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ppt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1、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2、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第三节景与造景第四节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第五节 近代、现代园林,第一节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园林绿地的布局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一、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建筑式园林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空间布局做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要题材。,规则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在平原地区,由不同标高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的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2、水体设计:外形轮廊均为几何形;多采用整齐式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及整形水池、壁泉、整形瀑布及运河等为主,其中常以喷泉作为水景的主题。,3、建筑布局:园林不仅个体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均衡的设计,以至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的布局,也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的手法,以主要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式的主轴和副轴控制全园。,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封闭性的草坪、广场空间,以对称建筑群或规则式林带、树墙包围。道路均为直线、折线或几何曲线组成,构成方格形或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的几何布局。,5、种植设计:园内花卉布置用以图案为主题的模纹花坛和花境为主,有时布置成大规模的花坛群,树木配置以行列式和对称式为主,并运用大量的绿篱、绿墙以区划和组织空间。树木整形修剪以模拟建筑体形和动物形态为主,如绿柱、绿塔、绿门、绿亭和用常绿树修剪而成的鸟兽等。,6、园林其它景物:盆树、盆花、瓶饰、雕像等使用较多。雕像的基座为规则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轴线的起点、终点或交点上。,规则式园林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整齐、庄严。,二、自然式园林 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我国园林,从有历史记载的周秦时代开始,无论大型的帝皇苑囿和小型的私家园林,多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主,古典园林中以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为代表。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从唐代开始影响日本的园林,从18世纪后半期传入英国,从而引起了欧洲园林对古典形式主义的革新运动。,自然式园林的特点:1、地形地貌:平原地带,地形为自然起伏的和缓地形与人工布置的若干自然起伏的土丘相结合,其断面为和缓的曲线。在山地和丘陵地,则利用自然地形地貌,除建筑和广场基地以外不作人工阶梯形的地形改造工作,原有破碎割切的地形地貌也加以人工整理,使其自然。,2、水体:其轮廓为自然的曲线,岸为各种自然曲线的倾斜坡度,如有驳岸也是自然山石驳岸,园林水景的类型以溪涧、河流、自然式瀑布、池沼、湖泊等为主。常以飞泉、瀑布为水景主题。,3、建筑:园林内个体建筑为对称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其建筑群和大规模建筑组群,多采取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全园不以对称轴线控制,而以主要导游线构成的连续构图控制全园。,4、道路广场:园林中的空旷地和广场的轮廓为自然形的封闭性的空旷草地和广场,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土山、自然式的树丛和林带包围。道路平面和剖面为自然起伏曲折的平面线和竖曲线组成。,5、种植设计:园林内种植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6、园林其它景物:多采用山石、假山、桩景、盆景、雕像来丰富园林,其中雕像的基座为自然式,雕像位置多配置于透视线集中的焦点,雕像使用较少。,自然式园林在中国的历史悠长,绝大多数古典园林都是自然式园林。体现在游人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足不出户而游遍名山名水。,三、混合式园林 园林中,如果规则式与自然式都包含一定比例的园林,可称为混合式园林。在园林规则中,原有地形平坦的可规划成规则式,原有地形起伏不平,丘陵、水面多的可规划自然式,树木少的可搞规则式,大面积园林,以自然式为宜,小面积以规则式较经济。四周环境为规则式宜规划规则式,四周环境为自然式则宜规划成自然式。,林荫道、建筑广场的街心花园等以规则式为宜。,居民区、机关、工厂、体育馆、大型建筑物前的绿地以混合式为宜。,第二节园林绿地的构图原理,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特点和基本要求(一)园林绿地构图的含义 构图即组合、布局的意思。园林绿地构图是在工程、技术、经济可能的条件下,把园林物质要素(包括材料、空间、时间)有序组合起来,并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使整体协调,取得绿地形式美与内容高度统一的创作技法。,园林绿地的内容(性质、功能用途)是园林绿地构图形式美的依据,园林绿地建设的材料、空间、时间是构图物质基础。园林绿地的构图不同一般的平面构图,它有自身的特点。,(二)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 四个特点1、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艺术。园林绿地构图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绝不是单纯的平面构图和立面构图。因此,园林绿地构图要善于利用地形、地貌、自然山水、绿化植物,并以室外空间为主又与室内空间互相渗透的环境创造景观。,2、园林绿地构图是综合的造型艺术。园林美是自然美、生活美、建筑美、绘图美、文学美的综合,是以自然美为特征,有了自然美,园林绿地才有生命力,特别是自然式园林更突出自然美。因此,园林绿地常借助各种造型艺术加强其艺术表现力。,3、园林绿地构图受时间变化影响。园林绿地构图的要素如园林植物、山、水等的景观都随时间、季节而变化。春、夏、秋、冬植物景色各有特色,使景观变化无穷。,4、园林绿地构图受地区自然条件的制约性很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如日照、气温、湿度、土壤等各不相同,其自然景观也不相同,园林绿地要因地制宜,随势造景,景因境出。,(三)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要求1、园林绿地构图应先确定主题思想,即意在笔先,还必须与园林绿地的实用功能相统一,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用途确定其设施与形式。2、要根据工程技术、生物学要求和经济上的可能性进行构图。,3、按照功能进行分区、各区要各得其所,景色分区要各有特色,化整为零,园中有园,互相提携又要多样统一,即分隔又联系,避免杂乱无章。4、各园都要有特点、有主题、有主景,要主次分明,主题突出,避免喧宾夺主。,5、要根据地形地貌特点,结合周围景色环境,巧于因借,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避免娇揉造作。6、要具有诗情画意,它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特点之一。诗和画,把现实风景中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上升为诗情和画境。园林造景,要把这种艺术中的美,把诗性和画境搬回到现实中来。,二、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 设计出一个比较美观的园林构图,可遵循下列基本规律: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比拟联想、空间组织(一)统一与变化 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常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方面。,1、对比与调和 对比、调和是艺术构图的一个重要手法,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调和,使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完整的效果。园林景色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对比的手法: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开合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向的对比,开合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2、韵律节奏 韵律节奏就是艺术表现中某一因素作 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只有简单的重复而缺乏有规律的变化,就令人感到单调、枯燥,所以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园林绿地构图的韵律节奏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简单韵律,交替的韵律,起伏曲折韵律,拟态韵律,3、主从与重点(1)主与从园林布局中的主要部分或主体与从属体,一般都是由功能使用要求决定的,从平面布局上看,主要部分常成为全园的主要布局中心,次要部分成次要的布局中心,次要布局中心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要从属主要布局中心,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呼应。,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A、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安排位置: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主次。B、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2)重点与一般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重点处理不能过多,以免流于繁琐,反而不能突出重点。常用的处理方法:A、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如主要入口,重要的景观、道路和广场等。,B、以重点处理来突出园林布局中的关键部分,如主要道路交叉转折处和结束部分等。,C、以重点处理打破单调,加强变化或取得一定的装饰效果,如在大片草地、水面部分,在边缘或地形曲折起伏处做重点处理等。,4、联系与分隔 绿地都是由若干功能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或者局部组成,它们之间都存在必要的联系与分隔,一个园林建筑的室内与庭院之间也存在联系与分隔的问题。园林布局中的联系与分隔组织不同材料、局部、体形、空间,使它们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的手段,也是园林布局中取得统一与变化的手段之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 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主要决定于功能使用的要求,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为了取得联系的效果,常在有关的园林景物与空间之间安排一定的轴线和对应的关系,形成互为对景或呼应,利用园林中的树木种植、土丘、道路、台阶、挡土墙、水面、栏杆、桥、花架、廊、建筑门、窗等做为联系与分隔的构件。,建筑室内外之间的联系与分隔,常用门、窗、空廊、花架、水、山石等建筑处理,把建筑引入庭院,有时也把室外绿地有意识地引入室内,丰富室内景观,(2)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 立面景观的联系与分隔,是为了达到立面景观完整的目的。有些园林景物由于使用功能要求不同,形成性格完全不同的部分,容易造成不完整的效果,如在自然的山形下面建造建筑,若不考虑两者之间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往往显得很生硬。,分隔就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整体划分若干局部,联系是因功能或艺术若干局部组成一个整体。联系与分隔是求得完美统一的园林布局整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些手段中,调和、主从、联系常作为变化中求统一的手段,而对比、重点、分隔则更多地作为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段。所有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各种手段,在园林布局中,常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必须综合地,而不是孤立地运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统一而又变化的效果。此外,园林布局各部分处理手法的应一致性。,(二)均衡与稳定 由于园林景物是由一定的体量和不同材料组成的实体,因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探讨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是为了获得园林布局的完整和安全感。稳定是指园林布局的整体上下轻重的关系而言,而均衡是指园林布局中的部分与部分的相对关系,例如左与右,前与后的轻重关系等。,1、均衡园林布局中要求园林景物的体量关系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平衡安定的概念,所以除少数动势造景外(如悬崖、峭壁等),一般艺术构图都力求均衡。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1)对称均衡对称布局是有明确的轴线,在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对称均衡布局常给人庄重严整的感觉,规则式的园林绿地中采用较多,如纪念性园林,公共建筑的前庭绿化等,有时在某些园林局部也运用。,对称均衡小至行道树的两侧对称、花坛、雕塑、水池的对称布置,大至整个园林绿地建筑、道路的对称布局。对称均衡布局的景物常常过于呆板而不亲切。,(2)不对称均衡 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切忌单纯考虑平面的构图。,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然水池;大至整个园林绿地、风景区的布局。给人以轻松、自由、活泼变化的感觉。所以广泛应用于一般游息性的自然式园林绿地中。,2、稳定 园林布局中稳定是指园林建筑、山石和园林植物等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在园林布局上,往往在体量上采用下面大,向上逐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如我国古典园林中塔和阁等;另外在园林建筑和山石处理上也常利用材料、质地所给人的不同的重量感来获得稳定感,如在建筑的基部墙面多用粗石和深色的表面来处理,而上层部分采用较光滑或色彩较浅的材料,在土山带石的土丘上,也往往把山石设置在山麓部分而给人以稳定感。,(三)比例与尺度 园林绿地是由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道路场地、园林水体、山、石等组成,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与尺度关系。比例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园林景物、建筑整体或者它们的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是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空间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园林绿地构图的比例与尺度都要以使用功能和自然景观为依据。园林的大小差异很大。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都是面积很大的园林,其中建筑物的规格也很大;而苏、杭、广东等私家园林,规模都比较小,建筑、景观常利用比例来突出以小见大的效果。,(四)比拟联想园林艺术不能直接描写或者刻划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的具体形象,运用比拟联想的手法显得更为重要。园林构图中运用比拟联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1、概括名山大川的气质,摹拟自然山水风景,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联想到名山大川,天然胜地,若处理得当,使人面对着园林的小山小水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联想,这是以人力巧夺天工的“弄假成真”。,我国园林在摹拟自然山水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善于综合运用空间组织、比例尺度、色彩质感、视觉感受等等,使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石有一峰的感觉,使散置的山石有平岗山峦的感觉,使池水有不尽之意,犹如国画“意到笔未到”,给人联相无究。2、运用植物的姿态、特征,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在园林绿地中适当运用,增加意境。,3、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产生的比拟联想。如蘑菇亭、月洞门、水帘洞等。4、遗址访古产生的联想。5、风景题名题咏对联匾额、摩崖石刻所产生的比拟联想。题名、题咏、题诗能丰富人们的联想,提高风景游览的艺术效果。,(五)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空间有室内、室外之分,建筑设计多注意室内空间的组织,建筑群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则多注意室外空间的渗透过渡。园林绿地空间组织的目的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构图的规律创造既突出主题,又富于变化的园林风景其次是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创造良好的景物观赏条件,使一定的景物在一定的空间里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适当处理观赏点与景物的关系。,1、视景空间的基本类型(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开朗风景。开敞空间中,视线可延伸到无穷远处,视线平行向前,视觉不易疲劳。,(2)闭锁空间与闭锁风景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是闭锁空间,闭锁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闭锁风景,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逾大,则闭锁性愈强,反之成角愈小,闭锁性也愈小,这也与游人和景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闭锁性越强,距离越大,闭锁性越小。闭锁风景,近景感染力强,四周景物,可琳琅满目,但久赏易感闭塞,易觉疲劳。,赏景视距、赏景视高与“空间感”的关系。当视距:物高=1:1时,视角为45度,空间将达到完全封闭状态;当视距:物高=2:1时,空间处于半封闭状态;当视距:物高=3:1时,空间的封闭感最小;当视距:物高=4:1时,空间的封闭感完全消失。,(3)纵深空间与聚景 在狭长的空间中,如道路、河流、山谷两旁有建筑、密林、山丘等景物阻挡视线,这狭长的空间叫纵深空间,视线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引导到轴线的端点,这种风景叫聚景。,园林中的空间构图,不要片面强调开朗,也不要片面强调闭锁。同一园林中,既要有开朗的局部,也要有闭锁的局部,开朗与闭锁综合应用,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者共存相得益彰。,2、空间展示程序与导游线 风景视线是紧相联系的,要求有戏剧性的安排,音乐般的节奏,既有起景、高潮、结景空间,又有过渡空间,使空间主次分明,开、闭、聚适当,大小尺度相宜。,3、空间的转折 空间转折有急转与缓转之分。在规则式园林空间中常用急转,如在主轴线与副轴线的交点处。在自然式园林空间中常用缓转,缓转有过渡空间,如在室内外空间之间设有空廊、花架之类的过渡。两空间分隔有虚分与实分。两空间干扰不大,须互通气息者可虚分,如用疏林、空廊、漏窗、水面等。两空间功能不同、动静不同、风格不同宜实分,可用密林、山阜、建筑、实墙来分隔。虚分是缓转,实分是急转。,第三节景与造景,一、景与景的感受(一)什么是景“景”即是风景、景致,是指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经人为创造加工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的,那样一种供作游息欣赏的空间环境。景的名称多以景的特征来命名、题名、传播,而使景色本身具有更深刻的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而闻名天下。桂林山水、黄山云海、断桥残雪等。,(二)景的感受 景是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来接受的。大多数的景主要是看,如花港晓月;也有一些景是通过耳听,如“风泉清听”;有一景是闻的,如兰圃;有的是品味的,如龙井品茶。不同的景引起不同的感受。触景生性、富有诗性画意是我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二、景的观赏 景可供游览观赏,但不同的游览观赏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产生不同的景的感受。(一)静态观赏与动态观赏 景的观赏可分为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一般园林绿地规划应从动与静两方面要求来考虑,园林绿地平面总图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动态观赏的要求,应该安排一定的风景路线,每一条风景路线的分景安排应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一景又一景,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观赏过程。,静态观赏有时对一些情节特别感兴趣,要进行细部观赏,为了满足这种观赏要求,可以在分景中穿插配置一些能激发人们进行细致鉴赏,具有特殊风格的近景、特写景等,如某些特殊风格的植物、某些碑、亭、假山、窗景等。(二)观赏点与景物的视距 游人观赏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观赏点与景物之间的距离,称为观赏视距。观赏视距适当与否对观赏艺术效果关系很大。,一般大型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约为3倍。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如果景物高度大于宽度时,则依垂直视距来考虑,如果景物宽度大于高度时,依据宽度、高度进行综合考虑,一般平视静观的情况下,水平视角不超过45o,垂直视角不超过30o为原则。,(三)俯视、仰视、平视的观赏观景因视点高低不同,可分为平视、仰视、俯视。三、造景造景是人工地在园林绿地中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绿地的性质、功能、规模,因地制宜地运用园林绿地构图的基本规律地去规划设计。造景的手法:,(一)主景与配景园林中景有主景与配景之分。在园林绿地中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它是整个园林绿地的核心、重点,往往呈现主要的使用功能或主题,是全园视线控制的焦点。主景包含二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整个园林中的主景,二是园林中由于被园林要素分割的局部空间的主景。配景起衬托作用,可使主景突出,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许多位置、角度都可以欣赏主景,而处在主景之中,此空间范围内的一切配景,又成为欣赏的主要对象,所以主景与配景是相得益彰的。,突出主景的方法有:1、主体升高:主景升高,相对地使视点降低,看主景要仰视,一般可取得以简洁明朗的蓝天远山为背景,使主体的造型、轮廓鲜明地突出。2、面阳朝向:建筑物朝向,以南为好,其它园林景物也是向南为好,这样各景物显得光亮,富有生气,生动活泼。,3、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的焦点:主景前方两侧常常进行配置,以强调陪衬主景,对称体形成的对称轴称中轴线,主景总是布置在中轴线的终点。此外也常布置在园林纵横轴线的相交点,或放射轴线的焦点或风景透视线的焦点上。4、动势向心: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四周次要的景色往往具有动势,趋向于一个视线的焦点,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焦点上。5、空间构图的重心:主景布置在构图的重心处。规则式园林构图,主景常居于几何中心,而自然式园林构图,主景常位于自然重心上。,(二)近景、中景、全景与远景景色就空间距离层次而言有近景、中景、全景与远景。近景是近视范围较小的单独风景;中景是目视所及范围的景致;全景是相应于一定区域范围的总景色;远景是辽阔空间伸向远处的景致,相应于一个较大范围的景色;远景可以作为园林开旷处了望的景色,也可以做为登高处鸟瞰全景的背景。山地远景的轮廓称轮廓景,晨昏和阴天的天际线起伏称为蒙景。合理的安排前景、中景与背景,可以加深景的画面,富有层次感,使人获得深远的感受。,(三)借景将园内视线所及的园外景色组织到园内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称为借景。借景要达到“精”和“巧”的要求,使借来的景色同本园空间的气氛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园内园外相互呼应汇成一片。借景能扩大空间,丰富园景,增加变化,按景的距离、时间、角度等,可分为远借、近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四)对景与分景为了创造不同的景观,满足游人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欣赏,园林绿地进行空间组织时,对景与分景是两种常见的手法。1、对景:位于园林绿地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叫对景。为了观赏对景,要选择最精彩的位置,设置供游人休息逗留的场所,做为观赏点。如亭、榭、草地等与景相对。景可以正对,也可以互对,正对是为了达到雄伟、庄严、气魄宏大的效果,在轴线的端点设景点。互对是在园林绿地轴线或风景视线两端点设景点,互成对景,互对景也不一定有非常严格的轴线,可以正对,也可以有所偏离。,2、分景:我国园林含蓄有致,意味深长,忌“一览无余”,要能引人入胜。分景常用于把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使之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景虚虚实实,景色丰富多彩,空间变化多样。分景按其划分空间的作用和艺术效果,可分为障景和隔景。,(1)障景:在园林绿地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景物的手法。障景有土障、山障、树障、曲障等。障景是我国造园的特色之一。障景是在较短距离之间才被发现,因而视线受抑制,有“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感觉。障景还能隐蔽不美观或不可取的部分,可障远也可障近,而障本身又可自成一景。,(2)隔景:凡将园林绿地分隔为不同空间,不同景区的手法称为隔景。隔景可以避免各景区的互相干扰,增加园景构图变化,隔断部分视线及游览路线,使空间“小中见大”。隔景的方法和题材很多,如山岗、树丛、植篱、粉墙、漏墙、复廊等。,(五)框景、夹景、漏景、添景园林绿地构图,立体画面的前景处理方法可分为框景、夹景、漏景和添景。1、框景: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2、夹景: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的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3、漏景: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4、添景:当风景点与远方之间没有其它中景、近景过渡时,为求主景或对景有丰富的层次感,加强远景“景深”的感染力,常做添景处理。添景可用建筑的一角或建筑小品,树木花卉。用树木作添景时,树木体型宜高大,姿态宜优美。,(六)点景:创作设计园林题咏称为点景手法。我国园林善于抓住每一景点,根据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高度概括,常作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其形式多样,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第六章 意境与园林意境,意境,是一对由“意”与“境”相结合的美学范畴,系指由文学艺术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包含了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方面境和艺术家情感理想的主观创造方面意,这两方面的有机统一、浑然交融就形成了意境。,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内涵,是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情由景生,境由心造,境情交融而产生意境。古人说“情与景遇,则情愈深;景与情会,则景尝新。”所以“意境”赋于园林艺术以灵魂,灌注以生命力。,园林意境 园林作为艺术之一种,也有其自己的意境园林意境,指通过园林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富于“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境界和情调。游人可以按各自的想象与联想,去领略与捕捉这种境界与情调,从而使心灵受到艺术的陶冶和感染。这是一种由人的感情客观化中再现的景物和因它诱发的想象相统一的园林环境。,园林意境的具体表现即“情景交融”,它是造园家追求的高水准园林艺术境界,也是欣赏者和批评家用以衡量园林艺术美的尺度与标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点缀了枫林深处,林木葱葱,流泉潺潺,景色宜人。每当深秋季节,遍山的枫叶红似烈火,层林尽染的胜景。,一片白砂,几块石头,就是大千世界;一剪植篱,几丛矮树,就是万般风云。砂就是海,石就是岛,砂纹起波涛,树篱筑海浪,凸现日本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小庭院中所追求的的枯山水颇为相似。,2.意境的营造:1).简洁(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2).夸张(惊回首,离天三尺三)3).点景(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大观楼: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白 天 鹅 宾 馆 的 故 乡 水,昆 明 大 观 楼 景 观,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错觉与联想,假山,水景,山峦云涌,峭崖深谷,林木丛翠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顺应自然,仿效自然,与自然一体,巧夺天工,植物配置,丛植成山林气氛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圆明园,潇湘馆,枫桥夜泊,拙政园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第二节 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植物是指在园林中作为观赏、组景、分隔空间、装饰、庇阴、防护、覆盖地面等用途的植物。包括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就是根据园林布局要求,按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的配置园林中的各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一、概述,(一)园林植物的艺术要求在园林中,植物以其姿态、色彩、气味等供人欣赏,或赏心悦目;或柳丝拂面;或芳香扑鼻。植物的园林艺术功能有不同于其它与园林构成要素的独特的时空表现艺术功能。,(一)园林植物的艺术要求,1、隐蔽园墙,拓展空间2、分隔联系,含蓄景深3、装点山水,衬托建筑4、渲染色彩,突出季相5、散布芬芳,招蜂引蝶,(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1、符合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2、考虑园林艺术的需要(1)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2)全面考虑植物在观形、赏色、闻味、听声上的效果(3)园林植物种植设计要从总体着眼,(二)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3、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生态要求4、要有合理搭配和种植密度5、全面考虑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和色相形的统一、变化,二、园林树木种植设计,自然式种植:孤植、丛植、群植规则式种植:对植、行(列)植,孤植,单独种植的孤立木,叫孤植。但并不意味着只能栽一棵树。有时为了构图需要,增强其雄伟感,也常将二株或三株同一树种的树木种在一起,形成一个单元,远看和单株栽植的效果一致。孤植是一种自然式种植方式,在园林的功能上有二:一是单纯作为构图艺术赏的孤植树,一是作为园林庇荫和构图艺术相结合的孤植树。,(一)、主要特征,突出树木的个体美应选择那些枝条开展、姿态优美、花叶繁茂、轮廓鲜明的树种。有很好的观赏特点寿命长,病虫害少的树种,(二)、种植地点,最好布置在大草坪之中,一般不宜布置在草坪的几何中心,而应偏于一端,安置在构图的自然中心上。配植在开朗的河边、湖畔,以明朗的水色作背景,游人可以在树冠的庇荫下欣赏远景或活动。作为自然式园林的焦点数、诱导树。,(三)、树木选择,利用原地的成年大树作为孤植树。如没有大树可以利用,则利用原有中年树(1020年生的珍贵树)为孤植树也是有利的。,对植,对植是指用两棵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一)、主要特征,在规则式种植中,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以主体景物轴线作对称布置,两树连线与轴线垂直并被轴线等分,这在园地的入口、建筑入口和道路两旁是经常运用的。,(二)种植地点,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出入口,一般乔木据建筑物的墙面要5米以上的距离。小乔木和灌木可酌情减少,但不能太近,至少要两米以上。,(三)、树木选择,采用树冠整体的树种,而一些树冠过于扭曲的树种则需使用得当。树种必须近似,双方既要避免呆板的对称形式,但又必须对应。,丛植,树丛通常是由二到十几株同种或异种,乔木或乔、灌木组合种植而成的种植类型。配置树丛的地面,可以是自然植被或是草坪、草花地,也可配置山石或台地。,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园林的概念与内涵 一、园林发展的第一阶段萌芽期 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兴旺、发展期 三、园林发展的第三阶段全盛期 四、园林发展的第四阶段成熟期 第二节 风景园林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学习要求与方法 第四节 主要参考书籍重点内容:园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难点内容:狭义园林与广义园林的概念,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园林的概念与内涵,城市园林 自然风景园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园林三大发源地 中国 西亚 古希腊,一 园林发展的第一阶段萌芽期,时间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狩猎、采集人与自然的关系依附、亲和、恐惧社会意识形态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园林形式以生产为目的的园林雏形。原始聚落附近的种植场、养殖场、果园、菜圃。,时间奴隶、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农耕经济为主。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环境局部改造、破坏。社会意识形态国家、城市产生。园林形式狭义园林的定义。在一定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美为主的赏心悦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二 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兴旺、发展期,园林归少数人所有、供少数人使用。园林为封闭、内向型。园林追求视觉景观、陶冶情操为主、不注重生态、环境效益。Gen+EdenGarden,狭义园林的特点(Garden),园林理想,中国古代“瑶池、悬圃”。山海经“所居宫阕,层城千里,玉楼十二。左带瑶池,右环翠水,植以白环之树,丹桂之林。”基督教古犹太民族伊甸园。“园内流水潺潺,遍植奇花异树,景色十分绮丽。”伊斯兰教古兰经,天园“果树浓荫,四条小河流注其中。”佛教古印度极乐世界。构成园林的四大要素:地形Landform 水体Water植物Vegetation 建筑Architecture,时间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大规模、大机器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掠夺式资源开发。社会意识形态大规模工业生产生态环境恶化。大都市城市化膨胀居住环境恶化。园林形式广义园林的定义。(ParkOpen space开放空间)包括城市绿化中的公园、花园、植物园、动物园。居住区绿化、专用绿地绿化、街道绿化、广场绿化等。,三 园林发展的第三阶段,园林、风景园林专业出现Landscape Architecture1858 Olmsted首创Landscape Architecture,1901年哈佛大学创立该专业,中国翻译“风景园林、园林”日本、韩国“造园、造景”,台湾、香港“景观建筑学”。奥姆斯特德(Frederic Law Olmsted 1822-1903)美国风景园林大师,是开创自然保护和城市园林的先驱。,理论,针对无计划、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要求通过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对大地景致、自然景观加以维护管理。对大城市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措施,建立公共园林,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 System),既把乡村带入城市,把城市园林化、颐和园298公顷。,帮助美国确立一些原生生物区永久加以保留,即创立了美国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系统。设计建立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1857年建于纽约市中心地带,面积348公顷,为普通市民提供供户外游览、休息、娱乐的用地。规划设计Boston Park System,树立起城市绿化系统的观念与理念。,工作与实践,美国国家公园的概念,National Park国家公园National Recreation Area国家游憩地National Forest国家森林National Monument国家历史纪念区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霍华德(Edenezer Howard 1850-1928)英国学者,1898年著述明天一条引向改革的和平道路又名“明日的田园城市”霍华得认为理想的城市应兼有城市的优点,形成互相吸引的结合体。这种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中心城市 58000人田园城市 32000人城市组交通铁路和道路 四周环以开阔的乡村“绿色地带”,特点,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园林的规划设计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注重环境效益。有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四 园林发展的第四阶段,时间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力水平经济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学科的发展完善,追求“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私有园林不占主导,城市公共园林绿地,户外娱乐、环境设计成为主流。园林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强调园林的环境效益。园林学所涉及的领域由城市公园扩展到城郊结合部及更广泛的国土区域。园林学成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跨学科、综合性、公共参与的新兴边缘学科。,园林的内容和性质变化,园林学的定义: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筑园林卷 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园林的内涵传统园林学Garden城市绿化ParkOpen Space System大地景观Earth Space,第二节 风景园林研究的主要内容,园林历史中国园林史、外国园林史园林艺术原理园林形式、艺术法则、创作手法、艺术理论。园林工程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假山工程、硬质景观(铺地)工程、供电工程、园林机械。园林建筑园林景观建筑、园林功能建筑。,园林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居住区、道路专用绿地、公共建筑绿化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森林公园规划、区域旅游规划等。园林设计城市公园、植物园、动物园、主题公园、花园、庭园、渡假区等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苗圃。园林花卉园林花卉的栽培、盆景、花卉应用、鲜切花生产技术。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优良园林植物的培育。,第三节 学习要求与方法,要求 系统了解景观园林学的主要内容、园林发展演变历史、主要园林流派及艺术风格。掌握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方法、指标计算、绿地规划原理及绿地的效益。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原则、创作方法、艺术形式。方法“左图右画开卷有益,模山范水出户方精”,第四节 主要参考书籍,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陈从周著续说园同济大学出版社,陈从周著On Chinese Gardens同济大学出版社,陈从周著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一),刘少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二),刘少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三),刘少宗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园林设计,唐学山、李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园林树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中国林业出版社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封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园林工程,孟兆祯等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园林绿地与建筑小品,黄晓鸾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设计,李征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景观植物造园应用实例,薛聪贤编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风景园林设计,王晓俊编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园林建筑设计,林汝俭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实用园林制图