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 3 教育策略.ppt
班级管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李伟胜,提 纲,绪 论 班级管理的 专业品质第一章 班级管理的 教育目标第二章 班级管理的 教育思路第三章 班级管理的 基本策略 第四章 班级管理的 主要措施第五章 班级管理的 常用技法第六章 班级发展的 三个阶段,讨论,P.61,第2题 辨析班会中的“敞现-交流-辨析-提升”(任选一部分),讨论:请把平面罗列的下列方法分为 3个层次(技法-措施-策略),班级管理制度一、我们建立了自己强有力的班委会,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管理模式。二、在建立班委会的同时,我们也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群众监督机构。三、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四、我们确立了自己的班训、班级座右铭、班级奋斗目标。五、我们还建立了“老师学生家长”相互沟通的多种渠道。班级工作很细琐,也很实在。我只能就以上几个方面做简要的小结。,讨论:请把平面罗列的下列方法分为 3个层次(技法-措施-策略),初探高中班级管理一、正面影响,以身作则 二、说理施教,师生沟通 三、培养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 四、搞好家访工作 五、充分发挥班、团干部作用 六、管理规范,稳定班风和学风 七、投注真情,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讨论记录格式,2011年3月7日第X组一、策略 1.2.3.二、措施三、技法,新的方法系统:以新的思想整合各种技术,可以把班级建设(管理、经营)中所用到的各种方法区分为逐步提升的三个层面:技术措施策略。,(一)3项基本策略1核心取向:成事育人2教育基础:培育自觉3教育方式:交往共生,建设“民主型班级”的方法系统,(三)系列常见技法1 班级管理的策划2 班级管理的组织3 班级管理的实施4 班级管理的反馈5 班级管理的改进,(二)3条主要措施1 建设民主的管理体制2 创设开放的活动机制3 营造积极的班级文化,区分三层工作方法的目的,1、切实体现班级教育工作的新思想。2、使班级教育工作既有更高效率、又有更高境界,使班主任教师既有更多能力、还有更好的思想和更高的品位。,本次课的小组讨论(待最后进行),讨论3 P.82-83,第1-3题根据本章内容,分析上述主题活动,思考如下问题。1写周记,可以是一个“事务性问题”,也可以是“教育性问题”。这两个境界的选择,有何不同?请你具体分析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这里用到了哪些班级管理策略?请举例作出具体说明。3这个班级还可以怎样运用本章所说的策略?请举例说明。,第三章 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1核心取向:成事育人有一天,你看到一群学生在办黑板报。你猜:他们为什么要办黑板报?,一位班主任组织学生轮流竞争黑板报主编,并要求主编负责组织和培养其他同学,从而既让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学生负责完成任务,又让这些学生承担着组织和教育别人的责任,使这些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主动发展。(请你设想一下:你可以怎样落实这样的安排?),一位班主任组织学生轮流竞争黑板报主编,并要求主编负责组织和培养其他同学,从而既让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学生负责完成任务,又让这些学生承担着组织和教育别人的责任,使这些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主动发展。到期末时,大家一起欣赏这些黑板报的照片,评比最优主编(小组),还有一位班主任针对班级凝聚力不够强的问题,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措施,将刚组建班级后的第一次广播操比赛转化为激发学生自尊心和班级荣誉感的教育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全心全意地付出努力,让一项规定性任务成为建设新型班级的创造性活动。(请你设想一下:你可以怎样落实这样的安排?),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一)辨清班务的教育内涵 所谓事务性问题,是指班级生活中出现的、有着外在价值或目的的事项。所谓教育性问题,在其外在表现形式上与事务性问题往往没有差异,但它们的性质则与之有着关键区别;它是将处理上述事项的过程转化为教育学生的过程,使学生个体和班集体都得到新的发展。可以说,教育性问题就是班级生活中出现的、被用来服务于教育学生这个内在目的的事项。,(二)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 1、将班级常规管理转化为民主参与的机会(请看教材P65的案例)学生课内、课外不守纪律(怎么办?)监督学生(记黑名单)转变策略:调查研究,组织讨论,达成对策,落实对策(核心:发动学生,激发内在尊严,形成自觉动力),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二)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 2、将上级规定任务转化为激励创造的活动,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二)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 3、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契机在选班干部时出现送小礼物“贿选”的情况,部分男女生因班干部偏袒同性别的朋友而引起争执,学生(甚至家长)希望挑选成绩好的学生作同座 你认为班主任可以怎么处理?,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二)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 4、将社会生活内容转化为建设班级的资源(案例:长假调查:3个人),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二)开发事务的教育价值 1、将班级常规管理转化为民主参与的机会2、将上级规定任务转化为激励创造的活动3、将学生偶发问题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契机4、将社会生活内容转化为建设班级的资源,策略1 核心取向:成事育人,(一)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 不仅“眼睛向上”,更要“眼睛向下”,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国德育实践中,重要的是,一旦察觉有实施某种教育的必要,认定某种事情要“从娃娃抓起”,或凭经验(包括别国经验)觉得哪种途径可取,哪种观念时新,它们也就有了“立足”的理由。现行“德育”,其实并不需要什么严格论证。惟其如此,中国教育报编者才敢断言“多数人都是凭着某种现象说,跟着某种感觉说”。不过,这恐怕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跟着长官说”,以及跟着“跟着长官说”的德育专家说。陈桂生(2002):也谈“了解一个真实的德育”,上海教育科研2002(11)。,对“德育”的清醒思考为了谁?,“眼睛向上”“眼睛向下”,个体需要 社会需要意识到的需要 未意识到的需要,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一)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1、用真心研究学生,而不是仅用技术研究学生要用心把握班级教育的新思想,用心体会学生的立场、生活与需要。强调教师用心研究,就是要求教师深入、全面地理解学生,而不是仅凭外在的数据或描述就轻易地作出结论或决策。,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更进一步的要求:不仅理解,更要引领其精神生命的发展。为此,需要教师有更深厚的精神修养、更先进的教育思想。,一位班主任的尝试:发现现象:刚接班,学生自我介绍“差”找好的地方“找不到”探究根源:自我意识在增强 一方面,接受自我;另一方面,接受别人的标准 关键:缺乏自信,过度“成熟”发现需要:形成自信拓展空间:以树立自信心为主题 开展系列班级活动,一些要好的同学常常在校内外聚集在一起学习、共同欣赏一些流行歌曲、打球、玩游戏,也常常谈论起班级中的事情;在要召开主题班会时,他们往往能相互合作,共同排演一些节目,并能熟练地主持和表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不再满足于程式化的训话和模仿电视节目的小品、唱歌、演讲等活动方式,也不满足于其中标准化的话语和“搞笑”式地、浅显地呈现学生生活;他们希望同学交往、班级活动能够更多地反映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深入的思考和交流,“象心理课那样,让我们辩论”,“大家都谈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让自己的班级生活产生更多亮色”,既有利于升学、获得更好的发展,也为今后的生活留下更美好的回忆。,(一)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2、用思想引领方法,而不是用技术遮蔽思想自觉地用教育思想来引领研究的具体方法,而不是一味追求方法、技术的精确性、科学性,却将教育思想放在一边。,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一)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2、用思想引领方法,而不是用技术遮蔽思想案例剖析(参阅教材P72),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二)培育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前面一个方面(研究学生的成长需要)的比较:发现学生成长需要、发展空间的目的,是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让学生敞开心扉、展现真实生活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现状和发展目标形成清晰的自我意识,由此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前一策略是用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这一策略则是用于学生对自己的理解。,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案例,有几名女生将自己费尽心机“追星”的经历和感受(在一个大酒店门口花几个小时耐心等待机会,想看一眼一位大歌星,却被层层阻挠,最后扫兴而归)告诉了同学们,促使大家反思自己在这些活动中的角色、这些活动对于自己的价值。在这些回顾、反思、审视之中,同学们逐步学会从看似“杂乱”的生活中理出头绪,从复杂的生活世界中看到自己独立人格的重要性和自己的责任,并将这些理解用于构想自己的发展目标,逐步涉及学习行为上的自我要求、希望取得的成绩、今后的人生理想等。,(二)培育学生的自主意识三个层次的要求:1、澄清对自己生活状态的理解,明确发展目标。2、体会与教师、同学交往的感受,形成积极意向。3、表达对班级生活的认识,激发民主意识。案例,策略2 教育基础:培育自觉,朋友,(一)一节班会,调查研究1、写出好友名字2、怎么成为朋友3、与好友怎么交往,(二)调查研究中的发现1、不是一对一,而是多元化交往(每一位学生,“好友”连线。社会学方法。)2、选择朋友的标准不同女生:聪明,成绩好,友善 成绩好的,在一起谈学习 成绩不够好的,在一起谈电视、游戏、歌曲男生:按兴趣交友,无所谓成绩好坏 瞧不起“不讲义气”的同学(如推卸责任)3、好友交往:相互倾诉 一群好友有“小秘密”(好事,不够好的事),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1)深入交流中辨析责任(2)相互支持中共同发展(3)真诚合作中生活体验,为什么需要“交往共生”?第一,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发展需要互动从学生个体角度看,只有通过与其他人的互动交往,才能形成自己的人格同一性和对社会的成熟认识。从班级整体看,通过多向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班级凝聚力。,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为什么需要“交往共生”?第二,多向真诚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能力(1)主动辨析事物的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3)开展活动的能力,包括主动选择活动目标、综合设计活动、组织相关人员、创造活动条件、反思和总结活动效果等方面的能力。文汇报:学着“跟陌生人搭话”,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将个人发展与班级发展结合起来,主动反思和策划自己发展,并最终摆脱被动的生存方式,进入主动的发展状态。这种生存方式是无形地渗透于各种具体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之中的、具有根基性的“做人”方式,而不仅仅是表现在部分发展领域的表层的“做事”方式。,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1)深入交流中辨析责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使每一位个体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认识自己的发展现状,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过去、现在、未来突出“我”在发展中的主动 作用,续前例(三)调查研究后的活动1、到底什么是好朋友?调查:大哥哥大姐姐;教师;家长2、如何看待“小秘密”?辨析,分类,着眼于进步3、与谁交友?其他同学,父母,好书延伸活动:与父母交朋友;与好书交朋友,在一次“14岁生日”活动中,主持人引导同学从老师和学生玩的“老鹰抓小鸡”游戏中得出一个“标准”结论:老师就象征少先队,我们是成长的少年,老鹰象征邪恶的势力;我们是在少先队和大人的保护下成长的。,策略3 教育方式:交往共生(1)深入交流中辨析责任,主持人:同学们说说它的寓意是什么?讲对了有奖,讲错了不罚。把话筒递给近处的一位女同学。学生1:我觉得,是齐心协力吧。主持人:对不起啊,对不起。我也不罚她了。把话筒递给另一位男同学。学生2:我们还在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主持人:取过话筒。还有谁碰碰运气啊,它的寓意!后面那位同学,欢迎你你上来。学生3:我觉得张老师就象征着这个少先队,我们就是成长的少年,老鹰就象征着邪恶的势力。我们是在少先队的保护下主持人高举双手鼓掌 成长的。主持人:,主持人:这位同学非常好;刚才我就观察了,她在唱歌的时候唱得非常投入;现在回答问题也讲得非常好。就是我们同学们的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对我们的呵护,因为母鸡要保护它的小孩。对于一切外来的伤害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永远是保护我们的。这个童年时候的教育,你们永远不要忘记。这就是我们这个游戏的主题。好,我们给她奖品。谢谢你!,我们当时就感到有点不对劲:首先,举行十四岁生日仪式的用意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体验成长;对于他们来说,成长不仅意味着感谢长辈的关怀,更意味着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当前这个时代,尤其需要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并努力学会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其次,如果说学生在幼儿园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规避危险、注意寻求大人的保护,那么初中生在十四岁生日仪式上做这个游戏,绝对不能将寓意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更何况今天的幼儿教育也很强调让孩子们学会克服困难。,案例,在后面的讨论中,同学们则认为:我们需要少先队和大人的保护,但是我们应该增强能力、保护自己,而且未来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而不可能永远受大人的呵护。,创造一个互相欣赏并共同开拓精神世界、提高生命质量的民主集体。个体的发展与班集体的发展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过程,学生也由此参与创造新型集体和社会;充分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生活,也就成为个体获得充足发展的重要条件。,3教育方式:交往共生(2)相互支持中共同发展,案例:如何应对网络的挑战,3教育方式:交往共生(2)相互支持中共同发展,小组合作管理,首先,要创建确实有效的小组。班级通过公开竞选选出小组长。组员由小组长聘用,在班主任调控下(目的是避免各小团队力量过分悬殊),小组长和组员的组合是一种双向选择的结果。其次,建立合理的赋权与问责。班主任把学校、学区的各类任务、权利和责任直接分解到团队。团队在小队长的领导下,进行自主管理。第三,形成切实可行的自主管理操作平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将精力转移到健康的方向上来。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单萍萍:职校班级实行组团化管理例谈,2009-7-2.,青春期的学生叛逆,但特别重视友情和讲义气。班主任在管理中往往看到的是其弊端,如打架、抽烟、蒙骗老师等。可以将这一特点运用到班级管理中来。(1)组长组长人选在竞争的基础上还有班主任的任命,这样保证了组长的质量。同时由于竞选上岗,他们本身就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易于开展工作。(2)组员组员聘用通过双向选择。组员往往和组长有很好的私人感情,巨大的认同感使得组长和组员之间易于协调和沟通。(3)效果传统的班干部按职能分管,需要全班级同学的支持,但改革后的小组长只需要同组组员的支持就可完成任何的任务,所以“关系”简单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各有特长(特点),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有些学生有着不一般的管理能力,能迅速在同学中间形成很高的威信。有些学生很细心,对周边事物的变化有很高的敏锐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经过挖掘和培养定能为班级所用,同时能增强他们自己的自信心,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受益。,小组合作管理,团队经10周左右时间的运行后,会有小幅调整。组员可以积极的参与组长的竞选,也可加入其他的小组,但需要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自信、参与、竞争、沟通、合作,这些意识与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班级组团化管理让大多数同学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热情投入组团化管理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都相对活跃,得到单位的较高评价。,小组合作管理,让学生在经历诸多交往合作之后,及时反思、总结已有的活动成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策划后续发展,可以让他们形成更为清晰的自我意识、更大的动力、更强的自主发展能力。以往:“听别人讲别人的故事”、“回忆自己的故事”现在:“主动创造有自主尊严的成长故事”对班级活动的主动参与、有效反思、新的策划,欣赏自己与同伴在主动成长中表现出的人性光辉,包括对民主意识、合作精神、责任感的体验与欣赏。在这样的成长经历中生成的教育经验,更为合理、有效。,3教育方式:交往共生(3)真诚合作中升华体验,曾经有一些要好的同学相互传看一些言情小说和漫画书(包括非法出版的、带有少儿不宜内容的书)。我们又一次让学生坦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鉴别这些书的内容,探讨它们之所以吸引青少年的原因;结果发现,学生在校生活缺乏激情、课余文化生活缺乏引导、这些书的内容与一些歌星生活或动画片有密切关系,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针对这些情况,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在班级中扩大图书角的作用,让每一位同学每个月推荐1-2本好书,在图书角交换阅读,并鼓励撰写书评。为此,还专门指派几位同学制定了新的借阅章程,对于影响学习者、涉猎不良内容者予以劝戒和限制,对于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更高修养者给予鼓励。,班会感想,“转眼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班会结束了,班会完美的落下帷幕。心中从未有过的快感油然而生,再也不用忙碌了。可随之而来的是落寞,结束了,想起我们共创的班会,我释然。班会像一本故事书。它虽比不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那样经典,但它却包容了我们的快乐,悲伤,忧愁与青春;更重要的是,这本故事书是属于我们班永远的回忆。快乐,是故事的第一章节,充满了美好的回忆。暑期的活动,有菜市场的,城隍庙的,还有一日义工的。在PPT的展示过程中,有的是快乐,有的是让我们深思做个好公民,有的更是让我们忍俊不禁(比如陈臣说“边做边减肥,一举两得”,还有劳技中心的动手锻炼和男生搞笑的吃相)。,回忆是故事的第二章节,充满了温馨。我想我们几个同学回忆的成功应该都讲出了同学们的心声吧(如果做不到那我可太失败了)。还有马辛晔的家庭故事令人深思,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能长成那么一棵挺拔的白杨,而我们如此幸福的家庭或许太过于“温室化”了,所以永远是长成美丽的小花,柔弱不堪,经历不了挫折。但我相信,听了马辛晔的感想,我们应该有所考虑。家长的话让我有感而发。或许是时代的不同,在家中外婆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我,外婆口中的人物,在我心中形成,幼小而又坚强,用那稚嫩的肩膀撑起属于他们的一片天。未来,利用“真心英雄”合上了故事书,或许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没有流泪(包括我,本来下来了,但又被我收回去了),但心头肯定酸楚。或许,在未来的几年,这又将成为回忆,但它不会像流行歌曲那样快的沉寂,当我再次打开周记本,它同样能让我落泪。,曾经有一些要好的同学相互传看一些言情小说和漫画书(包括非法出版的、带有少儿不宜内容的书)。我们又一次让学生坦陈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鉴别这些书的内容,探讨它们之所以吸引青少年的原因;结果发现,学生在校生活缺乏激情、课余文化生活缺乏引导、这些书的内容与一些歌星生活或动画片有密切关系,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针对这些情况,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在班级中扩大图书角的作用,让每一位同学每个月推荐1-2本好书,在图书角交换阅读,并鼓励撰写书评。为此,还专门指派几位同学制定了新的借阅章程,对于影响学习者、涉猎不良内容者予以劝戒和限制,对于积极参与活动、表现出更高修养者给予鼓励。案例:小小少年的烦恼,本次课的小组讨论,讨论3 P.82-83,第1-3题根据本章内容,分析上述主题活动,思考如下问题。1写周记,可以是一个“事务性问题”,也可以是“教育性问题”。这两个境界的选择,有何不同?请你具体分析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这里用到了哪些班级管理策略?请举例作出具体说明。3这个班级还可以怎样运用本章所说的策略?请举例说明。,工作主线:系列主题活动,工作前提:理解班级管理的专业品质,掌握其中的教育思路,工作基础1:教师的工作方法系统,工作基础2:班级的整体发展计划,大项目1,小活动1,小活动n(主题班会),小活动2,小活动3,大项目2,小活动1,主题班会,大项目X,小活动1,主题班会,个人作业(4)()班主题活动系列“大项目”策划,一、本学期班级发展目标二、实施主题活动系列“大项目”的目的与依据三、主题活动系列“大项目”的内容(一)“大项目”1:1活动目的2选题理由3内容及方式(即“大项目”中的系列“小活动”)。(二)“大项目”2:1活动目的2选题理由3内容及方式(即“大项目”中的系列“小活动”)。,参考资料,1.李伟胜著班级管理,第98-100页。2.相关内容的原始案例,即(案例)系列主题班会设计。可在“伟胜教育视线”中的“班级管理(3):典型案例”中找到。该案例的网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