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安规讲义4章结构.ppt
第4章 结构,主讲:於立成,第4章 结构,4.1 概要4.2 可替换部件4.3 走线槽4.4 灯座4.5 启动器座4.6 接线端子座4.7 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4.8 开关4.9 绝缘衬垫和套管4.10 双重绝缘和加强检验,第4章 结构,4.11 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4.12 螺钉、连接件(机械)和密封压盖4.13 机械强度4.14 悬挂和调节装置4.15 可燃材料4.16 标有 符号的灯具 4.17 排水孔 4.18 防腐蚀性 4.19 触发器 4.20 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 振动要求,第4章 结构,4.21(卤钨灯)保护屏 4.22 光源的附件 4.23 半灯具 4.24 紫外线辐射 4.25 机械危害 4.26 短路保护,范围,本标准仅对灯具的一般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本标准第4章对灯具结构提出了安全要求与试验方法,同时,本标准还提供了附录L实用的灯具设计指南。这个实用的指南意在向灯具制造厂提出在温度、紫外辐射、潮湿和腐蚀性气体的影响下对塑料材料和表面涂层性能方面的建议,以及在反射器设计方面提供的好的做法。IEC60364-3建筑物电气设备 第3部分:一般特性的评价给出了外部环境影响的分类。,灯具中的塑料,塑料部件的正常使用寿命(老化)是以灯具的“正常”使用为标准来确定的,过度强烈地使用和破坏性的影响会降低塑料件抗老化性能,缩短使用寿命。常见的破坏性影响和原因见表4.1(GB7000.1-2002表L.1)。应特别关注:连续工作温度(热老化);紫外线和可见光的辐射(光老化);动态和静态的机械冲击(机械损坏);空气氧化的作用(氧化)。,表4.1破坏性影响,4.1.3防锈,正常室内环境中使用的灯具:金属板材部件应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如表面抛光、酸洗磷化后的烘漆。没有涂层的铝质反射器和格栅,应该用带阳极氧化层的铝合金。辅助部件,如夹子、铰链等,用适当的材料电镀,适宜的涂层有锌、镍/铬和锡。,4.1.4防腐蚀,室外使用或室内高湿空气中使用的灯具,下述金属或组件具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紫铜和青铜,或含铜量不低于80的紫铜;不锈钢;铝(板、挤压或压铸)和压铸锌都能防止大气中的腐蚀;至少3.2mm厚的铸铁或可锻铸铁,外表面至少镀0.05mm厚的锌,内表面有可见的镀锌层;镀锌钢板,镀层平均厚度0.02mm;聚合材料。,4.1.4防腐蚀,封闭灯具内部所受的腐蚀比外部部件少。防止电解腐蚀。例如,紫铜或其它合金铜不能与铝或铝合金接触。室外使用的塑料应选择在很长的工作时间内它的特性没有明显变化,如聚丙稀。纤维素材料一般不适用于高湿条件。聚苯乙烯若用到室外,由于潮气和太阳辐射就容易严重损坏。打算在高湿条件下使用的塑料结构,最重要的是长时间暴露在湿气中的粘结剂不变质。,4.1.5化学腐蚀性空气,化学腐蚀性蒸气或气体、特别是凝露的地方,灯具除按上述室外灯具的要求外,还要采取下述额外预防措施:一般讲,防腐蚀金属铸造壳体比金属板材更好。应尽可能选用现有的防腐蚀金属,如压铸铝。选用涂料或其它防护方法时,应按照特定的或一组腐蚀物质来选择。例如,防酸涂料不能承受某些碱的侵蚀。防化学腐蚀取决于塑料的类型和特性,如聚丙稀、PVC和PS等类似的塑料,能抵抗无机酸和碱的侵蚀。但它们易受有机液体和蒸气的侵蚀。搪瓷涂层可以防止许多化学物质。但重要的是,应没有破裂区域或裂纹。,4.1.6反射器设计,用于反射光线的反射器同样反射红外线光谱。这就增加了散热作用。高发热的聚光灯不能将光聚集照射在灯具的部件上和光源上的,如果部件被聚光照射的话,其性能和耐久性会受影响;如果光(与红外线)被反射到光源上,这样会提高光源的工作温度,缩短光源的寿命,更严重的会使泡壳或电弧管损坏。不能超过光源标准中所给出的最大工作温度(见本标准0.2中的引用标准)。,4.2可替换部件,本条要求并不是对可替换零部件本身的要求,而仅仅是对这些零部件可进行更换的要求,即这些零部件能方便安全地更换,要有足够的空间。灯具中可替换零部件有镇流器、触发器、电容、灯座、接线端子、导线、结构零件等等。可替换的易耗件有光源、启动器、电池等等。应特别关注易耗件的更换是否方便和安全,顾客是否能掌握更换的技能,可以用适当的标志或说明书提示顾客正确安全地更换易耗件。封闭的零件和铆接部件为不可替换部件。不符合本条要求的实例如:需将整个灯具拆散后才能更换光源;更换启动器时,需先将防触电保护的零件拆除;没有标志或说明书提示如何更换电池。,4.3走线槽,走线槽通常是细长的,沿走线槽布线对导线起定位和保护作用,走线槽截面可以是多种形状的。由于切削加工后未倒角而存在锐边和毛刺等;由于设计或装配不合理,使金属定位螺钉之类的尖锐零件凸伸到走线槽内。布线时会划破导线的绝缘层,致使绝缘失效。在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走线槽的端口、锐弯处和连接装配处。无法目视检查,可以通过重新穿线或用绝缘导线有意式地刮试走线槽端口的方法,检查绝缘层表面是否有划痕、磨损等痕迹。可以采用在管状走线槽端口固定衬套或在导线上加防护套管的方法,保护绝缘导线。,4.4灯座,灯座:作为灯具的部件,用来支承光源并使光源接触通电。整体部件:构成灯具中一个不能替换的部件,并且不能与灯具分开单独试验。整体灯座:用来支承光源并使光源接触通电的一个部件,它设计成灯具的一部分。光源连接器:是一种安装在软线上电接触装置,为光源提供电连接,不能用来支撑光源。见图4.1。,图4.1 光源连接器,4.4灯座(续1),整体灯座作为灯具的一部分,电气安全性能应能满足灯具的要求,并应合理地符合灯座标准要求。光源安装过程中应安全,接线应可靠。首尾相接安装的管形荧光灯灯具(光带)和多根灯管的荧光灯灯具应设计得在更换其中一根灯管时,不得影响任何临近安装的其他灯具或灯管。在灯具中使用光源连接器,保持光源在其位的装置应由灯具的其它部件提供,因此,试验的对象也包括支撑光源的其它部件。,4.4灯座(续2),由使用者放置的灯座应能方便正确的定位。灯座固定装置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经受正常使用时可能产生的粗糙操作。i)荧光灯座应能承受一个轴向力,时间为1min。G5灯座 15N G13灯座 30N 单端荧光灯灯座(G23、G10q和GR8等)30N ii)螺口或卡口灯座的安装支架应能承受下列弯矩历时1min:E14和B15灯座 1.0Nm E26、E27和B22灯座 2.0Nm 试验后,灯座的位置应不偏离,并且无损坏。,4.4灯座(续3),带有触发器的灯具,在灯座触点间产生的脉冲峰值电压应不大于在灯座上标志的脉冲电压值,如灯座上无此标志,则不应大于:额定电压250V灯座 2.5kV 额定电压500V螺口灯座 4kV 额定电压750V螺口灯座 5kV螺口灯座的中心触点应连接到提供脉冲电压的那根引线。装在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中的灯座和插头的绝缘零件,应采用耐电痕材料制成。,4.5启动器座,启动器座:用来支承启动器并使启动器接触通电的一种灯具部件。灯具中的启动器座应能插入相应的符合标准的启动器。II类灯具中的启动器座需要具有特殊的结构,只允许插入II类荧光灯具用启动器,见图4.2和图4.3。II类荧光灯具用启动器具有绝缘材料的外壳和特殊的尺寸要求。,图4.2、图4.3,图4.2 II类荧光灯具中的启动器座 图4.3 II类荧光灯具用启动器,4.6接线端子座,本条款的要求并不是针对接线端子座本身的,而是为放置接线端子座对灯具的要求。若灯具带有连接引线,且连接引线需要在一个独立的接线端子座上与固定布线连接,灯具或接线盒内应有足够空间容纳由制造厂规定的接线端子座,若无此项规定,则应容纳图4.4所示的接线端子座及80mm长度的灯具引线。上述要求适用于导体标称截面积不超过2.5mm2的接线端子座。不固定的接线端子座在任何位置,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均应保持符合第11章的规定。如果灯具防触电保护为I类,有接地引线时,容纳接线端子座的空间应按上述试验方法类推。,图4.4 带连接引线的灯具用接线端子座的安装试验布局,每路宽10mm 单位:mm,4.7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4.7.1除类外的可移式灯具和经常调节的固定式灯具由于正常使用中连接导线的接线端子可能受到应力和震动,使得电线或螺钉脱落,触及金属部件后使其带电,因此,接线端子应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如将接近接线端子入口处的电线固定、接线端子使用尺寸适宜的绝缘材料外壳或在外壳内使用绝缘衬垫。认为是能够有效防止电线脱落的例子如下:a)电线保持在接线端子附近的软线固定架内;b)导体用弹簧无螺纹接线端子夹紧;,4.7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续1),c)焊接前先使电线的导体固定在接片上,除非在焊接处附近可能因振动而损坏;d)电线以可靠的方式绞接在一起;e)电线用绝缘带、套管或类似物紧固在一起;f)电线的导体插入印刷线路板的孔中,弯曲并焊接,孔的孔径略大于导体的直径;g)用特殊工具使电线的导体牢固的缠绕在接线端子上(见图15.3)。h)用特殊工具使电线的导体卷接在接线端子上(见图15.3)。方法a)到方法h)适用于内部接线,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可重新接线的外部软线。,4.7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续2),电源接线端子的接线往往由客户自己连接,由于客户的操作并不会很专业,安装的环境(如光线、空间)较差,安装后也缺乏检查,经常会发生多股导线中的几股导体未被插入接线端子,游离的导体可能会接触到可触及的金属部件,接地线的游离导体可能会碰到带电部件,导致灯具的不安全。因此电源接线端子必须加大安全防护尺寸,防止游离导体的触及。一般导线连接需要剥去绝缘层的长度为8mm,试验时,用8mm长的游离导体来进行检查。见图4.5,图4.5 多股导线未被全部插入接线端子,4.7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续3),电源接线端子用螺钉、螺母或同等有效的装置进行连接。设计用硬导体(实心或绞合)连接的灯具,弹簧型无螺纹接线端子是有效的装置。额定电流不超过3A用不可拆卸的软缆或软线连接的灯具,可用锡焊、熔焊、卷接和类似的方法进行连接,也可用快速连接器进行有效连接。额定电流超过3A的灯具,可采用不依靠插孔来连接的快速连接器,例如,用一个在插片内提供螺孔的螺纹连接件。,4.7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续4),非用于电源连接的、有关部件单独标准又不包括的接线端子应符合本标准第14章或第15章的要求。用于连接多个接头的部件接线端子应有足够的尺寸。内部接线端子不能同时连接内部接线和外部接线,即外部接线应使用单独的接线端子,防止用户在连接外部接线时,松动同一接线端子中的内部接线。,4.7接线端子和电源连接件(续5),灯具中外部接线或电源电缆可能经过的部位不能存在过高温度,因为外部接线通常使用普通PVC导线,耐温小于等于90,温度过高,会使绝缘层炭化或融化。应将连接外部接线的电源接线端子安置在远离灯具高发热区域的进线入口处。在灯具内高发热区域的内部布线,可采用耐高温导线,或者提供耐热部件覆盖在超过导线极限温度的那部分接线上。电气连接用多极插头和插座应能防止误接和不可靠的连接。,4.8开关,开关额定值、功能是否与灯具相适用,如电参数、外壳防护等级等等。开关安装不牢固,可能产生转动或移动,会使连接开关的导线受到拉扯和缠绕,产生不安全。有极性要求的灯具如果开关未连接在电源的相线上,会造成灯具内部的电位倒置,当开关关闭时,灯具仍然处于高电位。,4.9绝缘衬垫和套管(续1),绝缘衬垫和套管的固定有多种方法,例如环氧树脂,可以用来固定衬垫。内部接线的绝缘衬垫和套管徒手不能轻易移动。用作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衬垫和套管只有被破裂、割断或拆除相关的零部件后才能移动。灯具中使用的衬垫和套管通常有三种作用:机械防护功能,防止锐边等损伤导线绝缘层;电气绝缘功能,用作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耐热功能,用来弥补高温下的电气绝缘性能。衬垫和套管不能被同时赋予两种以上的功能,如附加绝缘的套管不能被用作机械防护。,4.9绝缘衬垫和套管(续2),耐热套管应符合IEC60684软绝缘套管技术要求。制造厂提供证据证明套管的耐热温度比在电线上测得的温度高20,或进行如下试验:a)本标准第9.3条的潮湿试验后进行本标准第10章规定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b)把试样放在温度为T+20的烘箱内240h,T是在电线上测得的温度。c)测量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带电部件:正常使用可能引起触电的导电部件。中心导体应看作是带电部件。基本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提供基本的防触电保护的绝缘。附加绝缘:附加在基本绝缘上的独立的绝缘,为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提供防触电保护。双重绝缘: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组成的绝缘。加强绝缘:加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它提供相当于双重绝缘的防触电保护等级。,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续1),4.10.1 II类灯具基本绝缘部件不得与安装表面、易触及金属部件接触,包括灯具的内部和外部接线,以及设施的固定布线。不会因安装而降低防触电保护的程度,例如基本绝缘部件碰到电缆的金属导线管或金属护套。抑制干扰电容器的连接方式应符合IEC60065电网供电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子和相关设备中的要求。在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上可以跨接单个能够承受8kV峰值脉冲电压的Y1类电容器;也可以跨接串联两个具有相同标称电容值的Y2类电容器,每个Y2类电容器都能承受5kV的峰值脉冲电压。,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续2),4.10.2 II类灯具绝缘层中宽度为0.3mm的装配缝隙几乎是没有间隙,宽度大于0.3mm的附加绝缘缝隙不能与基本绝缘的缝隙重合,见图4.6。加强绝缘的缝隙和开口不能直接通到带电部件,检验外壳防护用的锥形试具不得触及带电部件,见图4.7(GB/T16842图8)和图4.8。同时,应确保符合灯具IP分类要求的防触电保护等级。,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续3),图4.6缝隙重合示意图,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续4),图4.7检验外壳防护用的锥形试具(GB/T16842图8),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续5),图4.8绝缘开口示意图,4.10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续6),类灯具中的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部件:被固定后,不受严重损坏不会移动;或者不可能被放回不正确的位置。如果套管用作内部接线中的附加绝缘,惟有破裂或割断才能使其移动、或将其两头夹住、或其在内部接线上的移动受到邻近部件限制。灯座内绝缘衬垫用作外部或内部接线的附加绝缘时,惟有破裂、割断或拆开灯座才能使其移动。绝缘材料管子带有突肩并用作灯座螺纹接管内的衬里时,只有当拆开灯座才能移动时,才可认为在内部或外部接线上提供了附加绝缘。带有漆膜或其它材料涂层镀覆的金属罩壳,其涂层很容易摩擦刮落,所以不符合本要求。,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传递电气连接接触压力的绝缘材料见图4.9,电气连接件如依靠绝缘材料来传递接触压力,一旦绝缘材料受温度影响热胀冷缩,会导致电气连接接触应力失去或减少,造成电气连接接触不良。可在金属部件上采取增加足够弹性的措施,以补偿绝缘材料可能的收缩。若采用陶瓷、纯云母或其它至少有相同特性的绝缘材料来传递接触压力,则可以免于增加弹性措施,但其它与陶瓷、纯云母有相同特性的绝缘材料需要有材料特性证明。,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1),图4.9传递接触压力的绝缘材料,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2),自攻螺钉连接时可能会产生如图4.10所示的现象,自攻螺钉并非铜质材料,不能作为载流螺钉,为确保电气连接性能,载流件连接应直接接触夹紧,并且有锁紧装置。接地连接每个连接处至少用两个螺钉。自切螺钉不能用于软的或易于蠕变的载流金属部件之间的互相连接,如锌或铝。这是因为自切螺钉拧入时,稍加用力就会使软金属的螺纹烂牙,使电气连接不良。螺钉的一些举例。见图4.11(GB7000.1-2002图22)。,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3),图4.10自攻螺钉连接示意图 图4.11自攻螺钉、自切螺钉 和螺纹成形螺钉的例子,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4),既作电气连接还作机械连接的螺钉和铆钉应有防松措施,如弹簧垫圈、非圆形的铆钉体或有适当的凹槽。由于木材具有较易燃烧的特性,所以载流部件不得与其直接接触。,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5),由于铜和含铜至少50的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防腐蚀性,因此载流部件必须由铜、铜合金或至少具有相同性能的材料制成。若有必要,可用化学分析来检验。也可以由制造厂提供材料成份和性能的证明。要分清带电部件和载流部件,有些带电部件并不是载流部件,如接线端子螺钉,上述要求并不适用于实际上不载流的螺钉。在个别情况下,对适应性进行估计时,铝导体可以作为至少具有相同性能的材料。,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6),电气-机械连接系统:灯具内部的连接系统,通过它将带有灯座的主要部件与底板或悬挂装置进行电气和机械连接。它可以含有或没有调节装置,见图4.12。电气-机械连接系统按相当于实际使用速度操作100次(一次操作是指接通接触一次或断开接触一次)。试验采用交流额定电压,试验电流应是电气接触系统额定电流的1.25倍。负载的功率因数约为0.6,除非标明了电阻负载不同的额定电流值,在这种情况下负载的功率因数应是1。对既标明电阻负载又标明电感负载的灯具,则应分别承受负载功率因数为1和0.6的试验。,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7),试验前、后,电气-机械连接系统应接上1.5倍的额定电流,通过每个触点的电压降应不超过50mV。电压降大,接触电阻大,会引起不正常的过热现象。试验后,电气-机械连接系统还应受得住本标准10.2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对于电气机械连接系统,本标准电气试验与的机械试验同时进行。样品应没有危害进一步使用的损坏;没有损坏外壳或挡板;电气或机械的连接没有松脱。要确保能够安全地使用。,4.11电气连接件和载流部件(续8),图4.12插头插座连接的电气机械连接系统,4.12螺钉、连接件(机械)和密封压盖,下述螺钉和机械连接件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机械应力:1)失灵后将造成不安全的螺钉和连接件;2)传递压力的或由使用者拧紧的螺钉和连接件;3)提供接地连续性,具有机械和电气连接双重作用的螺钉;4)安装灯具或更换光源时需操作的螺钉或螺母,包括固定罩盖等部件的螺钉或螺母,不包括螺纹导线管、将灯具装在安装表面上的螺钉、玻璃罩和螺纹盖的手动固定螺钉或螺母。对螺钉和螺母要进行5次拧紧和拧松的扭矩试验。螺钉扭矩试验期间,应没有有害于继续固定或连接的损坏。,4.12螺钉、连接件(机械)和密封压盖(续1),螺钉不应是软的或易于蠕变的材料,如锌、某些等级的铝和几种热塑性塑料,但标准并未明确是哪几种牌号的铝或塑料。因此,对使用铝和塑料的螺钉应谨慎。如有疑问,以上述试验结果为准。在维护时需拆卸的螺钉,如果更换成金属螺钉会削弱附加绝缘或加强绝缘的,则不能用绝缘材料制成。更换固定镇流器的螺钉和软线固定架上直接作用在软缆或软线上的绝缘材料螺钉应被视作是一种维修,而不是维护。安装或连接灯具时要操作的、标称直径小于3mm而且传递接触压力的螺钉应旋入金属内。,4.12螺钉、连接件(机械)和密封压盖(续2),灯具不同部件之间的螺纹和其它固定连接件,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扭矩、弯曲应力、振动等作用时,不应松动。在更换光源过程中受到旋转作用的灯座不应松动。用施加扭矩试图使锁定的连接松动来检验。防止连接松动的方法有:锡焊、熔焊、锁紧螺母和止动螺钉。,4.12螺钉、连接件(机械)和密封压盖(续3),螺纹密封压盖是一种电缆引入口的密封装置,见图4.13,主要作用是:密封,防止灰尘和水沿电缆引入口进入电器腔体内;保护电缆免受锐边的机械损伤。由于电缆引入安装时,需要使用工具用较大的扭力将密封压盖的螺纹拧紧密封,因此,密封压盖和灯具壳体应能承受扭矩试验而不损坏,否则,将难以确保密封性能。将螺纹密封压盖装在圆柱形金属棒上,用合适的扳手将其拧紧,在扳手上距密封压盖轴线250mm处施加规定的力,时间1min。,4.12螺钉、连接件(机械)和密封压盖(续4),图4.13螺纹密封压盖,4.13机械强度,弹簧冲击锤试验灯具在正常安装、使用、维护时,可能会遇到比较粗糙的搬运或操作,灯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在经受轻微的磕碰后不会导致危及安全的损坏。试验对象是灯具中的防护灯罩、外壳和电气部件。电气部件应符合各自部件标准规定的机械强度要求,只有当他们凸出到灯具外形投影以外时,才需要按本条要求进行试验。样品如正常使用安装或支承在一块硬木板上,在每一处可能的最薄弱处冲击三次。,4.13机械强度(续1),试验用GB/T2423.4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方法 试验Eg:撞击、弹簧锤规定的弹簧冲击试验装置,见图4.16弹簧冲击锤。,4.13机械强度(续2),笔直试验指试验罩住裸露带电部件的金属外壳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如金属外壳的电子镇流器,防触电保护依靠金属外壳与带电部件之间的间距来保证,灯具在安装、使用和维护时,金属外壳可能会受到人工操作的揿压力,如果让人手一捏或一揿压就变形,那么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就不能保证。试验用笔直无接头的试验指,见图4.17,对金属外壳表面施加30N的力,应无过度变形,并且灯具仍应符合本标准第11章爬电距离和电器间隙的要求。,4.13机械强度(续3),图4.17笔直试验指,4.13机械强度(续4),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为繁重机械操作而设计的灯具。注:这样的灯具一般用于恶劣环境下,或需要临时性的照明的地方,例如在建筑工地、机械加工车间和类似用途。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规定的标识符号: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其防触电保护不应划分为0类,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达到 IP54。灯具的外壳和固定支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防止正常使用时可能预期的机械损伤。,4.13机械强度(续5),钢球冲击试验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应能承受异物的冲击而无危及安全和进一步使用的损坏。准备三个灯具样品,每个样品选择一个冲击点进行3次冲击,样品冲击点应选择可能是最薄弱的暴露处,如玻璃罩等脆弱处。一个直径50mm重 0.51kg的钢球从高度H(1.3m)处落下来产生冲击,如图4.14(GB7000.1-2002 图21)所示,以产生6.5Nm的冲击能量。室外使用的灯具,三个样品要在-52的温度中保持3h后,进行钢球冲击试验。专门为寒带地区使用而设计的灯具应根据其声称的最低环境温度来进行低温冲击试验。,4.13机械强度(续6),图4.14钢球冲击试验的装置,4.13机械强度(续7),跌落试验恶劣条件下使用的手提灯具应能承受正常使用时经常可能发生的跌落冲击,保护光源防止损坏的部件应无松动。将手提灯具从1m高度落到混凝土地面上。跌落从四个不同的水平起始位置进行,每次跌落之间灯具绕其轴转90。试验模拟了正常使用时可能发生的跌落冲击。试验时卸下光源,但保护玻璃不卸下。试验后,不影响灯具安全和进一步使用的部件变形属于正常现象。如果玻璃或半透明罩不是保护光源防止损坏的唯一措施的话,保护玻璃或半透明罩碎裂可忽略。,4.13机械强度(续8),倾倒试验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由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安放的可移式灯具应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倾倒冲击强度。当灯具和支架的垂直轴心线与垂线成6时,不应倾倒。灯具支架的设计往往已考虑到地面不平,可以调节支架。当灯具和支架的垂直轴心线与垂线成15时,有些灯具会倾倒,这类灯具应能承受4次初始位置与垂线最大成15时开始的倾倒所产生的冲击。而且,在之后进行异常工作热试验时,灯具应置于实际中预期的最不利的倾倒位置。灯具支架的固定装置应在最不利的方向承受4倍灯具重量的力。,4.13机械强度(续9),跌落撞墙试验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由支架临时安装在墙上的灯具应能承受由于安装支架的脱落而使灯具跌落撞墙冲击。将灯具沿混凝土墙或砖墙悬挂在一根铝棒上。铝棒长度应为在安装说明上规定可能的支架的长度,卸下所有光源,将灯具和铝棒提起,直到铝棒达到水平面的位置,然后自由落下,朝墙撞击,连续四次试验后,灯具应无有害于安全的损坏。,4.13机械强度(续10),插头式镇流器/变压器:镇流器或变压器装在外壳内并带整体插头,该插头作为连接电源的装置。见图4.18插头式镇流器/变压器。电源插座安装式灯具:灯具附带整体插头,既用作安装又用作电源连接。见图4.19电源插座安装式灯具。,4.13机械强度(续11),跌落桶试验插头式镇流器/变压器和电源插座安装式灯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止由于插头安装时的脱落而造成不安全。将样品放入跌落桶内(见图4.15),跌落桶以每分钟5圈的速度转动,每分钟跌落10次,样品从高度50cm处落到一块3mm厚的钢板上,落下的次数为:-样品质量不超过250g 50次-样品质量超过250g 25次试验后样品应无危及安全的损坏,只要防触电保护、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没有受到影响,样品的损坏可以忽略不计。,4.13机械强度(续12),图4.15跌落桶,4.14悬挂和调节装置,机械悬挂装置的安全性由下列合适的试验检验。试验A 对所有的悬挂灯具除灯具自身的重量外,另将等于4倍灯具重量的载荷均匀恒定地加载在灯具通常的受载方向上,如多枝叉的吊灯就应该将每一枝杈重量的4倍载荷加载在该枝叉上,加载1h。悬挂系统的部件应无明显变形。对于提供固定或悬挂等多种安装方式的灯具,应分别对每一种安装方式进行试验。对可调节的悬挂装置,应在悬挂电缆全部放出时施加负载。,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1),试验B 对刚性悬挂灯具为防止灯具螺纹连接件松脱、灯具吊管或腔内导线的缠绕,灯具应能承受2.5Nm的扭矩正反两个方向作用,灯具在两个方向相对于固定部件的扭转都不能超过一转。,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2),试验C 对刚性悬挂支架刚性悬挂支架除承载灯具重量外,还有可能会被不适当地利用,如挂物、拉绳索等,刚性悬挂支架的悬臂自由端应能承受不同方向的力和弯矩的试验,不应有永久性的位移或变形以致危及安全。a)对重负载支架(如车间用的支架),在悬臂的自由端以不同方向施力40N,历时1min,试验的弯矩应不小于2.5Nm。b)对于轻负载支架(如家庭用的支架),应进行与a)条相似的试验1min,但施加10N力,试验的弯矩应不小于1.0Nm。,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3),试验D 对轨道安装灯具灯具质量应不能超过导轨制造厂推荐的灯具悬挂装置适合的最大负载。,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4),试验E 对弹簧夹紧安装式灯具应确保弹簧夹安装牢固,不会轻易脱落。考核灯具弹簧夹能否夹紧10mm、20mm、30mm直至弹簧夹能夹入的最大厚度(10mm的倍数)的玻璃板以及20mm金属棒。如灯具上标明“不适于安装在管材上”等安装限定条件,则应按照安装限定条件来考核灯具。灯具电缆在20N的拉力下,夹子不能移动和脱落;安装在金属棒上时,在灯具本身重量的作用下不能转动。,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5),弹簧夹紧安装式灯具:灯具和回位弹簧夹子的一个整体组合,通过一只手的动作使灯具保持在其安装表面的位置上。图4.20弹簧夹紧安装式灯具,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6),用软缆或软线悬挂的灯具质量不能超过5kg。悬吊的软缆或软线导体内产生的应力不超过15N/mm2。计算应力时,应考虑悬吊的软缆或软线中所有导体的总标称截面积,不包括绝缘层。质量大于5kg打算悬挂的灯具,灯具、软线或软缆的设计应使导体不受到任何拉力。使用含有适合承重的芯线的电缆可以满足此要求。,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7),半灯具的质量和可能产生的弯矩若过大,安装的灯座会承受不了。表4.4给出的最大值是根据灯座标准的试验要求所提供的,有一定的安全余量,半灯具的质量和可能产生的弯矩若不超过此值,则表明半灯具能够安全可靠地安装在灯座内。可以通过称重和寻找半灯具的重心来推算。表4.4半灯具试验,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8),灯具可调节装置在操作期间应不会使软缆或软线受压、受夹或受到损坏,可调节装置活动接头的转动应不会使软缆或软线沿纵轴绞扭超过360。操作试验主要是考核调节装置操作时是否会损伤导线,对调节装置的零件是否损坏不作考核,因此,仅对装有软缆或软线的调节装置进行试验。试验时应注意在全部可调节范围进行操作,操作速度不能过快,使装置明显过热,塑料件胀坏。不能用过度的力来操作,可以将活动关节调松,以免产生过多的磨擦。经常需要进行调节的灯具试验的周期数较多,反之,试验的周期数就少。对电气-机械连接系统,这个试验与本标准的电气连接试验同时进行。,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9),穿过伸缩管的软缆或软线不能固定在管子的外部上。在接线端子处应提供避免导线承受应力的措施。软线的导向滑轮应有足够的尺寸以防止软线过度弯曲而损坏。滑轮凹槽底部的圆弧直径应至少为软线直径的3倍,减少导线滑移时的摩擦力。易触及的金属滑轮应接地,以防导线绝缘失效。,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10),插头式镇流器/变压器(见图4.18)和电源插座安装式灯具(见图4.19)的质量过大或重心离插头结合面距离过远,装入插座后都会给插座带来过大的力矩,插座承受不了,夹不紧插头,使插头脱落,电器和灯具就会掉落损坏。因此,在设计插头式镇流器/变压器和电源插座安装式灯具时就应关注质量和重心距离不应过大。检验时,可以通过称重、寻找重心、测量重心至电源插座结合面内8mm处的距离,推算力矩是否超过限值0.25Nm。,4.14悬挂和调节装置(续11),对可调节的电源插座安装式灯具,还应测量在调节过程中的调节力,推算传到插座上的总力矩不能超过限值0.5Nm。此总力矩是短时间存在的,所以限值可以比自重产生的力矩限值高,自重产生的力矩作用是长时间存在的。试验用插座的接地触头(如有的话)应拆除,具有插入接地插销才能打开保护门的插座除外。提高了试验严酷程度,模拟现实生活中经常存在的接地端虚设情形。,4.15可燃材料,非可燃材料:不能助燃的材料。注:金属、灰浆和混凝土被视为非可燃材料。可燃材料:不符合650灼热丝试验要求的材料。普通可燃材料:材料的引燃温度至少为200,并且在此温度时该材料不致变形或强度降低。例如:厚度大于2mm的以木材为基质的材料。易燃材料:不能划分成普通可燃材料或非可燃材料的材料。注:木纤维和厚度不大于2mm的以木料为基质的材料。剧烈燃烧的材料:引燃后火焰能迅速蔓延的材料。如赛璐珞。,4.15可燃材料(续1),首先应对灯具发热部件邻近的绝缘材料的耐燃烧特性进行分类,可按本标准13.3条规定进行试验。不能经受650灼热丝试验的可燃材料不能被用作绝缘部件,且均应与灯具内发热部件保持足够的间距。除非有隔板保护,可燃材料与发热部件的间距应至少为30mm。隔板的材料应能承受针焰试验,与发热部件至少有3mm的距离。隔板应无孔洞,高度和长度应至少等于发热部件相应的尺寸。对燃烧的滴落物具有有效防护措施的灯具,不需设置隔板。,4.15可燃材料(续2),图4.21 4.15条要求的说明,4.15可燃材料(续3),不得使用剧烈燃烧的材料如赛璐珞。下列情况下上述的间距要求不适用:灯具中的小型部件,如线夹和树脂粘结的纸制部件;电子线路在异常条件下工作电流不超过正常条件时电流的10%的灯具;安装温度传感器能防止外壳、灯罩和类似部件过热的灯具;具有单独外壳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变压器。安装温度传感器防止过热的灯具可以由温度传感控制器动作试验来检验。,4.15可燃材料(续4),热塑性材料制成的灯具应能经受住镇流器/变压器和电子装置故障条件引起的温度升高,在正常使用安装时不会发生危险。可由本标准12.7的试验检验。本标准12.7是关于塑料灯具内光源控制装置或电子装置故障条件的热试验。合格性由下述之一测量检验:结构措施保证足够隔热间距;温度传感控制器限制温度;灯具热塑性材料适宜于热保护镇流器的最高表面温度,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光源控制装置:控制光源所用的装置,例如镇流器、变压器和降压转换器等。注:本定义不包括开关光源的装置或诸如调光器和日光传感器等控制亮度的装置。标有 符号的灯具可以直接安装在普通可燃材料表面,为了防止普通可燃材料的安装面被灯具产生的高温所引燃,所以严格规定了标有 符号灯具的安装面最高温度限值:正常工作条件下,90;异常工作条件下,130;故障条件下,180。,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1),本条款不适用于独立式、且符合标准的变压器。未经过零部件标准验证的变压器、或内装式变压器应符合本条款要求。电子光源控制装置和这些元件内可能装有的小的绕线装置不在本条所要求的范围内。例如铁氧体磁芯绕组或非叠片铁心绕组,这些通常安装在印刷线路板上。不含有光源控制装置的灯具(如白炽灯具),按标准第12章热试验要求检验安装面最高温度。如灯具中含有其他电气部件,则应结合与该电气部件相关的标准,按本标准第12章热试验要求寻找最严酷的异常工作条件和故障条件进行试验。,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2),为防止由于元件故障造成安装表面过度受热,本条款提出三种等效的防护措施,装有光源控制装置的灯具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能有效控制安装表面的受热。光源控制装置与安装表面应保持的最小间距:a)10mm,这间距包括:灯具壳体的外表面与灯具安装表面之间的空气间距3mm灯具外壳材料的厚度光源控制装置外壳与灯具壳体内表面之间的空气间距3mm,见图4.23。,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3),同时满足:A10mm;B3mm;C3mm。图4.23 最小间距a)示意图,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4),b)35mm,见图4.24。图4.24 最小间距b)示意图,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5),符合a)间距的灯具外壳在光源控制装置的投影面内应是连续成块的,从光源控制装置的有效部位到安装表面之间的最短通路至少达到35mm;不然的话,应用b)的要求。35mm间距主要考虑U形安装的灯具,其光源控制装置到安装表面的距离常常比10mm大得多。如果控制装置没有外壳,距离应从光源控制装置有效部位起算,例如光源控制装置的线圈。灯具按正常使用安装时,应确保以上两种情况所要求的空气间距能自动地得到。,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6),灯具装有温度传感控制器,将灯具安装表面的温度控制在安全值范围内。位于光源控制装置外面的温度传感控制器不应是插入式或其它容易更换的类型。它应与镇流器/变压器保持固定位置。不允许采用粘结或类似方式将温度传感器附着在镇流器/变压器上。符合有关附件标准的标 或 符号的,限值小于等于130的热保护镇流器/变压器能对自身的安装表面受热进行限制保护,装在灯具内不需要附加任何措施,被认为是符合本条要求的,不必进一步试验。,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7),装有未经过零部件标准验证的热保护镇流器/变压器的灯具、或装有所标数值超过130的 符号热保护镇流器/变压器的灯具、或在镇流器/变压器外装有温度传感控制器的灯具应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安装表面任何部件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80;用自动复位式断流器的灯具,安装表面任何部件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30,或安装表面温度从135升至最高温度的最长时间不超过表4.7中给出的相应时间。上述灯具也可以按或条防护措施要求进行检验。,4.16标有 符号的灯具(续8),对既不符合最小间距规定,又不装有热保护器的灯具,只能按本标准的要求,测定镇流器/变压器故障时安装表面的温度。假定因匝间短路或外壳短路引起镇流器/变压器故障时,15min后镇流器/变压器线圈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不超过350,而此时安装表面的温度不应超过180。线圈温度超过350时将会被烧断,温度随即开始下降,因此,当线圈温度达到350时,线圈与安装面之间要有一些隔热措施,确保安装表面的温度不超过180,普通可燃材料的安装表面将是安全的。,4.17排水孔,防滴、防淋、防溅和防喷灯具的排水孔应能将灯具内积水有效地排除,如排水不畅,积水会导致灯具绝缘失效。排水孔应设置在灯腔的底部,与安装表面间至少有5mm的间隙,确保排水畅通。水密灯具、压力水密灯具、防尘灯具、尘密灯具应无排水孔,以防止水和粉尘沿排水孔进入至灯腔内。防固体异物灯具应防止试具沿排水孔进入,触及灯腔内带电部件。,4.18防腐蚀性,室外使用或室内高湿空气中使用的防水灯具,应有足够的防腐蚀性能,本标准附录L中防腐蚀指南推荐下列钢铁件具有足够的防锈蚀性能:a)不锈钢;b)至少3.2mm厚的铸铁或可锻铸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