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方案(2023年1月到2025年12月).docx
-
资源ID:6462761
资源大小:26.1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方案(2023年1月到2025年12月).docx
XXXX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建设工作三年规划方案(2023年1月到2025年12月)一、指导思想基地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致力于破解普通高中“同质化”发展难题,在充分发挥政府领导和学校主导基础上,转变育人方式,通过体育与健康特色学科基地建设,实现“特色引领、多元发展、协同力量、融合创新”,推动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满足学生个性成长需求,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二、学科基地建设目标1 .坚持分类办学,实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色发展。通过实施分类办学改革,利用三年时间建成市内首所以棒垒球为特色的普通高中学校。在打破区域分层办学现状的基础上,依托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的建设实施学校错位发展,建立一套较为成熟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形成稳定、特色、有吸引力的办学风格,实现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2 .改革育人方式,推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样化发展。通过课程改革,创设新型的学习、锻炼环境,实行“5+2”体育育人模式(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周两次特长训练),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的多样化、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多样化、课程内容选择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课程结构和形态的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课程管理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课程评价的多样化,从而回归育人的本质,促进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3 .提高育人质量,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全面而有个性成长。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的建设为工作抓手,突出德育的时代性,将中华传统优秀体育文化融入学生品德和公德教育的全过程。尊重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基础和发展目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来学习,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艺术的感知、创意的表达、审美的能力和文化的理解,形成以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4 .健全“三位一体”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探索区域化的体教融合新模式。进一步健全基于学生全面发展、潜能与兴趣、升学与特长发展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自选拓展性课程”、“定制特需性课程”三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管理,将普通高中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与体育素养培养有机融合,实现“学、练、赛、评”一体化,丰富学生上升通道,形成“无体育不教育、无体育不学校”的区域化体教融合新模式,从而满足普通高中学生健康成长诉求和体育生特色发展诉求。5 .确立体育与健康学科在市内外的示范标杆,引领高中育人方式的革新。以“五育并举”的育人导向为引领,深化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学改革,将普通高中生形象转变为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让他成为引领全市高中学生自我塑造的理想样貌,推进我市普通高中学校评价、体育教师岗位评价、教育督导评价等方面的革新,从而形成以人为本、聚焦内涵、特色多样、系统推进的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三、学科基地建设主要措施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计于生、引领改革实践,确定以立德树人为主体、教育与体育双融合相互促进的新育人格局建设思路。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专家领导小组和学生实践反馈小组,以此制定更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及实施与评价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 .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继续推进棒球“市队校办”项目的深入开展。在师资引进方面,依托临港全民健身中心作为全国棒垒球训练基地的地理优势,以诚相待,积极吸引临港棒垒球协会的师资力量,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棒垒球选项教学,使学生在初次接触棒垒球运动时就能够获得最专业的指导和培养。同时,努力通过校外聘任或校内就职等多渠道,聘请国家级棒垒球运动健将到学校担任教练,并从高一至高三组建分梯次的棒垒球社团,委托国家级教练或临港棒垒球协会的优秀教练负责日常训练,每周一、周三、周五分年级进行社团教学2课时,希望学生在努力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主动接触一项新颖且富有挑战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在高中的十字街口有了二次选择的机会,在参与或了解的过程中去塑造属于他们的未来。在竞技水平提升方面,组建学校棒垒球队,确保棒垒球运动项目的队员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早晨6点-7点半出早操,下午7、8节课训练,周六、周日进行集中训练,在备战比赛期间,赛前10天全天集训,确保在最专业的训练管理过程中,提升棒垒球运动员的专业素养。此外,还通过选拔棒垒球优秀运动员参加山东省棒垒球锦标赛、冠军赛,以及国家级运动会。以赛代练,依托比赛成绩,让学生在竞技的过程中一方面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获得与他们的努力相匹配的国际一级或二级运动员证书或其他荣誉。在资金和设施保障方面,为全力支持“市队校办”项目在我校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从场地到训练器材将会通过自筹、争取市、区主管部门拨款、企业支持、社会友好人士赞助等方式,筹集到足够的经费,全力保障该项目的必需投入。此外,学校将进一步与临港全民健身中心深入合作,除棒垒球场外,推动所有场地设施的共享共建。2 .依托课程改革,完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样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系统工程,高效的课程改革是撬动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环节。为此,依托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的建设,我校希望利用三年的时间启动并完成新一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角度出发,第一,认清不同的结构形态和课程设置实施效果的不同,提高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和实施上的管理权和监督权,合理规划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国家必修课和选修课;第二,以“做最好的自己”为出发点和目的地,重新设定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目标,在知识、能力、态度、道德品质、思想观念等方面多样化、多层次评价学生的进步和要求;第三,实行网上选课,课程内容的选择努力联系学生现在和未来可能的生活经验,贴近我国的社会现实和传统文化传承需求,设定“1+N”的课程选择方法,让学生在必选一门体育项目的同时,有更多的传统体育课程(比如: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建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供学生选择,同时依托威海智慧教育平台,积极开发更多的网络体育教学资源,以丰富的学习内容适应多样化的学生需求;第四,打破普通高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长期以来固定课程、固定班级、固定场地和固定教师的课程组织模式,采用“自主选择、成效终评”的多样化的、创新的课堂组织形式,尊重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基础和发展目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来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第五,采用“四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教师、班长、学生自身都可成为课程的领导者和监督者,通过课程领导分权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自身课程的管理和监管中;第六,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三级弹性评价体系,将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融入学生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此外,还通过丰富评价内容、拓宽评价方式、提升评价工具、完善评价主体等方式,让普通高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等学习更主动,更有成就感,从而激发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活力,彰显学校等办学特色。3 .加大优秀学科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创建“人生定位+健康理念+运动技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师资是完成基地建设目标的前提,针对我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短板,学校按照“引进来、走出去、挖潜力”的思路,学校一方面将会加大对优秀体育师资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将会通过购买服务和行业交流的方式,与高等院校或相关专业机构等合作,以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教育教学服务。在加大优秀师资引进力度的过程中,学校一方面以校内教研为抓手提升在职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在分管校长的统筹下形成“年度调研统筹一一月度反馈总结一一每周教学调度一一每日集体备课”的校内教研新模式;其次,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有体育专长的教师和班主任教师进行定向培养辅助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开展,校内每月开展一次体能教学专题教研活动或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各类业务培训,撰写论文,汇编校本课程,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实现专业发展,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练员培训,力争拿到各级教练员证;此外,学校还将继续支持校内体育教师继续进行海内外的研修访学,从根本上促进体育教师的育人理念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监管与培养并行,学校通过“学生的学期学习目标”、“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这三个指标,对体育教师的备课、考勤以及成绩进行有效监管。此外,学校将扎实开展各项体育教学调研,了解学生体育文化基础现状并分析成因,并通过建立体育文化长廊、荣誉展厅、体育名人堂等形式,将体育中展现出的“不畏艰苦,直面挑战,拼搏有为,自信坚毅”的体育文化精神,引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创建“人生定位+健康理念+运动技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首先明确“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这个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训练管理中强化学生的德育工作,让学生从对一项陌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零基础训练模式开始,在一步步的训练和进步过程中,了解体育精神的真正内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另一方面,基于明确的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引导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课题研究、项目设计以及研究性学习,建立“学习一研究一实践一反思一再学习”的深度融合的教学与实践新样态。4 .依托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社会合作,多渠道提升人才培养途径。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的建设,学校将继续深入健全“三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和完善国家课程必修类(含体能和健康教育课程)、国家课程选学类(含篮球、足球等选项教学课程)以及特色校本课程(含“1+1+1”立体课程、体育生校本课程等)的教学内容和组织管理方式。此外,学校还将创新课程实施方式,探索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学校其他常规教学课程的融合策略,尝试融合体育和教育两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指标和评价指标,推进“学校体育课程+学校其他课程+阶梯竞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建立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分学段,校内、校际、区际、全市分区域的体育年度赛事体系,使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不再是耽误文化课学习的被动过程,而是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上升渠道(一部分可以通过参加夏季高考中的体育专业考试,升入普通本科院校;一部分可以通过参加橄榄球、足球、棒球、手球、武术等专项比赛获取一级、二级运动员证书,以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特招进入普通本科院校;还有部分专业水平很高或具有很好天赋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职业俱乐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项目选择、竞技水平、人文素养等方面都能够达到历史新高,有效促进体教融合工作的深化发展。5 .建立新标准、新课程、新评价的“三新”人才培育体系,引领区域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提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学校将依托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的建设,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深化育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从场地建设、锻炼装备、信息化设施、师资队伍、课程教学改革五个方面,建立一套符合新时代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的新标准,确保普通高中学校育人质量底部提升和整体均衡;推动建设具有学校特色、融合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于一体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图谱,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扎实开展“双新”培训,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和体育与健康单元教学设计指南,落实市、区、校三级联动日常教研,强调模块整合、学段一体、学科跨界、家校协同,配套开发教学设计工具、质量监测指标和课程管理平台;全面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构建覆盖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综评信息管理系统,探索形成“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三种走班模式,IO0%实现普通高中走班教学常态化实施,确保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自由选择等级性考试学科组合,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和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最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项目化方式,推动区域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攻关研究和成果推广。四、学科基地建设标志性成果1 .建立一套较为成熟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及实施体系2 .建立一套创新性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方案3 .建立“人生定位+健康理念+运动技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4 .探索“无体育不教育、无体育不学校”的区域化体教融合新模式5 .建立普通高中体教融合人才培育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五、学科基地建设实施配档清单建设任务完成时限责任人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模式和实2023年2月施策略开发健康课、体能课、选项课校本课程内容,完善特色体育校本课程体系2023年4月建立特色校本课程实施体系2023年5月优化特色学科竞赛制2023年6月组织市级体育与健康教学现场会2023年10月开展基于生涯规划下的初高中、高等院校联合育人现场会2023年11月强化“教会、勤练、常赛”的结构化教学模式,完善“校园传统体育赛事”2023年1月完善体育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2024年3月制定学期前、学期中、学期末三级弹性评价体系2024年5月组织体育教师编写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体育与健康学科德育教学指导意见、体育与健康单元(结构)教学设计指南2024年7月申报市级改革教学成果2024年10月组织市级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2024年11月市内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交流会2025年3月市内“体教融合”人才培养交流研讨会2025年6月普通高中体教融合综合评价体系交流研讨会2025年9月举办“校园传统体育赛事”每学年一次举办“以赛促学学科竞赛”每学年一次最终,学校希望通过体育与健康学科基地的建设,在分类办学、育人方式、育人质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实现学校“做有生命温度的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并希望基于学科建设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