复杂、工作频率范围较窄,输入功率较低,插入损耗较大,且雷电通流较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型高通滤波网络,传输功率和工作频率高的同轴型天馈电子避雷器。,14,15,权利要求书:1.一种同轴型天馈电子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段彼此连接的同轴线,位于两段同轴线连接处的薄膜,与同轴线两端连接并与其形成腔体的端板,分别安装在两端板上,并伸入腔体内与同轴线内导体连接的同轴微带转换头,两段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薄膜套彼此套接,同轴线上带接地片的两套筒,设置在套筒内其两端分别与同轴线内导体和接地片连接的电感。,16,对比文件:对比文件1.美国专利US5122921对比文件1(参见其说明书第1栏)涉及一种用来保护无线电和电视收发信机及系统免受来自雷电或人为信源自然产生的静电或电压瞬变损坏的装置。对比文件1(参见其说明书附图12及相关文字描述)披露了如下技术内容:电磁静电和电压抑制装置10含有一个矩形基座12,其上安装有由导电金属制成的矩形外罩14,一个标准屏蔽同轴电缆阴连接器20用螺栓18安装到外罩14的一个边壁上,由基座21、外罩14和基座12到地构成第二导体;第二个同样结构的屏蔽同轴电缆阴连接器40以同样的方法安装在对面壁上,同轴屏蔽与形成次导体接地的外部22相接。电容器天线端和地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感器,一个电阻器从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到地,将电容贮存的电压放掉。,17,对比文件2.美国专利US5053910对比文件2(参见其说明书第1栏第1-10行)涉及一种冲击电压抑制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引起的来自电源线和同轴线电压冲击的一种保护装置,与本专利涉及相同的应用和技术领域。对比文件2(参见其说明书附图1-5及相关文字描述)披露了如下技术内容:冲击电压抑制器最好配置成同轴传输线,含有一个轴向放置在导电罩内的中心导体。传输线为同轴结构具有作为第一种导电器件的中心导体和作为第二种导电器件的传导外壳沿着这种结构的内部将电容器插装在导体带内。传输线段的外导体(第二传导器件)是一个板状金属套19。导电器件的传输线中,其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为同轴连接器,第一终端为连接器的中心部件,第二终端为连接器的外罩。电容器最好为无引线类、在平面上进行金属化的陶瓷基片电容器,插入中心导体隙中。保护器有一个接地线。高通滤波器中的元件电感器L1(第一种并联阻抗性器件)一端接在外罩上半部分20内部的接地带30上,另一端在输入端接近电容器C1的地方接到输入带26。,18,本专利唯一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同轴型天馈电子避雷器,包括如下技术特征:(1)两段彼此连接的同轴线;(2)位于两段同轴线连接处的薄膜;(3)与同轴线两端连接并与其形成腔体的端板;(4)分别安装在两端板上,并伸入腔体内与同轴线内导体连接的同轴微带转换头;(5)两段同轴线的内导体通过薄膜套彼此套接;(6)安装在同轴线上带接地片的两套筒;(7)设置在套筒内其两端分别与同轴线内导体和接地片连接的电感。,19,比较分析:比较对比文件1、2与本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可知:虽然对比文件1、2分别披露了本专利权利要求的部分技术特征,即对比文件2的连接器12、14相应于本专利的两同轴转换头,接地带30相应于本专利的接地片,电感L1相应于本专利的一个电感,对比文件1的第一、第二连接器分别相应于本专利的两同轴转换头,电感线圈30相应于本专利的一个电感,但是这两份对比文件披露的内容均与本专利特征(2)、(3)、(5)(7)存在区别,特别是未披露特征(2)的位于两段同轴线连接处的薄膜、特征(5)中的薄膜套、特征(3)中的端板、特征(6)中的套筒以及与特征(7)的套筒有关的 电感的具体连接位置。,20,对于上述差别,合议组认为:首先,上述区别结构特征是实现本专利说明书所述的“提供一种具有型高通滤波网络,传输功率和工作频率高的同轴型天馈电子避雷器”的目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避雷器结构复杂、工作频率范围较窄、输入功率较低、插入损耗较大且雷电通流较小”缺陷的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同轴线天馈电子避雷器的整体技术方案中的必要技术特征;第二,具有上述区别特征的权利要求1限定的具体结构的同轴天馈电子避雷器能够实现说明书中所述的预期技术效果,即“最高传输功率可达100KW,插入损耗为0.20.5dB,最高工作频率可达8GHz,适用于各种通讯、电视雷达的避雷保护”;第三,从对比文件1和2及其结合中均不能得到组合了上述区别特征的同轴天馈电子避雷器整体技术方案的技术启示。,21,因此合议组认为,如果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同的结构,所述的不同结构不能经由现有技术的教导且无需创造性劳动而实现,同时该不同结构能够带来有益效果,则该实用新型专利具有创造性。即,本专利权利要求1限定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1和2及其结合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符合专利法第22条有关创造性的规定。,22,第二部分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案例1:总配线架的保安接线排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涉及市话通信线路中的接续和防护设备,更具体地涉及总配线 架(MDF)的保安接线排。总配线架是市话通信线路中的一种接续和防护设备,一侧连接市话通信电缆,另一侧连接交换机用户电路,具有连接内、外线,线路过压过流保护,故障告警及对线路进行测试等功能,总配线架由机架架体、保安接线排、测试接线排、保安单元、告警系统、接线工具等组成;保安接线排是连接外线电缆成端和跳线并可安装保安单元的装置。,23,现有保安接线排还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产品不能符合我国行标对尺寸的要求,如国外的KRONE MDF71、MARS-ACTEL的TC80等,国内的HPX20、HPX26、HPX28、JPX38、HPX66等 保安排的高度达到285290mm,高于行标要求的250mm。2.有些产品因其保安接线排结构及尺寸的限制,其保安单元只能安装直径 6.3mm的气体放电管。而这种气体放电管的耐流能力比直径8mm等较大尺寸 的放电管差,按行标进行耐交流电流能力和耐冲击电流能力试验后,易于出现放 电管电参数超标现象,存在防护质量问题。3.有些产品为了解决功能和操作问题设计成旋转式结构,如国外MARS-ACTEL的TC80、国内的HPX66、HPX35、HPX70、JPX06、JPX38、JPX43等,外线电 缆成端、跳线成端及穿线、保安单元安装、测试等操作在几个侧面进行,使用 时需要旋转40、90、120、甚至180,极不方便,又可能影响接续的可靠 性。,24,4.有些产品的外线电缆成端端子组件和跳线成端端子组件采用叠层式结构,如HPX20、HPX28、HPX44、JPX77等,当安装了跳线成端端子组件后,外线电 缆成端被完全遮盖,如需要对一对线路的外线电缆成端进行拆线、卡线等维护 操作时,需拆除跳线成端端子组件上的全部十对跳线,并将跳线成端端子组件拆 卸下才能进行,这样就使另九对线路被人为中断。5.有些产品的保安单元为过压过流分立的方式(如HPX26、HPX122等)过流保护采用每对线路一只过流保护插塞,从保安排正面(卡线操作面)插入,过压保护及告警采用每五对线路一只过压保护盒,从保安排的侧面插入,当其中一对线路出现故障需对其进行维护、更换时,需将五对线路的过压保护盒同时拔出,人为造成了另四对正常线路失去过压保护及告警可能。6.有些产品的保安单元安装于保安排的侧面,告警指示也在侧面(如 HPX35、HPX70、HPX66、JPX38、JPX06等)当发生过压过流故障发出告警信号需要排查时,维护人员需转动保安接线排才能查找和拔出发出告警信号的保安单元,不直观、不方便。7.有些产品在使用时不能对外线电缆进行在线测试(如HPX20、HPX28、JPX133等)还有的产品(如JPX133)也不能对跳线进行在线测试。8.有些产品没有穿线槽供外线电缆和(或)跳线穿线对位到各自成端端子,布线不整齐美观、操作不方便,不便于查找。如KRONE的LSA-PLUS、QUANTE的 ID-85、HPX20、HPX28、HPX70等。9.有些产品不能整体出厂,出厂时分成若干组件,(如HPX20、HXP28、HPX44、JPX77等),跳线成端端子组件需等用户做好外线电缆成端后才能进行安装,难以控制安装质量且增加了用户安装时的工作量。10.多数产品因结构限制了其保安单元内元器件布局和安装尺寸,只能使用二极气体放电管不能使用或兼容三极放电管。而三极放电管在放电电压一致性上优于两只任意装配在一起的二极管。11.现有产品的成端卡线簧片有很多种类型,有的厂家的产品因其卡接簧 片设计、材料工艺及加工等原因造成接触性能存在一定问题。,25,已有技术,26,本专利,27,权利要求书:1一种总配线架的固定式保安接线排,包括插接保安单元的插框和外线电缆和跳线走线糟,告警片和接地片安装座,接线排模块支架以及正面固定设置的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组件上的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设置在正面最前部,并在同一平面上,而且插入所述保安单元后,上述两种成端端子完全不被遮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安接线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为双层折叠式卡接簧片。9如权利要求3的保安接线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的组件上部将其所述卡接簧片的正面最前部完全遮盖。,28,权利要求1的保护范围是否存在不清楚?请求人指出:权利要求1的文字“所述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组件上的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设置在正面最前部,并在同一平面上,而且插入所述保安单元后,上述两种成端端子完全不被遮盖”与权利要求9的文字“所述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的组件上部将其所述卡接簧片的正面最前部完全遮盖”所体现的字面含义确实如请求人所说的容易使人的理解产生歧义,即既然两种成端端子处于最前部,那么又如何被组件上部完全遮盖?,29,分析:在对权利要求的理解产生歧义的情况下,根据专利法第59条的规定,应该参考说明书及其附图,也就是说,应该从说明书体现的整体技术方案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本专利的目的之一是为克服说明书在现有技术部分所描述的“安装了跳线成端端子组件后,外线电缆成端端子被完全遮盖”以及“在产品使用时不能对外线电缆进行在线测试”的缺陷其采取的技术措施即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实施例部分结合附图3、5和6对此方案进行了说明。在结合本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附图3和附图5所示的保安接线排的结构进行整体考察之后,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端端子设置在最前部,并在同一平面上,插入保安单元后,完全不被遮盖”只能具有唯一的技术含义,即“成端端子相对于接线排整体结构而言,处于最前面的部位,并在同一平面上,插入保安单元后,成端端子的有效操作部位完全不被保安单元遮盖”,,30,而不可能作出如请求人所述的“成端端子位于两种端子组件的最前端,插入保安单元后,成端端子完全暴露”的解释,因为这样的解释在说明书及其附图中显然找不到依据。基于对权利要求1的理解,说明书中“为防止操作员碰触有故障而未告警的卡接簧片”而采取的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上部将其所述卡接簧片的正面最前部完全遮盖”的技术方案也相应只能具有唯一的技术解释,即“卡接簧片的最前端被成端端子组件的壳体所遮盖”,其与权利要求1并无矛盾。因此,说明书中对与权利要求1和9有关的技术方案的描述是清楚的,权利要求1和9限定的技术方案在说明书中具有唯一、确定的技术含义,并且能够在说明书中找到依据。,31,对比文件:对比文件1.ZL94205085.1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配线架的保安模块,32,对比文件1(参见附图1和2及相关描述)公开了一种配线架的保安座模块,它由模块主体、该主体侧旁的内面有线槽的走线槽板、主体后部的汇流基座等组成,该基座上有信号条卡槽和接地条卡槽及相对应的插孔,模块主体由前部的模块头与后部的模块座合并而成,模块座与模块头内有规格相同的十个保安单元插入孔,所有的导线卡接部均暴露于模块头的最前缘,跳线与电缆线均接在这最前缘,走线槽板有两块,分装在模块主体的上下侧。,33,对比文件2.总配线架结构的原理与使用维护 是一本介绍常用的绕接式总配线架的结构原理和使用维护方面知识的参考书,其中第71页图5-7所示的MDF71、HPX26保安接线排和第80页5.1.8披露的“FT203保安接线排”是请求人在口头审理中引用的相关部分。对比文件2公开了“MDF71,是一种整体式总配线架,具有金属骨架,把电缆线成端、跳线成端和内外线测试等主要操作都安排在正面,左右两侧为电缆线和跳线进入面,由穿线槽导至正面成端。保安单元从接线排左后方插入复接在外线成端端子的根部。HPX26总配线架的保安接线排,在MDF71的基础上增加了过流保护和告警信号系统。FT203保安接线排,其功能面安排除保安单元插拔也在正面外,其余和MDF71完全相同。”,34,对比文件3.ZL94247104.0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对比文件3(参见附图1和2及相关文字)公开了一种配线架的测试接线排模块,其公开了模块头中含有双金属片叠合的卡接簧片的技术内容。,35,本专利权利要求1限定的一种总配线架的固定式保安接线排包括如下技术特征:1插接保安单元的插框和外线电缆和跳线走线糟;2告警片和接地片安装座;3接线排模块支架;4正面固定设置的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组件;5所述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组件上的外线电缆成端端子和跳线成端端子设置在正面最前部,并在同一平面上;6插入所述保安单元后,上述两种成端端子完全不被遮盖。,36,分析 通过比较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技术方案,可知,对比文件1并未披露本专利的特征(3)的接线排模块支架,对比文件1中“导线卡接部均暴露于模块头的最前缘,跳线与电缆线均接在这最前缘”的内容亦不同于本专利上述特征(4)-(6)中的有关成端端子的设定位置,特别是在插入保安单元后,对比文件1中导线卡接部无法露出其合理操作部位。因此,对比文件1存在在不拔出保安单元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在线维修和测试的缺陷。这一点在对比文件1的说明书中也明确记载“其中一回线故障,只需拔出该回线的保安单元进行维修即可,”。而本专利权利要求1由于包含了上述特征(4)-(6),因而具有明显优于对比文件1的技术效果,即“可以在不拔出保安单元的情况下对外线电缆成端和跳线成端进行拆线、卡线等维修操作,并可直接对线路进行内外线的在线测试”,同时这些特征亦是本专利实现与此有关的发明目的所必需的技术特征。,37,另外,尽管请求人认为对比文件2中的MDF71保安接线排具有的“U型金属骨架”相应于本专利上述特征(3),但是对比文件2和3都没有给出与本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4)-(6)所限定的成端端子的具体设定位置有关的技术启示。因此,合议组认为,如果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为实现发明目的和达到预期效果所不可缺少的区别特征能够带来优越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并且这些区别特征不能从现有技术中容易地导出,具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