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现场工作技术要点.ppt
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现场工作技术要点,主要内容,一、洪涝灾害的概念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三、近年来我国、我省洪涝灾害情况介绍四、目前可参考的各项技术规范五、灾害发生后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响应六、洪涝灾害发生后分阶段卫生防疫工作内容,一、洪涝灾害的概念,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而泛滥,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陡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道路和桥梁被毁、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雨涝指因长期大雨或暴雨造成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因涝生灾的现象。海面突然上升,使海水登陆而泛滥也可以造成洪涝灾害。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发生,有时难以区别,所以常通称为洪涝灾害。,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受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洪涝灾害具有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损失大的特点。,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1范围广。除沙漠、极端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外,我国大约23的国土面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洪涝灾害;年降水量较多且60-80集中在汛期,6至9月的东部地区,常常发生暴雨洪水;占国土面积70的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常因暴雨发生山洪、泥石流;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有部分地区遭受风暴潮引起的洪水的袭击;我国北方的黄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时还会因冰凌引起洪水;新疆、青海、西藏等地时有融雪洪水发生;水库垮坝和人为扒堤决口造成的洪水也时有发生。,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范围广,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2发生频繁。据明史和清史稿资料统计,明清两代(13681911年)的543年中,范围涉及数州县到30州县的水灾共有424次,平均每4年发生3次,其中范围超过30州县的共有190年次、平均每3年1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洪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只是大小有所不同而已。特别是50年代,10年中就发生大洪水11次。,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发生频繁,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3、突发性强。我国东部地区常常发生强度大、范围广的暴雨,而江河防洪能力又较低,因此洪涝灾害的突发性强。1963年,海河流域南系7月底还大面积干旱,8月2日至8日,突发一场特大暴雨,使这一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山区泥石流突发性更强,旦发生,人民群众往往来不及撤退,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突发性强,二、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4、损失大。如1931年江淮大水,洪灾就涉及河南、山东、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等8省,淹没农田146亿亩,受灾人口达5127万,占当时8省总人口的25,死亡40万人。1991年,我国淮河、太湖、松花江等部分江河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尽管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族人民进行厂卓有成效的抗洪斗争,尽可能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全国洪涝受灾面积仍达368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79亿元。其中安徽省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9亿元,约占全年工农业总产值的23,受灾人口44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6。,三、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的情况,自2003年三峡水库135米蓄水以来,三峡水库所起的防洪作用非常明显,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常规洪水可由三峡水库全部解决。即便将来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下游的相应流量也不超过77000立方米/秒。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避免荆江南北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发生毁灭性灾难。1998年以后我国未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全国性的洪涝灾害,2010年是1998年以后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年份。,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江西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鄱阳湖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对中国自然灾害3类地区的划分,江西省属于2类地区15个省区中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百分率仅次于安徽和陕西,达到5以上。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暴雨是造成我省洪涝灾害的最直接原因,特别是连续性、区域性暴雨,不但会直接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明显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还会引发山体滑坡、山洪暴发、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主要为暴雨引起,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从时间分布来看,江西暴雨分布不均。暴雨、大暴雨以及连续性暴雨、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汛期。暴雨尤其以4 6月为最多,占全年的56.7,而6月份平均每2 天就有1个暴雨日,每5 天就有1个大暴雨日。从空间分布来看,暴雨主要集中在浙赣铁路沿线以及武夷山脉西北侧这2条暴雨带上。由降水产生的程度不同的洪涝也多出现在信江、抚河、饶河及潦河、锦江等流域,与暴雨带的分布吻合。,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有季节性的特点,三、近年来我省洪涝灾害的情况,江西洪涝灾害的发生在时空上往往不是孤立的,表现在地域和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性,在时间上具有若干年内灾害重发的特点,具有重灾重发的特点,这就是它的时空群发性。在空间上,江西洪涝多出现在信江、抚河、饶河及潦河、锦江等流域。1998年信江、抚河以及饶河、潦河流域分别出现大强度的连续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造成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就是明显的例证。受益于三峡大坝和我省的水利工程,我省1998年以后未发生特大灾害,相比较而言,2010年灾情较为严重。,四、目前可参考的技术规范,卫生部: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2009-04)江西省卫生厅:江西省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应急预案(试行)(2007-07)江西省卫生厅:洪涝灾害期间处理技术方案(2007-07)南昌市卫生局:南昌市洪涝灾害救灾防病应急预案(2012年版),五、灾害发生后疾控机构卫生应急响应,依据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及危害程度,分级响应,(一)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第一期,积聚期:有洪水入浸的可能是指降雨量显著大于往年及降雨时间特异或延长。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蓄积的破坏性能量剧增,处于江河水库泻洪主干道流域的低洼地带将随时有洪水入浸的可能。,(一)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第二期,破坏期:洪水冲击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大量雨水积蓄,水位猛涨,经行洪、破堤、决坝或内涝积水,显示出洪水的破坏力。大面积田园被淹没,同时带来巨大的生态破坏。同一汛期又可有多次洪峰,所以此期的汛情往往叠加或重合,又使洪涝区域进一步遭受冲击和扩大。,(一)洪涝灾害的灾害分期,第三期,效应期:在洪水的破坏能量完全释放后,造成了陆地生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全方位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灾民在生态环境异常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极易遭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及心理的致病因素的袭击。此期可持续数月至次年。,(二)卫生防疫应对:积聚期,建立组织机构CDC设立突发事件处理的领导小组下设专业防疫队各级医院组织好医疗抢救队对有可能出现灾害的市、县、乡、村均设立相应的防病灭病组织,以确保救灾灭病工作统一指挥,(二)卫生防疫应对:破坏期,评估和准备协助政府,从卫生学的角度对灾民的居住、饮食、饮水等基本生活条件提出谋划和建议;迅速建立起灾情、疫情报告系统,为迅速购置、调配医药、消杀药品器材、交通工具、生活必需品提供可靠依据,并力争所需物资在短期内准备就绪,为大规模实施卫生防疫措施做好物资准备。一般来说此期尚不可能大面积展开卫生防疫工作,主要以保障灾民的生命安全为根本目标。,(二)卫生防疫应对:效应期,此期能持续数月,正是卫生防疫任务最重的时刻,也是灾后防止出现大疫的关键阶段。由政府组织、灾民参与、专业人员指导是恢复环境生态的关键。评价:环境、水的污染状况传染病流行的潜在危险饮用水、食品卫生状况干预措施,(三)措施-抢救和治疗病人,抢救和治疗病人洪涝灾害可造成人员伤亡,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应组织专门的医疗小组,奔赴抗病救灾第一线,积极组织抢救和治疗,减少人员伤亡。发现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对症施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二代病人的发生。,六、洪涝灾害发生后分阶段卫生防疫工作内容,工作分期洪水未退期洪水退后期措施巩固期,(一)洪水未退期工作要求,开展公共卫生状况和需求调查评估,提高卫生防病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围绕灾民临时安置点和居民家庭的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处置开展工作,需要的评估,评估的目的确定受害人数、评估损害程度当地现有的人力财力资源、预计满足抗灾需要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差距确定可能存在对卫生健康的继发性危险为国内外援助及媒体提供客观事实,避免不切合实际的报道或制止或抵制谣言的传播,评估的要求快!信息的及时性比完整性、准确性更加重要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最初几天内,立即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及收集信息的工作应同时进行。,需要的评估,需要的评估,必要的信息受灾地区的面积、人口数及其在受灾区的位置 交通(铁路、公路、航运)及通讯系统的状况饮用水、储存食品、环境卫生设备及宿营设施的备用情况伤亡人数受灾地区医院及其他卫生设施遭受损害的情况、它们能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及对药品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具体需求离开家园搬迁到如郊区、路边或高地生活的人们的位置及人数死亡和失踪者的估计数。当主要任务是为幸存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时,估计死亡和失踪人数的工作就应放在次要位置,需要的评估,背景信息:抗灾计划的一部分,事前准备好,最好用图标示出来受灾地区人口的数量及其分布情况主要的交通路线及地形情况卫生设施的分布、能提供的卫生服务注明特别易受自然灾害损害的设施国库、商业性货栈、主要库房中的大量食品、药品、卫生供应品的位置、参与抗灾营救工作的关键人物及机构、可能接受疏散人员的地理位置等。,需要的评估,收集信息的方法空中观察(轻型飞机、直升飞机、卫星)直接来自灾区及营救工作者的报告来自宣传媒体的报道常设报告系统的报告及实地考察可以分阶段进行,救灾防病卫生需求评估,主要内容:灾民的卫生需求评估卫生防疫机构的卫生需求评估影响卫生需求的因素:受灾基本情况:范围、严重程度、饮用水和食品受损等;重要的传染病疫情信息。,灾民灾中的卫生需求,安全卫生的食物;安全卫生的饮水;简易的卫生厕所;常用的治疗药品;预防用药品;预防用生物制品;饮水净化消毒用药品;环境消毒的药品、器械;灭蚊、灭鼠用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的宣传材料;心理咨询。,灾民灾后的卫生需求,安全卫生的饮水;安全卫生的食品;居民周围环境消毒的药品、器械;供水设施的改造、重建;杀虫、灭鼠用品;预防接种;治疗用药品;灾后健康教育的宣传材料;,灾民临时安置点主要工作内容,1、症状监测:开展发热、结膜红肿、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发热伴皮疹、腹泻水样便、腹泻血便、急性黄疸、脑炎或脑膜炎等监测,如发现法定报告传染病,则按规定填写法定传染病报告卡 2、消毒:参与并指导安置点管理人员每天2次对安置点厕所、临时垃圾点进行消毒和卫生处理,并要求安置点每2小时进行通风。如出现传染病病人,应立即进行终末消毒。3、杀虫:重点实施对蚊蝇、鼠类的消毒杀灭工作和做好蚊蝇孳生地的处理。并对安置点较集中的生活区域内垃圾、粪便污染严重的地区重点进行药物喷洒消毒处理。4、卫生指导:对符合卫生要求的外援食物做好卸货、储存、转运、分发的卫生指导。每天对集中供餐加工现场检查和指导,加强食品卫生健康教育,防范营养缺乏症,积极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5、健康教育:利用灾民相对集中并且无劳作任务的好时机,每天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二)洪水退后期工作要求,汛期过后,针对灾区人民重返或重建家园,卫生防疫工作在继续加强早期已开展的各项卫生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环境卫生工作,做到“水退到哪里、环境卫生就清到哪里,消杀工作就跟到哪里,防疫监测就设在哪里”。,(二)洪水退后期工作要求,1、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政府组织广大群众,清除、处理公共场所淤泥垃圾和人畜粪便,卫生防疫队指导群众用生石灰或消毒剂进行外环境卫生处理,组织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和村医指导灾民用消毒剂进行室内消毒。2、重点抓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着重做好分散式饮用水消毒,要鼓励群众喝开水,在没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行用漂白粉及漂白精片对饮水进行消毒。饮水消毒措施要落实到每家每户。要划定临时饮水水源区域,并做好水源保护工作,加强对饮用水的消毒处理,定期进行水质检验。3、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按照全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和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做好灾害卫生应急信息报告、部门间通报和信息发布工作。4、做好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防止食物中毒发生。,(二)洪水退后期工作要求,5、消灭蚊蝇鼠害6、做好群众的卫生防病宣传教育和动员工作 7、及时重建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8、努力恢复公共卫生基本服务9、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三)措施巩固期工作要求,开展灾后评估工作,巩固重点防疫措施,转入常规状态,国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应对的先进经验,迅速建立能够有效统合、协调各方救灾防病力量的强有力应急指挥体系,构建顺畅的信息收集、沟通、分发机制;建立敏感的传染病监测和暴发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疫情苗头,及时有效处置;着力做好灾民特别是集中安置灾民的饮水、食品和安置点的环境卫生,宣传动员群众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尽快恢复医疗和公共卫生常规服务(如计划免疫、抗结核治疗);持续开展灾区、灾民安置点公共卫生需求评估,及时根据评估结果,改善灾区公共卫生状况。,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