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件第2章知觉和意识.ppt

    • 资源ID:6472788       资源大小:4.56M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件第2章知觉和意识.ppt

    第二章 知觉与意识,人文社科系 梁乐,第一章 知觉与意识,05 所见及所学06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07 梦,并不浪漫08 行动,如同被催眠一般,所见即所学,人的信息加工,目录,1.理论基础,感觉和知觉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焦点,无疑两者既是独立的又是息息相关的。,感觉:感受器,环境,信息知觉:组织感觉信息,知觉活动三步骤,选择有用的知觉信息.,步骤一,知觉就是把混乱的感觉信息变成有意义,可理解的信息,步骤二,步骤三,把信息组织成可识别的模式.,运用组织完的信息识别事物,大脑的策略,为了帮助感觉信息成为可理解的信息,大脑常常会出现一些策略,但是又是也会欺骗我们。,图形背景区分呈现(figureground):,图形背景区分呈现,知觉恒常性(perceptual constancies):虽然对一件事物的感觉一直在不停的变化,但是我们知道事物的特性没有发生改变。,大小恒常性,300m,200m,100m,10m,1m,这是本文作者着重研究的问题,我们被策略所欺骗,当我们缺少线索对事物的真是大小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被策略所愚弄。,问题1:知觉能力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问题2:什么样的经验能让我们获得知觉能力?,问题3:会不会有成年人是没有知觉恒常性的?,研究过程,被试获得与研究契机:在一次远足旅行中,作者需要一个向导,于是找了当地侏儒族的一个22岁的少年,Kenge,他帮助作者与当地部落交流,并且指路,排除路上的障碍,因为作者需要穿越森林,并且建立一个研究所,但树木太多,视野不好,而且需要木材建造研究所,所以2个人就开始砍伐树木,于是遮挡了着当地人几千年的丛林被开出了一块视野极好的地域。,研究讨论1,本研究报告了我们是如何获得知觉恒常性的。知觉不仅仅是靠经验经历产生,更是被文化和环境所影响。在Kenge生活的丛林里,因为视野不开阔,也不需要远距离观察的能力,所以没有机会去接触,但是如果有机会了,没有去思考,去探查,也不会习得大小恒常性这个能力。所以知觉能力是由于生活需要诞生的,而且需要学习和思考。,研究讨论2,虽然此部落人的大小恒常性几乎没有,但是图形,背景分别能力可能非常的好,因为他们需要在森林中存活,辨别食物或是敌人。而城市中的人就可能这种能力要差一点。所以并不是一种知觉能力缺失就会影响其他知觉能力的。,进一步的发现与思考,特恩布尔的研究无疑是支持了行为主义的观点,知觉能力是后天的来的。但是先天,后天之争并没有因此结束。,在支持后天论的研究中,Blakemore和Cooper(1970)的研究很经典:小猫实验是让刚出生的小猫在只有纵线的环境中生活大约两周的时间(相当于人类婴儿出生后13个月),并且用竖立的铅笔逗它玩耍。其结果是再用横着的铅笔逗它时,它会毫无反应,完全没有兴趣。在这个实验之上,还有从各个角度进行的追加实验,比如在屋子里拉上许多横横竖竖的线,让小猫刚刚能够钻过去的距离,把猫食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结果小猫能够轻松地通过纵线,却总是撞上横线无法通过。,进一步的发现与思考,在支持先天论的研究中,Adams(1987)的研究也很经典:给新生儿(出生2-3天)呈现方块,一种是在不同颜色光的条件下的方块,一种是在灰色光条件下的方块,亮度均相同。发现,所有的新生儿看彩色光下方块的时间要显著的长于灰色光。,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阿瑟瑞斯基发现快速眼动睡眠威廉迪蒙特关于做梦剥夺的研究,研究过程,被试选取:20名正常成年人研究工具:灵敏的电子测量仪器研究具体步骤研究结果,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脑电波频率较低、波幅较小,在这一阶段里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很容易被外界刺激惊醒,大约持续10分钟。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叫睡眠锭。这一阶段难唤醒,大约持续20分钟。,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三个阶段脑电波频率继续降低,波幅更大,有时会出现睡眠锭,大约持续40分钟第四个阶段脑电波大多呈现为波。这一阶段,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的各项功能都会变慢,称为深度睡眠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且前半夜长,后半夜短。,睡眠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后又会重复上述四个阶段,第四个睡眠阶段结束之后,又会出现一次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迪蒙特的研究,理论假设1.梦被完全的或部分的剥夺了,人是否还能继续正常的活动?2.梦在心理意义上是必需的,还是在生理意义上必需的,或者是二者兼有之?,研究方法,被试:男性,8名,年龄23-32岁之间。方法:每当被试在夜里进入REM睡眠就把他们叫醒,具体程序,1.在开始的几个晚上,允许被试整夜睡眠,为了确定被试一般情况下做梦数量的基线和睡眠模式。2.在以后的几个晚上开始剥夺被试REM睡眠或有梦的睡眠。每当电极报告表明被试开始做梦时,实验者就要唤醒被试,具体程序,3.进入实验的“恢复阶段”(1-6夜不等),允许被试睡眠不被打扰。4.给被试放几天假,接下来有6人回到实验室,完全重复梦被剥夺的实验阶段,唯一不同的是唤醒被试的时间,改为两次眼动(做梦)之间的时间唤醒被试。5.给被试相同数量的“恢复夜晚”,称为控制恢复阶段。,结果,讨论,迪蒙特从这些研究结果中试探性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人需要做梦。所有被试在REM睡眠干扰阶段都出现了轻微的焦虑、烦躁和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研究发现的意义及后续研究,这种问题的一个极端事例是一些嗜酒成瘾的人,很多年来可能一直在剥夺自己的REM睡眠,一旦他们停止饮酒,REM的反弹作用极其强烈,以至于他们清醒的时候也会出现做梦现象!,近期发现,有研究认为,REM睡眠有利于提高人的能力也有文章说,REM睡眠是一种适应性的生存机制。这些研究可以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证据。坚信梦的解析是了解人类心理的关键。,梦,并不浪漫,精神分析的观点,梦是人们在潜意识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质疑,阿伦霍布森和罗伯特麦卡利实质上,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理论假设,激活整合假说梦是由基本的生理过程自动引起的,并没有“检察官”来润饰它的真正含义,以防止人们受到那些潜意识渴望的伤害。,方法,结果和讨论1,梦睡眠阶段,大脑中一部分控制身体运动的脑干仍旧活跃,但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会受阻,结果和讨论2,眼动现象,结果和讨论3,睡眠的阶段是固定的,就像生物钟,结果和讨论4,哺乳动物都有睡眠循环周期,且随动物身体大小而变化,结果和讨论5,REM睡眠跟大脑中的“梦境发生器”有关,结果和讨论6,做梦的原动力不是来自于心理而是来自于生理做梦过程中,脑干是自我内部激活梦的意义仅仅是对进入梦中的随机信号进行整合梦的遗忘是因为睡梦中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一种化学物质丧失了活性,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简介,催眠常常被人们认为是对人的心理有控制作用的神秘过程。“沉迷”,“昏睡状态”,等与催眠有关的词语,都暗示着催眠是一种与清醒和睡眠都不同的独特的意识状态。,但是斯潘纳斯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催眠不过是一种提高的动机状态,他使某种行为表现成为可能,并且无需依靠“昏睡状态”或意识状态的改变就可以完全将其解释清楚。,简介,最初的催眠术要追溯到18世纪中叶,那时候人们第一次吧精神病归因于心理而不再认为是由机体病变引起的。,帮助心理学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的传奇人物,麦斯麦,他认为“癔症”是体内一种流经全身的磁性体液失去平衡的结果。,简介,操作过程:在实验室举行特殊聚会,音乐缓缓响起,灯光逐渐变暗,麦斯麦穿着像巫师一样的衣服,从装有各种化学药品的瓶子中取出蘸有药液的小棒触碰被痛苦折磨的病人。(化学药品把“动物磁性”传递到病人那里),简介,有趣的是,历史上记载了很多用此种方法治愈成功的案例,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包含了很多与现代催眠术有关的技术。,简介,有人认为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心理状态催眠的特征:对暗示的敏感性提高不由自主的做出某种行为记忆力提高视觉表象急剧增加分裂(能意识到某些经历,另一些不能)痛觉缺失(痛觉阈限增高),简介,社会心理学家尼彻赖斯.斯潘纳提出,催眠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主行为,被试借这种行为以达到所需要的结果。,理论假设,催眠状态下行为的实质都在人的正常自主能力范围之内,一个人确定自己被催眠的唯一原因是:他们在催眠条件下的行为与自己期望在这种状态下出现的行为相一致。,被试希望放弃对自己行为的控制,随着催眠的深入,他们开始相信自主行为变成不随意活动。,结果和讨论,斯潘纳斯声称催眠术中有2个关键因素使人们相信催眠是一种改变了的意识状态。一是:被试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是由别的什么东西引起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引发的,这样就会使某些动作看起来并不随意。,二是:催眠的形式让被试产生了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就促使被试以与期望相一致的方式表现某些行为。,被催眠的被试认为其行为是不随意的,被试被催眠时,主试经常要求他们做各种测试以确定是否进入了催眠状态。斯潘纳斯称这些测试常会令被试确信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正在发生。,例子:“你的胳膊很沉重,你无法抬起他”“你的双手正被某种力量拉到了一起,而你无法将他们分开”等等,这些测试中的暗示包含了两个相关的要求:1要求被试去做某些动作2要求被试把这些动作解释为不随意行为。,指导语的措辞方式,在他的一项研究中,让两组被试通过诱导进入催眠状态:A组:主试给予所中行为暗示,例如: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B组:直接指导他们做同样的动作,例如:举起你的胳膊结果:结束后询问被试,他们的行为是不是随意的,受到暗示的哪一组被试与接受直接指导的那组被试相比,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行为时不随意的。,此实验验证了斯潘纳斯的观点!,运动方向产生差异,在他的一项研究中,让两组被试通过诱导进入催眠状态:A组:主试给予所中行为暗示,例如:你的胳膊很轻并正在抬起。B组:主试给予所中行为暗示,例如:你的胳膊开始慢慢变沉。,传统催眠认为催眠中胳膊运动方向不应对反应产生任何差异。斯潘纳斯对此提出质疑。,结果:结束后询问被试,他们的行为是不是随意的,B组比A组有更多人觉得他们的动作是不随意的。,此实验验证了斯潘纳斯的观点!并对传统催眠观点提出猛烈抨击!,接受催眠暗示程度因人而异,用暗示催眠被试,常常要求他们去想象特定情境以便产生所要求的行为。斯潘纳斯相信:某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暗示。这与传统催眠所认为的人人都可以被同程度的催眠,人人都可以运用催眠是不同的。,他的推断是,如果你高度专心于此,就无法注意到另一些信息,他发现:在要求被试评价自己对想象的场景专注度时,专注评价越高,越容易认为行为是不随意的。对催眠很敏感的人与他沉醉于诸如读书,听音乐,做白日梦等活动中的倾向密切相关。,未写实验方法,但理论再一次被证实,传统催眠惨败,被催眠的被试会产生某种期望,斯潘纳斯称:大多数人对催眠的认识足以使他们产生典型的催眠行为。,以下有3项研究实例,这些例子都证明人们之所以在催眠状态下做出某种特定行为,是因为他们觉得催眠就应该是那样,而不是因为催眠改变了他们的意识状态。,研究一:催眠术讲座,方法:分2组给学生做关于催眠术的讲座,A组:告诉学生胳膊僵直的感觉是在催眠过程中不由自主出现的现象B组:不告诉学生胳膊僵直的感觉是在催眠过程中不由自主出现的现象,其余内容相同,结果:A组同学在没有任何指导语的情况下,就有人进入了不由自主地表现了这种行为,然而另一组,无人出现此种行为,此实验验证了斯潘纳斯的观点!认识按照自己对催眠的想象来行动的!,研究二:视觉表象,方法:要求被试想象他们正在某种背景或情景下完成特定动作。让同一被试在催眠和不催眠的情况下,分别报告视觉表象程度。结果:被试均报告在催眠下视觉表象更强烈。,但是,如果分两组实验,一组被催眠,一组不催眠,其视觉表象的平均数值强度近乎相等。,解释:第二次实验被试没有任何东西来进行对比,第一次实验,一个被试会把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参加了两种条件的被试期望着催眠过程会带来更强烈的表象。,研究三:痛觉缺失效应,传统催眠认为在催眠状态下,人可能把疼痛从意识中分离出来,认得一部人意识感觉到疼痛,但“健忘障碍”却将这种意识隐藏起来了。斯潘纳斯又一次对痛觉缺失的催眠性解释予以驳斥,他认为催眠师被试疼痛感的降低时他们动机和期望产生作用的结果。,痛觉缺失实验:要求被试把自己的胳膊浸入冰水中,约10S左右,会感到明显疼痛,大多被试会在12分钟内把手移开,而催眠状态下,时间将大大延长。,研究三:痛觉缺失效应,结论:清醒状态下的测试完成后,当被试期待着催眠状态下的测试时,他们会把痛觉缺失的效果评价很低,他们是为了给催眠状态测试结果留下提升空间。斯潘纳斯指出,这就证明了对疼痛不敏感的催眠行为可能是由于被试需要对情景要求做出反应,而不是自动产生的一种意识分离状态。,研究发现的意义,催眠到底是什么?催眠真的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吗?,

    注意事项

    本文(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件第2章知觉和意识.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