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经济学通论经典课件第十章-货币制度和金融体系.ppt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第十章,货币制度与金融体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学习目标,掌握货币的概念与用途;了解货币的产生与演变;了解货币制度的概念与我国的货币制度;理解并掌握货币的时间价值;掌握储蓄与边际储蓄倾向的概念;掌握投资、投资的边际效率与资本的边际效率的概念;掌握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及其衡量;掌握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与效率;理解并掌握货币创造的机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3,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 货币具有以下几种重要的职能:(一)货币是衡量价值的尺度或标准;(二)货币是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三)货币可以作为价值贮藏的工具;(四)货币可以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二、货币的涵义 货币是一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4,M0为现金。MlM0+活期存款(支票账户存款)M2=M1+小额定期存款+短期储蓄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 M3M2+长期大额定期储蓄+其他一些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 三、货币形式的演变(一)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二)代用货币(三)信用货币(四)电子货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5,四、货币制度与我国的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即“货币本位制度”,简称“币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规则、结构和组织机构体系的总称。(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1货币材料 2货币单位 3通货规定 4货币储备制度(三)货币制度的演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6,1银本位制 国家法律规定用具有一定重量、成色和形状的白银作为单一本位币货币材料的一种货币制度。2金银复本位制 一国同时以白银和黄金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货币材料的一种货币制度。平行本位制。国家法律规定,金币、银币同为本位币,但不规定金、银币的兑换比例,其兑换比例由市场上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决定的一种货币制度。双本位制。国家法律规定,金币、银币同为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了金、银币的兑换比例的一种货币制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7,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用具有一定重量、成色和形状的黄金作为单一本位币货币材料的一种货币制度。4信用本位制信用本位制度,又称纸币本位制。其主要特征有:首先,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的是纸币和银行存款。其次,各国货币规定的含金量仅是名义的,不能按此单位兑换黄金。再次,黄金不再是一国货币发行的准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8,(四)我国的人民币制度 人民币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纸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人民币发行坚持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也称信用发行)的原则;人民币是一种管理通货;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五、钱为什么能生钱货币的时间价值(一)钱能生钱(二)钱为什么能生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9,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资本利得、红利或利息,从而在将来拥有更多的货币量;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膨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未来的预期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三)如何使钱生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0,第二节 储蓄、投资与金融组织,一、储蓄与储蓄倾向(一)储蓄与储蓄函数 1储蓄 收入中扣除消费支出以后的余额。2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1,图10-1 储蓄曲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2,(二)储蓄倾向 储蓄倾向是指储蓄与收入的比例关系,可分为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和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即 APS=S/Y;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率,即 MPS=S/Y;Y=C+S,有MPC+MPS=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3,二、投资及其边际效率(一)投资与投资函数 1投资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增加,是用于增加物质资本存量的支出流量。投资(investment)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投资的波动可以解释经济周期中GDP的大部分运动;投资决定了经济的长期增长率;投资理论与宏观经济政策关系密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4,净投资=投资折旧(重置投资)2投资函数投资函数是指用以反映投资决定机制的函数,体现了投资规模与决定投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I=I(r)(二)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 efficiency of capital,MEC)是指一种贴现率(Discount Rate)。用该贴现率将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转换成现在的价值,该现值就是该项投资形成的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Replacement cost)。,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5,图10-2 线性投资曲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6,三、投资的收益与风险(一)投资的收益 所得收益都可以归纳为两个部分:资本损益(Capital Gains and Losses)和现时收入(Current Income)。资本损益是指投资者所持有资产的期末价值与期初价值的差额。资本损益的变化对收益率的贡献被称为资本损益收益率。现时收入对收益率的贡献则被称为现时收益率。(二)投资的风险 1投资风险的含义 一项投资的风险(Risk)与该投资预期收到的未来现金流的不确定性有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7,2投资风险的分类系统性风险。所谓系统性风险,也称不可避免的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会以同样方式对所有投资的收益发生影响而产生的风险,该风险会引起所有投资的收益都发生变动,主要包括经济景气风险、市场风险(Market Risk)、自然风险(Nature Risk)、利率风险(Interest Rate Risk)、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胀风险,Inflation Risk)、政策风险(Policy Risk)和政治风险(Political Risk)等。非系统性风险。所谓非系统性风险,有时也称为紊乱风险或剩余风险(Residual Risk),是指总风险中除了系统性风险之外剩余的那部分偶发性风险,即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是只影响某一项投资收益的某些独特事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8,投资风险按其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外生风险。外生风险是指由企业外部因素产生的风险。内生风险。内生风险是企业内部因素产生的风险。(三)预期收益率四、金融机构与组织连接储蓄与投资的桥梁(一)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金融组织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经纪人组织、基金组织和银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19,金融组织在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组织金融组织不同于企业组织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并存金融组织对企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二)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 金融组织体系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储蓄投资转化渠道多样性;储蓄投资转化价格的竞争性;储蓄投资转化过程的有效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0,五、银行与货币供给(一)银行体系现代银行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成。其他金融机构是指如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邮政储蓄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政策进行最终控制的机构。基础货币是指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总和,即公众、厂商与银行的现金总额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或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又译为强力货币),可用下式表示:B=Cu+R,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21,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办理活期存款和主要为大部分工商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的金融组织,其性质与一般企业一样。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有:准备金、证券和贷款;负债主要有: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准备金原来是银行为准备存款人提取存款而持有的通货(流通中铸币和纸币之和),现在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以限制货币供给的一个手段。(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银行能创造货币的关键在于银行实行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如果以R代表最初的存款,D代表创造出的货币,r代表法定准备金率(Or1),则商业银行创造出的货币量可以用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